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刺及合谷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
2021-03-03殷红彪王明洁
殷红彪,王明洁,周 婷
(1.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0;(2.安徽省第二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41)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1],是脑卒中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见于脑卒中发病后1~3个月,研究表明我国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征发病率高于30%,且呈逐年上升趋势[2]。临床表现主要为肩背部、上臂疼痛,手部水肿疼痛,腕及肩关节活动受限,皮肤温度升高,严重者出现手部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变形等。治疗 SHS包括封闭疗法、物理康复疗法、非甾体类抗炎药、神经节阻滞疗法及心理疗法等,但不良反应较多,上肢功能恢复欠佳[4]。针刺治疗SHS疗效确切[5-6]。本研究用关刺及合谷刺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均为2017年12月至2020年6月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四科病房诊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61.83±9.02)岁,平均病程(35.46±12.62)天,脑梗死18例、脑出血12例。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60.83±8.73)岁,平均病程(36.23±10.78)天,脑梗死17例、脑出血者1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脑卒中诊断标准依据《2016版中国脑血管病诊治指南与共识》[7]相关标准。肩手综合征诊断符合《神经康复学》[8]拟定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诊断标准;②病程小于等于3个月;③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④年龄40~80岁;⑤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非首次脑卒中;②年龄小于40岁或大于80岁;③由其他疾病引起肩关节疼痛,手部肿胀,活动受限;④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如恶性肿瘤、严重心肺疾病、肝肾功能不全、重度营养不良或血液系统疾病;⑤精神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或失语等无法配合。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根据病情予以药物对症治疗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同时避免服用消炎止痛药、利尿剂等药物。予以常规康复治疗,主要包括良好肢位摆放、主动肢体运动及被动肢体运动等,每日1次,每次40min,每周6次。
对照组取患侧上肢肩髃、肩贞、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患者仰卧位,皮肤常规消毒,用0.30mm×25mm、0.30mm×40mm一次性针灸针,手法宜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30min。针刺治疗6天、休息1天,治疗3周。
治疗组施以关刺合谷刺法。取上八邪穴、阿是穴、曲池,均为患侧。患侧上八邪穴予常规皮肤消毒,选用0.25mm×25mm毫针,将患者手掌背侧充分展开,充分暴露腧穴,疾速进针,直刺5~8mm,得气后缓慢出针,操作宜轻柔,避免出血,出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止血。在肩关节周围寻找到最为显著的异常点如疼痛点、条索点、压痛点为阿是穴,用0.25mm×50mm一次性针灸针直刺至一定深度,得气后提至浅层,然后向左斜刺,得气后提至浅层,向右斜刺,再次得气后直刺穴位至肌层深处,留针30min。曲池穴用0.25mm×50mm一次性针灸针,直刺1.0~2.0寸,得气后提至浅层,循着手阳明大肠经向手三里方向斜刺,得气后提至浅层,再逆着手阳明经向手五里方向斜刺,得气后提至浅层,向少海穴方向深刺,留针30min。针刺治疗6天、休息1天,治疗3周。
3 观察指标
疼痛程度评定: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9],无痛为0分,10分为剧烈疼痛,得分越高表示疼痛感越剧烈。
上肢运动功能评定:用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10](Fugel-Meyer,FMA)对上肢关节功能进行评价,总分66分,包括关节活动度、肢体运动、平衡、感觉、反射等项目,分数越高表示运动功能越好。
手部水肿分级评分:参照《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制订水肿症状评分标准[11]。手部无水肿计0分,关节处周边软组织凹陷消失计1分,手关节肿胀骨突持平、皮肤皱纹变浅、可见指压性凹陷计2分,关节严重水肿、皱纹消失、皮肤绷紧发亮、积液高出邻近骨突部计3分。
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12]
治愈:关节疼痛消失,手指肿胀消失,运动功能正常,无肌肉萎缩。显效:关节疼痛减轻,手指肿胀基本消失,运动功能轻度受限,肌肉无明显萎缩。有效:关节疼痛有所改善,手指肿胀稍改善,运动功能明显受限,肌肉有明显萎缩。无效:关节疼痛、手指肿胀、运动功能等无明显改善,肌肉萎缩加重。
5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分,±s )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分,±s )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03±0.93*△3.30±1.21*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30 30 5.73±1.28 5.80±1.24
两组治疗前后FMA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FMA评分比较 (分,±s )
表2 两组治疗前后FMA评分比较 (分,±s )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9.97±6.88*△34.33±8.69*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30 30 19.43±5.71 18.87±5.98
两组治疗前后手部水肿分级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手部水肿分级评分比较 (分,±s )
表3 两组治疗前后手部水肿分级评分比较 (分,±s )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0.87±0.57*△1.30±0.70*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30 30 2.43±0.68 2.40±0.7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6 讨 论
本病属中医“痹证”“偏枯”“肩痹”范畴。以肝肾不足、气血亏虚为本,气滞血瘀,痰浊内阻为标。肝肾亏虚,水不涵木,阴虚阳亢,久病入络,脉络痹阻,经络不通则痛,气血凝滞,气滞则水阻不散,血瘀日久,经筋屈伸不利。治疗宜补气活血,通络止痛。
关刺、合谷刺法皆属于五刺法。《灵枢·官针》中提到“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此肝之应也,或曰渊刺,一曰岂刺”。关刺多刺于关节附近的腧穴,四肢筋肉的尽端皆位于关节附近,因筋会于节,故关刺可治疗筋痹证,以舒利关节,可调达手部经筋,治疗手部痉挛的经筋病。《针灸逢源》称“八邪八穴……俱治手臂红肿。治病症为手指关节疾病、手臂红肿、手指麻木、疼痛等,八邪穴有祛风通络,清热解毒之功,且八邪穴可发挥调和阴阳作用。研究表明[13],针刺八邪穴能调节机体免疫,抵御外邪,还能促进末梢血液循环,有利于修复末梢神经。针刺上八邪穴可使兴奋从大脑脊髓中枢,调节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元,起到双向调节作用,平衡大脑兴奋与抑制状态,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改善上肢运动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关节疼痛及手部水肿。《灵枢·官针》中提到“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脾主肌肉,肩手综合征患者关节肌肉拘急疼痛,上肢活动受限,应用合谷刺法能够疏通上肢的经络,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合谷刺一针多向透刺手法,刺激强度大,易激发经气,能减轻疼痛,促进肢体功能恢复。针灸可诱发患者瘫患侧肌梭兴奋,而后产生冲动兴奋运动神经元导致肌肉兴奋收缩,并且传入冲动会通过传入通路最大限度地上传到脑内,激活受损脑细胞,促进脑内功能重组,以实现对低位中枢的调控并促进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的联系,促使肢体功能恢复。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针灸大成·考正穴法》曰:“主绕踝风,手臂红肿,肘中痛,偏风半身不遂,……臂膊疼痛,筋缓捉物不得,挽弓不开,屈伸难,风痹,肘细无力。”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有调和气血、疏经通络的功效,曲池穴可以治疗局部疾病及经脉循行所过的疾病,如肩臂疼痛、上肢拘挛、手部水肿等[14],合谷刺可激发经气,增强曲池穴疗效。
关刺及合谷刺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