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两融四合”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2021-03-05滕智源
滕智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
自2015年全国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至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流方向已经基本明确,但主要还是存在两点困惑:一是,均能发现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能够提出融合性教育的理念,例如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比较成熟,但在其他教育融合的实践课程内容设计和教学形式上考虑不够透彻,特别是没有紧扣“实践”这个核心要素。二是,基本所有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均能涉及与校外资源合作,特别是校企合作方面,但是在内容和运行机制方面大同小异,缺乏创新。尤其是意识形态层面培育方面,缺乏深层次的探索。因此,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体现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构建一个“政府搭台、企业协同、高校主导”的多联动、系统性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体系,从意识形态、动手能力、认知素养等三个层面,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化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已经成为高校当下育人工作的关键。
一、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新体系的指导思想
(一)“两融合”内化双创实践课程内涵
目前,聚焦于诸多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特色,其在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构建理念和目标方面,更需要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紧密连接起来,需要重新将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要素与已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凝练,双向提升实践教育质量和育人效果。笔者认为,可以以系统观视角为基础,从而得以提出“两融合”的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理念,即,一是,充分发挥高校学科特色,以项目为主导,将原本大学生个体性(单一学科、专业及方向)的创新创业实践行为,与团体性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相融合。二是,围绕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一个目标或方向,以及学生兴趣指向,通过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其实践经验与素养,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育人过程相融合。实现“三全”育人,有效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起来,与意识形态教育融合起来,与社会实践教育融合起来等,全维度的将创新创业教育元素贯穿到学生成长过程之中,从顶层设计上有效的扩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课程体系的覆盖面。
(二)“四结合”外化双创实践课程外延
在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引入校外资源,借鉴新的元素,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全面提升课程的实践效果。通过实际分析和需求导向,本文提出了“四结合”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模式,即,教学过程相结合,管理模式相结合,文化氛围相结合,师资队伍相结合。其中,在教学过程结合方面,主要是指将创新创业的实践课程内容融入普通的实践课程之中,从而保证教学改革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教学计划大幅度调整引起教学过程和秩序的混乱;在管理模式结合方面,主要是将创新创业元素融入实践教学设置管理之中,例如,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多通过借鉴企业项目化的管理方式进行人才培育和团队孵化,那么在整改实践教学内容、考核等方面就可以充分融入这些元素,改善传统实践课程教学管理与考核模式;在文化氛围结合方面,主要是将企业(市场)文化中职业素质为中心的育人目标与创新创业的综合素质育人目标融会贯通起来,即让学生感知到企业团队协作、品牌推广、质量监控、技术研发等文化内涵,又让学生摆正思想意识,回归创新创业实践,去除资本为上的价值理念;在师资队伍结合方面,就是目前很多高校都在尝试的“双师型”队伍建设,无论是生产实习还是“卓越计划”等,都已经在实践方面有了很好的尝试,而在此主要是提出了多导师制的层次式、迭代式师资队伍组建形式。
基于上述指导思想,本文提出了“两融四合”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体系(见图1)。
图1 “两融四合”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体系示意图
二、“两融四合”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分层教育
根据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新体系示意图,围绕紧贴能力养成过程和紧靠创新创业实践行为两个目标,那么必须通过分层分类的方法将创新创业实践元素融入整个学生培养过程之中。
(一)双创实践教学形式的两级分离
