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气砖翻转去底工艺产生机械裂纹的主要原因及改进措施

2021-03-04罗定达

科学与财富 2021年26期

罗定达

关键词:加气砖;翻转去底;机械断裂与裂纹;主要原因及改进措施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以下简称加气砖,代号标识:AAC-B  A5.0 B07 600×200×200(Ⅰ)-GB/T 11968),蒸压加气混凝土中用于墙体砌筑的矩形块材,按尺寸偏差分Ⅰ级(适用于薄灰缝砌筑)和Ⅱ级(适用于厚灰缝砌筑);按抗压强度由低到高分A1.5、A2.0、A2.5、A3.5、A5.0五个级别(其中A1.5、A2.0适用于建筑保温),按干密度由低到高分B03、B04、B05、B06、B07五个级别(其中B03、B04适用于建筑保温)。它以硅质和钙质材料为主要原材料,掺加发气、强化剂及其他调节材料,经“制浆、配料、浇注、发气静养、翻转脱模、切割、翻转去底、入釜蒸压、出釜掰分、打包堆码”等生产工序制成的多孔轻质硅酸盐建筑制品。

生产中,加气砖砖坯常出现“断裂、裂纹”,这是任何厂家都要极力减少和改善的,其产生的环节和原因很多,解决措施也多种多样。

现今,仍有很大一部分加气砖厂,采用“切割后翻转去底皮”工艺,这在贴靠侧板的第一、二层砖,会大量产生机械性“断裂、裂纹”,破损率高,无用消耗大,成本高。为此,笔者结合自身主导进行的工艺实践,仅就此“翻转去底皮”工艺,加剧产生“机械性断裂、裂纹”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和分享改进措施。

一、主要分析原因

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理论分析,加气砖砖坯,翻转去底产生断裂、裂纹的主要原因有四:

(一)工艺质量管理不严,砖坯切割硬度低,硬度和温度分布不均匀

因原料进厂化验指标有变化,配方配比和原浆、水、废浆搭配,没有适时因应调整,导致料浆的稠度(扩散度18~20cm)超标;因从“制浆→配料→浇注→静养发气→翻转脱模”前的工步工序操作管控不到位,出现浇注和静养温度低、静养时间不足、搅拌不均匀、静养化学反应发气不充分不均匀等现象,导致切割硬度或可切割塑性强度偏低(我们一般取580pa左右)、硬度强度和温度分布不均匀,砖坯松软易碎,经不起设备运行正常的振动、翻动、自重挤压等机械力的作用,由此造成砖坯“挤裂、撕裂、断裂”。

(二)设备管理不到位,违规操作,导致设备运行精度低和故障频发

1、设备操作规程现场监管缺失,一线操作工不熟练、带情绪或违规操作

翻转去底工艺,砖坯生产效率和质量,对操作工的操作质量依赖很大。设备操作现场监管缺失,操作工就会出现:一是偷工减料、情绪不稳、接打手机等违规操作;二是懒操作,不及时清除“小拖板、轨道、翻转水平位支撑台”工作面的附着废料(工作量极大),导致翻转移动不到位;三是新手操作不熟练,而造成砖坯不均匀、过快或过重的贴靠。设备运行不平稳,磕碰和故障频发,结果就是人为的、机械操作原因加剧了砖坯产生断裂、裂纹。

2、设备维保、检修不到位,导致设备制造安装、运行精度低,故障多。

因设备选型、使用管理不到位、不严格,就会产生:

设备制造安装质量不达要求,大小拖板互相不垂直、平面度低,以及和移动不同步、不到位;

设备设计制造翻转臂刚性差,大小拖板平面度、垂直度误差大,加大运行振动、抖动;

设备卫生清扫、维保、修理不到位,运行精度低,大小拖板互相不垂直和移动不到位,机电气液系统运行故障多;

