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图书馆图书捐赠工作实践与思考

2021-03-04何惠静

甘肃科技 2021年21期
关键词:赠书校友馆藏

何惠静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0)

图书馆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是师生信息交流的平台,是“三全育人”的阵地,图书馆的规模和层次折射着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图书捐赠则是高职图书馆丰富馆藏资源、提高文献建设水平、加强内外沟通、提升办馆规模与层次的重要途径。本文在阐述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福信”)图书馆图书捐赠工作的基础上,对高职图书馆图书捐赠工作进行思考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高职图书馆图书捐赠工作提供参考。

1 高职图书馆开展图书捐赠工作的意义

2015 年教育部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提到“高等学校应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依法积极向图书馆进行捐赠和资助”[1]。接受图书捐赠对图书馆来说意义重大,而高职图书馆因其购书资金短缺、馆藏匮乏等原因使图书捐赠工作的开展变得更有意义。

1.1 缓解资金短缺,丰富馆藏文献

高职图书馆的购书经费以财政拨款为主,因图书馆在很多高职院校不被重视,财政拨款较少,导致购书经费严重不足。另外,很多高职院校由于扩招,短期内生源数量增多,但相对应的图书购置经费却没有增加,这就导致生均图书量不足,馆藏数量不够。图书捐赠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该困境。图书捐赠常见的形式为书籍捐赠和专项购书经费捐赠,这两种方式都能够有效缓解图书馆购书经费压力,增加馆藏数量,丰富馆藏文献[2]。

1.2 培养节约意识,倡导奉献精神

图书捐赠倡议不仅鼓励在校师生参与图书捐赠,同时也呼吁社会人士积极参与捐赠。图书捐赠本质上是一种爱心捐赠行为,通过呼吁捐赠能够唤起爱心,有助于弘扬奉献精神。而通过颁发捐赠证书、公布捐赠名单等形式激励捐赠行为,有助于鼓励与肯定这份爱心,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于闲置书籍的捐赠还能够培养社会公众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助力全民阅读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3]。

1.3 架起沟通桥梁,汇聚发展力量

图书馆收到的捐赠图书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校友捐赠。校友们的热心捐赠能够进一步推动图书捐赠工作的开展。积极参与图书捐赠活动既是校友以实际行动对学校教书育人的积极回馈,也是对学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关注,更是对母校建设的有力支持,是为学校的发展注入精神力量、发挥校友育人作用、传承爱校传统的体现,为在校的学弟学妹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图书捐赠活动为学校与校友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图书馆可以借助该桥梁有效整合校友资源,搭建校友之间信息交流、资源共享、情感联络的平台,汇聚起校友的强大力量,助力学校发展。

2 高职图书馆图书捐赠工作实践案例

福信图书馆开展图书捐赠工作起步较晚,开始于2020 年12 月初,目前已进行半年有余。该工作在福信图书馆开展时间虽不长,但取得了良好成效,并将作为今后一项常规性阅读推广活动来开展。下面对福信图书馆图书捐赠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高职院校图书捐赠工作提供参考。

2.1 图书捐赠活动开展背景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 周年。立足百年新起点,为深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图书馆“三全育人”作用,进一步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和办馆层次,创建书香校园,推动全民阅读,献礼建党百年,福信图书馆在2020 年12 月向全校师生、校友及其他社会人士发起图书捐赠活动倡议。鼓励读者捐出启迪心灵的书籍,借助图书馆平台让图书流动起来,让书本承载的知识广泛传播,发挥图书的最大价值,让更多读者从阅读中体会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书籍中寻找丰富的精神滋养,深沉的精神传承和澎湃的精神动力。

2.2 图书捐赠活动开展过程

2.2.1 领导重视,大力支持

图书捐赠工作不仅在福信图书馆内部被重视,更得到福信校领导的高度重视。自活动开展以来,校领导不仅多次在学校中层干部会议上倡导大家积极参与图书捐赠活动,更是第一时间带头捐书。校党委书记、副书记、校长、副校长等多位校领导带头参与到图书捐赠活动中,这既是对图书捐赠活动的支持与重视,更能带头发动大家的力量,共同营造书香校园氛围,助力书香校园建设。

2.2.2 广泛发动,方式多样

图书馆与学校党政办、校友会等部门合作,发动校友力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最大程度地扩大图书捐赠活动的影响力,呼吁更多人参与到活动中来。

(1)加强与校友会的合作,发动校友力量。百年老校,桃李遍天下,福信自1906 年建校至今,已培育校友八万六千余人,图书馆通过与校友会合作,加大宣传力度,发动更多校友参与到图书捐赠活动中,发挥校友育人作用。

