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存理性视角下的山地聚落选址及其空间格局研究
——以河北省没口峪村为例

2021-03-03杨文斌

华中建筑 2021年2期
关键词:山地格局理性

杨文斌

王雯悦

刘 莉

焦学佳

对于人而言,生存与理性本就是相互充盈、不可分割的,理性从根本上讲就是人的生存理由,理性的本性就是追求某种有原因可循、有规则可依并且可以解释的生存态度、思考方式以及与之相贯的生活方式[1]。

在城市断裂式发展且失去特色的今天,传统聚落由于其发展的连续性、完整性与原真性及独到之处,历来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国外主要重视传统聚落的文化价值保护[2-3],国内主要从经济、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4-6];而对于山地聚落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迅速,早期以山地聚落为样本,主要是单一的分析聚落的空间形态,自2015年起才开始大量跨学科深入研究。从研究方法来看,常用的研究主要采用空间分析技术[7]、生态适应系统[8]和营建体系模拟[9]等方法研究山地聚落的独特性;从研究内容来看,不同学科关注的焦点不同,研究呈现多元化趋势,建筑学与规划学更关注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10]、独特的环境适应性[11]和保护与更新相关的策略[12];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山地聚落空间结构体系研究[13]。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山地聚落的研究已进入多学科、多视角和多方法的繁荣阶段,但梳理结果表明,目前国内对于山地聚落研究关注的焦点只是山地聚落的独特空间形态,缺乏社会行为角度的研究。山地聚落的形成是以人的行为为基础的现实社会结果,以此探究选址与空间格局的形成原因、营建逻辑、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等的相关研究极为重要。

综上,本文选取河北省邯郸市山地聚落没口峪村为样本,引入“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和“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作为分析工具,分析选址和空间格局这两个已知社会行为,进而推导出两者产生的合理原因并探究相应的关联性,从而解读其深层次蕴含的生存理性原则。故而阐述时分别从内部的需要(态度)、社会文化认知(主观准则)与外部的其他影响因素(感知行为控制)深入研究[14-15]。

表1 明朝灾害统计说明

1 村落概述

没口峪村位于河北省武安市马家庄乡西南30km处,属于山地传统聚落(图1),2016年11月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据史料记载,没口峪村始建于明朝中期,由杜姓夫妻杜金会与田氏在明初洪武年间于山西洪洞县迁入,古称“双龙戏珠之地”[16]。

2 聚落选址分析

对于山地聚落没口峪村的选址,可以理解为在“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影响下,内部与外部共同影响下得到的实际行为[17]。其中内部影响因素为:态度——个人生存需要,主观准则——对于选址的社会文化认知;外部影响因素为:感知行为控制——其他影响因素。

2.1 时代下的生存压力

内部影响因素中的态度是“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中较易识别的部分。在当时的背景下,态度即为缓解个人生存压力的需要,而生存压力又主要体现在耕地缺乏、水源短缺、自然灾害频发三个方面。

首先,可耕种的土地对于以农业为主的民族极为重要。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揭示了人口规律是受生产方式制约的社会规律[18]。明朝初年,元朝时的战乱导致山西成为人口稠密的地区,为了巩固政权和发展经济,朱元璋采纳户部刘九皋的移民垦田,恢复民生的建议,山西大规模移民由此开始[19]。其次是对于水源的需要。《本草纲目》中《水部》有言“水为万化之源”,水是生活、生产的保障。宋元时期,以水为研究对象的专著还很少,直到明朝,大量关于水的专著纷纷出现[20],可以证明水对于明朝这一时期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人的生存离水近则灾,离水远则旱,妥善解决水源问题成为百姓为了缓解生存压力的必要条件。接着是需要规避的自然灾害,以水灾、旱灾、震灾、雹灾为主(表1)。邓云特曾言:“明代共历二百七十六年,而灾害之烦,则竟达一千零十一次之多,是诚旷古未有之记录也”。据统计,明朝时期灾害总数达6199次,如嘉庆三十四年的地震造成八十三万人死亡、福建泉州大雨导致海水暴涨淹死一万多人等等[21],因此缓解自然灾害带来的生存压力成为当时的迫切需要。

2.2 没口峪村选址特征

为应对以上生存压力,满足生存需要,以“生存理性”原则为基础,在社会文化认知和外部其他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下,最终形成了没口峪村的选址特征(图2)。

