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鹤庆县乳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1-03-05张子全张子龙

畜牧业环境 2021年2期
关键词:鹤庆县鹤庆奶源

张子全,张子龙

(1.云南省鹤庆县畜牧工作站,云南鹤庆 671500;2.云南省鹤庆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鹤庆 671500)

1 鹤庆县基本县情

鹤庆县地处云南省西北部、金沙江中游,位于大理、丽江两大历史文化名城、著名风景旅游区之间,是茶马古道上的文化重镇,白、汉、藏、纳西文化的交汇地,素有“泉潭之乡”、“名兰之乡”、“民间工艺之乡”的美誉,“鹤庆生丝”、“鹤庆乾酒”、“鹤庆火腿”、“马厂当归”享誉省内外。全县国土总面积2 395km2,其中山区面积占89.7%。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3 925m、最低海拔1 162m,立体气候明显,有金沙江干热河谷热区、暖温带山区和寒温带高海拔地区三种气候类型,年均气温13.5℃,年均降雨量947.9mm。全县耕地面积52.98万亩,林地面积255.89万亩,森林覆盖率52.22%。辖7镇2乡、114个村民委员会、3个社区居委会,全县总人口27.83万人,有白、汉、彝、傈僳、苗、壮、纳西等25个民族聚居,鹤庆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基础条件良好,矿产、水能、土地等资源丰富。丽江机场毗邻县城,大丽铁路穿境而过,上鹤高速公路、鹤关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是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西藏昌都经济走廊上的重要节点。

2 鹤庆县乳产业发展现状

2018年以来,为有效承接洱海保护,优化农业结构升级和产业扶贫的契机,同时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创建“一县一业”示范县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指导意见》(云政发〔2019〕14号)精神,县委、县人民政府研究作出了加快乳业发展的决定,并把乳业确定为鹤庆县“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和全县产业脱贫、乡村富民的主要产业来培植,近三年内新建成一批适度规模养殖场;种植优质牧草2万亩;日产鲜奶500吨,年产值20亿元。通过奶源基地的建设培育做大做强奶牛产业,努力构建奶牛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把适度规模养殖场和一般奶牛养殖户引入“一县一业”发展大格局,切实提升乳业发展成效。

3 主要做法

3.1 县委 政府高位推动

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奶牛产业的发展,2018年3月起先后出台了《鹤庆县奶源基地建设工作方案》等文件给予政策扶持,推行企业和养殖户“奶牛贷”、购牛奖补、“政府建场,业主承租”等多种方式高位推动乳业发展,通过两年的发展,到2020年12月底,鹤庆奶牛存栏已从2018年的3218头发展到10580头。

3.2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探索“龙头企业+”发展模式

通过积极的招商引资,引进云南欧亚乳业有限公司在鹤庆投资1.5亿元建设完成了存栏3 000头的国家级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近期计划再投资6 000万元扩建至存栏5 000头。投资3.1亿元建成近期日处理鲜奶300t远期日处理鲜奶500t的乳及乳制品深加工厂,欧亚乳及乳制品加工厂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可生产乳制品12万t,可直接提供500个就业岗位。同时引进荷斯坦牧业有限公司投资0.8亿元,新建存栏2 000头奶牛的规模养殖场。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带动起示范作用同时,实现养殖场户就近销售。

3.3 成立组织机构 真抓实干

为确保奶源基地建设工作的推进和顺利完成,县农业农村局成立一个领导工作组、一个协调工作小组、三个技术指导服务小组,领导组由局长任组长,负责统筹协调整个奶源基地建设工作;协调小组由分管副局长牵头具体协调解决奶源基地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问题;三个技术指导服务小组深入到场到户进行疫病防控、科学养殖等技术指导服务。

3.4 高起点提质增效 大胆引进“洋牛”

先后从国外(澳大利亚、新西兰)、省外(贵州、山东)等地引进优质荷斯坦能繁奶牛2 432头,提升了我县的奶牛品质,确保优质高产。2018年,鹤庆县农业农村局牵头,由欧亚乳业有限公司代购,从贵阳购进奶牛515头。2019年第一期从澳大利亚购进奶牛1 477头,第二期从新西兰购进440头。

