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象油画及油画民族化探索

2021-03-03高楠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民族化本土化

摘 要:油画源自西方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传到中国以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碰撞、渗透、融合,呈现出民族化、本土化特征,实现了创新发展,形成了意象油画这一绘画类别。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油画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程度不断加深,油画的民族化倾向也更加明显。通过分析意象油画的概念和内涵,探讨意象油画的产生和油画创作中的民族化倾向,以促进中国油画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意象油画;民族化;本土化;传统美学

作为从西方传播到中国的绘画艺术形式,油画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这是因为油画相当注重色彩的运用,颜色变化具有很强的真实性,是绘画艺术中能充分体现创作者情绪的艺术形式。油画诞生于15世纪欧洲一个叫尼德兰的地方(现在的荷兰和卢森堡境内),后来不断发展,在全世界广泛传播。与世界各地各民族的艺术相融合后,油画艺术得到创新,逐渐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绘画艺术形式,受到广泛认可。油画家在创作时,对色彩进行主观化的组合和搭配,形成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油画传入中国后不断发展,与中国文化艺术相交融,呈现出民族化、本土化特征,形成了意象油画这一绘画类别。大量的中国油画家积极探索和创作民族化、本土化中国油画,推动了中国油画的发展。探索意象油画和油画民族化,对于创新中国油画具有重大意义。

一、意象油画的概念和内涵

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属于中国文化中的美学范畴。中国绘画讲究“意在画外”“画中有诗”,追求意境美,强调借助意象传达内心情感。意象油画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油画,即用油画的材料,描绘画者心中的人物、色彩、风景以及内心深处的某一种感动。意象油画颠覆了传统的油画流程,也更接近艺术的本体。相较于写实性较强的西方油画,中国意象油画更多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东方美学等内容融入油画创作,摒弃了西方传统绘画艺术追求的“模仿说”“镜子说”等观念。油画传入中国之后与中国文化相融合,不断变革,逐渐形成意象油画,实现了油画的本土化、民族化发展。意象油画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美学精神,传达了画家的主观感受。在创作意象油画的过程中,画家通过提炼对审美客体的直觉感悟,根据中国审美理念塑造中国意象,强调意境的呈现,使画面具有中国美学风格,从而达到“以意构境、以意造型、以意生色”的境界。笔者认为意象油画的理论来源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说”。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围绕“意象”提出了一系列文艺美学上的基本理论问题。可以说,《文心雕龙》是“意象说”的集大成者。“意象说”强调“美在意象”,美在“象”外之“意”,而意象油画非常注重意象的塑造。同时,意象油画体现了传统文人的“写意”思想。例如,20世纪我国油画家在油画本土化改造和民族化创作的过程中,运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线描、散点透视、意笔等画法,并结合西方油画技法创作中国题材油画。这些尝试在一定程度上为意象油画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促进了意象油画的创新发展。随着中国绘画艺术的蓬勃发展,意象油画必定会在世界艺术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意象油画的产生

(一)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传承

中国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曾说:“写生我懒求形似,不厌声名到老低。”他认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齐白石“似与不似”的绘画理念展现了中国绘画的精髓之处。纵观中国绘画史可以发现,中国传统绘画追求“气韵生动”,即注重表现宇宙万物的气势和人物的精神气质、风致韵度,达到自然生动美学境界,使画面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中国水墨画鼻祖之一的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传神写照”理论,认为画画要着重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除此之外,北宋著名诗人、画家苏轼认为绘画要讲究“神似”,但并非不要“形似”。他将绘画与诗歌、书法进行了巧妙融合,增强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趣味性和审美性。

西方油画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中国画家结合古代绘画大家的各种绘画理论和创作理念进行油画创作,意象油画从此形成。中国意象油画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艺术形式,而是油画艺术在中国本土文化下生成的、能体现中国民族文化特质的绘画艺术,是中国传统绘画不断创新发展的结果,体现了东方美学风格。具体来说,意象油画注重用留白和散点透视手法营造画面意境,使用调色油调和颜料使画面具有流动感,还对西方油画技法进行了改良。