(2)加强与系部及机关各党支部合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动全校师生力量。福信目前有学生一万多人,在职教职工党员近400 人,学生人数多,党员数量大。图书馆通过与各系部和机关党支部联系,呼吁党员同志带头带领全体师生参与到赠书活动中。自图书捐赠倡议发布后,各党支部认真传达倡议精神,支部书记迅速组织,发动大家参与赠书活动,活动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本次活动捐赠的不仅仅是图书,更是一份责任,是党员同志争先创优,感恩奉献的信念与决心,是师生源源不断的爱心。图书捐赠活动让师生们将束之高阁的书籍物尽其用,让知识不断传递,发挥更大的价值。

2.2.3 制定标准,规范流程

图书捐赠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完善的捐赠制度做为保障。捐赠的书籍主要由福信三个校区外借部工作人员负责接收,图书馆制定统一的“捐赠登记制度”,明确了入藏原则,不入藏标准。工作人员对接收到的全部捐赠图书进行详细登记,并依据原则和标准,结合馆藏现状、读者需求和实际捐赠情况,对图书进行分类。制定“捐赠图书编目方案”,对符合馆藏标准的图书进行图书编目,对捐赠书籍信息进行电子化处理,加工、入库、上架,为读者提供借阅服务。其他图书则进入“图书漂流角”进行分享与传播。对捐赠者颁发“图书捐赠证书”,根据实际情况举办“捐赠仪式”。

2.2.4 精心筹划,保障持续

(1)合理规划,保障捐赠活动长期开展。活动安排有条不紊,精准策划、合理分工、积极配合。为保障捐赠活动的可持续性,图书馆在三个校区均设置了捐赠书籍接收点,配备三位外借部教师负责接收捐赠图书,并由采编室一名教师进行捐赠书籍的编目工作。在人员上保障了图书捐赠工作顺利进行。此外,在图书馆每周例行的馆务会上定期对捐赠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汇报,馆领导及时了解图书捐赠工作进度,更科学高效地开展图书捐赠工作。

(2)扩大捐赠覆盖面,呼吁更多人参与捐赠。呼吁更多人参与到图书捐赠活动中,可以为图书捐赠活动长期的开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书籍来源。本次图书捐赠活动覆盖面广,参与者从党员干部到普通群众,从在职教职工到离退休教师,从在校学生到毕业校友,在图书馆的大力倡导和组织下,大家积极参与图书捐赠活动,为图书捐赠活动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此外,捐赠书籍类型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中文图书到外文图书,种类丰富,内容精彩,充实了图书馆馆藏,丰富了师生的精神家园。

2.3 活动成效

自图书捐赠活动开展以来反馈良好,得到师生、校友及其他社会人士的大力支持。本次图书捐赠活动收到的捐赠图书数量大、类型多样。截至2021 年9 月底,校内共计21 个党支部、100 余人,校外共计10 个社会团体及个人参与活动,累计收到捐赠图书约8700 册。活动参与者类型包括党员、非党员,在职教职工、离退休同志,教师、学生,校友和社会团体;所捐图书内容涵盖文学、社会、科技、历史等。

2.4 图书捐赠工作亮点

2.4.1 策划与宣传,保障不可少

通过在学校官网主页挂置悬窗和图书馆网站设置专栏的形式对图书捐赠活动进行宣传报道,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 群等新媒体途径扩大宣传力度。此外,加大与各系部、机关处室等的交流,及时传达图书捐赠活动进展情况,形成以系部、机关处室为单位的主要捐赠模式,最大程度地扩大书籍捐赠的覆盖面,让更多人参与到图书捐赠活动中。

2.4.2 捐赠是措施,服务为本质

在本次的图书捐赠活动中,捐赠图书只是读者活动的一种方式,服务读者才是根本目的。因此,在这项活动中,图书馆通过制定“捐赠登记制度”“捐赠图书编目方案”,设置到馆捐赠、大批量捐赠等多样化的捐赠方式为捐赠者提供最大便利。对于不便到馆的捐赠者,图书馆还提供了“邮寄捐赠到付”服务,捐赠者可通过快递形式进行图书捐赠,相关费用由图书馆承担,为赠书者解决了后顾之忧,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图书捐赠活动的顺利开展。对于收到的捐赠图书,图书馆则根据馆藏标准进行筛选加工后及时上架方便读者借阅,做到“取之于众,用之于众”。

