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10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分析

2021-03-03耿超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45期
关键词:断路器变电站现实

耿超

摘 要:随着经济优质发展,用电需求不断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变电站的重要性凸显,在新的历史时期,其运行质量与效率要求同样严格。本文将围绕110kV变电站,探讨其智能改造技术,为供电质量提升夯实基础,提升服务效率的同时,为行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改造技术;智能化;110kV变电站

引言:在科技的引领下,智能变电站功能逐渐完善,该变电站主要是借助互感器发挥作用,同时搭配智能开关,这样便可以完成高精度的远程操控。现实中,随着电网体系壮大,智能化设备作用不容小觑。110kV变电站智能化升级,涉及因素较多,需要综合考量现有条件,深度了解基础技术,在此前提下,为智能化发展寻求综合性保障。

一、智能变电站的优势

在用电需求增长前提下,想要实现平稳供电,需要完成变电站的升级与智能化改造。智能变电站的优势在真实的供电系统中十分凸显,首先,该变电站的保护功能较强。这里强调的保护功能,特指对系统过电流的综合性保护。研究发现,在智能电站应用中,拥有不同的延时保护类型,除了长延时、短延时外,还具有短路瞬动保护功能,与此同时,智能变电站欠压保护同样效果明显。智能变电站优势还在于能够用于保护开关(低压配电系统的),分析能力较高,在现实应用中,能够为相关设备备点,同时采取保护手段,将供电不稳定现象缓解,解决配电系统中的现实问题,从而将风险隐患消除。其次,自诊与报警。结合实际了解到,变电站对设备影响比较深远。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意义非凡,能够实现定期循环,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设备检测,在发现问题时,将风险消除,为智能变电站合理运行提供保障。

二、智能化改造方向

随着计算机技术深层次推广及物联网技术水平提升,现实中的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已经非常健全,安全自动装置等可以在计算机监控高效率运转,计算机通信方式十分可观,可以远程数据传送,实现微机型继电保护,在此基础上和二次设备完成关键性数据交换,从源头保证信息共享能力。传统变电站数据交换(一次和二次设备)由电气回路实现,同时搭配使用二次电缆,将两种设备进行衔接,这将成为智能化改造的重点。图1为传统变电站的架构图。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现实工作中,想要升级原有变电站,就需要对传统数据交换方式进行转变,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可以从以下层面开始优化。(1)一次设备智能化技术。通过研究发现,传统变电站的流变是重要指标,和压变一样属于模拟量,在应用阶段,必须通过采样,完成相关模拟量转换,将其转变为数字量,这是最基本的保障,不容忽视[1]。在現实工作中,使其与数字化设备完成对接,借助这样的方法,可以将电压等级升高后,二次侧输出增多问题从源头消除,由此可见现实中,设备智能化程度提升非常关键,可以借助智能化措施,将问题合理消除。例如:常见的局部发热情况,通过设备智能化改造,可以促使其发生概率降低。经过改造后,即使出现设备运行状况异常,也可以第一时间消除。现实中,一次设备智能化想要实现,需要统一规格产品,整合比较分散的智能设备,在此基础上,提高设备应用价值。(2)提升二次设备操作性。通过系统研究发现,装置的来源地复杂(二次设备中),型号种类多而繁,在这样的前提下,专用通信协议使用,将会提升改造难度。基于此,在智能化改造中,设备间操作的可能性必须提升,借此改善系统稳定性。(3)简化二次回路。除了上述措施外,还要简化二次回路,现实中,由于变电站二次设备相对独立且功能单一,导致二次线路繁多。研究发现,二次回路越复杂,意味着信息共享度越低,同时还会伴随冗余大的问题。在这样的前提下,在智能化改造中,简化二次回路是最理想的保障。

三、智能改造技术分析

通过前文介绍了解到,智能变电站优势突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变电站智能化升级已经刻不容缓。但智能改造技术涉及内容较多,在实际改造环节,需要结合现实需求,综合考量潜在因素,采用的技术如下。