侧板刚性差和基础面尺寸和形位误差过大,吊机运行不平稳等等。

这些因设备管理不到位出现的故障和问题,均会加剧运行的“晃动、振动、挤压、拉伸、不均匀贴靠”现象,从而加剧砖坯产生断裂、裂纹。

(三)翻转去底工艺,存在10步机械操作的先天缺陷。其总的工艺流程为:制浆→配料→浇注→静养→翻转脱模→切割→翻转去底→编组入釜→蒸压→出釜。这里有两次砖坯翻转,第一次是翻转脱模,第二次是翻转去底,而且后者还多有10个机械操作:①吊机自切割小车吊运侧板砖坯向翻转台小拖板;②将侧板砖坯放置在翻转台小拖板;③小拖板移动向内贴靠;④翻转大拖板至水平位;⑤大拖板移动砖坯与侧板分离一定距离等待去底;⑥去底机下降去底;⑦大拖板回移砖坯贴靠侧板;⑧翻转小拖板至水平位;⑨向外回移小拖板;⑩自小拖板吊运侧板砖坯至蒸养小车编组。翻转去底,多有10个机械操作,设备运行多有10次“转动、晃动、振动、挤压、拉伸、挂拉、不均匀贴靠”机械现象,特别是翻转去底时砖坯没有模框保护,并且第一次翻转脱模“内伤”会留存和延后至第二次翻转后爆发,如此累计叠加,加剧砖坯产生断裂、裂纹甚至坍塌。所以,翻转去底工艺本身固有10个机械操作,客观上加大了其产生机械裂纹、断裂的几率。

二、解决措施

从砖坯产生“机械断裂、裂纹”主要原因来看,改进措施应秉持“减少对人依赖”的理念和跳出“原工艺固有思维”进行思考。这里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去探寻,重点是技术工艺措施。

(一)管理措施

1、质量管理---设置切割硬度为质控指标

a、修订完善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工艺纪律、质量管理制度。

b、将切割硬度设置为质量控制点指标,严格管控。通过调整配料成品浆料扩散度18-20cm,浇注温度50℃、发气静养时间2-2.5h及温度50℃等前置关键因素和环节,确保切割硬度在合理范围(笔者供职加气砖厂为580Pa)。如此,磚坯既适宜切割,又具备足够强度承受和克服设备正常运行过程的振动、翻动、挤压、拉伸等机械作用,就能减少砖坯“撕裂、断裂”破损。

2、设备管理  确保设备运行精准流畅平稳

除了必须修订完善“设备管理制度、设备操作规程、设备维保和检修管理制度”,还要制定论证切实可行的检修计划和检修安全技术方案,促进设备管理责任落实到部门、到人,确保设备运行精度和平稳性,减少故障,提高运转率,继而减少加气砖砖坯生产因撕裂、断裂缺陷。

3、人力资源管理  员工的“情绪平稳、技能提升、现场监管、职责考核”管理

修订完善严格执行:工资方案及其考核管理办法、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及其它配套基础管理办法,加强对员工特别是一线人员(生产班长、操作工、机修工、质检员)等岗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

a、培训  安全操作培训、设备性能结构知识培训、先关安全、质量、設备管理制度培训、新员工入职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职业操守。

b、平稳情绪  改进工资方案,让员工的付出有回报,提高积极性和动力,员工遇到困难和问题积极疏导及时解决,稳定情绪,将员工情绪对操作和工作的影响降到最低。

c、加强考核  员工只会把你关注和考核的事项做好,改进量化考核管理办法,加强员工绩效考核管理,用考核强化员工的尽职尽责。

d、加强和严格现场监管  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和纠正,同时也是加强考核的奖惩基础情况数据的重要来源。

做好以上几方面的工作,就能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提高和稳定操作技能、情绪,从而减少“去底皮工艺砖坯的断裂、裂纹”。

(二)技术工艺措施

机械现象产生裂纹、断裂,部分可通过科学严谨的管理得以减少、改善。但是受“人、机、料、法、环、测”多因素制约,管理上,生产率、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没有摆脱对人的依赖,且是事倍功半的。所以减“裂”,应着重考虑减少依赖人的方案。

