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畜牧兽医网格化监管应用
2021-03-05孙丽丽周奉娥
孙丽丽,周奉娥
(山东省诸城市龙都畜牧兽医站,山东 诸城 262201)
为加快我国基层畜牧兽医网格化监管的普及与发展,需要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通过对相关技术的合理应用,加快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平台等平台系统的研发与普及,增强畜牧兽医监督管理的质量与水平。目前,在“互联网+”时代下,我国网络化平台的建设在为人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相关人们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并优化网络化平台系统,为人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1 增加人力、物力的投入
相关单位对工作人员的岗前培训是确保平台正常运转的关键环节,而平台的运转与功能的发挥都离不开工作人员对数据的采集、整理与核实等环节,所以对工作人员的培训至关重要。培训不仅能够增强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也能够提高工作人员与平台服务的质量与水平,是体现平台价值的关键因素。然而,集体培训作为现阶段各大平台对工作人员的主要培训方式,其培训效果不佳,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工作人员在开始培养时训总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从培训到上岗最少需要半年的岗前培训。另外,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过程中,市场中所流通的各类网络平台与系统数量呈爆发式增长,继而为相关平台与系统的工作人员带来繁重的压力与工作量,且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例如,对系统的掌握与了解在绝大部分县级以下单位中的工作人员中都存在模糊与陌生的情况,其对系统并没有深层次的了解,继而在面对系统越来越多的今天使工作人员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而且县级以下工作人员数量少,大量的系统与平台都需要同一个工作人员支持运行,存在显著的人员配置不合理问题。虽然系统的更新与升级是定期的,且对数据的录入都是一次性的,但在全球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之下,数据的更替愈发频繁,缩短了系统数据录入与更新升级间隔周期。初期相关工作人员在全身心投入工作后还能较为轻松的应对系统的数据录入与更新升级等相关工作,但在后续系统各方面需求愈发频繁时,工作人员难免会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在实际工作的时候,上级部门总是反复性的索取一些信息,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大概是因为没有对数据进行整理,继而引起工作的重复循环。
2 数据真实性问题
随着网络系统与平台的快速发展,有关数据真实性逐渐成为人们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对此,相关监管人员需要对数据严格把控与核实。日常监管工作效率在网络平台的发展下得到了极大提升,但还是难以避免工作中的疏忽与漏洞,其对工作人员来说只是一种辅助工作、提升效率、减轻工作负担的网络工具,而非工作的主体,相关工作人员要是过于依赖网络系统,不去对信息和数据进行实地考察,便会引发严重的监管工作隐患。
3 人员素质问题
文化水平低与年龄大是县级以下单位中工作人员的最大特征。因此,在实际工作之中,部分工作人员秉持着不端正、不负责等不良态度,而引起填报工作的疏漏与问题频发。例如,填报数据不真实、不精准等。对此,相关监管人员需要履行自身职能,对填报数据进行核实与审查,指出相关工作人员的问题,并做好其思想工作,引导其纠正错误。另外,相关单位需要净化内部氛围,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在提升其工作能力的同时抓好综合素养的培养,在其心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其信息化监管意识,协助监管工作的开展。
4 系统自身存在的问题
这些系统的诞生都是出自于专业的软件人员,而软件人员只了解系统的开发,并不了解相关行业的真实情况。例如,在畜牧兽医行业中,相关软件开发人员对此行业仅存在片面认知,并不了解行业工作的具体流程与情况。因此,相关软件开发人员需要走入行业之中,与相关从业者建立起良好的沟通,通过了解其需求,继而推导行业需求,为系统的性能进行完善与补充。然而,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存不稳定、登录错误以及更新慢等问题,从侧面反映出软件开发人员仅对系统前期的研发进行了调研与关注,并未注重软件在正式运行后的反馈信息采集与完善。由此可见,软件从开发到后期的运行我们要持续重视,并且要多聆听使用者的建议,把相关问题及时反馈给专业的工作人员,为监管人员减小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