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营市畜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现状及发展规划

2021-03-05杨春花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9期
关键词:畜产品粪污畜牧业

杨春花

(东营市垦利区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山东 东营257500)

近年来,东营畜牧紧紧围绕畜牧业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工作,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产业升级、聚焦生态养殖、聚焦品牌培育、聚焦农牧循环,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全市优质安全放心畜产品供给及良好生态环境保护能力。截止2020年底,全市存栏奶牛7.88万头,蛋鸡344.21万只,出栏肉羊138.83万只、肉牛4.45万头、家禽1.25亿只,同比分别增长9.39%、10.18%、43.11%、15.64%和12.34%。肉蛋奶总产量71.6万t,同比增长17.2%。生猪存栏89.33万头,同比增长64.88%,完成生猪稳产保供年度目标任务的113.08%,全市畜牧业呈现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牢牢抓住大项目这个“牛鼻子”,充分发挥东营未利用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坚持大项目带动大投资,大投资带动大发展,引进落地了一批产业层次高、创新能力强、行业带动效果好、产品质量优的大项目。通过澳亚、正大、正邦、牧原、新希望六和、佳发等一批全产业链一体化重点项目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有力促进了全市畜牧业提质增效、提档升级。

1.3 坚持筑牢底线,全力构筑畜牧业安全发展环境

东营市一直把生产优质安全的畜产品作为发展现代畜牧业的主要目标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措施来抓。全市6家兽药生产企业、65家兽药经营单位、26家饲料生产经营单位,全部通过了GMP、GSP质量管理认证。

1 采取有效措施推进畜牧业新旧动能转换

1.1 实行包保服务工作联系制度

认真落实好省局包保联系工作要求,扎实组织开展市、县两级包保联系工作,制定印发了《关于强化包保服务和工作联系加快推进重点工作任务落实的通知》,成立6个包保组,全面加强上下左右协调联系,共同做好稳产保供、疫病防控、脱贫攻坚、智慧畜牧建设等工作,提高了监督管理、工作落实、指导服务水平。

1.2 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

2 畜牧业新旧动能转换推进成效

2.1 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现代畜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通过规划引领、政策引导、大项目带动,推动产业协同发展、融合发展、一体发展,产业高质量发展进入快车道。

2.1.1 规模化、园区化水平显著提升2020年,全市在建畜牧重点项目42个,总投资87.58亿元。目前,全市规模畜禽养殖场区发展到1668处,其中,万头以上规模奶牛场6家,千头以上规模肉牛场6家,10万头以上规模养猪场5个,百万只以上规模肉禽场36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86%,高出全省10个百分点。创建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9个、省级111个,培育升级智慧牧场1处,智慧畜牧业应用基地2处。

2.1.2 科技装备和技术应用加快推进 围绕生态养殖、智慧畜牧、良种繁育、饲草饲料等方面,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2项,获市级以上科技奖励8项,技术成果推动规模化奶牛场普遍配备了TMR日粮机、奶牛发情监控系统、规模化牧场管理系统、机械化挤奶厅等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装备。家禽规模养殖全部实现了自动上料、自动供水、自动控温控湿为特点的自动化养殖。

2.1.3 畜禽良种体系建设加快推动 扎实推进澳亚国家级奶牛育种中心建设、智慧化牧场建设和中小奶牛场提升改造,全市奶牛场全部使用TMR饲喂系统,15家奶牛场参与了DHI测定,1家为国家学生饮用奶奶源基地,全市奶牛规模养殖比重达到100%,产奶牛平均单产达到11.3t,是全省平均水平1.45倍,位居全省首位。

2.2 狠抓畜牧业竞争力建设,优质畜产品品牌创建取得积极进展

2.2.1 强化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建设 推动企业以合同为纽带,吸收中小规模养殖场进入产业链条,构建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产业联结机制,分摊市场风险,提升个体抗风险能力。

