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视角下图书馆公益讲座的发展策略研究
——以济源市图书馆为例

2021-03-04

甘肃科技 2021年21期
关键词:济源济源市讲堂

李 娟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河南 济源 459000)

图书馆是传播知识,服务大众的文化基地,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先行者。2017 年《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出台,其中提出公共文化服务要具有均等性,任何人均享有平等阅读的权利。

公益讲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以下简称《公共图书馆法》)明确规定的公共图书馆应当免费提供的服务项目之一,这不仅响应了国家大力发展文化惠民政策的战略布局,也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实践[1]。本文将以济源市图书馆《济图讲堂》为例,探讨如何更好地推进公益讲座的运行,最终达到文化服务均等化这一目的。

1 树立品牌形象,践行服务均等化

打造服务品牌不仅是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重要手段,也是其提升社会影响力的关键因素,是图书馆服务由数量型增长转向质量型提升的重要抓手。李艳玲[2]认为,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品牌服务就是在读者中树立良好的口碑,这直接关系到公共图书馆形象的塑造,关系到公共图书馆的生存和持续发展。因此要树立讲座品牌形象,就要把讲座作为建设目标,深度挖掘服务潜力,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为社会不同文化层次的读者服务,从而真正发挥公共图书馆对社会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

《济图讲堂》由济源市图书馆在2011 年开始举办,面向公众的长年性公益讲座,是济源市阅读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系列讲座,也有专题讲座。讲座内容涵盖形势政策、社会热点、历史文化、少儿阅读推广、健康养生等,邀请省内外及济源本地相关著名专家学者和行业领军人物,定期开展系列或专题讲座,满足不同层次群体需求,多次获得省市级的阅读推广品牌项目。

1.1 以人为本,主动服务,提升服务质量

《济图讲堂》设有专门的报告厅,由读者服务部专门负责,讲座的策划、实施和运行都要经过图书馆领导班子会议的多次讨论、论证。对讲座空间、时间、主讲人、主题、听众等因素的选择都秉持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确保每位读者都能公正、平等地享受到图书馆的公共文化资源,同时提升讲座质量,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2013 年之前,讲座设立在工作日,上班的读者和中小学生不能参加,受众人群少。通过读者反馈进行了调整,图书馆工作人员把讲座调整到星期六及星期天,使更多的人群可以享受到这一项公益讲座。2016 年多方筹措资金,建设了容纳200 余人的专用报告厅,加强了讲座报告厅硬件建设,增添了电子屏、摄像机、投影仪、音响、话筒、调音台等专用设备。

1.2 主题多样,满足不同需求,推进全民阅读

《济图讲堂》始终以传播优秀文化为目标,以满足市民多样化的阅读需求为宗旨。在选择讲座主题时,一直坚持“百姓、百家、百科”的准则,以开启民智为目的,力求引导听众亲近高雅文艺,同时注重贴近群众的普通生活,紧跟时代潮流。既有系列讲座,又有专题讲座,向广大市民公开征集讲座选题、讲座形式,让讲座活动形式更丰富,内容更生动,更贴进群众,更具有吸引力。2019 年共举办“经典阅读”“革命传统教育”“家庭教育”“传统国学”“健康知识”等各类专题讲座42 期,针对不同年龄人群开展了不同主题的讲座,受众8000 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每个月都会举办一期儿童阅读推广系列讲座——《绘本故事》,给家长与孩子们带来优质的阅读效果及美好的阅读体验。另外与樊登读书会联合,长期为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举办读书会,举办了“读书点亮生活之《掌控》”及《人类简史》《认知天性》等讲座,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提升了大学生的阅读能力。2017 年7 月以访谈的形式举办了“学霸的世界是这样的!——与济源文理科状元面对面”公益讲座,邀请了2017 年济源市高考理科状元、文科状元,文、理科状元的父母及老师担任主讲嘉宾,分享了各自在学习、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的心得体会,并与现场的家长和学生们进行了交流。现场的家长和学生们都称赞分享会十分有意义,表示“这个是真福利”。本次讲座也受到了济源新闻媒体的关注,《济源日报》《济源晨报》《济源网》纷纷给予报道。

1.3 阵地讲座,流动讲座,互为补充,突破服务局限

除了在馆内报告厅定期举办讲座以外,还与济源市的一些大型企业、学校、机构合作,将讲座搬到了生产车间、学校等场所。2016 年3 月,应央企国电豫源集团邀请,济源市图书馆《济图讲堂》走进国电豫源集团,为150 余名企业干部职工送上了一场精彩的国学经典讲座《易说生活》。2018 年6 月,走进梨林镇中心小学,为300 余名小学生做了《爱护我们的身体》儿童防性侵安全知识讲座。2019 年10月,走进愉阅时光沁园书屋,举办《如何运用绘本进行有效的亲子陪伴》大型公益儿童阅读推广讲座。流动讲座走出图书馆,走进读者身边,把更多更好的文化大餐送到济源市企业生产第一线、偏远山区学校,受到了广大干部职工和中小学生的热烈欢迎,为济源市市民素质提升做出了新贡献。

