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特征与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2021-03-03程鹏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最为突出且具备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其中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历史价值等,并且承载着更多历史,成为不断突出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从2005年开始到现在,经过当地人民与社会共同的努力,茂名市的化州跳花棚与高州木偶戏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中。同时,信宜市的镇隆飘色、跳禾楼、单人木偶等十多个具备代表的作品,也被纳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中。赛龙舟、小良横堂班等也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中。本文将茂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主要切入点,随后对其地域特征、概况等进行分析,并且对其在旅游业发展中的更好应用提出有效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非遗保护;文旅资源;非物质文化;茂名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1-072-03
【本文著录格式】程鹏.茂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特征与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1,01(01):72-7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茂名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名称文旅融合视角下茂名市‘非遗资源旅游利用潜力评价与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20QN04)成果之一。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将多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利用非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将其与人民的生活联系起来,并且由各族人民主动传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历史价值。其民族精神与地域文化是最为重要的载体,能够体现出区域文化所具备的多样性、丰富性、独特性。与此同时,其作为一种具备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在带动经济发展、构建地域人文精神、促进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茂名市是一个聚集多个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名城,其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种类齐全、特色鲜明、底蕴深厚。因此,在这个形势之下,随着当地经济调整与各项政策不断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带动本地旅游业更好发展,并且不断提高茂名市的综合竞争力,为日后吸引更多游客感受当地文化打下良好基础。
一、茂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特征与发展概况
茂名市聚集了我国多个少数民族的人员,不同种族在相互的交流与相处中,逐渐创造出当地独具特色且多民族元素相互融合的地域文化。根据调查研究笔者发现,茂名市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涵盖多个方面,其中包括传统戏剧、曲艺、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医药、传统戏剧等多个方面,多达十几个门类,并且有超过五百条重要线索,重点调查的项目多达280多条。其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就是高州山歌、电白民歌、高州木偶戏等,这些都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些起源于隋唐时期,其余则起源于明清时期。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群众当中流传已久,同时有着完好社会功能与丰富人文内涵,能够彰显茂名市当地的社会审美情趣、人文思想、社会精神、历史渊源等,同时反映出茂名在发展过程中,不同历史发展时期所形成的信仰民族文化、生产民族文化以及社会风俗习惯等,更加真实地记录当地历史风俗、传统医药文化、优秀制作技艺等,成为建设旅游强市的重要资源。从2005 年至今,经过本地政府的逐级申报、组织普查等,使得茂名地区的化州跳花棚与高州木偶戏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中,高州木刻画、冼夫人信俗、年例、跳禾楼、玉帝雕等十几项内容也被纳入中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赛龙舟、小良横堂班等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中。可以将茂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成五个类型,第一个是传统技艺,比如化州的拖罗饼制作技艺、电城炒米饼制作工艺等;第二类为民间舞蹈,比如鳌鱼舞、跳禾楼、高脚狮等;第三类为传统戏剧,比如高州山歌、八音锣鼓、十八学士等;第四类为传统美术,比如农民版画、信宜玉雕等;第五类为民间故事,比如冼夫人信俗、信宜镇隆飘色、潘茂名传说等。除此之外,当地政府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做好保护与认定工作,目前已经受到国家级认证的传承人共二人,省级认证传承人为十四人,市级认证的传承人共二十八人,因为茂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并且不断映射出历史当中茂名人民与自然抗争的生活痕迹,体现人民对于未来的祈福、自然的崇拜、美感的追求等。这些元素的组成,都构成了茂名市独特的地域文化与城市文化景观,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使其在历史长河中散发出与众不同的光芒,同时也为茂名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契机。[1]
