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优化作业设计促进学生发展的策略
2021-03-05戚太权
戚太权
【摘要】目前双减政策的实施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和课外培训开始逐渐减少,在作业的布置方面不能超过国家课标规定的标准,不能要求家长检查作业,而且教师也不能参与到校外的有偿补课等。但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减少,但是为了确保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就需要从做作业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深刻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会提高。本文将从双减背景下优化作业设计方面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双减背景;作业优化;学生;进步发展
一些人认为,学生的作业减少,教师自身的教学压力和负担也会减轻,其实该种认识是存在误解的,在双减政策下,学生的作业减少,教师批改作业的任务就会减轻,但是还是需要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效率,这就需要教师采取其它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就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自身担负的责任也更大,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在课堂教学改革和作业布置方面。传统的教育教学注重的是让学生对课本知识内容完全掌握,可以进一步满足教学目标,但是作业量的减少,就需要通过对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才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对应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双减政策下,主要是解放了学生,但是对教学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做好对作业的有效设计,确保布置的作业少而精,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一、双减政策下布置作业遵循的原则
一是精选作业题目,双减政策下,给学生布置的作業减少了,但是需要确保质量,作业题目需要经过精选,布置的作业要有一定的质量,尽量是多种形式,教师不能盲目布置作业,需要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有效设计,收集相关的资料,布置的题目要经过认真分析和选择。二是布置的作业要遵循有效性、层次性和发展性等特点;三是布置作业要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符合学生该年龄段身心的发展,要确保符合学生休息的权力下可以快速完成作业,有效提升作业质量,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四是作业布置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业的布置要有一定的质量,而且作业的形式和类型多样化,能够让学生全方位掌握学习方法,加深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作业过多,学生会比较敷衍,或者是抄袭他人的作业的情况,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二、双减政策下作业设计的主要思路
(一)作业设计要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作业的布置和完成,主要是加深对课堂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也可以检测课堂学习情况,而且教师通过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能够及时进行补充和讲解,补充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双减政策实施之前,布置的作业内容过重过难,很容易使得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学生没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学生在身心方面受到很大的打击。双减政策实施之后,学生的作业负担减轻,课外辅导也减少,学生有了很多的课外时间,这一政策的实施也击破了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功利性,受到了社会的一致赞同。
(二)学生不再是“刷题机器”
双减政策实施之后,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遵循教学目标,注重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不能一味让学生刷题,但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减少作业量,就需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当学习能力提高,成绩也会提高,高于三年级的学生,需要布置的作业类型进行改革,布置的作业要少,但质量要高,要从多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一、二年级学生的教学方面,虽然纸笔作业和书面考试不能被安排,但是并不能说就不注重学生的学习了,二是要注重学生自身个性的发展,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要让学生将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作业设计的水平提高
双减政策实施之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需要进一步提升,作业的设计遵循“少而精,精而有趣”的原则,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要求进一步提高,为了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则需要利用课余时间整理和准备更精细的课堂教学内容。比之前的教学要更加费心,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需要准备的内容更加充分,要了解学生情况之后,布置有效的作业类型,才可以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和课后作业的布置和安排。双减政策实施之后,教师在布置作业方面要更加细致,不能出现单调和重复性的作业布置,布置的作业内容要在形式和内容方面不断更新,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作业内容的改革,多一些实践性方面的作业,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有效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水平。另外,在进行作业设计方面,作业设计需要充分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和自身发展的特点,作业设计不仅需要考虑到全体的学生,还需要兼顾个体的差异,在设计方面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设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业辅导方面,还需要做好答疑。
三、双减政策下如何进行作业设计
(一)注重作业时间的设计
在进行作业设计方面,并不是作业时间越长越好,如果作业时间超过一个拐点,学生做作业的时间越长,反而不能达到一定的学习效果。比如,学生晚上做作业的时间是四个小时,也就是到12点之后,已经到了睡觉的时间,如果还在做作业,有可能学生的意识会越来越差,做作业的效率也会降低,而且会影响学生第二天的学习效率。
(二)作业设计要考虑全体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师布置的作业会让学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生往往不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就是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需要布置的作业从学生日常的学习情况出发,符合学生自身的发展情况,需要教师在布置作业方面考虑到班集体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还需要将学生积累、预习和复习的时间计算在内,
