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几点建议

2021-03-05高培峰王晓琼

现代农机 2021年5期
关键词:社会化全市农机

高培峰,陈 晶,王晓琼

(宝鸡市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721000,陕西宝鸡)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中坚力量,其作用举足轻重。近年来,宝鸡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各项惠农支农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和规范引导下,得到了长足发展,优势凸显。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促进了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提升了农机装备水平,推进了农机装备结构转型升级。

1 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截至2020 年底,宝鸡市拥有经工商行政部门注册成立的农机专业合作社191 家,合作社固定资产原值达3.79 亿元,社员有5 607 人,拥有农机具7 021 台(件)。2020 年农机专业合作社完成农机化作业服务37.47 万多hm2,其中跨区作业4.2 万多hm2,农田托管2.73 万多hm2,土地流转0.11 万多hm2,经营总收入达19 023.4 万元。

1.1 装备能力不断提升

截至目前,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具保有量7 021 台(件),合作社固定资产原值达3.79 亿元。其中,资产原值100 万元以上的合作社占88.7%,远高于全市农业合作社平均水平。全市有国家级示范社3 个、省级现代社9 个、市级示范社42 个。农机服务组织装备精良化、全程化趋势明显,全市大功率拖拉机、大型联合收割机、小麦免耕宽幅播种机、植保无人机等先进高端的农业机械80%都集中在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综合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高。陈仓利民合作社2019 年购买了德国生产的克拉斯玉米饲草收获机、美国麦赛福格森大方捆打捆机、美国凯斯2304 拖拉机各1 台,岐山联盟秸秆合作社2020 年购买了克拉斯玉米饲草收获机2 台,金台区富民合作社2021 年购进了克拉斯玉米饲草收获机1 台,提升了农机装备水平。

1.2 服务领域拓展延伸

农机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通过“订单式”“保姆式”和“套餐式”一条龙作业服务等形式,推动农机服务不断向多元化、全链条延伸,经营领域有效拓展。2020 年,全市农机社会化服务面积达37.47 万多hm2,服务范围从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向果菜、畜牧等特色产业拓展,从以生产环节单一农机作业为主向技术服务、农资供给、产品销售、农机维修等综合服务延伸。

1.3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通过政策带动、规模发展,农机服务组织的经济效益有效提升。农机部门对全市14 个合作社实施了能力提升工程,33 个新建合作社实施了“以奖代补”政策,支持农机服务组织承担农机深松、秸秆利用、全程示范、保护性耕作等农机化示范推广项目,仅2020 年、2021 年两年,部、省项目扶持资金就达2 700 多万元。2020 年农机专业合作社完成农机化作业服务37.47 万多hm2,其中跨区作业4.2 万多hm2,农田托管2.73 万多hm2,土地流转0.11 万多hm2,经营总收入达1.9 亿多元。

1.4 经营主体多元互补

农机社会化服务各类主体蓬勃发展,主体多元、形式多样、功能互补,驾驶员联合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型、农村能人带动型,以及农业专业性或综合性服务公司等服务主体各具优势、各有所长,以服务为纽带,促进各主体形成联结紧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为加快发展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提供了有益经验。

2 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看,尽管这几年全市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很快,但与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对标对表,还存在着规模不大、领域不宽、质量不高等不足。

2.1 差异较大,发展不平衡

从数量上看,农机服务组织多集中在川塬县,山区县较少。岐山县一个县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35 家,而陇县、太白县、麟游、凤县等四个县的合作社总共只有24 家;质量上,也是川塬县占优,全市3 个国家级示范社都在川塬县,省级示范社也主要集中在川塬县;规模上,社员最多的合作社有社员612 人,最少的仅5人,资产原值最多的达1 500 万元,最少的只有30 万元;服务能力上,年度服务面积最多的有1 400 hm2,最少的仅40 多hm2。

2.2 机制滞后,管理不规范

合作社管理制度不健全,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程序不完善,管理形式大多为家庭式、松散式,未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部分合作社没有规范的运行机制,无专职财务管理人员,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