(1)选址的社会文化认知

在当时的背景下,对于选址有着一套完整的社会文化体系认知。如清代姚延蛮在《阳宅集成卷》——《丹经口诀》中主张“阳宅须择好地形,背山面水称人心”[22]。没口峪村选址于太行山深山腹地的山谷之中,两侧山脉意为“龙脉”,山谷即为两“龙脉”交汇之处,聚集生气之所;选址位置面临河沟,河沟意为“水龙”,“水大则气大”,山谷前河沟极为宽阔,宽度达10m,附近山脉水流顺应地势汇聚于此河沟,聚气效果极佳;《管子·乘马》所言:“凡立国者,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没口峪村选址位于山水交汇阴阳合力之处,规避水患的同时符合风水选址社会认知(图3)。

图1 马家庄乡地形分析

图2 没口峪村选址风水格局

(2)选址的其他外部影响因素

对于选址这一行为,特定的时代环境背景下带来很多其他的外部影响因素。没口峪村位于山谷之中,极为隐蔽,防御能力极强,易守难攻的特点提高了聚落的军事防御安全性;山地环境下的土地资源匮乏,聚落点的选址需要充分利用有限土地,这种“占山不占田”的聚落建设用地的基本原则,体现了农耕社会对于可耕种土地的重视。

2.3 以“生存理性”为原则的选址特征

通过运用“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以个人生存需要、社会文化认知和外部其他影响因素作为分析要点,充分体现没口峪村山地聚落的选址行为特征,即“最大程度上取自然之力,避自然之害,造就自己的安居的乐土”的生存营造目的[23],深刻蕴含“生存理性”原则(图4)。

3 聚落空间格局分析

山地聚落空间格局的营建必须以农耕为基础,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共处方式。通过“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分析没口峪村的空间格局,分为内部影响因素为:态度——基本构成需要,主观准则——聚落营建社会认知准则;外部影响因素为;感知行为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形成以“生存理性”为目的最终适合该地区的“山—田—村—庙—水—田”理想空间格局(图5)。

3.1 聚落构成基本要素

以“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为依据,对于营建聚落空间格局这一行为,最初即为满足聚落空间中生活、生存的需要,通过传统聚落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体现。吴良镛在《广义建筑学》中对聚落的范畴做了说明:聚落的基本构成要素归类于人工和天然,即日常生活生产场所和生存繁衍空间,统称其为山、村、田、庙、水。

这些聚落构成要素可以通过点、线、面进行划分。“点要素”即基本构成要素中的民居、庙宇等建筑要素和村中古树、池塘、古井等其他构成要素,是组成聚落的重要节点,能够直观地记载聚落的历史发展脉络,决定聚落的整体风貌。“线要素”即构成要素中的布局网线,包括村中道路网线和线状水系。道路网线是组成整个聚落的骨架,道路网顺应地势,水平于等高线的坡度较缓,成为聚落中主干道,建筑多在此道路上开口;而垂直于等高线的道路坡度较大,成为串联建筑的支路,这两种类型的道路形成的环状网线包围着整个聚落,划分用地性质的同时承担一定的防御作用。线状水系是串联村与田的重要纽带,村前有一条水系经过,提供人畜饮水和耕地浇灌。“面要素”即构成要素中的基址场地,包括聚落中的山体和耕地。聚落周边的山地是地形的基本框架,聚落周围丘陵环绕、中间凹陷形成的山谷地貌特征,限定了村落空间的大致范围,为聚落提供安全庇护的同时形成稳定的微气候。

3.2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营建逻辑

通过对没口峪村中营建方式的考察,发现在社会文化认知与外部其他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下,山地聚落没口峪村空间格局营建蕴含严谨的“生存理性”原则。

(1)聚落格局营建的社会文化认知

对于传统聚落的营建方式,遵循着社会准则,主要集中于风水中的聚落格局与纳阳朝迎。对于聚落的营建,传统理想的风水格局是“以坐北朝南为主方位的四方围合的盆地形空间格局”,也有并非刻意追求而是采用“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而无所违也”[24],灵活布置聚落基本构成要素。对于聚落的纳阳朝迎,纳阳以吸纳阳光和引导生气为重点,山水朝迎则指保证聚落对吉风的引导与对罡风的遮挡[25]。在山地环境中聚落以山水朝迎为主,纳阳为辅的营建方式作为准则,两者兼顾协调,营建满足生存需要的山地传统聚落空间格局。

