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研究概况

2021-03-05李红霞张玉华

现代食品 2021年23期
关键词:马铃薯研究

◎ 李红霞,张玉华,黎 卫

(1.泰州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2.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 200093)

马铃薯是欧美国家主食,2016年我国也发布马铃薯作为主粮化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的决议。欧美学术界和研究机构无论是在马铃薯资料的挖掘和运用,还是在研究的视角、方法、手段、内容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提出,国内马铃薯研究日趋深入和细致,涌现出大量的成果。

1 马铃薯传播及重要性研究

在马铃薯传播及重要性研究中,被认为最经典的著作是SALAMAN等在1985年出版《马铃薯的历史与社会影响》,依据丰富的考古学和人类学证据,详细分析马铃薯在不同时期对不同民族的社会结构和经济产生的影响,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部经典著作。但核心部分仍是欧洲尤其爱尔兰的资料,爱尔兰大饥荒是整本书最具戏剧化的一幕,认为在爱尔兰,马铃薯以毁坏被剥削者和剥削者而告终[1]。

TOM于2009年出版《可食的人类历史》,蔗糖和马铃薯共同为工业时代的劳动力提供了廉价的粮食,强化了工业革命的基础,其重要性不亚于蒸汽机[2]。FELIPE在《文明的口味:人类食物的历史》指出1845年、1846年,马铃薯歉收迫使爱尔兰人移民英国和北美,为两地的工业革命注入劳力,并有助维系19世纪与20世纪德国和俄国的工业化和都市化[3]。

马铃薯传入我国相对较晚,我国一直致力于马铃薯培育、生产、预防疾病等科技研究。1987年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和东北农业大学创办了《马铃薯杂志》,现更名为《中国马铃薯》,主要刊登我国马铃薯方面的科研成果、科技动态,介绍马铃薯的实用技术和科学知识,并报道国内外马铃薯方面的科技信息。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在北京设有办事处,并建立亚太区域研究中心。某些省级市也有马铃薯研究基地,如云南师范大学马铃薯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 70年代,1991年,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云南师范大学成立了薯类作物研究所,从事马铃薯种质资源创新、遗传育种、良种繁育、生理与栽培、病理与流行病学研究以及马铃薯生产技术改良和培训等工作。

2 马铃薯培育、生产、预防疾病等科技研究

由于认识到马铃薯的营养价值及其对人们饮食的重要性,国外较早地开展对马铃薯培养、生产、储藏和预防疾病等科技研究。欧美国家不仅专门成立马铃薯研究协会、创办马铃薯研究期刊,还定期举办发展大会、会展等,全力推进马铃薯科技培育及研究的发展。

美国是马铃薯消费的大国,也是马铃薯产业最大的受益国,一直致力于马铃薯研究和产业推广,专门成立了马铃薯协会,并于1924年创办官方杂志《美国马铃薯研究期刊》,刊载马铃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报告,介绍马铃薯科学新进展的权威性报道。欧洲在1957年也成立了马铃薯研究协会,旨在促进马铃薯在欧洲各国间或欧洲外育种、生产、保护、储存和食用等各方面有关的科技信息交流,致力于鼓励和协助国际间在马铃薯研究方面的合作。次年,欧洲马铃薯研究协会还创办了《马铃薯研究》期刊,向从事马铃薯研究的科学家提供创新研究的最新进展,促进全球快速发展的马铃薯产业各方面的信息交流。该杂志提供对新科学发展的权威报道,提供关于分子科学、育种、生理学、病理学、线虫学、病毒学、农学以及工程和利用等主题的原创研究和评论论文。

我国也成立了研究基地,如云南师范大学马铃薯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1991年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云南师范大学成立了薯类作物研究所。2007年 11月经国家科技部批准成立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1年通过科技部验收。2016年9月,云南师范大学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云南英茂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马铃薯科学研究院”正式揭牌,是全国第一个马铃薯研究院。2020年8月18日下午,世界马铃薯大会正式授予云南昭通“世界马铃薯高原种薯之都”荣誉称号。