2 查找不足,推进服务均等化

经过几年的发展,济源市图书馆举办公益讲座活动的数量和惠及人次都已经有很大的提高,但与本市的实际人口数量相比,参与讲座人数的比例还较低,被读者认同的讲座数量较少。笔者在参与《济图讲堂》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原因。

2.1 讲座信息缺乏宣传

仅注重在馆内宣传,如仅在进馆入口处立个公告板,在图书馆网站上或微信公众号上简单预告,没有在社会上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导致读者对图书馆的讲座信息知之甚少。

2.2 讲座选题定位不准

对讲座不能做足市场调研,对讲座选题定位不清晰和过于模糊笼统,只在组织者或个别读者中间征求意见,对读者参与讲座的热度了解不够,所关注的讲座选题针对性不强。

2.3 主讲人资源匮乏

济源市图书馆作为基层公共图书馆,受经费和地域的限制,可邀请的主讲人有限,不能保证讲座的持续性发展。

2.4 讲座的展现形式单一

现有的讲座依然以传统的讲课形式为主,缺乏创新,受众人数少。

2.5 馆员老龄化,缺乏专业人才

济源市图书馆现有在编馆员33 人,45 岁以上人员23 人,平均年龄46 岁,馆员老龄化,部分馆员只能应付传统的图书馆借阅工作,馆员队伍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具备现代知识技能的人员。

3 弥补短板,提升服务均等化

图书馆要弥补短板,不断提升讲座的服务水平、讲座质量,发挥文化宣传的主阵地作用,吸引更多人群。

3.1 加强宣传推广

要吸引社会公众参与讲座,宣传推广工作是讲座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公共图书馆可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进行播报;可利用短信群发平台向持证读者群发信息;可制作海报、宣传页等宣传制品张贴在馆内或社区的宣传栏进行讲座信息预告;可利用图书馆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及当地政府的文化云平台等新媒体对讲座时间、内容、主讲人等信息进行推送。

3.2 扩充主讲人资源,提升讲座质量

主讲人是讲座成功的关键。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和经费有限,在有限的经费中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通过邀请本地相关著名专家学者和行业领军人物建立专家库;二是加入上级图书馆组织,实现资源共享,强化讲座质量。济源市图书馆加入“河南省讲座联盟”,实现了省域范围的讲座资源共享,曾邀请郑州大学教授,中原工学院教授举办经典阅读推广系列讲座;三是与地方社团、行业、机关联系,获取地方优质讲座资源,建立多元合作机制,实现多方共赢。曾与济源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携手举办健康公益讲座,如“春季养生”系列讲座、“不再谈‘糖’色变”等,吸引了众多老年读者参加。

3.3 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讲座展现形式

在新媒体环境条件下以及疫情背景下,图书馆可以创新讲座展现形式,利用多种途径突破传统讲座服务模式在空间、时间以及互动性方面的限制,从而使更多读者受益。除了传统的现场讲座模式,讲座还可以利用直播和观看讲座视频的形式进行。利用网络直播的形式来推广讲座,使不能到场的读者可以与现场的读者同步学习,还可以不受空间的限制,扩大讲座的受众者。2020 年中秋国庆“双节”来临之际,《济图讲堂》举办了“阅读黄河 品读诗词”诵读活动,因疫情影响限制入馆读者人数,该场活动通过百姓文化云平台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向公众展示黄河文化和诗词的魅力,除去现场80 余人,平台累计观看人数达60515 人。另一种观看视频讲座的形式是组织者在公益讲座进行过程中现场录制视频,在讲座结束后对视频进行剪切、编辑后将讲座内容放入图书馆网站,既可以方便读者对讲座内容进行回顾,也可以让没能到讲座现场的读者观看到讲座。

3.4 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

图书馆馆员所具备的服务意识、专业技能及服务能力水平决定着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及社会效益的发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变革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有计划地选送专业人员参加图书馆行业的培训班;鼓励职工进行学历提升;定期组织图书馆业务专题讲座;加强新媒体技术的学习。

4 结语

《济图讲堂》作为济源市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品牌项目,充分发挥着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实践。在今后的工作中图书馆只有不断探索、学习、创新、实践,以人为本,开展深度服务,才能将均等化服务落实到实处,普惠百姓。

猜你喜欢

济源济源市讲堂
立足“和合讲堂” 开展“和融党建”
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济源
济源市
法律讲堂之——管住自己的馋嘴巴
新闻小讲堂
法律讲堂之——交通安全我最棒
河南济源:产业扶贫大格局 助力群众脱贫致富
济源钢铁六十年积淀发展捐款三千万元实现工业反哺农业
济源市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探索与建议
济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