当前高校大学生在接受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网络和实验室两个重要载体来提升创新创业实践知识和能力的。网络可以更直观、自由、反复的呈现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所必须的知识点和操作难点,让学生更为充分科学的理解自己所需和感兴趣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实验室,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基于第一课堂的学生实验操作区间,而应该是所有与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行为相关的实践区域,包括校内外的实践基地、创新创业园区等,学生通过进入实验室实践,可以亲身体验双创过程,检验双创创意,完成双创项目,提升双创技能等。基于此,本文将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形式实现了两级分离,各有侧重,互相补充,全方位完善双创实践课程体系。
首先,对于普适性的双创课程,建立创新创业微课程学堂,以“互联网+教育”的教学形式,融合校内外典型创新创业案例,组成协同联动教育网络。在此课程中,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与开发,将所有目前网络上已经存在的创新创业相关公开课、分享课资源,以及各高校或教育机构制作的可用课程资源进行学科分类,用以满足学生未来职业方向所需的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以“数据AI教育”思维为微课程学堂课程资源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根据学生自身需求和企业提供资源的刚需,拓展补充相关方向的资源内容,让微课程学堂资源库更为科学和实际。
其次,对于团队式和精英化双创课程,建立项目合作联盟,以项目外包的多导师制教学形式,组成“校内团队、初创企业、成熟企业”的三级接包团。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在某些时候,过多的呈现出一种以教为主的状态,以至于某个阶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已经完全无法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要,造成了企业的岗前培训投入越来越大,学生了解国情社情并将知识运用其中的情况越来越少的现状,学生也逐渐觉得学无所有,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因此,本文探索出了一种以学为中心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形式,在原本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增加一个保护环节,使其既能支持初创校友企业发展的同时,让师生更多地接触到合适、先进的行业双创实践项目。
(二)双创实践教学内容的三层分离
从2018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及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养成角度来分析,双创实践教学内容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专业教育交叉融合,而应该强调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等三个层面深度融合,进而全过程的提升实践育人效果,服务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一个层面,从学生意识形态养成入手,按照国家现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每一门课程和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指导思想,面向在校大学生的普适性双创实践教育,建设以意识形态与创新创业基础知识为主导的课程,深入挖掘正确的核心价值元素,重视价值引导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激情的同时,树立其正确的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学生科学创新精神,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渗透到双创课程教学之中,突出引导学生建立起高尚的文化素养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在开展双创实践活动中要始终把爱国主义和民族情怀放在首位,帮助学生潜移默化的树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第二个层面,从学生双创技能养成入手,面向有兴趣在校大学生的团队式教育,建设以项目和赛事为驱动的体验式课程,授课形式和内容要偏向“小班教学”和“翻转式课堂”,甚至可以尝试以所谓传统的“研究生培育工作室”教学模式来展开。教师授课的内容不局限于原来的教材内容,而是应该以学生未来职业领域的某一行业项目或学生专业相关的学科高水平竞赛为出发点,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建设之中,让双创教学现状从“要我实践”到“我要实践”转变。
第三个层面,从学生认知素养养成入手,面向成熟项目团队的精英化教育,建设以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流程为主线的诊断、帮扶实战性课程。这部分课程改革建设内容主要集中在科教协同、校外实习和创业见习等几个方面,真正的出发点就是鼓励学生多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前沿研究,多到校外创新创业实践领域体验,将自己校内的一些项目或作品,应用到实际科研、生产、生活之中,检验、诊断其能否为国家机关、基层社区、企业机构、人民群众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通过实践的反馈情况,回溯自己的双创实践过程,从实际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入手,提升完善自己的项目或作品。
图2 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体系分层教育示意图
三、实现双创实践课程新体系分层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搭建双创“微”课程网络学堂,延伸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覆盖面
