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要点

2021-03-03何彦鹏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45期
关键词:桩基础技术土建施工建筑工程

摘 要: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领域中,桩基础技术对于建筑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的保障,在土建施工中,根据地基的土质和环境桩基,合理的选择桩基础技术,可以有效的提升建筑的承载能力,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建筑不会出现沉降和倾斜的现象,提升建筑本身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对土木工程建筑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技术

1桩基础技术的基本概念

地基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在施工中对于地基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在一些山区,地形较为陡峭,在这样的地形上进行建筑施工,更需要地基有较强的牢固性和稳定性。为了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在建筑工程中实施了桩基础施工项目。在应用这一技术项目的过程中可以对地基进行改造和处理,有效降低建筑对地基产生的压力,提高建筑地基结构的抗剪强度、承载力等。当前,在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施工主要有两种技术形式,分别是先灌注桩和预制桩。先灌注桩基础技术在施工时要形成基础桩,以钻孔、灌注等方法将混凝土浇注成桩。预制桩基础技术在应用中同样需要利用钻孔、沉水等方式将混凝土桩柱结构沉入地基中,从而使得地基桩基础工程得以顺利完成。

2桩基础技术施工特点

2.1地质条件复杂

我国地域广阔,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面临着复杂的地形地质结构,各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等存在明显的差异,加剧了桩基础技术应用的难度。在桩基础技术的应用中,需要充分考虑地区地质等的特殊性。有些地区地震频发,也会对桩基础施工产生一定的影响。

2.2开展难度较大

桩基础技术在应用中开展难度较大,需要重视工程前期的勘察与测量工作,提高桩基础设计的科学性。一旦在桩基础施工中存在某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不到位,就会诱发严重的质量问题,最终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3桩基础技术常见类型分析

3.1人工挖孔桩

人工挖孔桩是采取人工操作的形式,其对于施工作业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在已经放线测量好的桩体位置进行挖掘,随后通过人工灌注的方法进行施工。虽然这种成桩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大型机械的损耗和浪费,可人员数量需求大、周期长,从整体经济效益上来看并不客观。同时,人工挖孔桩能够保证一定的精准度,降低对地基周边环境的破坏。但是人工挖孔桩对人员技术要求较高,并且不适用于一些地质条件复杂或者工作量过大的基础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资源配置的协调工作,实现高效的现场作业,同时在施工中关注地下水情况,将水流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可以采取在透水层添加环形钢筋圈与预制混凝土配合的方法。

3.2静力压桩施工技术

静力压桩顾名思义是在静力桩自身重量与大型重力设备的配合下通过预制的方法将桩体打入到土壤内部,已形成一种压力式的侵入,通过预制桩体对土壤施加的反作用力来提高基础环境的密实性、稳定性。这项技术的应用具有施工便捷、低噪音等特点,施工单位在施工前需要结合当前环境考虑如何实现高效率的作业,在这种情况下静力压桩是一项不错的选择,特别是在市区环境中,对周边居民的影响较小。但需要注意的是,静力压桩施工技术不适用于地层中有卵石的情况,由于卵石较为坚硬,影响静力压桩的不断深入,难以进行成桩作业。

3.3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原理是利用大型的钻孔设备对地基进行成孔作业,随后将提前预制好的钢筋笼放入到钻好的孔中,并灌输混凝土浆液,通过混凝土硬化成型提高地基基础的稳定性。钻孔灌注桩技术能够摒弃上面人工挖孔桩在成本上、效率上等方面的不足,可以说是人工挖孔桩的升华,这项技术的应用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在施工中通过控制桩体数量、高度、使用时长,以提高桩体的整体效果。

4桩基础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

4.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对土建工程项目施工而言,其包含的施工内容较多,且工程工序繁杂,因此,为保障后期施工的順利进行,就必须做好前期的施工准备,为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施工准备主要包含了以下方面:(1)勘察与了解工程现场实际情况与周边环境,根据勘察结果分析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各种不利影响采取必要的控制与处理措施。(2)结合工程的各方面情况,确定桩基础施工方案,保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确保桩基础施工的高效进行。

4.2桩位复核技术

土建施工桩基础技术的应用中,常常存在着桩位的偏差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桩位复核技术的应用具有必要性,该技术可以实现对桩位偏差问题的分析,从而制定更为完善的纠偏方案。在桩位复核技术的应用中,相关的工程人员要重视对已经完成的桩基础的复核,保证其建设要求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的基本标准,避免施工不规范影响后期的施工进度。另外,对于一些土质较差的桩基础要重点复核,避免由于土质因素所引起的桩位偏差等问题,进而实现对桩基础质量的控制。在桩位复核中,一般需要使用专业的设备,如经纬仪等,保证测量的精确性,使得桩基础施工满足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

4.3钻孔成孔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压缩机的基础与粗苯乙烯塔基础、加热炉反应器的位置较近,因此,在这2个区域之间设置大小为4m×3m×3m的泥浆坑,在该泥浆坑内部,制备泥浆时必须使用外加剂与粉质黏土,在配备过程中要保证泥浆的流动性与黏性符合工程施工的要求。在桩基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对桩位点进行测量与放线工作,当复测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以后,将桩位点进行土体的清除处理,随后挖设相应的护筒坑,在坑内要重新进行桩位的设置,埋设桩径在200mm以上的钢护筒。在钢护筒的埋设过程中,必须保证护筒的中心与桩位对准,并将护筒底部与外壁用黏土填牢,钻机准备就位。保证钻机的回转中心与桩位点对准,应用水平尺调整钻头,保证其下钻时的垂直性。钻孔过程中通过回转钻孔,并利用泥浆护壁,在钻进的过程中,要使泥浆泵借助于空心钻杆将泥浆注入孔底,从而保证泥浆可以从桩孔的上端流入泥浆坑内部,保证泥浆的密度满足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但钻机钻进到岩层,达到工程设计要求的深度以后,必须进行桩孔的清渣与调浆,避免孔底存在碎石、沉渣等杂物。

4.4钢筋笼的制作与放置

在钢筋孔的制作上,必须采取直流电焊设备进行人工制作,以保证其制作的精度。在实际的制作中,主筋连接采用的是双面同心搭设焊接的处理方式。而箍筋要采取螺旋渐进的方式,用镀锌铁线与箍筋绑扎,在焊接过程中依据超长钢筋笼的相关焊接方式加以处理。在钢筋笼的吊装上,一般采用的是吊车吊装的方式,以保证在吊装过程中钢筋笼轴心与孔轴心可以对准。在钢筋笼的放置过程中,需要人工加以调直,缓慢下沉。当钢筋笼安放结束以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结束语

当前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快速发展可利用的土地资源面积也日益匮乏,面对土壤资源过度消耗的情况,高层建筑体系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高层建筑与超高层建筑在空间利用率、容积率方面有着较大优势,但是其地基基础与桩基础施工的技术要求也更加严格。再加上不同地区、不同地理条件施工局限性大,桩基础施工技术好坏关系到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对此加强桩基础施工技术的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蔡雄波.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论述[J].居舍,2019(06):59.

[2]陈磊.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04):32-33.

[3]赵小磊.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2):232.

[4]王秋平.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9(04):28-29.

作者简介:

何彦鹏 出生年月:1983年10月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 研究方向:土建施工

猜你喜欢

桩基础技术土建施工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及应用探析
建筑项目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分析
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
刍议土建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
浅谈工业厂房土建施工的施工工艺
关注建筑工程领域内的土建施工技术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