(三)分层作业设计
由于一个班集体中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基础,在接受知识方面的能力也不同,需要教师注重将有效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有些学生进行错题整理方面,不会进行整理,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创设一定的情境,教授给学生有效的知识和技能,要注重作业的开放性,这样才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而且合作性的学习方法还可以提高学生之间的团结性。作业设计方面,要做到合理有效,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注重将学习内容应用到实践中。
四、双减背景下优化作业设计的措施
(一)作业设计要注重核心素养
在进行初中作业设计方面,作业的设计需要始终与每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和每一单元的核心要素进行结合。要遵循的要素包括:一是所学的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二是文章中哪些内容中表现出作者的真情实感,而且整个教学需要贯穿表达方式,要让学生从课堂学习中提炼出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对每一章节的核心内容掌握之后,需要教师将重点内容进行表达,注重对技术应用的迁移。作业的初步设计,其内容和评价标准是需要有参考目标,不能布置超量的作业内容。
(二)作业设计的来源
课堂教学的后续知识巩固主要通过作业完成,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和目标奠定有效的基础,也是对学生学习成果和学习效率的重要展示。初中语文作业多是以课本后面的课后练习题为主,还有一些参考资料中的作业资料,需要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这些作业习题的作用,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在进行作业设计方面,教师要在充分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创设对应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得作业类型更加丰富,包括实践性、综合性和体验性的作业,通过设计分层作业,可以控制作业量,设计的作业质量也会提升。设计的作业可以使得学生发挥探究性思维,例如,可以是采访、报刊制作等,学生不仅可以完成作业,其自身的素养也会提升。
(三)作业内容的设计
在进行作业设计方面,包括课前作业、课中作业和课后作业,这一系列的作业之间存在有效联系,教师需要充分把握每一个阶段的作业设计,在每一周、每一单元的作业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功能,作业的设计要发挥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尽量减少一些机械重复的作业练习。一是课前作业主要是进行课前预习,要为课堂的学习奠定有效的基础,课前的作业设计可以是学前检测和自我检测的方式,要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存在的盲区,要充分把握学习中的重点。二是根据学习情况,将作业与教学设计有效融合,教师需要将作业设计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過程,注重作业与学习之间的有效融合,通过有效的作业设计可以发挥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让学生进一步达到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三是课后作业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检测学生对课堂学习知识的有效应用,教师设计的作业是一种弹性作业,可以让学生进行选择,同时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学习方法,设计的作业可以偏向实践性和反思性,学生不仅可以自主完成作业,还可以同时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方法,也会将学习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学科素养。
(四)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对应的作业
课后作业的布置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家庭情况,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会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引导作用。学生的学习情况很容易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需要教师设计作业考虑到学生的家庭情况,有的学生父母的水平较高,可以弥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存在的不足,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例如,如果设计亲子类的作业,一些学生在家庭中是不容易完成的,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帮助,为学生布置的作业可以是让学生将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回家讲给家长,如果一些学生在家庭中不能完成该作业,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这样也不会耽误学生的学习。如果教师设计的是查阅资料的作业,有些学生的家庭条件不好,查阅资料的作业不能有效完成,这就需要在作业设计方面进行改动,可以将该类作业作为选做题,让学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完成作业,弥补学习中存在的内容缺陷,作业设计也体现了分层作业,分层对待。另外,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作业内容和作业量,确保每一层级的学生可以完成学习任务,满足自身的学习要求。学习层次较高的学生,需要在掌握基本的学习内容情况下,还需要进行知识的进一步拓展,在作业方面有更大的发展和更高的要求,同时可以将自己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写下来。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在课后布置的作业也是对课堂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和掌握,或者是利用学习工具书对基础知识内容加深巩固,同时练习与课本知识上配套的知识内容,让学生自主练习相关的习题,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作业的有效设计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负责,作业的设计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掌握,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各自的潜能和天赋。作业的有效性设计,也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学生各自的特长和个性也会得到发挥,需要加强对作业设计的有效研究。
参考文献:
[1]张燕.优化语文作业设计,促进学生能力提高[J].职业,2011(8):1.
[2]张艳霞.优化作业设计着眼学生发展[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8(1):33-35.
[3]郑志刚.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策略探微[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2009.
[4]邹新峰.优化作业设计促进学生整体进步[J].科教文汇旬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