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乡村振兴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2021-03-05伟,陶

现代农机 2021年5期
关键词:政府部门供给群体

彭 伟,陶 叡

(嘉应学院 政法学院,514015,广东梅州)

在现代化水平上,我国农村和城市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尤其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极不合理。为了推动国家持续发展,提升广大农民群体的生活水平,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相关部门当前需要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进行调整。

1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供给量相对偏少

我国各地农村的整体发展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原因是基础设施的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只有少部分是由村里负责的,而很多地方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他方面的资金投入偏少。

1.2 供给结构失衡

如今在提供公共产品时,只有满足农民需求,才能发挥公共产品应有的效用。然而当前存在供给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一是农民自己想要的产品一直处在极为紧缺的状态,如教育、医疗及环保等,仍然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二是在没有考虑农民需求的情况下,强行进行供给,而这些公共产品与农民的需求完全不符,从而出现供给过剩。

1.3 城乡差异化过大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注重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导致逐步出现“重城轻乡”的情况,造成公共产品供给慢慢呈现“双轨制”,城乡获取的供给量存在显著差异,极不平衡。如在医疗、社会保险、教育等方面,农民享有的供给量远远低于城市居民,而且这一差距现在仍然在持续扩大[1]。

1.4 供给效率低下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普遍存在效率偏低的情况,导致行政成本增加,同时对农民的实际利益造成诸多负面影响。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没有考虑广大农民的真实想法;二是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农民需求完全不符。

1.5 供给主体单一

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基本上由政府部门负责,政府成了公共产品的唯一供给主体,对于其他主体参与有所限制。原本由市场负责提供的公共产品,不少到最终也由政府负责,如此一来,供给的实际效果自然无法令人满意。

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出现困境的原因

2.1 资金投入有限

农村整体发展之所以落后于城市,主要原因是资金成本投入较少。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存在“重城轻乡”的思想,使得原有的二元经济体制未能打破,资金投入一直处在倾斜的情况。相比于城市,农村获得的资金投入非常少,也没有在政策层面得到优惠,无论是设施建设、教育工作还是医疗卫生,一直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另外,自从国家取消农业税后,政府部门的收入水平也有所下降。

2.2 供给决策存在问题

我国当前公共产品供给仍然采用“自上而下”的形式,具体供给量、类型基本上都未让广大农民自己决定,导致实际提供的公共产品往往会与农民自身的需求存在偏离,公共产品供给结构极不合理。不仅如此,我国农民的民主观念比较落后,在政策参与方面,农民群体的积极性不高,在没有遇到特殊情况时,往往不会主动表达个人需求,这也是造成公共产品供给不合理的重要原因[2]。

2.3 受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影响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采取了“工业先行”的基本政策,将重心放在了工业和城市发展方面,“城乡二元”经济体制逐步形成。在该政策的影响下,大量资源投在了城市,农民和城市居民的收益出现明显差别。相比城市,农村获得的公共产品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也无法得到有效保证。最后,农民只能自己承担有关公共产品的资金投入,使得个人负担变得越来越重。

2.4 制度体制需要完善改进

我国当前的激励政策及监管制度仍然不够完善,在权力没有得到有效监督的情况下,各种不良问题频繁出现。在公共产品供给、生产以及监管工作中,由于没有对相关主体行为进行规范,也缺乏透明化机制,农民群体自然无法参与进来,导致权力行使过程未得到有效监督。不仅如此,由于公共产品本身的特点,政府部门也很难从中获取效益,在未有激励机制的情况下,政府有关部门积极性也不高。

2.5 政府治理能力需强化

所谓治理,主要指的是通过行使权力,对现有的社会秩序进行维护,以此满足广大群众的利益诉求,从而促进公共利益得到实现。在进行社会治理的时候,可能会对其他参与主体进行排斥,并对其基本行为有所限制。一些原本能由市场进行处理的事务,最终不得不由政府部门负责,从而造成实际效率低下。不仅如此,现在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同样存在效能低下问题,并未全面考虑农民个体利益,因而导致出现诸多问题[3]。

3 加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方法

3.1 加大资金成本投入

中央作为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已经完全有能力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其一,必须保证我国农业的整体投资能够持续增长。其二,对于转移支付制度也要不断优化,促使一些基层政府能够获得更多财权。而政府部门由于需要和农民群体展开直接接触,因此需要尝试各种不同的措施,推动地方经济不断增长,提升整体收入,为供给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其三,政府还要对市场、社会及个人给予鼓励,让其也能尽己所能,助力公共产品供给,从而减少政府部门的经济负担。

3.2 创新公共产品决策机制

目前我国多采用“自上而下”的决策方式,也就是根据国家需求,对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和结构进行选择。这种模式显然不够合理,对农民群体的需求有所忽视,导致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不合农民需求。鉴于这一情况,理应创新决策机制,以农民的基本需求为导向,开启“自下而上”的决策模式。总体来说,要尽可能让农民群体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出个人想法,让其参与进来。如此一来,农民的基本利益就能得到有效保证,促使未来决策变得更具合理性、可行性及民主性。

3.3 促进农村城市均衡发展

我国“重城轻乡”的情况普遍存在,从而逐步产生了城乡二元经济体制。而在产品供给方面,也慢慢出现了双轨制。尤其是公共产品部分,相比于农村群体,城市居民显然享有更多,而且质量更高。进入新时代之后,政府部门对此现象理应提高重视程度,应该采取有关措施打破现有的二元经济体制,如改革户籍制度,确保城市居民和乡镇居民能够拥有相同的地位,彼此身份没有差别。此外,对于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也要进行调整,让其变得更为均衡。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和改进政策的方式,促使城乡居民都能获得所需公共产品,整体质量也能保持一致。

3.4 加强公共产品供给监督

由于相关问题的存在,现在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极为低下,使得国家和农民群体的利益受到损害。针对这一情况,就要完善相关法规政策,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条例,对相关人员的行为予以约束,让其能够按照规定要求,执行相关操作。不仅如此,对于公共产品供给的整个过程,必须采取全程监督的方式,除了利用网媒监督外,还要逐步建立具有较强互动效果的监督网络。另外,相关激励机制也要进行完善。诸如,在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考核时,可以尝试将广大农民的评价作为参考,严格执行永久问责机制。如此一来,管理人员就会转变态度,全心全意为广大农民着想,为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3.5 优化公共产品供给体制

之所以会出现公共产品供给困境,主要是由于供给主体单一化,若完全由政府部门负责,自然会产生上述问题。而市场和一些非营利组织,由于自身灵活性较高,且具备专业素养,因此能够有效弥补当前供给方面存在的不足,最终实现多方共赢。针对现状,政府部门在主导供给的同时,还要鼓励更多非营利组织参与进来,进而形成公共产品多元供给的局面,提升治理工作的实际水平。

4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一直存在较大问题,不仅结构不合理,投入也较少。对此政府部门要予以重视,应深入分析现有问题,并及时解决,优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和供给方式。这样,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效果就会全面提高,从而使农民群体的利益得到保护,以推动农村持续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政府部门供给群体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宁波民生e点通:网友与政府部门沟通的“双线桥梁”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批清理规范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
浅谈在政府部门推行绩效文化的作用和途径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