3 马铃薯产业和食品加工研究

目前马铃薯不但供应家庭食用,还涌入世界性的产业加工和制作中。SPARKS撰写了《马铃薯贮藏的经济重要性因素》一文,讨论由于存储环境和存储周期变化所涉及的成本,介绍了重量损失、质量变化以及削皮和修剪损失的成本[4]。ZHANG等在《中国冷冻炸薯条市场的机遇》运用经济学理论和计量经济学技术,对我国冷冻薯条市场进行了评价,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尽管中国市场可能存在一些挑战,但中国市场为美国马铃薯产业提供了机遇[5]。GUENTHNER在《国际马铃薯产业》专著中,认为马铃薯产业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品生产产业之一,在生鲜农产品贸易中占很大比例,对世界经济具有重大意义的国际商品,也是不断增长的快餐和零食行业的支柱[6]。

2006年HAASE等编写的《改变中的欧洲马铃薯发展研究》指出,西欧与中欧之间的种薯贸易随着新的检验要求、检疫规定以及品种需求和接受的改变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展示了处于转型期的马铃薯产业如何处理不同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状况,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欧洲[7]。2008年BURHANS《嘎吱!伟大的美国薯片的历史》介绍香脆咸食薯片的发展故事,从早期在街角食品杂货店、县集市和咖啡馆销售当地生产的薯片,到现代快餐食品行业的大规模营销和企业整合[8]。

4 马铃薯研究趋势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将2008年定为“国际马铃薯年”,赞誉马铃薯为被埋没的宝贝,“国际马铃薯年”引发了马铃薯研究的新一轮高潮,研究趋势如下。

4.1 马铃薯食品制作和主粮化研究

随着马铃薯宣传的增多,人们逐渐认识到马铃薯的营养价值,国内外出版了一系列马铃薯食谱的书。2017年新加坡学者MU等的《马铃薯主食加工技术》专著,重点介绍马铃薯主食的加工技术,这对于促进马铃薯消费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发达国家的快餐习惯,马铃薯消费模式正逐渐从新鲜的配方转变为加工配方(如马铃薯泥、薯片等)[9]。

中国也出版了一些专著和论文,讨论中国人食用马铃薯的各种烹饪方法,并总结马铃薯产业,如屈冬玉等主编的《中国马铃薯产业10年回顾(1998—2008)》指出马铃薯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最近10年一直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与关心[10]。马铃薯食用范围和程度逐渐提升,在传统上把马铃薯作为蔬菜、小吃的国家,也日益从粮食战略安全的角度,提出马铃薯主粮化。

4.2 马铃薯重要性深入研究

随着对马铃薯营养价值及食用的增多,对马铃薯来源及经济、政治等作用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2011年MANN在《1493:揭秘哥伦布创造的新世界》,认为不起眼的马铃薯造就了现代工业和农业,与谷物相比,块茎作物具有更高的生产力[11]。同年ASKEW出版了《马铃薯的经济重要性》一书,认为马铃薯适应性强,适合在温带、亚热带等不同农业生态条件下,低地、高原等不同社会经济环境下种植。目前,马铃薯在大约130个国家有着显著的种植规模,产生了重要的经济价值[12]。

2017年,ORTIZ等对马铃薯研究更为系统和全面,在《马铃薯作物的历史、社会和经济重要性》认为马铃薯有着迷人的历史,在许多地区,这种作物一直是粮食安全、营养、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的关键因素。近几十年来,马铃薯已成为中国和印度等国的主要作物,在非洲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增长超过了任何其他粮食作物[13]。

4.3 马铃薯种植及预防新病害研究

随着对马铃薯种植研究的深入,马铃薯种植逐渐进入城市空间,在一切可利用的场所种植马铃薯,满足人们对马铃薯的大量需求。如2011年JONG等所著《马铃薯全集:每一个种植者和园丁都需要知道》2017年再版,此书对家庭园丁和商业马铃薯种植者来说,是关于马铃薯抗病所需的综合资料来源[14]。马铃薯培养、种植尤其是对抗新疾病等科技研究一直在推进,2017年KATERINA等对13种彩色马铃薯品种进行了精确的田间试验,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抗性和产量进行了评估[15]。

5 结语

2021年第11届世界马铃薯大会由爱尔兰马铃薯联合会主办,主题为“变化的马铃薯”反映了食品行业内变化的动态以及马铃薯行业必须应对的挑战和机遇。马铃薯研究正朝着食用性更强、综合化和细致化的方向深入研究,追述马铃薯研究概况,有助于引导马铃薯饮食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原料产品向产业化系列制成品转变、由温饱消费向营养健康消费转变,弥补马铃薯现有研究中的不足,为早日实现马铃薯主粮化的战略目标尽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马铃薯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马铃薯有功劳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马铃薯种植中常见不良现象的发生原因及预防
春栽马铃薯种植技术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