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榆林市羊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2021-03-05高玉平高瀚洋袁溶英

畜牧业环境 2021年2期
关键词:榆林市养羊羊肉

高玉平,高瀚洋,袁溶英

(1.榆林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陕西榆林 719000;2.榆林市羊产业发展中心,陕西榆林 719000)

1 榆林市羊产业发展现状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端,地处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属于农牧交错地带,土地辽阔。榆林市具有悠久的养羊历史,早在秦汉时期就水草丰美,土宜畜牧,牛马衔尾,群羊塞道。近年来,全市坚持推行种养结合的家庭适度规模舍饲养羊模式,开展养羊规模标准化示范创建,组织实施“双千万”工程战略,调整优化羊子品种结构,突出发展优质羊肉生产,深化政企民产业融合,全市上下持续保持齐抓共管、聚力发展的良好态势。

1.1 全市羊饲养规模持续稳定

2019年全市羊饲养量达888.25万只,出栏量339.13万只,年末存栏量549.12万只,占到全省羊存栏量的67.37%。据调研统计,2020年6月全市羊存栏609.35万只,其中绵羊88.26万只,山羊521.09万只,分别占总存栏量的14.48%和85.52%。湖羊存栏14.08万只,萨福克、杜泊、道赛特、特克赛尔等引进品种共存栏3.34万只,分别占总存栏量的2.31%和0.055%。

1.2 产业优势集聚区初步形成

长城沿线向两侧延伸的区域是榆林市羊子优势产区,其中榆阳区、神木市、定边县、靖边县、横山区,5个县市区羊的存栏量占到总存栏量的81.67%。绵羊主要分布在榆阳、神木、定边、靖边4个县市区,占全市绵羊总存栏量的88.14%。湖羊则主要集中在榆阳、神木、子洲、府谷、清涧等县市区,占全市湖羊总存栏量的96.24%,其中榆阳、子洲、神木的湖羊存栏量分别占全市总存栏量的60.51%、16.91%和10.62%。

1.3 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2019年,全市羊的饲养量888.25万只,生产羊肉5.02万t、羊绒1 370.6t。2009年,羊的全年饲养量795.4万只,生产羊肉4.61万t、羊绒1 087.8t。10年来,分别增长了92.85万只、8.89万t、282.8t,增长率分别为11.67%、8.89%、26.00%。

1.4 羊产品消费市场前景广阔

猪肉价格居高不下,作为猪肉的“替代品”,羊肉价格跟着“水涨船高”。同时羊肉是榆林市居民肉类消费多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而广受欢迎和认可,2019年,全市羊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31.01%。榆林当地消费以山羊肉消费为主,部分外调,绵羊肉则多销往宁夏、内蒙古、山西及南方省份。目前,活山羊平均价格33.70元/kg,活绵羊平均价格29.28元/kg,带骨山羊肉平均价格76.89元/kg,带骨绵羊肉平均价格61.26元/kg。较去年同期分别上涨了11.11%、15.46%、11.73%和20.78%。羊绒价格则受疫情影响,出口受挫,需求萎缩,刺激羊绒上涨的动因不足,目前羊绒价格处于低位。据了解,2020年1-8月份,内蒙古羊绒交易中心内原绒交易价格平均约为89元/斤。山羊绒稀缺珍贵,一直以来,被大家誉为市场“软黄金”,“软黄金”必将实现“黄金价”。

1.5 山羊绒细度呈增粗趋势

根据榆林市畜牧兽医研究与技术推广所10多年的跟踪测试,羊绒羊绒细度平均为15.74μm,较2003年陕北白绒山羊品种认定时的绒细度有明显增粗趋势(2003年陕北白绒山羊品种认定时的羊绒平均细度为14.46μm)。

1.6 产品品牌和加工初见成效

全市发展羊子屠宰加工、羊绒毛洗涤分梳、羊毛防寒服生产加工企业等300余户。中盛集团农业园区百万只肉羊屠宰加工项目将于10月底建成投产,清涧、子洲、神木等县市的肉羊屠宰加工项目也将建成。横山、靖边定边已分别获得“横山羊肉”、“靖边羊肉”、“定边羊肉”国家地理标志。涌现出“横山香草羊肉”、“天封苑”、“榆阳草滩羊肉”、“麻黄梁羊肉”、“佳州红枣羊肉”等一批商用品牌;“横山铁锅炖羊肉”、“靖边风干羊肉剁荞面”、“绥德羊肉面”、“榆林羊杂碎”、“榆林羊道”等著名地方特色食品消费,合力带动产业经济转型升级,有效扩大了榆林羊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陕西通海羊绒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为榆林首家挂牌上市企业,年加工山羊绒能力近1 000t,“塞北牧羊人”商标获国家商标总局注册,并取得出口权证;以羊老大为主导的榆林羊毛防寒服产销额占到全国的75%,榆林被命名为全国唯一的“中国羊毛防寒服名城”。

