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研究

2021-03-03韩立鲜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45期
关键词:桩基础技术土建施工建筑工程

摘 要:地基强度及承载力过低是目前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常见的一项问题,在该类地基上进行施工,施工难度较大,如果没有采取合理的施工技术,工程竣工后易出现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因此,桩基础施工技术出现在了建筑工程技术领域中,合理应用桩基础技术,可以使建筑工程施工中遇到的地基松软、承载力不足等问题得到处理,从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技术

引言

桩基础施工技术是指借助一种地基土地结构处理技术,让该地的土地结构由桩基以及其连接承台共同组成。针对桩基础来说,其自身的连接作用非常强,能够科学的将上层建筑工程与地面衔接起来,并向地面传递上层建筑结构的荷载力,从而保证工民建结构抗震能力以及抵抗外部荷载能力可以全面增强。并且,在具体的工民建施工工作开展过程中,在依照实际施工情况的基础上,对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利用,还可以进一步对建筑结构沉降问题进行规避,对工程质量以及效果的提高很有益处。

1 桩基础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的重要性

桩基础是建筑物地基基础形式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由基桩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构成。若桩身全部埋置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这种类型的桩基就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常用的低承台桩基。在部分建筑工程中,桩基的大部分都位于地下,桩基的部分位于地面上,这种类型的桩基被称作高承台桩基,在建筑工程中对高承台桩基进行应用,能够使地面部分主体建筑与建筑地基部分之间的连接变得更加紧密,这主要因为桩身同时存在于地面下及地面部分中。除此之外,通过对承台建筑的应用,地面建筑的抗风能力、抗震能力也都得到了显著提升。由此可见,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对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应用,对于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来说意义重大。

2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2.1 挖孔桩施工技术

挖孔桩分为人工挖孔桩和机械成孔桩,机械成孔灌注桩又分为震动成孔灌注桩、冲击成孔灌注桩、旋挖成孔灌注桩、长螺旋钻孔灌注桩等桩基础形式。每种桩基础形式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一般情况下,人工挖孔桩不适合流沙层和淤泥层,人工孔桩桩径大、承载力大,但工期相对较长,并且需要大量的人员参与,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工程的造价;冲孔桩不适用于流沙层、大孤石土层,施工速度快、造价低;振动成孔灌注桩、旋挖成孔灌注桩、长螺旋钻孔灌注桩不适用于大孤石土层,施工速度快,但桩径小、承载力小需要桩数多,由于放钢筋笼是插入式,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能保证,跟浇混凝土过程中,有可能土层挤压产生井宿,工程质量难保证。在具体的工民建施工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想保证桩基施工技术应用的更加合理,那么就一定要科学的分析,合理选择桩基础形式,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如果场地条件比较特殊,必须要借助人工挖孔桩方式时,则需要对每日成孔深度进行严格把控,将其控制在1m以内,同时,支模扎钢筋在孔壁灌注混凝土,以便孔壁施工质量以及效果能够得到保障。机械成孔灌注桩成孔过程中,需要注意在满足设计深度需求的基础上,再进行一部分浇混凝土扩孔操作,并在护臂中安装钢筋笼,最后浇筑混凝土。

2.2混凝土灌注要点

在钢筋笼吊放完毕之后应立即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其具体施工要点如下:(1)科学地安装导管。在安装导管之前,首先利用试验的方式检测导管接头部位的抗拉性能进行检测,避免采取压气方式对其进行试压,一般主要采取水密检测方式,但是检测用的水压要大于1.3 倍孔内水深压力,且不可小于1.3 倍混凝土灌注最大压力。在检测导管质量合格之后立即进行混凝土灌注作业。(2)孔内灌注混凝土。在灌注混凝土之前,结合实际的需求科学地配置混凝土,确保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合理性,并要搅拌均匀各种混凝土的施工原材料。比如,在选择混凝土集料期间,可以优先以卵石为主,其最大粒径要小于1/6~1/8 的导管内径,同时不能低于1/4 最小钢筋净距;在选择细集料期间,应主要以中砂为主,确保其良好级配。如此一来,就可以确保现场施工中所用混凝土的质量。在灌注混凝土期间,为了确保混凝土灌注施工的质量,在灌注混凝土之前利用球胆进行止水操作。在第一批灌注用的混凝土施工质量满足规定要求之后,要在钻孔中继续灌入混凝土,避免出现中断操作,确保混凝土灌注的连续性。在灌注混凝土期间,需要结合混凝土凝结时间进行合理确定,并且在灌注混凝土期间避免将导管直接拔出混凝土的表面。在混凝土之前还要注意检查其坍落度,确保灌注时间与速度控制的合理性。此外,在混凝土灌注施工期间,要避免遗漏混凝土拌合物,同时要仔细测量混凝土面高度,确保提升导管的缓慢性,且要使其保持良好的竖直性,期间如果发现钢筋笼卡住导管,那么可以通过转动导管的方式使其脱离钢筋笼,并继续将其调整至钻孔的中心位置处,最终通过逐节拆除导管的方式完成混凝土灌浆操作。

2.3钢筋笼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过程中,对于钢筋笼施工技术来说,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般而言,在具体的钢结构施工工作开展阶段,一定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考量,严格注意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一方面,在预制钢筋笼期间,需要把控钢筋的型号、规格及数量等,严格根据施工图纸要求进行,确保保证钢筋笼的直线长度与外径长度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提升钢筋笼的施工效果。另一方面,在钢筋笼安装阶段,需要有效的对三点吊装模式进行利用。施工期间,应该先对钢筋笼的位置进行固定,然后再开展护块安装。在这一期间,需要对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控制,然后对钢筋笼的截面接头以及钢筋接头数量进行把控,尽可能的控制在50%以内。此外,在对钢筋笼开展施工作业过程中,需要严格的对沉渣进行关注,必须确保其能够一次清空,保证不会出现二次操作的现象。

2.4 预制桩施工技术

预制桩施工技术在实际运用到高层建筑工程当中时,对桩基的要求相对较高,而且还需要在基础建设前期开展制作工作,确保能够保障预制桩的内部结构,从而保障建筑工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而且,预制桩施工技术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主要分为混凝土预制桩与钢管预制砖,两种各自有各自的优势。有关施工人员在实际运用这种技术时,需要分析高层建筑施工对桩基础施工的要求,从而能够提高基础施工的质量,为后期的建筑工程打下良好基础。与此同时,在预制桩进行打桩时,还需要运用振动、水冲、锤击等方式进行打桩。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期间,会应用到大量的施工技术,各项施工技术都会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其中,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意义重大,合理应用该项技术,控制关键环节,可以确保建筑工程在具体应用期间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由此可見,在研究相关技术期间,要加强对桩基础施工技术的研究,针对不同类型的桩基施工技术的优势进行分析,严格控制施工关键技术指标,规范开展施工。

参考文献:

[1]董磊.土建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门窗,2019(02):33-34.

[2]王海山.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1):153-154.

[3]杨涛,李广亮.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9(01):306.

[4]谢晓强.建筑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02):34-35.

[5]曹晶.建筑工程中冲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2):114.

作者简介:

韩立鲜 出生年月:1981年9月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 研究方向:土建施工

猜你喜欢

桩基础技术土建施工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及应用探析
建筑项目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分析
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
刍议土建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
浅谈工业厂房土建施工的施工工艺
关注建筑工程领域内的土建施工技术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