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配网调控一体模式改革的研究

2021-03-04林荣祥

科学与财富 2021年26期
关键词:分局分布式电力企业

林荣祥

关键词:配网调控;一体化模式改革

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结合发展,并且推广到电网系统中。然而,电力系统控制模式优化与完善,离不开模式改革与创新,并且实现配网调控的一体化发展。然而,配网调控存在的问题与隐患非常多,必须做好科学化管控与改革。

1、配网调控一体化模式

1.1实时性特点

电力系统运行期间,配网调控一体化的时效性特点显著。配网调控一体化,可以应用遥测技术、遥信技术,准确收集数据信息,确保做好整理与归纳工作。数据库收录数据信息,电网调控人员利用数据信息,掌握电网运行状态,确保运行人员实时监控电网运行状态,为工作人员提供高便利性。一体化系统,能够发出遥控指令,积极响应指令与方针,缩短信息传输时间,高效执行和控制调控指令。

1.2开放性特点

配网调控一体化系统中,应用开放性平台,能够兼容第三方软件,有效保障信息库、数据库连接效果,确保连接通讯系统运行高效性与稳定性。

1.3系统性特点

电网控制模式下,配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特点如下:第一,一体化系统,可以有效控制电网网架结构,同时对变电站予以控制。电网发生故障时,配电调控一体化系统,能够发出警报。第二,一体化系统接受价值信息,能够更好地评估电网运行状态,综合分析电网潮流与安全性,掌握电网运行状态。第三,整理和分析信息数据,及时作出反馈。电网管理人员作出调控时,可以参照信息依据,保障电网运行安全性。

2、传统配网调度存在的问题

2.1人力资源效力不足

供电分局设置调配班组,满足运行值班需求。所有分局配置值班调度员、继电保护专员、运方专责。然而,各分局管辖范围、服务对象类型、生产任务性质不同。所以,由于电网接线因素,导致调控效率较低,无法充分发挥出人力资源优势。

2.2缺乏管理制度

供电分局具备独立管理方式,将运行维护、继电保护人员分配至不同部门,增加调度业务运行难度。继电保护人员设置保护时,不会兼顾到运行调整问题;运行维护人员,不关心配网调度问题,导致调度业务开展影响大。

2.3业务流程不规范

各个供电分局调度业务流程,需要按照自身需求制定。部分业务流程复杂度高,需要经过多部门流转,才可以到达调度部门,不仅会延长业务办理时间,还会出现推卸责任情况。各分局流程不一致,导致用电客户业务办理困扰多,无法提升服务品质。

2.4业务支持系统多

调度员同时开启多个技术支持系统,才可以完成业务内容。但是,各分局自动化建设水平不一,每个分局的配置系统独立,硬件技术投入大,会加剧信息交互与共享难度。即使部分自动化系统不使用,则会浪费资源。

3、配网调控一体模式改革策略

3.1制定配網管理标准与模式

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实行配网调控一体化发展,将成为科学化、系统化工程。所以,电力企业高度统一配网调控管理模式,制定统一化参考标准,为电网系统可操作性、科学性、互换性奠定基础。电力企业建设配网调控一体化机制,实现人与机器融合。电力事业发展中,按照绿色电力应用要求,发挥出电力企业在绿色事业中的贡献力。按照绿色电力规定要求,配网调控作业中,应当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比如,电力系统中,主网变电设施比较多,输电电缆与设备较多。在运行过程中,设备产生问题后,则会加剧用电客户损失,对国家经济造成的不良影响大。从上述分析可知,确保主网运行设备安全与稳定性,必须制定统一化标准与要求。

3.2智能配网的自动化建设

智能配网基础环节,在于确保配网的自动化发展。所以,配网自动化建设与发展,可以指明智能电网发展方向。所以,为了确保智能配网的整体化发展,必须注重配网调控一体化建设。在建设配网网架时,结合设备自动化、分布式电源、终端系统自能化、分布式储能等,为配网智能化发展奠定基础。

3.3合理应用GIS技术

在智能电网模式下,配网调控一体化工作,必须获得新技术工艺支持。通过应用GIS技术,能够加大配网线路、地理位置连接紧密性,同时明确配网设备类型,实现可视化管理、分层管理,合理应用监控设备。GIS技术,将电子地图作为背景,实现配网线路、地理位置交融,加强配网调度管理质量。同时,结合GIS技术、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能够实现电网侧、用户侧数据交互目标。

3.4实现GIS系统与监控系统互容

按照GIS系统、监控系统功能、建设条件,应当实现双系统相互交融与互动,实现优势会,自动形成配网调控一体化。根据电网标准要求可知,在保证数据完整性的同时,深入分析电网GIS平台的生产管理、用电营销,实现数据信息交换。针对GIS平台数据维护,需要应用数据中心联合应用集成方式,保证监控系统、GIS系统互容性,保障数据交换稳定性与可靠性。

3.5分布式电源管理

在新时期背景下,注重配网系统一体化调控,合理应用多元化能源体系,可以加强供电质量,促进绿色电力发展。由于电力企业扩大分布式技术应用范围,因此可以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电力能源,实现节能减排效果。建设和应用配网调控一体化模式,高度重视接入分布式电源问题,通过科学调控措施,顺利接入分布式电源。

3.6提升专业人才培养

为了实现配网调控一体化目标,必须加强专业人才管控。在方法实施中,合理应用岗位职业培训方法,实施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电力运行技术人员,注重学习智能电网技术知识,加强配网调控技巧,以此展示出人才价值,实现配网调控一体化目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技术支持下,电力运行技术发展速度加快。注重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水平,能够确保电网运行有效性。针对配网调控的管理与监控问题,则由电力人员通过调度一体化方案处理,保障电力系统运行效益。

参考文献:

[1]郭杰,何宏宇,魏东宁,杨冬婷. 基于纵向拓扑分析的广州配网OMS调控业务智能回填[J]. 大众用电,2021,36(01):62-63+79.

[2]苏浩轩,杨广利,朴明卓,孟浩,符帅,孙鹏. 基于供电服务指挥体系的“多信息源”配网调控管理方法的构建与实施[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0:4.

猜你喜欢

分局分布式电力企业
一分局简介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分布式光伏热钱汹涌
中国电力企业的海外投资热潮
分布式光伏:爆发还是徘徊
建筑史话
关于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应用
基于DDS的分布式三维协同仿真研究
西门子 分布式I/O Simatic ET 200AL
关于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之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