二、茂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特征
(一)种类齐全,特色鲜明
茂名市所分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高州木偶戏、化州跳花棚两个类别,茂名市级所收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广东省省级所收录的文化遗产共计十个类别、三十个名录。与此同时,茂名市还有一些特色鲜明、技艺精湛、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单位针对这些内容进行普查。2010年年末,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已经基本完成普查工作。根据调查资料可知,茂名市所收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共达500多条,其中有价值项目包含文化部门所列出的所有门类,共計239项。其中,民间文学一百三十二个、传统音乐七个、传统戏曲四个、传统舞蹈十九个、民间美术十九个、人生礼俗四个、消费习俗六个、岁时节令八个、民间知识一个、传统医药一个、竞技与游艺一个等。茂名市这些具有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一些仍处于筹划与申报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于茂名市不同区县中,其中以信宜县、电白县、高州市为主。[2]
(二)文化价值高,具备鲜明地域特色
文化遗产均来自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因此可知其与百姓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具备鲜明的地域文化特点。与此同时,许多传统手工技艺、民间戏曲舞蹈、民间传说等,都是将百姓的集体智慧结合起来,因此可知其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茂名有数量极多的歌谣、故事、传说等,且内容十分丰富,对于茂名人的不同时期生活方式、思想行为、生活内容都产生影响。比如茂名地区广为流传的、维护国家统一的“岭南圣母”冼夫人,将拯救生命、治病救人作为己任的粤西道教之父潘茂名等,这些都是茂名文化优秀代表,更是凝结与激发茂名人情感的主要纽带。
(三)旅游价值高,参与体验性强
随着文化旅游不断兴起。旅游业已经发展得十分成熟,旅游者不再满足于传统看景、观景当中,而是希望能够主动参与其中,受到文化熏陶。因为茂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当中民间信仰传说、手工技艺、民间戏曲、民间舞蹈等,都能够展现出其特有的优势,比如合江梧村庙会、高州木偶戏、化州跳花棚等,这些民间活动均能为游客提供表演与制作机会,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深入体验当地文化,同时也感受到旅游乐趣。[3]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分布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
利用SPSS分析软件的回归分析功能,能够对茂名市2019年旅游总收入、外汇收入、国外旅游人次、国内旅游人次等数据作出分析,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回归当中,sig<0.05的包括国内旅游收入、入境旅游收入、旅游业总收入等几项,由此可知省级非遗当中与旅游因素各项实践有着显著联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对其他因变量变异进行预测。在对旅游人次回归分析过程中,其决定系数最终为0.45,在省级旅游业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当中,R2决定系数分别是0.341与0.346,该数据代表回归方程对于因变量有着不高的结实程度,且双方有着较低的拟合度。所以我们必须主动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力度,不断设计出精品的旅游路线,由此可以体现出茂名非遗独特性、多样性、差异性,更好地满足旅游者对文化旅游所提出的各项需求,不断提高人们对茂名文化遗产内涵认可度,不僅可以吸引更多旅游人次,同时也能提高旅游收入。[4]
为了测定茂名市各地旅游资源丰富情况,在本文中笔者选择将2019年国家旅游局所统计数据作为依据,使用加权模型计算方式,了解茂名周边各地旅游资源的丰富情况,并且利用计算公式TA=5.0N5+2.5N4+2.0N3+1.5N2+1.0N1,得出最终结果。通过使用SPSS分析软件中所具备的分析功能,对茂名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资源丰富情况作出分析,以此得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景区丰度回归分析当中,R2决定系数最终为0.543,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集中在信宜镇、高州等地区,因此可知其是茂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核心区域。在推出旅游产品时,需要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作为提高茂名市文化旅游内涵的必经之路(见表1)。
四、茂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设想
茂名市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不仅类目繁多,且各具特色,因此,在开发与保护过程中应当采用有针对性的方式。一是需要文化部门进行深入挖掘,找到具有极高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非遗文化散落民间,如果未能被人们所挖掘,他们只能默默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或是艺人赖以生存的手艺,或是一种民间风俗,或是家喻户晓的表演,只有对其进行深入挖掘,为其传承与发展提供更多帮助,才能使其在茂名地区得到重视,并且成为吸引游客的一种特殊内容。二是对非遗项目保护机制进行完善。文化部门应当对非遗项目档案资料加以完善,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在当下的文化,非遗的传承状况与根源都需要各级文化部门做好整理与探索,并且建立档案资料,在对非遗实际状况进行分析之后,文化部门还需要对其做好科学的规划与保护,使其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发展。三是各界应当为其提供更多展示平台。地区文化是人们生活轨迹的集中体现,更是地区人民的精神食粮。因此,我们需要保护历史痕迹,并且通过有效的展示方式,带到人们的眼前。社团组织、政府部门、社会大型活动等都应当高度关注非遗文化,为其提供更多展示平台,特别是表演类节目,只有具备展示舞台,才能生存下去。