原工艺流程为:制浆→配料→浇注→静养→翻转脱模→切割→翻转去底皮→编组入釜→蒸压→出釜。在半成品砖坯阶段,翻转去顶底皮,废料直接进废浆池配料回用,但缺点明显:一是生产频率5min/模,每模一清的废料和工作面附着清理,操作工作负荷极大。二是三是强度低(≈0.75MPa),机械操作步骤过多,“机械断裂、裂纹”的破损也多,生产率和质量对人依赖很大。

经多次尝试,我们再造和实践了如下新的“加气砖去底”皮工艺流程:

再造工艺流程:制浆→配料→浇注→静养→翻转脱模→切割(同步去顶皮)→编组入釜→蒸压→出釜掰分→去底皮→并垛包装。它较之原工艺流程的主要变化为:一是砖坯切割时同步去顶皮,在强度更高的成品砖阶段去底皮。二是底皮为薄片块状废料,运至料场经磨机湿磨后配料回用。

工艺流程再造方案为:

1、取消砖坯翻转去底工艺环节,停用封存或拆除翻转台和去底皮机。

2、通过在横切机顶部加装“人字”清扫装置,或顶皮吸附罩等方法,实现“砖坯顶皮”的清除,侧板砖坯不翻转,直接自切割小车吊运至编组入釜。

3、自行设计制造“成品砖底皮清除机”,并列加装在出釜掰分后,与“分层起降挑拣补砖”工位平行处,通过操作单模吊机自侧板吊起成品砖模至合适位置,启动清除机实现下底皮清除。底皮落入清除机下方的接收斗,装满用叉车运至废料场,等待配料回用。底皮厚应控制在20~30mm为佳。

经实践应用,此工艺流程再造的优点如下:

一、取消了原工艺砖坯松软强度低、翻转工步多容易产生机械断裂的环节,将去底皮改在出釜成品砖“强度高>3.5MPa,不易振裂”阶段进行,极大的减少了翻转去底工艺带来的“机械断裂、裂纹”。

二、增设的成品砖底皮清除机,结构简单,无需开挖做基础,在与分层起降挑拣补砖工位并列的位置、单模吊机下方地面,直接安装即可。检修维护容易,电机功率小,占地小,设备价格大约只有翻转去底机(含液压站)的五分之二。

三、取消翻转去底环节,制坯工段,没有了大量的底皮废料清扫工作,减操作工1人。成品工段去底皮增加设备不增加人。

四、取消翻转去底,制坯工段节省4min/模时间,加快了生产频率。

五、不去底皮直接编组入釜蒸养,降低了砖坯对侧板平整度的要求。

六、工艺再造经济分析

以笔者供职加气砖厂2020年加气砖实际产量25.945万m3/年测算:

1、工艺再造投资约12万元。

2、直接经济效益成果

①制坯切割工段平均节省了4min/模时间。按210模/天计,仅电费一项,可节省约14万元/年。

②砖坯“机械裂损率”大幅降低,合格率提升2%,实际产量提升至25.9万m3/年,产值提高85万元,年利润多出10万元以上。

③人工工资节约6.5万元/年。

综上所述,去底皮工艺流程再造,制坯时间节省了4min/模,减少了1位操作工,砖坯“机械裂损率”大幅降低2%,当年投资就能超值回收成本,直接经济效益明显。投资人高兴,员工计件工资增加工作积极性更高,生产线运行更顺畅、平稳,生产主管对产量、质量目标的完成更有信心,间接效益和效果也同样很好,推广价值较大。

参考文献:

[1]引用相关标准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T 11968-2020,2020年09月发布,2021年08月实施。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性能试验方法》GB/T 11969-2020,2020年09月发布,2021年08月实施。

[2]引用相关规程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应用技术规程》DB/T 29-128-2008,天津市工程建设标准,2008年09月发布,2021年11月实施。

《蒸压加气砼砌块工艺技术及质量管理规程》,云南,由郑碧、薛世浩、胡惠明等编写,2019年09月。

[3]《加气混凝土砌块及板材生产过程中产生裂缝、裂纹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措施》,云南,培训老师课件,2015年0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