2.3 规模偏小,效益不高

合作社人员、装备普遍不足,全市53%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只有5~9 名社员,仅36 家合作社拥有10 台以上的大型动力机械;同时,服务领域不宽、托管规模不大,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业面积仅占全市耕地面积的11%,而且农机作业形式主要为单环节托管,偏重于代耕代种,全托管相对较少,土地流转更少,与全国先进合作社相比,整镇整村推进不够,经营业务单一、季节性强,资源配置不够优化,综合效益低。目前,全市以农田作业为主的合作社占72%,以秸秆综合利用为主的合作社占24%,针对特色产业、精深加工、金融信息等方面的服务能力相对薄弱,具备全产业链服务能力的综合社占比太少。

2.4 人才短缺,缺乏后劲

一方面,人才短缺,能够带动一方、具备高素质的合作社理事长不多;“谁来干”问题突出,机手趋向高龄化、低学历化,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从业人员中,40 岁以下占16%,初中及以下学历占91%,难以适应信息化、智能化农机发展需求。另一方面,投入不足,农机专业合作社融资难、用地难、用电难问题比较突出,制约了合作社做强做大。

3 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

3.1 打牢基础,在规范管理上下功夫

推进农机服务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是做好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根本保证,必须在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上出真招、求实效。强化行业指导,进一步规范农机服务组织架构,建立健全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充分发挥“三会”的职责和作用;加强制度保障,农机部门要指导农机服务组织修订完善合作社章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民主议事、岗位职责、生产管理、收购营销、收益分配及档案规范管理等各项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健全分配机制,通过市场机制有效配置农户人力资本、土地、公司的物质资本,制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提高劳动生产率,调动各方积极性;加强人才供给,重点加强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培训和农机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建立一支懂农业、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主力军”。

3.2 整合资源,在提升实力上下功夫

在精准化把握需求、高质量创造供给上务求实效、聚力用劲。一是用好“政策资源包”。要发挥政策工具对产业化的引导作用,继续做好示范社创建工作。同时,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上,对一些产业急需的复合式先进机具优先向农机服务组织倾斜;鼓励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优先承担深松整地、秸秆还田等农业项目,为农民提供高质量的公益化、社会化服务。整合农机、农技、植保等政策资源,引导农机服务组织向综合服务、多元服务拓展延伸。二是推进农机农艺融合。要注重农机、农技、种子等部门协同联合,集成最精尖的装备、最优良的品种、最先进的技术,聚焦生产的关键薄弱环节,强化指导服务、提高生产效率,为加快农业高质高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同农业社会化服务融合,加大“互联网+”农机作业推广应用,加快推进便民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主动推广智能农机装备,引导大中型农业机械配备导航定位、作业监测、维修诊断、自动驾驶等终端,配套完善信息采集分析系统,实现服务过程信息化。三是结合本地优势特色产业,拓展作业范围,提升效益。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的重点由粮食作物产前、产中、产后单一作业环节,向技术服务、农资供给、产品销售等全产业链转变。推广“五代”(代耕、代种、代管、代收、代销)托管模式。加快区域性农事服务中心建设,依托有实力的农机作业服务主体升级建设“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为农户提供全程机械作业、农资统购、贮藏加工、产销对接、金融对接等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一站式”服务,提升服务能力。

3.3 融合发展,在规模经营上下功夫

适度规模经营是大势所趋,农民增收、农业提质增效、土地撂荒等农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农机专业合作社要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加大土地托管流转力度,增加土地面积,推进整镇整村集中连片规模化经营。农机部门要多层级多形式整合力量,既要引导农机专业户、农机专业合作社之间的合作,形成服务联盟、联合社、作业公司,又要引导农机服务主体与家庭农场、种养大户、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机农联姻”、订单作业、生产托管等形式稳定合作关系。同时,又要鼓励农机或农资产销企业及其他社会资本与农机服务主体合作,共同开展农机作业、专业维修、农机租赁等服务,共享机具资源和市场资源,实现融合发展、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社会化全市农机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不一样的农机展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