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蕴视角下佛教寺庙空间意境营造
——以五台山菩萨顶为例

2021-03-03王崇恩

华中建筑 2021年2期
关键词:佛教营造意境

王崇恩

崔月辰

“意”是情与理的融合,“境”是形与神的统一[1]。佛寺空间营造讲求意境与佛教教义相统一,人们通过外在感觉以及内心体验其所造就的环境氛围,在心理或者思想上产生一种共鸣或冲击,会增强人们对佛法的向往与虔诚,促进佛教文化思想与精髓的传播。

在佛教中,“五蕴”指“色、受、想、行、识”[2]。从心理学角度讲,五蕴各司其职,首先摄取信息,然后感受、认知、处理和分析所获得的信息,五者相互结合,层层深入,通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从感知和心理上来体会佛教空间所产生的意境美和所蕴含的无边佛法[3]。因此,本文将从五蕴视角入手,以五台山菩萨顶为例,从前导空间、佛教空间、庭院空间、外部空间四部分来分析空间意境营造的设计手法。

图1 菩萨顶平面图

图2 菩萨顶前导空间分析图

1 五台山菩萨顶概况

菩萨顶位于台怀镇中心区灵鹫峰上,是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菩萨顶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历经明代扩建和清代重修,最终成为汉藏佛教的首府[4]。菩萨顶顺应山势修筑佛寺,整体空间层次分明,建筑华丽,气势雄伟,沿中轴线依次设置影壁、108级石阶、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文殊殿、藏经楼等主要建筑[5](图1)。

表1 D/H比值、视角与空间感受关系

表2 五台山菩萨顶佛教空间视线分析

图3 菩萨顶佛教空间视线分析

2 五台山菩萨顶空间意境营造

2.1 前导空间的营造

前导空间是佛教寺庙的重要构成。根据所处地域的不同,前导空间的处理手法也各有特色。通过景观组织和空间变化引导人们从世俗到神圣的过渡和情绪的调整,更好地营造寺院神秘、庄严、神圣的意境。

(1)结合地形营造初始印象

前导空间往往利用高差变化来塑造宏伟庄严的敬畏之感,或是运用空间的开合、明暗变化来营造曲径深幽的宁静之美,从而激发人们对佛国乐土的向往。位于山坡或是山顶的佛教寺庙一般利用高差承接蹬道来引导空间,通过高度上的前后对比来突出建筑物的宏大庄严。处在地势较为平缓的佛教寺庙往往开辟缓坡,利用墙体夹道或种植树木作为视线引导,组织香道沿途景观和游览过程中的赏景序列,作为渲染建筑群空间气氛的前奏。

(2)组织景观增强游览兴致

(3)变换空间达到序列高潮

在前导空间的处理上,一般不是平铺直叙的,而是另辟蹊径,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空间的明暗、大小、收放的变换来烘托宗教情绪,最终达到引导序列的高潮。

菩萨顶的前导空间节奏紧凑,空间短小。主要由影壁、108级台阶、牌楼和山门组成。影壁是整个空间的视觉起点,是区分佛寺内外空间的屏障。从影壁看过去,地势陡峻,映入眼帘便是由108级石阶组成的狭窄而陡长的香道以及顶端的牌楼,顿时给人一种巍峨高大的感觉。108级石阶,高19.5m,宽5.1m,坡度为50°[6],两侧种植树木形成线性空间,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引导性。从香道仰视,牌楼和山门摇摇在上,要经过一段艰难的攀登才可进入佛寺。随着视线距离的缩短,视野变得开阔,牌楼高大的形象暴露眼前,油然而生一种敬畏之情。从看到影壁时的平静之情,经过108级石阶在宗教情绪上的渲染,登上牌楼之后达到情绪的高潮,一系列空间序列的引导,使人们游览兴趣更浓,佛教意蕴更胜(图2)。

2.2 佛教空间的营造

佛教空间是供奉佛陀的空间,是信众和僧侣进行叩拜朝圣和宣扬佛法的场所,是一个相对独立、封闭和规整的建筑空间,也是整个空间序列中最主要且占主导地位的空间,通过程式化的建筑布局和灵活多变的空间变换来展现庄严肃穆、宁静神秘的佛国氛围。