五、茂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与旅游业发展的对应情况
(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开发,作为旅游业发展主要动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本身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与文化价值,因此可知其是一种宝贵旅游资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原有的文化形态转变成文化产品,可以使其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得到更好地利用与开发,以此使得当地旅游业发展更加顺利。因为茂名市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且类型丰富、独具特色、形态各异,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可以使旅游文化与非遗文化更好地结合起来,最终使得旅游内容更加丰富,不断提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与开发类型。除此之外,通过欣赏曲艺、舞蹈、传统音乐,体会到传统艺术创作,游客能够主动地融入非传统民俗氛围当中,不断提高游客旅游时的体验感,由此可以使旅游价值得到提升,并且激发旅游的全新活力。
(二)将发展旅游作为开发与保护非遗资源根本
因为受到传统方式保护,使得非遗资源无法在新时代背景下得到发扬与继承,因此无法体现其真正价值。旅游发展能够为非物质文化的开发提供更多途径与支持载体,由此可以使其呈现出全新的姿态。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将新的活动空间与体验形式加入其中,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的资源开发工作带来更多资源,同时也将新的活力加入其中。除此之外,游客通过体验非传统旅游内容,能够提高游客的使命感、责任感,使他们在日后的生活中,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传承与保护贡献自己绵薄力量。
(三)将非物质文化旅游作为立足点,正确处理旅游发展与非遗开发之间的关系
非遗资源自身具有脆弱性,同时,旅游活动的开展会出现破坏性,因此就会导致非遗开发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因此,很难保障旅游业长久发展下去。但是从影响角度来看,两者之间并不是对立的,其本质关系就是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相互转换。在对两种价值进行转换过程中,使得非遗得到发扬与创新,并且获得更多保护。所以,在开展实践工作时,旅游开发人员与非遗保护人员需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合作,努力发展非遗旅游行业,以此可以实现旅游发展与非遗开发合作共赢局面。
六、讨论与结论
在本文中笔者对茂名非物质遗产的分布情况、旅游现状等进行了分析,随后探讨非物质文化空间分布与旅游发展之间存在关联性,得出下述结论:一是茂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分布与数量分布存在一致性,同时出现集中而广的特点,主要集中在信宜镇、高州等地区,类型主要是以民间技艺、民间美术、民间传说等为主。二是茂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发展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但是这种关系是弱相关的,这种关系的存在就明旅游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的。但是从当前情况来看,茂名旅游业发展主要是依靠当地的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物质文化资源仍有待于发展。三是茂名旅游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能够形成积极响应关系。一方面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当中最基本的驱动力,另一方面是发展旅游业,成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有效的途径,最后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立足点,正确处理好旅游发展与非遗开发之间的关系。
七、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茂名地区旅游发展更加顺利,同时保证非物质遗产得到更好地保护与开发,这就需要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力度,由此可以设计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精品路线,体现出茂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差异性、独特性,更好地满足旅游者文化旅游需求,不断提高人们对茂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可度,增加更多的旅游人次,使得旅游收入不断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茂名旅游发展核心,在推出旅游产品过程中,需要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这成为茂名非物质文化内涵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杨晓芬.“一带一路”中国沿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20,42(5):14-17.
[2]张梅芬,童彦,张玲,施玉.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旅游业发展相关性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20(4):88-91.
[3]田玉霞,谢霞,田晓霞.新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2020,37(3):362-369.
[4]杨琦.我国中部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20,34(3):9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