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县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助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2021-03-05沈伟棋
沈伟棋,温 炜
(长兴县水产与农机中心,313100,浙江长兴)
长兴县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坚定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不动摇,着力优化商品蔬菜等六大特色主导产业、洪桥河蟹等六大区域集聚产业、粮食和生猪两大基础产业结构布局,深入推进农业“机器换人”“数字三农”建设,有效抓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区域农业公共品牌打造等工作,逐步构建形成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三大体系”格局,现代农业发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64.6 亿元,农产品年网络零售额突破15 亿元,品牌溢价8%以上,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位居全省第二。2021 年以来,农村电商网络销售额达到18.64 亿元,建成农业数字工厂5 家,数字化改造种养基地20 家,“未来乡村”数字化平台全县覆盖推广。
1 注重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一是巩固提升粮食、生猪产业。切实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2020 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到3.075 万hm2,总产量达20.23 万t,均创下全县阶段历史新高,居全省前列。水稻单产稳步提升,6.7 hm2示范方平均产量达10 500 kg/hm2以上。稳步提升生猪增产保供能力,以3 个新(扩)建万头猪场为重点,持续推进生猪产能释放,全县生猪存栏创近5 年来新高。目前,全县生猪存栏达7.4 万头,同比增226%,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7.4%,生猪存栏位列湖州全市各县区第一。
二是集聚发展特色主导产业。立足区域资源禀赋,着力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供应链,加速推进商品蔬菜、特种水产、现代畜禽、名优茶叶、精品水果等特色主导产业专业化、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逐渐形成洪桥河蟹、画溪葡萄、和平吕山芦笋、水口紫笋茶、和平白茶、吕山湖羊等六大农业产业集聚区。2020 年六大农业产业集聚区实现产值55 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85%,建成现代化农业全产业链3 条,湖羊等10 个特色农产品列入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名录。
三是梯次打造现代农业发展平台。立足长兴农业产业实际和发展需求,建设“一村一品”示范村微型平台、特色农业强镇小型平台、现代农业园区中型平台、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大型平台,构建梯次发展格局,进一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全县累计建成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1 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 个、省级特色产业强镇2 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 个,计划总投资5 亿元的和平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正在全力推进。
2 突出农业生产力提升,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一是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方式变革。深入实施农业“机器换人”,强化粮油、畜牧、水产养殖等关键环节农机装备应用,推动农机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全县设施农业占比达10%以上,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8%。加速推进“数字三农”建设,强化数字技术与种植业、畜牧、渔业生产深度融合应用,积极培育设备先进、精准高效的数字植物工厂、数字牧场、数字渔场。全县建成农业数字工厂5 家,数字化改造种养基地20 家。
二是深入推进农业绿色生态发展。加快打造“零碳”农业模式,农业土壤固碳减排、健康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推进,稻渔综合种养、湖羊生态饲养等新型生态高效种养模式有效推广。全县累计建成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3 个,养殖尾水治理完成面积3 029 hm2,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以上。全域推行“肥药两制”改革,建立健全农业生产全过程闭环追溯体系,实施农药、兽药、肥料减量化和饲料环保化行动。2018 年以来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理83.5 t,回收率90%以上,无害化处置率100%。
三是切实加强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质量安全监管。强化全过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效整合农业、畜牧兽医、农机、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执法力量,建立从田头到市场到餐桌的全程监管链条,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全县主要农产品省级监测合格率达到98%,县级以上示范性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三类主体合格证使用率超过90%,省级风险监测发现问题处置率达到100%。2021 年相继破获跨省制贩假农药案和跨省制贩假兽药案各1 起,涉案金额均超3 000 万元,挽回农民经济损失超2 亿元。
3 聚焦农业生产关系完善,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一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围绕主导产业发展,深入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训,整体提升家庭农场发展质量,稳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空壳社”清理,积极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示范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着力构建“农户+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的新型现代农业经营队伍体系。全县累计培育认定新型职业农民2 804 人,数量居全省第一,创建成市级以上示范性家庭农场7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1 家、农业龙头企业50 家,引进农业“大好高”项目85 个。
二是提升农业生产服务能力。大力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农技推广、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烘干收储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以及市场信息、农资供应、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机作业及维修、农产品营销等农业综合性服务。全县累计建成一体化的粮食生产综合服务中心2 个、承担农机作业等服务的综合性社会化组织30 家。培育组建优势互补、协作紧密、实力强劲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动通用性和专业性服务资源有效聚合。全县已建成桃、芦笋、茶叶、杨梅等产业联合体4 个,其中省级产业联合体1 个。
三是打造区域农业公共品牌。围绕“长三角农产品优选地”目标定位,依托县域“长兴鲜”农产品销售平台,打造“长兴鲜”区域农业公共品牌,逐步健全完善产业品牌和企业品牌协同发展的格局,打造“1+N”的农产品新型营销平台体系。“长兴鲜”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平台已入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17 家,作为品牌供应商的签约主体有132 家,覆盖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等近320 个产品,优质农产品覆盖率达80%以上,2020 全县农产品年网络零售额突破15 亿元,产品销售实现品牌溢价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