2.4.3 肯定与表彰,激励与强化并举

本次活动通过颁发捐赠证书、举办捐赠仪式、及时更新并发布捐赠名册等方式,对捐赠者的捐赠行为予以肯定与表彰。并借助OA 办公平台、微信公众号、图书馆网站等平台以文字、图片形式进行新闻报道,体现出对捐赠者的感恩与尊重,起到直接激励和强化捐赠行为的作用。配合推出对捐赠书籍数量较多或较为贵重的设置“捐赠图书专架”、捐赠作品主题书展、季度捐赠图书排行榜等阅读推广活动,持续推动图书捐赠活动的长期开展。

3 高职图书馆图书捐赠与阅读推广工作的思考

目前福信图书馆在图书捐赠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在对捐赠图书的使用及捐赠图书阅读推广工作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图书捐赠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捐赠图书的流通,最大程度地发挥图书的使用价值,让更多的读者能够借阅到合适的书籍,加强捐赠图书阅读推广工作必不可少。

3.1 加强宣传推广,提高赠书利用率

高职图书馆对图书捐赠工作进行宣传并举办对应的阅读推广活动,一方面能够体现出图书馆对该工作的重视,唤起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图书捐赠,另一方面借助各种宣传手段能够让读者更加方便、快捷地使用捐赠图书资源,实现“捐用结合”,提高赠书利用率。为此,高职图书馆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网站、宣传栏等对图书捐赠活动进行宣传;在官方网站上设置“图书捐赠”栏目,在栏目下添加捐赠人员名录、捐赠书目信息,详细公布入藏标准、捐赠管理办法等信息[4];设立捐赠图书电子专区,对捐赠图书信息进行电子化处理供读者在线检索、下载使用,提升图书捐赠工作数字化水平,助力资源共建共享。

3.2 科学分类管理,合理利用赠书

部分高职图书馆开展图书捐赠工作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再加上人手紧缺,导致对赠书的管理及推广使用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很多赠书无法及时加工、上架流通,赠书利用率低,难以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这不符合图书馆书籍“藏以致用”的初衷。面对数量众多的赠书,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可考虑分类管理。根据馆藏标准对赠书进行初步筛选,经筛选后,对古籍、孤本等具有珍贵价值及知名学者著作、特色书籍等比较特殊的赠书优先进行加工处理,并设置捐赠图书专柜,进行集中管理与展示。之后再对价值一般的赠书进行加工、入库后跟馆内其他书籍一样正常上架、流通。而对于不符合入藏标准的图书则进入图书漂流站进行漂流。这样既能加强对珍稀赠书的保护,促进捐赠图书的有效利用,又能加快捐赠图书上架速度,提高图书捐赠工作效率。

3.3 把握重要时间节点,策划主题图书捐赠活动

图书馆举办阅读推广活动,在不同的时间节点通常会有不同的侧重主题。特别是在一些节日和特殊时间节点,如读书节、教师节、毕业季等。对于图书捐赠活动,毕业季是个很重要的时间节点。毕业季学生离校,大量的书籍不方便带走,图书馆可选择在毕业季举办捐书活动,鼓励毕业生将带不走的书籍捐赠给图书馆。毕业季捐书活动不仅能够募捐到大量书籍,让书籍发挥出更大的使用价值,图书馆还可以通过这些书籍,有效了解、精准掌握大学生的阅读需求,为图书采购工作提供参考。此外,还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心,引导大学生培养节约意识,传承奉献精神和中华民族美好品德,借助图书捐赠活动为大学生上好毕业前的“最后一课”。

3.4 完善捐赠反馈机制,强化社会服务职能

目前,高职图书馆对图书捐赠工作的反馈形式比较常见的是颁发捐赠证书和举办捐赠仪式。这种简单的反馈形式更多的是一次性的往来,较难保持图书馆和捐赠者之间联系,不利于与捐赠者产生互动。图书捐赠活动中大部分捐赠书籍来源于校友及其他社会人士,但很多高职图书馆服务的对象仍仅限于本校师生,校外人士无法在本校图书馆借阅书籍、使用电子资源,作为捐赠图书的反馈和激励措施,高职图书馆可考虑给校外图书捐赠者免费开通图书借阅功能和电子资源使用权限,以此为契机,强化图书馆社会服务职能。

4 结语

高职图书馆积极开展图书捐赠工作,既是缓解购书经费压力,助力图书馆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图书馆构建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教育平台,积极参与“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抓手。高职图书馆应以图书捐赠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阅读推广工作,全力以赴为书香校园建设和高职教育事业发展助力。

猜你喜欢

赠书校友馆藏
馆藏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校友风采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校友风采
严肃 热烈 履责 收获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互动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