1.7 饲草资源可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榆林市饲草料资源充足,开发利用潜力大。全市适宜种植牧草土地资源3 200余万亩,其中天然草地1 600余万亩,人工草地、改良草地、退耕还草地1 000余万亩,其它宜牧土地600余万亩。加上对饲草综合利用技术的应用和社会专业收贮服务组织的优质饲草料商品化供应,总体可以满足全市羊子生产需求。

2 存在主要问题

2.1 良种化程度有待提高

良种繁育工作的良性发展是畜牧业现代化水平提升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榆林市羊子良种率提升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良种繁育行业一直处于畜牧业发展的最顶端,在促进畜牧业产业升级、结构优化、增加经济收入等多个方面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陕北白绒山羊品种依然存在改良进展缓慢,养殖效益较低的问题。绒山羊养殖户经济收益考量,重视产绒量忽视绒质量,导致羊绒细度有变粗的趋势。

榆林市肉绵羊品种还是以小尾寒羊、湖羊、杜波和萨福克为主。但优质肉用种羊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现有肉羊品种整体遗传水平比市场需求的肉用产品低,群体繁殖率、群体生产性能等指标与发达地区的相比差距较大。

2.2 饲草有效利用水平低

在封山绿化禁牧、突出生态保护的形势下,饲草资源浪费与生态脆弱并存。大部分养殖户缺乏科学饲喂意识,农作物秸秆均是长草饲喂,饲草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同时铡草机、粉碎机、草棚和青贮窖等加工处理的设施设备普及率低。饲草种植加工社会化组织发展严重滞后,尚未形成现代产业服务体系,与市羊产业发展形势不匹配。

2.3 从业人员科学素养低

随着城镇化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青壮年劳动力大都转移就业,导致目前农村从事养殖工作者以高龄农民为主,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知识水平较低,沿用传统的养殖方式。规模养殖场的投资主体主要也是普通农民,技术力量比较薄弱,一般都是根据养殖经验来解决技术问题,很少有聘用专职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养殖场。一些新建现代养殖企业面临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和管理经营困难的困境。有个别养殖场户发生人感染布病事件,也反应出专业人才数量、能力双不足的短板。

2.4 羊产品加工滞后

缺乏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严重制约着全市羊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虽然近几年榆林羊肉加工企业有所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羊肉加工企业,但几乎全部处于初级加工和卖原料型产品的层次上,品牌带动能力不足,附加值较低,整体产业经济效益较低。

2.5 疫病防控困难

根据近5年全市动物疫病监管部门汇总,目前危害市羊产业发展的主要疫病有:小反刍兽疫、口蹄疫、羊痘、布病、炭疽、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羊魏氏梭菌病、羊沙门氏菌病、羊传染性脓胞、羊肠毒血症、羊疥癣、山羊关节炎、脑炎、母羊地方性流产等。小反刍兽疫、口蹄疫和布病是国家强制免疫疫病,近年达到有效控制。据养殖户反馈,近期羊痘和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对全市羊产业造成较大损失。另且在引种湖羊的过程中发现大量病菌,例如:布病,为疫病防控带来巨大挑战。同时,疫病防控机制不健全,导致乡镇、村级兽医服务人员严重缺乏,疫病防控困难大。

2.6 政策扶持与投入不到位

当前,养羊市场情况较好,群众积极性高,发展势头强劲。但各地支持养羊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不完善,市级出台的促进羊产业的政策不能全面落实,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3 对策建议

3.1 坚持立羊为产业 明确目标要求

全市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养羊业的战略地位认识,确立养羊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使养羊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地位,有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榆林养羊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是:全市将按照“三年打基础、六年扩规模、十年达成效”的步科学制定产业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市以湖羊为主的肉绵羊饲养总量达到600万只,以陕北白绒山为主的绒山羊稳定至1 000万只。重点实施千万只肉羊生产基地建设、千万只线山羊提质增效、国家优质甸草甸料基地建设、羊子精深加工产业发展、羊产业市场流通建设、羊产业脱贫攻坚示范带动工程等大工程”建设把榆林建设为全国湖羊和绒山羊优势生产基地、全国非牧区养羊大市、陕西养羊大市。