(1)轴线布局,渲染佛教氛围

轴线布局是一种传统且经典的构图手法,“轴”在佛教思想中象征宇宙、生命的秩序,同时也代表了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宗法伦理。儒学中的对称庄严、等级分布在佛教建筑的空间组织中得以体现。通过轴线布局将建筑、结构、功能、景观节点有序地组织在一起,运用严格的对称分布、纵横开合的空间序列以及多样统一的形式变化,使原本单调的空间序列借助灵活的空间变换形成统一而富有变化的建筑空间,层层递进,强化空间的宗教性和神秘性,传达强烈的秩序感和庄严感,形成完整而有节奏的空间序列,进而在佛教空间的营造和意境的渲染上达到高潮。菩萨顶建筑空间布局重点突出、轴线分明,因其具有典型的皇家特色,更显雄伟壮观,庄严肃穆。

(2)调整D/H,突出寺庙的整体形象

将所制备的混凝土试样1~5号养护28 d后进行收缩性检测.基准混凝土试样28 d收缩率为2.65×10-6,以低碳混凝土28 d的收缩率与基准混凝土收缩率的比值为收缩率比,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低碳混凝土试样的收缩率比均小于基准低碳混凝土的收缩率比.当煅烧高岭土替代矿粉质量分数为20%时,试样的收缩率比为95%.继续增大煅烧高岭土的替代率,混凝土的收缩率比变化不明显.煅烧高岭土中含有大量的活化矿粉组分Al2O3 和SiO2,Al2O3和SiO2与Ca(OH)2反应生成硅铝酸盐结构的胶凝材料,进一步填充了混凝土的毛细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表面张力,减小了收缩率比.

空间的尺度与比例之间的关系影响着人们在视觉和心理上对于佛教空间的感知,通过协调人的视距和构筑物高度的比例关系,可以塑造富有变化的空间感受[7]。我们通常假设D为观察者与建筑之间的距离,H为观察对象的高度,两者之间的比例关系为D/H[8],通过对D/H比值和视线分析,不同的比例关系会产生不同的尺度感受(表1)。空间的开敞或封闭、通畅或压抑关乎人的生理和心理感受,我们可以利用地势高差或提高基础高度,间接增加建筑高度或缩短两个建筑之间的距离,造成空间的紧凑与压抑等手法来调整D/H的比值,从而烘托佛教建筑的高大形象。通过佛教建筑的体量、大小、尺度与周围院落空间的组合,根据大小、远近、虚实、动静的空间变换来渲染佛教空间的佛教氛围,突出其主体地位。

菩萨顶依山就势,借助地形高差来营造佛教氛围的同时,也通过建筑空间尺度与比例烘托主体形象(图3,表2)。结合佛教空间的神秘性与严肃性,前院空间紧凑封闭,视角范围在43°~55°之间,产生一种压抑感和深远感。牌楼空间由于19.5m高的蹬道设计,间接地增加了建筑高度,牌楼建筑形象格外高大,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从而完成情绪上的过渡(图4a)。穿过牌楼,紧接着山门映入眼帘,山门高10.32m,坐落在高2.8m的台基之上[9],采用增加基础高度的方式来加强山门的视觉感受,达到庄严肃穆的空间效果(图4b)。与山门相对的是天王殿,两殿之间仅隔1.5m,院落狭窄幽暗,观赏距离较短,D/H的比值减小,视域相对急促,从而在心理上壮大了天王殿的建筑形象(图4c)。大雄宝殿和文殊殿是佛教空间的主要建筑,建筑前有相对舒展的院落空间,视域范围在30°~35°之间,拥有绝佳的观赏视角。从天王殿过后进入一个长18m,宽10m的院落空间,宽广的空间和开阔的视野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进而渲染雄伟壮丽的建筑气势,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最后进入文殊殿,院落空间舒适而均衡,舒适的视域能够更加清楚完整地观察文殊殿全貌,四周配殿围合,幽静而威严,人们的情绪在这里到达高潮,佛教韵味更加浓郁。整个空间序列中从牌楼的高大营造初始印象,到山门、天王殿情绪的过渡与渲染,再到大雄宝殿、文殊殿达到整个空间的高潮,层层递进,引人入胜,佛教空间庄严、肃穆、静谧之感深入人心。