3.5 采取扩繁改良措施

国外引进奶牛90%采用美国进口的优质性控冻精开展奶牛扩繁改良,切实提高了产母犊比例,达到自繁自养快速增加存栏的目的。

3.6 增强技术力量参与 加大养殖技术培训

邀请国外和省内专家对养殖主体和农户,进行现场理论讲授和到欧亚养殖场进行跟班学习的方式,提高农户养殖水平和疫病控制技术。鹤庆县农业农村局下属县畜牧工作站、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等3个单位及全县9个乡镇畜牧兽医站技术人员共同参与乳业发展,为奶业发展提供技术规范、技术培训、质量监督等服务。目前全县从事畜牧兽医科技工作的人员有83人,其中高职25人,中职43人,初职15人,村防疫员116人,牛冻改站点48个,冻改员53人。

3.7 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针对奶牛产业的发展,鹤庆县政府与县信用联社和县农行创新“奶牛产业贷”,对从县外购买奶牛的农户给予1 000元/头的无偿补助;购牛款、养殖费、圈舍建设费等给予三年的贷款贴息,其中建档立卡户给予100%贴息,非建档户给予50%的贴息。

3.8 政府投资建设规模养殖场

县政府利用沪滇资金、整合涉农资金7 840万元在全县投资建设9个规模养殖场,存栏国外优质奶牛2 971头,规模养殖场的建设带动养殖场周边农户饲养奶牛的积极性,贫困户通过扶持政策买牛入养殖场进行集中养殖,到养殖场务工、种植青贮等增加收入。

3.9 全面落实奶牛保险政策

在政策性保险赔付7 000元/头的基础上,通过与保险公司协商,追加投保5 000元/头的商业保险赔付,降低养殖户养殖风险。

3.10 积极争取项目支持

积极争取沪滇帮扶资金、组织部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中船帮扶资金、粮改饲项目资金、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项目资金等各项资金用于养殖场的建设。

4 乳业发展存在的困难

鹤庆的乳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质安全、提质增效、绿色发展为目标,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带动贫困户增收为突破,不断提高乳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出了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乳业效益的路子,值得推广。但在奶源基地建设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4.1 广大养殖户以前没有从事过奶牛养殖,养殖技术相对滞后,泌乳奶牛年均单产量偏低。

4.2 近几年鹤庆县畜牧业发展较快且发展势头强劲,但始终未列入生猪、奶牛、肉牛生产发展重点县,无法获得政府投资的情况客观存在,导致规模养殖场建设滞后,规模化产业化程度还需加强。

4.3 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需要进一步提升,品牌竞争力也需进一步加强。

4.4 奶价波动较大,广大养殖户抗市场风险能力低,养殖收益不稳定,严重挫伤养殖户养殖积极性。

4.5 随着奶牛养殖规模的扩大原有的饲草饲料资源无法满足养殖需求加之鹤庆县立体气候明显,冬、春季节青绿饲料相对缺乏。

5 对策建议

5.1 鹤庆县要紧紧抓住大理洱海治理,原来大理市、洱源县传统养殖区向鹤庆县转移的契机,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出台优惠招商引资政策和奖补措施,吸引社会资本投向乳业。

5.2 进一步发展适度规模养殖,降低散养户比例。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坚持良种良法配套、设施工艺结合,提质增效并重、生产生态协调,建立健全标准化生产体系。重点支持建设适度规模养殖场和家庭牧场,重点建设标准化圈舍、粪污处理、防疫、挤奶设施及饲草料基地等,加大对规模养殖场互联网技术,智能化技术设施设备的应用扶持,提升乳业生产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5.3 加快推进产业一体化。加快龙头企业、家庭牧场和奶农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提高组织化程度和风险抵御能力。引导加工企业自建、收购、参股、托管养殖场,提高自有奶源比例,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完善生鲜乳购销合同制,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实行订单生产,逐步形成奶农与乳品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效机制。

5.4 乳品加工龙头企业着力加强品牌建设。实施乳业品牌战略,主动创新,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增加市场竞争力。

5.5 乡村养殖用地缺乏,土地成本持续上升,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国土部门调规预留养殖用地所势在必行。

猜你喜欢

鹤庆县鹤庆奶源
鹤庆县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云南省鹤庆县金墩乡化龙村柏树庙戏楼
关于规范奶源市场秩序促进奶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云南省鹤庆县白族本主庙及演剧活动考论
民族艺术学习之新华启示
鹤庆古城考
明清时期鹤庆科举史研究
鹤庆县北衙铁金矿区钻探工程中多种泥浆的应用
奶源自有可控是乳业转型提质前提
光明海外收购 蒙牛挺进西南 乳企开打奶源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