(一)互动技术

互动技术在智能化改造中价值较高,能够加强变电站的沟通能力,实时与用户保持紧密联系,实现与调度总站的沟通,在这样的前提下,工作效率可以提升,并且将问题有效处理。广泛应用RS-485 接口的线路,可以辅助人员截获信息,在当今的配电系统中,现场总线逐渐被采用,基于此,变电站的运行功能必须要跟上,借此满足相关应用要求。数据通信功能,在使用中的特点如下:第一,便于操作,同时保证一定的接口匹配度,能够适用各种设备,同时完成识别与匹配,在该技术的支撑下实现数据通信,并确保通信质量[2]。第二,应用范围广。结合现实了解到,该总线覆盖率非常高,可以实现较大范围覆盖,并随着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扩展应用范围。第三,传播速度快。现实中,总线传播速度较高,普遍高于传统速度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客观现实对于通信的要求。与此同时,灵活性较强。实践证明,一组总线能够将多个元件连接。

(二)协调控制技术

协调控制技术同样重要,能够使变电站的运行获得利益保障,变得更加经济,实际操作中,通过电能质量控制强化,实现经济效益整体增加。随着科技水平提高,电压的协调控制方法更加完善,能够保障电网运行质量。其主要作用首先是从源头将运行中的误差规避,改善运行状况。其次隔离故障,该功能是智能变电站保护作用发挥的基础,可以完成状态检测,在此基础上,将故障处理并隔离,在相关辅助措施下,避免故障范围增加。另外,协调控制技术的核心还在于可以将互感器的作用放大并持续发挥,作为电压保护关键内容,需要将其融合到智能变电站中,提高管理与控制水平。

(三)开关柜的选型

随着变电站智能化升级,改造技术迅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高压开关柜技术越发成熟,开关柜与柜内断路器不断转型发展,向小型化、集成化方向靠拢,由此衍生出了气体绝缘柜等新型设备。现实应用中,将真空断路器配置于开关柜内,可以起到保护效果,同时配置电动机构,可实现遥控操作功能。

(四)断路器智能化改造

相比传统断路器,新型的智能断路器功能更加健全,具有分合闸智能控制功能,在现实应用中,能实现选相合闸,并且完成同步分闸。结合现实可知,传统断路器也可以发挥此功能,但通过直接更换方式,会导致成本过高。在智能化设备改造中,通过A/D转换技术,可以完成数字信号生成(通过模拟信号转换得来),与此同时,通过就地安装智能模块和单元,对断路器运行状态采集,从而得到关键信息[3]。

(五)变压器智能化改造

测量、控制和监测属于基础模块,是变压器智能组件发挥作用的保障,在现实工作中,通过主变测量IED等,可以实现信息集成化处理。实际操作中,变压器智能化改造,需要结合现实需求,并综合考量各项因素。例如:可以将状态监测装置,广泛应用在避雷器上。这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改造方法,效果十分显著。在智能化改造中,全电流、阻性电流等都属于检测的重点。在该技术应用期间,可以通过无线传输,实现远程监测,同时优化数据共享功能,提高避雷器运行的高效性和可靠性,提高智能化水平。

结论:总而言之,变电站设备升级与智能改造极为关键,可以高质量实现状态检测,同时发挥监控、预警作用,在改造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传感器,搜集设备状态,为设备高效率运转提供保障。在现实工作中,为了保证智能化改造效果,需要充分了解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的基础功能,同时强化责任意识,推动变电站网络化发展,确保供电安全。

参考文献:

[1]郝正阳.110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分析[J].中国新通信,2020,22(10):229.

[2]罗增辉,黄正丹,张欢.110 kV内桥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关键技术分析[J].电工电气,2019(05):72-73.

[3]周晋民.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关键技术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8,37(10):84-85.

猜你喜欢

断路器变电站现实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六氟化硫断路器运行与异常处理
断路器控制回路异常分析及处理
关于变电站五防闭锁装置的探讨
一例断路器内部发热的诊断分析
超高压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探讨
SF6断路器拒动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220kV户外变电站接地网的实用设计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变电站,城市中“无害”的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