(3)利用空间变换,经营佛教空间序列

佛教空间运用一系列手法,如空间的对比、渗透、开合、明暗、大小等将建筑与建筑、院落与院落空间有秩序有节奏地排列在一起,通过对空间的变换营造出富有佛教意蕴的空间序列。空间序列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特定的视觉秩序,在潜移默化中体会空间流变所产生的动态美与层次感,引发人们对于佛教思想的认同与共鸣。结合地形的高低或空间的错落和明暗对比带来强烈的节奏变化和突变的空间感受,从而突出重点,烘托主体空间,营造庄严的佛教氛围。

菩萨顶佛教空间通过空间的开合、转折,景物的虚实,观赏的动静对比进行佛教空间的营造,构成了由前导空间、过渡空间、高潮空间和结尾空间组成的空间序列(图5)。A—B为整个空间序列的前导空间,以影壁点景,形象鲜明,顺应自然山势设置蹬道,空间层次起伏,两旁林木夹道,收束视线。B—C段空间较为局促,山门前有众多佛教小品围绕,水平方向视线较为宽阔,是一个半开敞的空间,通过山门的室内外空间把人们的尺度感从广阔的自然环境带到近人的室内空间尺度,为序列空间的发展做铺垫。进入山门,来到天王殿,由天王殿、山门以及周围院墙所围合的过渡空间C—D段,空间急促,狭窄变暗,视线第二次收束,且利用高差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明暗的转换给人一种拘束感。经过之前的明暗、纵横对比,至大雄宝殿空间完全开敞,在视线上和心理上形成鲜明的对比。D—E段为大雄宝殿院落,殿前对称分布两棵古松,郁郁葱葱,沿轴线布置一系列佛教小品,将整个视线引向大雄宝殿的建筑之上,并利用地势加强其主体地位,同时通过周围配殿的陪衬使其在体量和高度上具有绝对的主体优势。从大雄宝殿两侧狭窄的空间进入E—F文殊殿院落,视线开阔明亮,四周建筑围合成封闭的空间,华丽建筑与肃穆之感引人入胜,高潮空间结束。之后空间突然转折,地形突变,顺山势而下,从西侧小门进入一个由院墙和建筑围合的狭长封闭空间,视线得到第三次收束,几经转折到达F—G大锅院空间,该空间宽阔开敞,给人豁然开朗之感,进入院落的生活区,宁静而安逸。整个空间经过三次视线的收放,运用空间的明暗对比、虚实变化以及院落空间的有序排列,使人们获得不同的心理感受,不仅突出了主体建筑的整体形象,而且塑造了丰富多变的空间氛围。

2.3 庭院空间的营造

佛寺一般采用合院式布局,通过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与四周配殿的相互围合所形成的庭院空间是举行佛教活动的主要场所。借助植物造景和佛教小品的配置形成不同的景观效果来丰富空间层次与节奏,运用一些景观设计手法来营造庭院空间的佛教氛围。

图4 菩萨顶佛教空间视觉感受分析

图5 菩萨顶空间序列分析

(1)植物景观的意境营造

植被既是佛寺景观中的主要元素,同时自身也蕴含着丰富的禅宗文化[10]。根据不同的配置方式,如孤植、对植、丛植等展现不同的庭院景观,充分利用植物自身色彩、体形、线条、空间组成等实体语言,借助植物所蕴含的佛教思想增添历史沉淀感,丰富佛教内涵,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感受强化深刻而幽静的佛教意境[11]。菩萨顶大雄宝殿高大雄伟,两侧对植高大古老的油松,讲述着悠久的佛教历史,通过植物的形体、色彩、枝繁叶茂来凸显大雄宝殿的建筑形象,烘托肃穆深幽的佛意基调。

