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干预研究

2021-03-05韩容曹小琴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吸入性发生率肺炎

韩容,曹小琴

(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1.综合内科;2.针灸理疗科,重庆 400020)

脑卒中主要是由于颅部血管破裂或阻塞引起的急性脑血管病变,患者病情危重,幸存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脑部神经损伤常引起吞咽肌群麻痹、控制协调障碍,影响患者正常进食,且易发生气管、肺部的误吸,引发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1]。常规护理由于不够及时,且缺乏针对性,导致其对吞咽功能障碍改善效果有限。如何在早期加强吞咽护理干预,以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一直是临床护理探讨的课题[2]。本研究通过对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吞咽功能训练,评估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为临床护理管理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脑卒中住院患者100例,均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纳入标准:均经颅部,磁共振检查确诊,首次发病,年龄40~75岁,洼田饮水试验在Ⅲ级及以上,生命体征平稳[3-4]。采用数表法随机将100例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62.94±11.32)岁,发病时间(31.80±9.76)d;观察组患者男性、女性各25例,年龄(63.06±11.50)岁,发病时间(31.93±9.51)d。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病例:其他脑内疾病、严重认知功能障碍、不能配合者;纳入研究前已出现吸入性肺炎者。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和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1.2 方法和指标

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健康教育、预防感染发生,进行翻身、皮肤护理。给予推拿、轻敲等方法对患肢进行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应用早期吞咽功能训练进行干预,在患者入院后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开始进行早期吞咽功能训练,主要干预措施[5-6]:(1)建立干预小组并制定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干预规范程序。以护士长为组长,各级护理人员为成员,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本院临床实际,制定早期吞咽功能障碍护理程序、规范。对所有组内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使每个护士均熟知,能够熟练进行早期吞咽功能障碍干预。(2)评估患者确定干预时间。对参与研究的患者进行评估,了解患者脑卒中及吞咽障碍程度,确定患者早期干预时间。(3)主要干预措施。咀嚼肌训练:按摩患者腮部,鼓励、帮助患者做鼓腮、咀嚼动作,加强舌肌训练;空吞咽动作:进行颊肌收肌训练,指导患者做呼气运动,首先深吸气、憋气,然后呼出;加强颊肌收肌训练;顺序训练呼吸。(4)食物形态及进食体位。食物由糊状逐渐过度到有碎屑的糕饼类、先易后难。喂食量适中,喂食速度勿急勿快。患者根据不同健康状况,可选取坐位、半卧位进食、健侧卧位等不同体位。(5)预防患者误吸等并发症。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2个月。

1.2.2 主要指标 (1)分别于干预前后,应用洼田氏饮水试验[7]进行吞咽功能分级,共分为五级。具体方法:I级(1分):患者直立坐位,5 s内一次性饮尽30 mL温水,未发生呛咳;Ⅱ级(2分):5 s内患者分2次饮尽30 mL温水,未出现呛咳;Ⅲ级(3分):5 s内患者1次饮尽30 mL温水,但出现呛咳;Ⅳ级(4分):5 s内患者1次以上饮尽30 mL温水,饮水过程中出现多次呛咳;Ⅴ级(5分):患者难以饮完,屡屡呛咳。 (2)应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评估患者吞咽功能[8],总评分18~46分,总评分和吞咽功能呈反比;应用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量表(SWAL-QOL)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包括11个维度44个条目,每个条目1~5分,分数越高,总评分和生活质量水平呈正比。(3)记录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4)查阅资料,结合临床,自制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评估表,分数均为0~100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洼田氏饮水试验分级和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后洼田氏饮水试验(Ⅳ级+Ⅴ级)发生率和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发生率和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洼田氏饮水试验分级和评分结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SS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S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SS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SS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分)

2.3 两组患者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比较[n(%)]

2.4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神经损伤影响患者咀嚼肌、舌肌、会厌、咽喉等部位神经,导致患者脸颊、吞咽等肌肉收缩能异常,引起吞咽功能障碍,增加了患者误吸、发生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及预后不良的风险[9]。有研究[10]认为,吞咽功能障碍发生机制:一方面是由于下运动神经元受损所致导致的真性球麻痹;另外一方面主要由于双侧皮质延髓束受损所致的假性球麻痹,临床上更为常见,这为患者早期进行吞咽功能训练提供了依据。

早期进行干预,能够刺激脑部神经,刺激脑细胞建立或恢复反馈途径,促进神经末梢与病灶周围运动神经元之间恢复,促进新传导通路的建立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洼田氏饮水试验干预后(Ⅳ级+Ⅴ级)发生率、评分及SS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鼓励、帮助患者做鼓腮、咀嚼动作,加强患者咀嚼肌训练:加强舌肌训练;空吞咽动作增加患者吞咽感觉;加强颊肌收肌训练,通过各种干预,反复强化刺激患者口、舌、咽部相关肌群,促进面部、舌、喉部肌群活动,防止咽部、脸颊部肌肉萎缩,提高患者吞咽运动肌力;也能够增强其协调性及灵活性,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进食体位和食物状态也是重要一环,在进食时注意调整患者的头部倾斜角度和身体姿势,以减轻患者吞咽障碍,便于食物进入食道[11]。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质量、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度均显著提高(P<0.05)。早期吞咽功能训练措施经过系统化总结应用于临床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通过各项干预措施的落实,强化进食指导、调整摄食姿势等一系列干预措施,不断强化患者的吞咽肌群,改善神经调节,提高患者进食自主控制能力,增加其协调性,减少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12]。因此,早期吞咽功能训练通过系统化的干预、个体化指导,能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进行早期吞咽功能训练,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并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生活质量,降低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吸入性发生率肺炎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老年脑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来势汹汹的肺炎
别让吸入性肺炎伤害到您
犊牛肺炎巧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