2.2.2 持续向“齐鲁畜牧”公共品牌聚合 积极开展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试点和优质畜产品认证,已纳入实施主体31家,推行了鲜鸡蛋“双证”制企业8家,绿色无公害认证1家,有59家畜产品生产企业通过无公害认证。垦利区瑞翔家禽养殖有限公司生产的益生源鸡蛋线下配送30多个大型超市,参加京东秒杀活动,当日成交11548箱,在京东禽蛋单品商店里排名第一。奶业以打造“黄河三角洲奶都”区域品牌为抓手,加快推进“奈高”“老广北”等地方优质特色品牌走出东营,抢占市场,不断提升奶都品牌形象。

2.3 扎实推进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态化水平显著提升

2.3.1 粪污集中综合处理利用能力进一步提升 实施垦利区、河口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2个,争取财政资金6700万元。目前,全市投产运行粪污集中处理中心2处、有机肥加工厂18处,年处理能力265万t,签订委托处理协议2846家,有效解决了中小养殖场户粪污处理难题。

2.3.2 畜禽异味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 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的畜禽养殖异味治理整治工作,全市规模场均落实了异味处理措施,排查确定的21处畜禽养殖异味治理点已全部完成整改销号。

2.3.3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更加完善 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联合财政局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的通知》,将猪牛羊禽以及其他畜禽全部纳入病死畜禽无害化补贴范围,保障了全市4家病死畜禽专业无害化处理厂的正常运营。同时,加强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随意丢弃、出售、收购、加工病死畜禽等非法行为杜绝了违规处置病死畜禽行为。

2.3.4 循环种养成效显著 坚持种养结合,整市推进“粮改饲”示范项目,落实省级以上资金1.24亿元,项目17个,种草养畜推广面积达26万亩。推动全市形成了“土地流转+饲草种植+畜禽养殖+粪污还田”的新型种养结合闭环发展模式,为黄河流域草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样板支撑。

3 畜牧业新旧动能转换可持续发展规划

3.1 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3.1.1 持续推动生猪生产 坚持目标考核导向,持续做好政策推动落实,服务推动生猪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尽快建成达产,确保全面完成考核任务。

3.1.2 着力构建发展格局 按照高效、生态、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高质量编制《东营市现代畜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布局优化,着力构建“以养带种、种养结合”循环畜牧业发展格局。

3.1.3 重点抓好项目建设 服务推动新希望、正邦、雪龙等大项目建设,使其尽快投产达产,发挥效益。同时,研究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吸引更多工商、社会资金参与畜牧产业发展,进一步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工作。

3.1.4 注重先进典型培育 注重先进畜牧业先进典型的培育、选树和推介,重点做好黄河口滩羊、华澳大地、瑞祥蛋鸡、延旭环保等先进典型的总结提炼和宣传推介工作,发挥以点带面的辐射带动效果,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3.1.5 深入推动创新企业 东营市畜牧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提高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批以东营神州澳亚、六和种鸭为代表的种质资源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企业。

3.2 抓好畜牧品牌创建

3.2.1 实施品牌创建 持续抓好延链补链强联,推动屠宰加工企业开展精深加工,提高产品质量,开发名牌产品,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3.2.2 抓好优质畜产品产地认证 继续做好鸡蛋“双证制”推行,指导企业积极开展无公害、绿色畜产品认证,提高产品附加值。

3.2.3 持续抓好“黄河口滩羊”地域公用品牌创建 进一步完善规程,制定标准,完善质量,加快品牌创建进程,推动我市肉羊产业提档升级。

3.2.4 加强监督管理 指导企业切实履行畜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强投入品监管,不断提高畜产品质量,确保我市畜产品安全生产。

3.3 扎实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按照肥料化、能源化、基质化利用方向,指导做好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改造提升,扎实推进畜禽粪污就近还林还田、全量发酵利用。重点抓好垦利区、河口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项目实施,加快建成区域资源化利用示范样板。完善第三方委托处理机制,推动延旭、胜邦等粪污集中处理中心运营,提高服务效能和质量,扩大辐射范围。

猜你喜欢

畜产品粪污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
2016年12月畜产品进出口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