3.2 坚持良种为主 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羊产业的发展,优良品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要加大投资,加强我市良种繁育体系的建设。陕北白绒山羊作为榆林市最重要的地方优良品种,数量大,确保质量不退化的关键是加强良种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选育的标准,严格按照标准开展普查鉴定,组建核心群,选育出多胎型、多绒型、细长绒型等优良品系,按照标准,加快良种扩繁场的建设,提高良种普及率,向优质优价发展。到2025年,羊绒平均细度控制在14.5μm以下,成年公、母羊平均产绒量在1000g和500g以上。坚决抵制和制止养殖场户随意向内蒙、辽宁等地引进低标准肉羊进行任意改良,致使地方品种陕北白绒山羊的种质退化;对于绵羊方面,首先是安排资金加快对引进品种萨福克、杜泊、湖羊的选育,特别是具有多羔性、舍饲性和母姓好的湖羊,要加强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抓好湖羊种羊引进的品质,组织相关专家,制定湖羊良种繁育本地标准和扩繁场建设标准,规划扩繁场数量,提高供种能力,破解我市肉绵羊发展缓慢的瓶颈;其次是推广应用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先进技术进一步加快良种的纯繁和扩繁;最后是鼓励开展企业育种、规模户育种、育种村建设、“育种企业+繁育户”的以场带户、场户联营育种等方式,创新育种模式,加快种羊繁育,为我市羊子“双千万工程”奠定基础。

3.3 坚持科技为先 提高服务能力

发展羊产业,必须把科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作支撑,严谨的科学态度提服务。一是要加快羊子科技研究工作,成立羊子研究院,引进高层次人才,联系当地实际,与羊产业生产中的重点和难点相结合,与农民的技术需求相结合,与市场的需求相结合进行接地气的研究开发利用,解决制约羊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性难题,为羊产业的发展做好科学技术的支撑。二是加快先进实用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应用,主要有良种选育技术、肉羊杂交改良技术、全日粮混合饲喂技术、饲料青贮技术、羔羊育肥技术、人工授精技术、同期发情技术、标准化养殖技术、疫病防控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先进的设施设备等,切实提高科技服务能力,为农民创造更大效益。三是选派公益岗位大学生进龙头企业、大规模羊场工作,政府和企业两边领工资,即改善了大学生的收入水平,又激励了大学生在企业的干事的信心,最重要的是通过专业人才的引入,解决了企业留不住人的难题,促进了企业技术的改进和效率的提高,加快了我市羊产业的发展。

3.4 坚持因地制宜 推动适度规模养殖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规模化养羊是趋势,但是规模多大合适需要因地而异,因人而异。通过对这几年榆林市肉羊养殖的调研发现,规模越大的养殖场风险越大,成本越高,经济效益反而低;规模太小,成本虽然低,但经济效益有限。而家庭适度养殖规模是现在养羊的主要方式,充分发挥家庭拥有的土地、经济、人力和技术等资源,经过调研统计,饲养的基本要求是每户存栏基础母羊 60~80只,年存栏规模 160~200 只,年出栏优质肉羊80~120只,实现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满足社会基本生活水平的要求,才是养羊的意义所在。或一个贫困村集体建设一个羊场,形成一个产业,按照劳动能力,进行家庭适度规模饲养,户均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左右,实现脱贫致富,意义更大。

积极推动龙头企业和规模合作社发展,形成“企业+规模养殖户”或“企业+合作社+规模养殖户”或“企业+村集体经济”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发展模式,将分散的家庭适度规模养殖户集中起来,通过企业纽带的链接作用,实现养殖技术升级,养殖建设标准化,设施设备现代化,疫病防治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经营销售一体化,达到肉羊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同时,一方面要采取优惠措施激励科技人员与家庭适度规模养殖户进行衔接,建立肉羊生产中的繁育生产、品种改良、营养调控、疾病防治、快速育肥等关键技术的服务体系,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对基础母羊、基础建设、设施设备等奖补、补助、补贴等政策,激励有长期稳定务农意愿的农户适度扩大经营规模,鼓励乡村本土能人、有返乡创业意愿和回报家乡愿望的外出农民工、优秀农村生源大中专毕业生及科技人员等人才创办家庭适度规模养殖场,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提升高效养殖的认识,推进适度规模养殖标准化生产,为榆林市羊产业的发展夯实基础。

积极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将农民组织起来进入市场,提高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加快养羊产业龙头企业建设,发挥企业引领作用,与农民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给羊上保险是当前降低养殖户生产风险的有效措施。支持开展无公害羊产品产地认证、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及经济组织注册特色产品商标,加强品牌宣传,组织参加国际国内有影响的产品展览会,发挥品牌效应,提高市场知名度,拓展羊产品国内外市场。

3.5 坚持防大于治 加强疫病风险防控能力建设

一要扎实做好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布病等国家强免病种的预防免疫工作,二是建议将榆林市多发的疫病,如羊痘、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羊快疫类疾病等纳入全面预防免疫,降低养羊从业者的成本,净化此类传染病;三是改造提升市、县市区级兽医实验室基础设施条件,提高疫病预测预警水平;四是加强监管羊子调运检疫,防止外病带入;五是抓好乡镇及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积极探索政府向社会购买动物防疫服务等方式,达到应免尽免;六是改造提升县市区疫苗冷藏运输保存设施,加强乡镇级疫苗冷藏运输保存设施建设,完善疫苗冷链体系;七是支持种羊场做好疫病净化,引导有条件的规模羊场建立无特定病原场(群)。