(2)聚落格局营建的其他影响因素

以社会传统聚落营建认知作为准则的同时,在实际营建时还会受到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传统聚落空间格局一定的差异。对于传统聚落没口峪村,聚落营建的差异主要集中在耕地形制、水系处理、民居方位三方面。首先,没口峪村的聚落营建受到山地环境制约,形成高低错落的梯田耕种形制,顺应山体地势的同时也稳固水土。其次是对于水系的梳理。道德经中有“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水系的重要性得以见之。没口峪村中6—7月的汛期,村前河道水量才会充足,因此形成了每户家中院落或门口凿井存水的现象,村后山中溪流也会作为水源的补充。最后是适应环境的民居方位。在单体建筑层面,没口峪村舍弃传统民居的南北朝向转而选择“以山为北、以河为南”的独特营建方式,《后汉书》中提及“使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瞥,竹木周布,场圃筑前,果园树后”,在没口峪村中山水方位的重要性高于地理方位的南北朝向。

图3 软件模拟410m、415m、420m、425m水量高度

图4 聚落选址的“生存理性”原则

图5 没口峪村地利特征

图6 没口峪村坡度分析

图7 聚落空间格局的“生存理性”原则

图8 没口峪村选址与空间格局关系概念模型

3.3 以“生存理性”为原则的没口峪村理想空间格局

从上述逻辑出发,没口峪村形成了“山—田—村—庙—水—田”的理想空间格局。在此格局中,山丘环绕村落形成天然屏障,为聚落生存提供基础保障;河流位于田地与村落之间,为聚落生存提供充足水源;田地位于山顶与山脚平缓地带,为聚落提供粮食保障;庙宇位于村落与河水之间,为聚落提供精神庇护;村落位于山腰地带,背靠大山面朝河流,位于相对稳定的地理位置,避免灾害侵袭。在之后的聚落格局演变中,聚落主体沿着山坡向上生长(图6),坡度由18.4°转变为12°,坡度变缓,便于营建,更大程度上满足采光需要;生长方向从南坡逐渐发展向北坡,居住地与后山耕地岭南沟的距离缩短,便于生产、交通运输。在这种理想空间格局中,山、水、村、庙、田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山地聚落没口峪在漫长演变过程中,最终形成美好的山地聚落人居环境,这种营建方式遵从的根本是“生存理性”(图7)。

4 山地聚落选址与空间格局的内在联系

在“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研究下,山地聚落选址与空间格局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聚落的选址是在山地的基础上选择建设用地,是一个短时间内的行为;空间格局的形成是对原山地的有机适应与适宜改造,是一个长期且不断更新的过程,两者是连续的、不可分割的。两者皆以“生存理性”为原则,在内部与外部因素共同影响下,选址确定了空间格局的基本环境,空间格局在此基础上延续、进步发展,两种行为相互叠加、完善才能得到现有的山地聚落,两者皆具前瞻性。

对于山地聚落没口峪村,选址与空间格局的内在联系体现在整个聚落之中,最终得到了以“生存理性”为原则的实际结果(图8)。具体体现在选址之初即为寻找隐蔽、安全之处,演变之后的空间格局也符合这一需要,完全在山谷凹陷地带发展;最初选址很大程度上要考虑防御需要,在选定山丘环绕之处后,聚落中的道路也演变为环绕型网线,进一步体现防御性;最初聚落选定于丘陵湖泊之间,极为看中地理环境的优势,空间格局发展以此为依据,进一步形成独特的“以山为北,以河为南”的营建方式;聚落南面有一汉代庙宇,反映选址时渴望远古神明保佑家族兴旺的强烈愿望,在之后的空间格局演变中,村民将自建庙宇建于村与河流之间,更是体现祈求平安之意,在之后的民居建设时为表达尊崇之意,将住宅方位偏于神庙的南北轴向,更是对此观念的进一步发展;传统农耕生活是生存首要,因此选址时选定了山脚下的河流为村中水源,方便用水、适宜浇灌,在之后的空间格局演变中,聚落逐渐向上发展,避免水患的侵袭,并且进一步新建井水用于饮用及浇灌,沿袭传统观念的同时加入发展中的新需要等等。

结语

山地传统聚落的选址与空间格局,是社会行为原则指导下的实际结果,需要通过社会行为理论进行解读。以没口峪村为研究样本,通过“生存理性”和“计划行为理论”的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其他影响因素,分析山地聚落选址及其空间格局特点,揭示其蕴含着深刻的“生存理性”原则,最终形成以此原则为基础的“山—田—村—庙—水—田”理想空间格局,继而进一步阐述选址与空间格局两者之间继承与发展的内在联系。对于山地聚落没口峪的保护与发展应在此基础上,延续聚落空间秩序,培养具有精神认同的聚落空间格局,实现山地聚落没口峪村的可持续发展。

资料来源:

表1:《明代的自然灾害及其社会影响》;

图1~8:作者自绘。

猜你喜欢

山地格局理性
“双减”的路向反思与理性审视
山地草甸
山地环境中景观营造策略探究
山地建筑竖向设计分析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小人物的大格局
理性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