牛布病的综合防治策略
2021-03-05王忠波
贾 伟,王忠波
(1.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道托畜牧兽医站,山东 临沂 276410;2.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沂城畜牧兽医工作站,山东 临沂 276410)
牛布病病原为布鲁氏杆菌,患病公牛会出现睾丸炎,母牛会出现流产、胎衣不下,同时病畜会出现发热、关节痛等症状。该病传染性强,危害性大,因此养殖场户要高度重视综合防治工作。
1 牛布病防治常见问题分析
1.1 布病检疫和扑杀工作落实存在漏洞牛布病防治期间,做好检疫工作至关重要,这是影响疫病防控效果的重要因素。目前,部分养殖场户在牛养殖过程中缺乏较高的布病防控意识,忽视不配合相关部门检疫工作的展开,甚至产生抵触、排斥心理,导致检疫工作无法落实到位,无法及时发现并扑杀处理患病牛,导致布病的传播和扩散。
1.2 对病畜处置的监督管控力度不足布病属于人畜共患病,危害性大,传染性强,我国将其列为乙类传染病,检疫中发现的阳性牛,应及时进行扑杀处理,避免疫病大规模扩散。目前,基层地区在牛布病防控工作中,虽然检疫发现的病畜,但是却没有进行规范化的处置,对病畜的监管工作缺乏力度,隔离消毒扑杀工作不及时。甚至有的养殖场户受到利益的诱惑,将一些患有布病的牛低价外出,这些“问题”牛流入市场后,将会严重威胁食用者健康。
1.3 外来引入牛检疫工作存在疏漏部分养殖场户为扩大养殖规模,需要进行引种,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缺乏良好的布病防治意识,不重视对引种牛的检疫,导致引入一些患病牛,甚至有的从疫区低价引种,这些牛危害性极大,引入后极易导致疫病的传播,导致全群感染发病,造成巨大损失。
2 牛布病的综合防治对策探讨
2.1 做好免疫接种在牛布病防治工作中,要充分意识到免疫接种的重要性,将免疫接种工作落实到位,有效防治布病的发生。养殖场户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结合区域内牛布病流行状况,制定健全完善的免疫接种方案和免疫接种程序,合理选用疫苗,控制免疫接种剂量,确保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针对育成母牛,可在6~8月龄接种牛流产布氏杆菌19号弱毒菌苗,颈部皮下注射5mL,免疫保护期为1年。其他年龄及品种的牛,可注射牛型布氏杆菌45/20佐剂菌苗,首次接种后间隔6周再接种1次。完成接种后,要做好免疫监测工作,如发现存在免疫失效或者漏免等现象,要及时进行复免,保证免疫接种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2.2 强化检疫工作养殖场户要高度重视检疫工作,定时定期的配合基层防疫部门落实对牛群的检疫,针对检疫中所发现的患病牛,要及时进行扑杀处理,避免病菌扩散。同时要及时进行消毒,常用的消毒剂有:火碱、石灰乳、漂白粉等,杀灭环境中的病原菌。隔离处理前,人员要做好防护工作,避免自身感染。此外,在引种过程中,养殖人员要重视检疫工作,认真检查引种牛健康状况,保证无异常的情况下方可引种。引种后隔离观察1~2个月,切记不可过急合群饲养,应保证引种牛健康方可合群养殖。
2.3 完善饲养管理制度牛养殖期间,制定健全完善的饲养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养殖场户要结合牛养殖规模,完善饲养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制度进行饲养管理,确保牛群健康成长。每日应喂食牛群营养均衡的饲料,结合不同日龄的牛,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满足牛群生长营养需求。禁止喂食牛群腐烂变质的饲料和污染的饮水。应保证圈舍光照通风正常,及时清理圈舍粪污,合理控制饲养密度,及时防寒,及时驱蚊驱虫驱鼠,为牛群生长营造健康舒适的环境,有效降低牛布病发病率。
2.4 及时处理患病牛针对检疫中发现的患病牛,要及时进行隔离扑杀处理,并对被污染的饲料、草料、饮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相关部门要落实监管工作,禁止养殖场户随意丢弃、贩卖病死牛,避免疫病的传播和扩散。发生疫情的圈舍,要进行消毒,并闲置1个月后再开展养殖活动,期间应做好消毒工作,有效杀灭病菌,避免疫病的再次发生。
2.5 加强疫情防控教育基层防疫部门,要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加强对管辖区域范围内牛养殖场户的疫病防控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其疫病防控意识,明确牛布病的危害性及严重,积极配合落实检疫等各项工作。要引导养殖场户掌握正确处置病畜的技术和方法,便于及时发现、隔离、扑杀处理病畜。要通过微信、QQ等方式,帮助养殖场户解决在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中所面临的问题,实现科学化养殖,规范化防治,提升牛布病综合防治成效。
3 结 语
牛布病属于人畜共患病,不仅会威胁牛,同时也会威胁人。针对当前牛布病防治工作中所暴露出的问题,要高度重视起来,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健全完善牛布病综合防治对策,提升牛布病综合防治水平,降低牛布病发病率,保证牛养殖业的良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