3.6 坚持政策扶持 保障羊产业稳定发展

(1)加大农村电网两相电向三相电改造,现在的两相电带不起养殖场户的大型饲草料加工机械如铡草机、粉碎机、揉丝机、搅拌机等严重制约着养羊场户饲养量和饲草料的利用率。

(2)增加畜牧业机械的补贴目录,加大农牧业机械补贴力度,尤其是饲草料加工机械,大力推广应用,提高养羊机械化水平和生产率;加强对山区地理情况的研究,研制小型饲草播种、施肥、收割和加工等机械,增加饲草料的利用。

(3)鼓励企业和个人兴办饲草饲料加工企业,加大饲草饲料加工开发力度,大力发展饲料作物种植和人工种草。在南部县区每县建设1个大型饲草料加工企业,羊子饲养大县市区建设3~4个饲草料加工企业服务养羊业发展,通过企业市场价格收购加政府价格补贴和方式,带动农民将饲草料原料进入饲草料加工企业,解决了企业饲草料来源问题,降低了企业成本;企业按照本地养殖市场需求开发全价料,应用到养羊场户,达到互利共赢。这不仅解决了饲草料不足、浪费和单一的问题,而且能促进羊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湖羊的发展。

(4)政府制定政策要向养殖企业(场户)倾斜,在品种引进、圈舍建设、设施(备)配备、粪污资源化利用、品牌建设、网络营销、人才引进上加大投资力度;在保险方面,要对养殖企业、合作社、养羊(场户)进行补贴,探索建立种羊和繁殖母羊保险制度,减少他们的投资风险。在贷款方面,要加强羊产业从业人员或企业的信用等级评价制度体系的建设,并进行严格监督,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道德风险,而减少贷款额度;要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养殖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合体,将家庭适度规模的散户联合起来形成专业合作社,实现联合生产,发挥整体优势,提高整体信用度,增加贷款额度;并对有保险、信用好的养殖企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场户)等的弱势产业群体采取贴息、免息等优惠措施来扶持。

(5)品牌化是羊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品牌的创建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且风险大、收益低。在保护上,政府应当对企业、专业合作社、规模户在资金上给与保障,综合运用补贴、贴息、担保等方式进行扶持,通过税收优惠等措施激发现有羊肉品牌的企业继续创建、经营和维护好羊肉品牌,促进羊肉品牌发展。在监管上,应参考国际标准,完善羊产业屠宰前检疫、屠宰环节、产品加工和销售等产业链环节的标准体系,加快智慧畜牧业建设,实现肉羊生产管理、加工过程可追溯,提高消费者对羊肉品牌的信任度,以标准促品质、以品质育品牌,以品牌提升我市羊肉产品竞争力。同时,政府应发挥资源优势,挖掘特色文化,做精做优,创建区域特色公用品牌,将榆林羊肉推向全国。

(6)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放管服理念。政府需做好企业政务服务,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环境。目前制约产业发展因素之一在于营商环境。审批办理环节冗繁,事务拖沓,导致企业时间成本、经济成本无谓增加。极大的打击了涉农资本入驻积极性。例如,目前背靠优质绒毛生产区,没有一家大型梳理加工企业,遑论深加工制造产业。企业虽逐利而居,但也可带动产业发展,带动小微企业聚区获利,辐射周边闲散农户带来额外附加利润。优化营商环境可助力企业立足、高效发展,助推产业形成。放宽证件办理制约条件。目前全市精深加工制约主要因素在于入市门槛过高,过难。例如目前全市无一家拥有屠宰证件加工场,造成许多优秀企业无法入市。区域规划性限制办理相关证件,会导致“出生”即是区域性垄断企业,不利于行业发展。政府应放宽行业准入门槛,容许上市后自由竞争,以市场为主导,减少市场规划管理,做好政务服务,为企业提供公平市场环境。

(7)建立养羊大县市区、大乡、大村奖励制度,建立先进科学技术引进、示范和推广奖励制度,在五年规划中,对发展羊产业做出贡献的单位、集体、企业和个人,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猜你喜欢

榆林市养羊羊肉
“扒羊肉”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冬季养羊 做好这四点
夏季养羊八注意
叶锐仙作品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
破解民企“经理荒”——榆林市“云端”培育万名职业经理人
不让脱贫攻坚“踱虚步”——榆林市强化脱贫攻坚督查
《这片黄土地》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黄土画派作品展在榆林市举办
开春食羊肉,滋补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