(2)佛教小品景观的意境营造

佛教小品见证了佛教发展的兴衰变化,承载了珍贵的历史文化和记忆。不仅可以作为观赏品,也可以感受历史的沉淀所传承的佛教教义。经幢、佛塔、石碑和香炉是梵刹中最常见的佛教小品,不仅具有弘扬佛法的作用,而且其大小、造型、材质等不同的艺术效果可以丰富景观轴线,增添佛寺园林的意境美感。匾额楹联则更显庭院空间的艺术美和观赏性。菩萨顶拥有众多精美的佛教小品,沿中轴线依次有序地组织安排。山门前的幡杆,木制转轮,砖石喇嘛式佛塔,大雄宝殿院正前方布置的石碑三通,顶天立地。文殊殿殿前设石碑石刻和香炉,院内有康熙御坊,额坊上书康熙御笔“五台圣境”四个大字[12]。其中的匾额楹联不计其数,精密绝伦,意义非凡。通过具象的实体激发人们的宗教情绪,更加直观地展现佛法的教化作用。幽幽钟鼓声,缕缕香烟,袅袅梵音,悠长的诵经声,声声入耳,洗去铅华,从视觉、听觉、嗅觉以及心理上更好地烘托佛教的清幽气氛。

2.4 外部空间的营造

佛教寺庙的外部空间是佛教建筑在空间布局、构成方式以及形态特征的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前提和载体[13],佛教建筑本身所富含的佛教精神在外部空间的衬托之下更显其佛韵深远,同时外部空间也被赋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活的佛教信仰。通过独特的自然景观空间布局,或利用山势变化突出建筑形象,或运用布景手段点染自然来营造佛教气氛,使人们在找寻视野和心理上的净土上产生一种共鸣,从而更好地烘托佛国净土的深远意境。

(1)利用地形变化,烘托建筑形象

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和外部空间,根据佛教建筑所蕴含的佛教思想和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形成与周围环境相生相融的空间布局,从而达到浑然天成的景观效果。巧妙地运用地形高差来安排和布置佛教建筑群和景观,构成错落有致、变化有序的天际线和景观层次,在视觉艺术上体现出独特的风格魅力,凸显出高大的建筑形象,展现出富有佛教意味的空间环境[14]。菩萨顶借助山势的起伏变化,不仅展现了山势的雄伟高大,同时也烘托出佛教建筑的磅礴气势以及“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魄。佛教建筑与山体形态的完美结合,借山巅之势表达敬畏崇拜之情,营造超尘脱俗的佛国圣境。

(2)结合自然环境,感受山水意境

在外部空间的意境营造中,通过采取一些景观手法和文化艺术来激发人们对于周围环境的感官体验,使人身临其中感受山水意境之美。运用点景、借景、框景、成景等传统园林的构景手法将外部空间的景观加以组织和剪辑[15],形成丰富的景观序列,在体会景观美的同时也能酝酿宗教情绪,激发人们对于佛国净土的追求,从而达到深化山水意境和佛国境界的目的。景观的营造加之文化艺术的烘托形成了佛寺特有的神秘而又宁静深幽的环境气氛。真实的历史、美丽的景色、神秘的传说,使山水意境更加浓郁,佛教氛围愈发浓厚。

结语

佛寺空间是人们洗涤心灵,追求人间仙境的场所,它的营造主要是通过名山大川间的优美景色、错落有致的佛教建筑、丰富多变的空间秩序、蕴含佛教寓意的佛教小品等意境渲染直击人们的心灵,使人们能够身临其境,忘却烦恼。一片树丛、一盏风铃、一块石头、一纸佛书等微小的事物都沉淀着历史的内涵;影壁上大大的佛字、寺院中朴素的青灯书卷、栩栩如生的佛像雕塑等都展现着佛法的教化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内心世界,使之产生敬畏之感。从心理层次讲佛寺空间的营造是通过感官上的体会来达到心灵上的共鸣,从而更深刻地体会超俗脱凡的极乐境界。

资料来源:

文中图片均为作者绘制。

猜你喜欢

佛教营造意境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佛教艺术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