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夹脊穴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2021-03-03朱俊琛马幸福熊应宗郑智文李迎春李富有

针灸临床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夹脊腰痛腰椎

苏 毅,朱俊琛,马幸福,聂 勇,熊应宗,王 超,郑智文,李迎春,李富有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61)

腰椎间盘突出症(Lun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一种具有较高复发率和致残率的临床常见脊柱疾病,是由于外力作用导致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造成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1-2]。LDH好发于青壮年群体,患者常表现为腰腿部疼痛、下肢麻木与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其正常工作和生活[3]。临床上LDH的治疗分为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两种,由于手术治疗适应症要求严格且具有创伤性,临床上常采用保守治疗作为首选治疗方案。随着我国中医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穴位针刺、推拿和拔罐等治疗方法在LDH中的应用优势逐渐突显。中医药治疗LDH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的特点,可使临床上绝大多数患者达到症状缓解和治愈的效果。温针灸治疗LDH可通过刺激穴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4];夹脊穴则是LDH重要的治疗穴位,针刺腰部夹脊穴可疏经通络、解痉止痛,发挥明显的治疗效果[5]。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夹脊穴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选择为本科室在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LD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29~79岁,平均年龄(57.60±13.73)岁;病程1~36个月,平均病程(7.90±11.89)月。对照组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34~84岁,平均年龄(56.50±12.45)岁;病程1~48个月,平均病程(8.80±13.18)月。两组在年龄、性别和病程等基线资料数据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符合2009年中华医学会编制的《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6]中LDH的诊断标准:①腰痛且伴有坐骨神经痛,疼痛放射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②L4、L5或L5、S1棘间韧带侧方有明显压痛点,同时有至小腿或足部的放射性痛;③小腿前外或后外侧皮肤感觉减退,趾肌力减退,患侧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并结合X线、CT等影像学检查综合诊断确诊。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①有慢性劳损、腰部外伤或受寒湿史;②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在腹压增大时加重;③椎旁压痛并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④经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显示椎间盘突出。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LDH的中、西医诊断标准;②以腰腿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者;③年龄≥18岁,且均为单侧或双侧下肢发病者;④治疗前1周内未接受其他治疗者;⑤符合非手术治疗适应症的指标者。本研究内容设计符合《世界赫尔辛基宣言》,所有患者均同意且自愿参与该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合并全身免疫性疾病和先天性心脏病者;②存在严重肝肾功能异常、恶性肿瘤和其他腰椎疾病者;③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④存在精神疾病、凝血功能障碍和晕针患者;⑤躯干部位皮肤破损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常规治疗 两组均注射氯诺昔康(苏州天马医药集团天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080)治疗,依据患者个体病情选择甲钴胺片(江苏四环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290)口服0.5 mg/次,3次/d;祛风止痛丸(吉林吉春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80319)口服2.2 g/次,2次/d予以治疗。

1.5.2 对照组 采用夹脊穴常规针刺治疗,主要操作方法为:患者俯卧躺下,常规消毒毫针、针刺穴位及周围皮肤后,取0.30 mm×75 mm毫针直刺腰夹脊(双侧),刺入深度在55~65 mm,以患者针刺穴位有酸胀感或下肢麻木感为宜;同时采用0.30 mm×40 mm毫针直刺腰阳关穴、肾俞穴、大肠俞穴、委中穴、阳陵泉穴和阿是穴等配穴,刺入深度在30~35 mm。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直到针刺部位出现酸胀或下肢麻木的感觉为止,留针30 min后退针。以上治疗1次/d,治疗6 d后休息1 d,连续治疗2周。

1.5.3 观察组 采用夹脊穴温针灸治疗,具体操作方法为:患者俯卧躺下,常规消毒处理后,选针、取穴及针刺手法等操作均与对照组相同,在针刺得气后留针,取2 cm长艾条,插入主穴、配穴穴位的针柄上点燃,持续30 min后退针。用硬纸片放于皮肤与艾灸条之间进行隔离,以防止灼伤皮肤。治疗次数与频率与对照组一致,均连续治疗2周。

1.6 观察指标

1.6.1 疗效判定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评价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治愈:治疗后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并能恢复原工作;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未愈:以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治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6.2 腰椎功能与疼痛程度 采用VAS评分法[8]评估两组治疗前后腰腿部疼痛程度,以0分为无痛,10分为极度疼痛,评分越高表示疼痛感越强。采用JOA腰痛评分[9]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10]对患者腰椎功能进行评价。JOA腰痛评价量表主要从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度和膀胱功能4个方面对患者腰背痛程度进行评估,总分29分,分值越高表明腰椎功能越好;ODI指数由10个腰椎功能障碍的问题得分组成,总分0~100分,得分越低表示腰椎功能越佳。

