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少儿类图书美术编辑排版设计的思考

2021-03-04赵孟利

科学与财富 2021年26期
关键词:版式设计流动

赵孟利

关键词:流动;视知觉;儿童书籍;版式设计

少儿类图书不仅承担着传递知识和启蒙的作用,也承担着提升儿童阅读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重要责任,因此在少儿类图书排版设计的过程中,要结合儿童本身的视觉特点进行针对性分析,同时也要合理的进行细节化设计,以此来满足儿童的不同阅读需求。

1、儿童的阅读特点分析

1.1指向性较强

大部分儿童在获取书籍时,第一时间其注意力会被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所吸引,例如动物、夸张的人物形象、鲜艳的色彩等,因此儿童在阅读书籍时定位重点的能力有限,往往是依据自身的主观意识进行阅读的。

1.2记忆能力较差

由于少年儿童本身的思想认知发育的还不全面,在阅读故事或者图书的过程中,往往倾向于自己喜欢的元素,因此大量的信息交杂在一起,可能会扰乱儿童的认知能力。尤其是针对习惯于浅层记忆的儿童来讲,在初步阅读结束之后,任何知识都没有留下印象,这会降低阅读有效性。

1.3探究欲望较差

儿童类书籍的主要作用是进行知识启蒙,传递常规的知识体系,但是由于大部分儿童自身的经验较为浅薄,思想中并没有较多需要主动进行探求、验证的知识,他们的阅读过程是非常单纯的知识获取过程,并没有将阅读行为转化成解决问题的行为。因此,图书设计过程中不需要容纳大量的细节性要素,不需要设置较多的悬疑,也不需要隐藏逻辑,所有的信息要直观的体现出来。

2、以视觉流动美学进行儿童类书籍的排版设计策略

简单来讲,视觉流动美学主要指的是人在浏览纸质文件过程中的视觉规律,这种规律分为物理上的视觉规律以及情感上的视觉规律,比如视线从左到右进行依次浏览,则是物理的视觉规律,而快速的定位自己感兴趣的颜色、元素等内容,这是情感上的视觉规律[1]。这也是美术编辑在进行书籍排版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且以此作为排版优化的依据。

2.1色彩流动设计

色彩是对幼儿有着较大视觉冲击力的阅读元素,不同的色彩往往呈现出了不同的表达含义,比如红色热烈张扬,往往体现了较为重要的内容。色彩通过反射光谱被人大脑接收,大脑经过分析之后,会形成主观意向,而这种主观意向是直接决定了儿童阅读积极性的重要依据。那么在儿童图书色彩排版设计的过程中,针对重点内容或者需要进行额外标注的内容,要利用较为突出的色彩进行标记,但是色彩不应该占据绝大部分版面,会抢夺其他元素的注意力,从而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遗漏等现象。色彩的划分比例可以结合知识内容的重要性来进行设计,同时冷色调以及暖色调的调整也能够表现不同的阅读情绪。设计者可以通过调节颜色的分布位置以及颜色色调,来让整体书籍更具流动性以及连续性。

2.2空间视觉流动

空间视觉流动将直接影响幼儿阅读过程中对整体文章内容把握的质量,例如幼儿在翻书的过程中,前页和后页、左页与右页之间的空间变动,都会产生图像的动态变化,这样的视觉流程会形成连锁反应,让学生更好的进行阅读。因此相邻版面之间的图片以及文字设计结构要具有相似性,避免过度突出,打乱这种视觉规律。另外针对大部分幼儿的阅读习惯来讲,在同一个平面内,他们的视觉注意力并不会均匀分布,大部分是从整体页面的上部、左部以及中上部开始,在浏览了整个页面之后,往往会在中心位置停留较长时间[2]。那么書籍内部的重点内容可以着重设置在每一个版面的中上以及中心位置,能够吸引幼儿注意力,同时也可以增强幼儿和书籍之间的互动性。

3、视知觉对图书设计的影响

对于幼儿来讲,幼儿本身的视觉能力发展的不够完善,因此注意力和记忆力相对不够健全,记忆容量有限,在短时间内能够了解的知识体系往往为5~9个项目,在没有第二者进行复述的情况下,大部分的信息保留时间往往控制在5-20秒左右。针对这样的特点,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发现目标并且进行目标识别的整个过程要控制在1分钟之内,这就要求同一题材的文字描述信息控制在50字以内,图片数量控制在三个左右,且在一个版面内放置1~2个主题。

这种小体量的排版模式能够快速的帮助幼儿形成第一印象,不必浪费过多的时间进行深入理解,而每一个版面上的主题较为突出,可以方便幼儿记忆。这就要求在排版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要注重版面设计的灵活性以及有效性,并且合理的利用版面空间,要舍弃和主题无关的其他文字内容以及细节内容,例如在版面设计的过程中,要避免利用无用的小图标、线条等来填充版面空白位置。这样能够引导幼儿抓住重点信息,避免被其他的元素增强注意力。

在文字设计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发挥文字本身的信息传递价值。文字的排版要与其对应的图片相邻,同时也可以利用线性元素或者颜色进行过度,让幼儿认识到文字描述的具体对象,这也是引导幼儿视觉动态流程的一种方式。比如某出版社出版的魔法向图画书《喵呜系列》,大部分的版面都是由大块纯净的色块和亮灿的色彩组成,而在文字设计的过程中,为了让整体的阅读内容更有节奏性,通过改变字号的大小来吸引幼儿阅读,也能够进一步强化重点内容的瞩目性。让幼儿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第一时间定位重点信息,然后通过文字和图片的有机结合,提升阅读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儿童类图书排版设计过程中,美术编辑必须要认识到儿童在阅读期间的相关特点,并且建立在常规设计标准的基础上进行灵活调整。在满足幼儿阅读需求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提升版面设计的美学价值,要让阅读变成儿童和书籍之间的互动过程,在享受阅读的环境下,更好更快的浏览信息,从而增强儿童本身的阅读积极性,也能够进一步发挥儿童类图书的知识传输价值。

参考文献:

[1]蒋赏.认知、体验与情感——儿童图书多感官设计探索[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20(05):43-47.

[2]王熳圻.试析基于视觉元素的儿童立体书设计要点[J].艺术科技,2019,32(04):195.

猜你喜欢

版式设计流动
健康教育也要“流动”起来
流动的光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慧心教育理念寓于版式设计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浅析版式设计中的节奏与韵律
App儿童电子绘本的设计与探析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流动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