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归根结底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一个重要载体,所以需要全程持续推动创新创业先进思想进学生头脑,探索创新“双创课程”、“课程双创”建设实践新模式,借力“互联网+”教育,突出网络课堂主渠道作用。
首先,在设计形式上侧重代入感较强的故事性描述手法,避免“碎片化”的传统网络传播形式,破坏了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的整体性。将一门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内容制作成一个个故事性强、学生易于接受的连续剧情节,同时充分运用仿真技术或实景还原拍摄技术,将实践过程完整的重现出来,打破原来对网络微课程短小精悍的认知,而是将“微”体现在连续剧的某一集里,也就是某一个实践技能点的拍摄方式和展现形式上,以此组合成某一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技能。
其次,在课程内容上要注重“前移后延”。对于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来说,其网络微课内容更应该是帮助学生做好预习和复习工作。双创实践课程如果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边说边带,学生可能仅仅只能弄懂和运用某一点上的技能,但是却不能完全将应用领域扩展开来,弄通一系列的知识和技能。除此之外,随着现在虚拟仿真技术的普及,完全可以在课程内容制作中,将原来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带步骤”的实验指导行为仿真出来,让面对面的教师课堂变得更聚焦在实践核心技术层面的研究与实践上。同时,网络微课程学堂里面还可以附加、拓展很多与某课程实践领域相关的分享式后续课程,例如,对接到企业实际应用或研究所项目研发领域之中。且此类分享式后续课程将不做考核,但其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和学术研究将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最后,在考核方式方法上凸显“学考分离”。简单来说,就是学生通过进入系统点击网络课程自主学习,学习完毕后,如果学生自我感觉已经掌握该门课程所讲述的实践技能,则可以按学校规划的考核时间申请考试。考试的场所由学校额外定制在创新创业实践相关场所,例如,创新课程实践考核地点可以设计在专业实验室或校外专业研发基地;创业实践考核地点可以设计在众创空间或创业园等。考核采取标准化无限考核形式进行管理,也就是说如果学生实践考试不通过或对成绩不满意,则只需要重新申请实践考核即可。而如果该门课程同步隶属于原专业教育或基础教育等教学计划内课程,学生参加理论考试合格则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体系可以重新设计一张成绩单,两张成绩单互不影响,实践类型成绩单更专注于双创实践元素的考核。
(二)成立双创“复”项目合作联盟,保障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生命线
目前,高校在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过程中所必须面对的一个难点就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出口”路径过窄。虽然,很多高校都尝试通过校校、校企、校社、校政等多方合作来攻坚此难题,但在实践环节部分还是稍显困惑。对于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来说,无论是兴趣引导、赛事驱动的传统式实践教育方式,还是顶岗实习、定制培训等卓越式实践教育模式,基本都将回归到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化管理的焦点上来,毕竟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环节的载体主要还是通过项目形式来实现。而当下很多高水平的、市场需求的项目无法对接至学生手中,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学生个人及团队的不稳定性,而项目又有质量和时限等方面的要求,造成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层次一直处于一个基础阶段。故而笔者提出一种“复”项目合作联盟方式,引入多重中间机构,保证项目完成质量及进度的同时,让学生能够更多地参与到真正的项目研发实践之中。
首先,在联盟机构建设方面,应该加入稳定性高、实践性强的中间机构。根据项目来源来说,一般中间机构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导师团队为主的机构,这类导师团队组成必须是跨学科的,而且重科研实践为主,导师可以从带学生学科竞赛的老师中遴选。另一类是,以初创企业为主的机构,这类初创企业必须为成立3-5年之间,且与学校合作紧密,在学校内有共育人才基地或办事点。高校依托这样的中间机构,不仅为创新创业学生承接项目提供了技术保障,而且也给导师团队和初创企业提供了项目支持,最终促进了高校真正回归到了双创教育本身。
其次,在联盟项目执行方面,应该先按方向、类别,再按难易程度进行多重拆分。对于科教协同型或研究所外包来的学术性研究实践项目,应该由教师团队牵头进行项目内容拆分工作,拆分后不是直接分包到学生团队头上,而是与学术研究人才梯队建设挂钩,一层一级的分包管理,按照企业项目化的运营管理方式,真正带着学生参与到项目研发实践过程中。而对于校友企业等市场外包来的社会性双创实践项目,应该由初创企业牵头进行项目内容拆分工作。此外,对于拆分牵头单位的选择上,可以采取竞标式和指向式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学生团队的组成,可以从人才库或学校创新创业阵地平台入驻学生等学生中遴选。
最后,联盟项目考核方面,学校重点考核的是中间机构,而把对学生的考核权完全下放给了中间机构。中间机构培育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高低,不仅会反馈到项目完成情况上,更会体现在学校对中间机构的考核上。也就是说,此种做法从某种意义上,更突出了学校在培育教师科研团队和孵化初创企业中,对学生人才培养力度的重视程度,延伸了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生命线,促进了学校相关教育工作回归到学生培养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