1.6.3 生活质量 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成人用)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该问卷主要对患者的躯体、心理、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状态4个方面进行评估,每个方面总分各100分,总分按照公式:(维度粗分-80)×100÷32换算成0~100分,得分高则提示生活质量好。

1.6.4 安全性评价 记录并统计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胸闷不适、心悸、皮肤血肿与局部感染等不良反应情况,并及时予以相应的对症处理。计算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其安全性。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数据处理软件统计和分析实验数据,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等计数资料用“%”表示,行卡方检验;VAS评分、JOA评分等计量资料以“均值±方差”表示,采用两组间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治疗,观察组有9例患者治愈,19例好转,2例未愈,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有6例患者治愈,16例好转,8例未愈,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22/3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腰椎功能与疼痛程度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ODI指数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JOA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ODI指数评分均比对照组的评分更低(P<0.05),JOA评分比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VAS评分、JOA评分和ODI评分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后,两组各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及总体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及总体评分均比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2。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在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1例胸闷、1例心悸的情况,经平卧休息、饮用适量温开水后明显好转。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心悸,经休息片刻后不适症状消失;有1例出现皮肤血肿,主要由于针刺时微量的皮下出血所致,数天后自行消退。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与对照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针灸是中医治疗方法,具有历史悠久、效果明显和安全性高等特点,广受临床LDH患者和医师青睐。中医学认为,LDH属于“痹证”“腰痛”等范畴,该病的发生主要与风寒入侵、经络受损和气血不通等有关,因而其治疗的关键在于散寒祛湿、疏经活络和活血行血[11]。常规针刺是LDH治疗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虽具有一定的症状改善效果,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已有研究表明[12],采用温针灸治疗LDH能够达到祛除湿邪、温经通脉、行气活血和调节脏腑的效果,有效减轻患者腰腿疼痛和肢体麻木的症状。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夹脊穴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发现其具有可靠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可见温针灸治疗LDH的临床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这与国内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13-14];同时,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VAS评分、ODI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JOA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更高,可见观察组获得了更好的腰腿疼痛和腰椎功能改善效果,明显降低了患者的机体炎症反应水平,提升了生活质量。常规针刺可对针刺处的穴位及周围血管产生刺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并促进炎性物质的吸收,进而发挥一定的镇痛、消肿效果。而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加艾条点燃实施温针灸疗法,可通过艾火的温热效应作用于穴位深处,达到温补的作用,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腰部夹脊穴作为主穴,该穴位是处于督脉和太阳经之间的穴位,位于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与神经根非常接近,温针灸该穴位可刺激经络,疏通腰部经筋、脉络之气血,并可对穴位周围血管产生刺激,通过艾灸的温热效应能振奋人体阳气,温化寒湿之邪,提高穴位及周围组织温度,增强腰部血液循环的改善效果,促进炎性反应物代谢与排泄,消除神经根充血、炎性水肿情况,进而发挥镇痛、消炎的效果[15],达到调节督脉、疏经通络和调和气血的功效。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以腰阳关穴、肾俞穴、大肠俞穴、委中穴、阳陵泉穴和阿是穴为配穴,可进一步提升腰椎功能和腰腿部疼痛的改善效果。其中肾俞穴在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里记载的《玉龙歌》中便有“肾弱腰痛不可挡,施为行止甚非常,若知肾俞二穴处,艾火频加体自康”,温针灸肾俞穴可发挥温肾助阳、活血疏经的功效[16];大肠俞穴为大肠的背俞穴,位于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认为其主脊强不得俯仰,腰痛。与肾俞穴合用可治疗腰脊强痛,可疏通局部静脉、经络及经筋之气血,通经止痛;阳陵泉为“筋会”,且为胆经之合穴,可舒筋利节,二穴合用,治循足少阳经痛。对阳陵泉进行温针灸可发挥活血化瘀、舒筋活络之效;温针灸腰阳关穴能补益下元、强健腰膝;委中穴为膀胱经合穴,《玉龙歌》中“配人中,治疗腰痛”以及明代高武记载的《针灸聚英·四总穴歌》中“腰背委中求”[17]可见该穴位用于疏调腰背部膀胱经之气血,治疗腰痛及下肢痿痹;阿是穴以痛为腧,对以上诸穴同时进行温针灸,能共同发挥疏经通络、行气活血之功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并提升其生活质量。

安全性分析的结果显示,在治疗期间,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不超过6.67%,经相应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均消失。可见夹脊穴温针灸治疗LDH相比于常规针刺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与不适感,对身体均没有毒副作用,可见该治疗方法有可靠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采用夹脊穴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明显减轻患者腰腿部疼痛,并改善其腰椎功能与生活质量,具有可靠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猜你喜欢

夹脊腰痛腰椎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夹脊”与“夹脊穴”探析
职业腰痛早防治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颈夹脊穴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