(二)对西方油画创作理念和技巧的借鉴

意象油画的本质是油画,仍属于西方绘画范畴,注重情感宣泄和表达,没有将绘画内容局限于客观事物上,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其实对西方油画创作理念和技巧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借鉴,尤其受到西方现代派美术的影响。西方现代派美术是20世纪以来具有前卫特色、与传统文艺分道扬镳的各种美术流派和思潮,包括野兽派、立体派、表现派、抽象派、未来派、超现实主义等。西方现代派美術受到现代哲学思潮的影响,追求表现主观感受和新的艺术形式,强调绘画冲动、绘画激情,注重表达创作者内心炙热的情感,作品画面中的形象比较饱满。例如,现代抽象艺术奠基人康定斯基惯用流动和跳跃的线条进行情感表达,依托色彩使画面呈现出如同音乐一般的美感。在康定斯基看来,色彩是音符,不论线条和色彩最终都指向内在精神的抒发。荷兰风格派的创始人蒙德里安将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推进一步,依托垂直线条和水平线条构建抽象艺术造型,以红、黄、蓝、白、黑为基本色彩填补在线条区隔的区域中,扩展了油画视觉语言,增强了油画艺术感染力。而意象油画作品则体现了中国人追求的“含蓄”“中庸”等思想,更注重画面意象和意境的塑造,往往通过意象传达思想情感。当然,部分意象油画也借鉴了西方油画创作技法,具有强烈的色彩和突出的个性。

要而言之,意象油画综合了中国传统绘画、西方各流派绘画的理念,既有对西方现代派绘画理论的借鉴,又实现了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可以说,意象油画是东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相互碰撞、相互渗透的结果。

三、油画民族化

油画作为一种舶来品,自明朝万历年间传入中国,在中国发展已有数百年之久,与民族本土文化不断碰撞和融合。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绘画艺术迎来了新的春天,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2004年4月,《美术观察》杂志和《文艺报》、《美术》杂志、《中国油画》杂志、世纪在线中国艺术网联合在北京召开“中国当代油画发展的民族化道路座谈会”。与会者回顾了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历程,论述了油画民族化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如今,中国油画的本土化和民族化仍有进一步深化的潜力,要经历一个自然、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油画必须根植于中华文化深厚的土壤,吸取中华民族文化的养分,从而实现创新发展。

四、油画创作中的民族化倾向

意象油画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油画家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我国古代文人一般会通过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等方式进行诗词歌赋创作。这种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在中国意象油画创作中也展现得淋漓尽致。可见,意象油画自身就带有一定的民族化倾向、本土化倾向。此外,在创作意象油画的过程中,画家不仅赋予了画中景物以“生命”,注重意象的塑造,还对油画创作手法进行了改良,所画的物象也极具中国特色,创作技法和创作内容呈现出本土化、民族化趋势。纵观意象油画的发展,意象油画的民族化倾向逐渐明显。如今,很多创作者在油画创作过程中融入了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以确保意象油画具有民族特色,彰显中国文化的魅力。

五、结语

西方油画传到中国以后,与中国传统文化不断融合发展,呈现出本土化、民族化趋势。可以说,油画被我国民众逐渐接受的过程,也是油画中国化、民族化的过程。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派美术对于油画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随着中国美术的不断发展和中国美学思想的不断传播,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油画在发展过程中实现了不断创新。意象油画既有对西方现代派绘画理论的借鉴,又实现了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是东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相互碰撞、相互渗透的结果,是油画民族化和本土化的结果。意象油画注重意象的塑造,追求意境美,还融合了西方油画表现手法,既区别于西方传统油画,又具有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美学精神,传达了画家的主观感受。在创作意象油画的过程中应当选择适当的题材来展现中华民族文化,传达中国美学思想,不断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油画创作中,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增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心、民族自豪感、文化认同感,促进意象油画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浩鹏.中国当代意象油画的理论困境与突破策略[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84-88.

[2]王志伟.开放与闭合:当代中国意象油画的现代内涵与观念反思[J].长江文艺,2021(2):128-131.

[3]汪臻.论“文人油画”对“民族化”和“本土性”的误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0(6):202-204.

[4]高嵩.探析当代意象油画创作在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塑造中的运用[J].美与时代(下),2020(3):59-61.

[5]吴章进.意象油画的产生背景和文化根源[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9(3):65-68.

[6]曾彬.中國传统美学语境下的意象风景油画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8.

[7]王慧.意象油画视域下的油画民族化倾向辨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8(14):15.

[8]徐榛.当代意象油画形式语言的艺术特征研究[J].参花(上),2021(11):66-67.

[9]宁婷,汪清.从“镜像”到“心象”的转换:中国当代意象油画审美图式的建构[J].四川戏剧,2018(9):190-192.

作者简介:

高楠,硕士,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学、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民族化本土化
江文也钢琴音乐民族化的创作实践研究
当代中国芭蕾舞剧的民族化探析
中国酒包装设计朴素美研究
中国当代动画电影的民族化与国际化
服饰元素在油画创作中民族化意义的研究
从艺术要素看样板戏
立人教育成就教师的本土化发展
“毒树之果”证据排除规则本土化的必要性分析
泰国神话与印度神话中神祗形象的对比研究
国内少儿音乐教育发展的困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