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教育对自闭症儿童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

2021-03-03翁徐莹

幸福家庭 2021年22期
关键词:自闭症美术儿童

翁徐莹

自闭症儿童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儿童群体,他们在人际交往以及语言交流方面存在明显的障碍。自闭症儿童作为一类特殊的社会群体,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自闭症儿童的成长教育问题也成为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之一。自闭症也被称为孤独症,是一种发育障碍,一般在三岁前儿童会出现一定的症状,会严重影响儿童的成长以及身心发展。而美术教育对自闭症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充分认识美术教育的价值,鼓励儿童不依赖语言、进行大胆的自我表现,帮助自闭症儿童逐渐恢复心理健康,促进自闭症儿童的身心发展。

一是语言能力障碍、交往障碍。自闭症儿童的明显特征就是心理发展比较缓慢,他们在语言能力以及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部分自闭症儿童在较大年龄时依旧无法与人进行正常交流。同时,长期不与人交流也容易导致儿童语言能力逐渐弱化,拉大他们与同龄人之间的差距,带来各种明显的沟通障碍。

二是智力发展缓慢,内心存在较大的反差。自闭症不仅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还会对儿童的智力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导致儿童容易出现智力低下、反应缓慢等问题。由于自闭症儿童与外界缺乏足够的沟通,在认识世界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他们很难主动地学习,对外界的刺激表现得比较冷漠。部分自闭症儿童会对某些事物产生较高的关注度和敏感度,心理表达矛盾,内外存在较大的反差。

三是重复的行为,认知水平与学习水平较低。自闭症儿童一般存在重复的、固执的行为习惯,这类特殊的行为主要表现在感官、学习、物品以及对环境的依赖上,根据不同人的身心特征而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行为,如自我伤害、攻击他人等。在学习方面,自闭症儿童在视觉处理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具有较强的机械记忆力,同时他们也存在注意力迁移困难、注意力不集中、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四是共病现象。自闭症儿童还存在一个共病现象,疾病与疾病之间具有共同的表现症状,这是造成自闭症难以诊断或是难以正确治疗的原因之一。根据相关科学研究表明,自闭症儿童具有一些边缘症状表现行为,如害羞、社会退缩、厌世、轻微的社会恐惧症、具有一定的强迫行为等,这些都是导致医生诊断困难的原因。比如,部分语言发育迟缓的自闭症儿童容易被误诊为智力障碍儿童;部分阿斯伯格症患者容易被误诊为多动症。由此可见,共病现象在心理疾病中较为普遍。

(一)涂鸦创作时期的艺术感知

自闭症儿童虽然交往能力弱、智力发育迟缓、行为能力发展缓慢,但是他们的内心十分丰富、纤细,具有丰富的艺术细胞和敏锐的感知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美术教育,尝试打开自闭症儿童的心灵,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在进行美术教育时,教师要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根据自闭症儿童的认知特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的内容。

首先,教师要让自闭症儿童熟悉和了解绘画的材料与工具,引导他们感受不同材质、不同质地工具和材料的区别,支持他们自由地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感到舒服的工具,让自闭症儿童自愿地进行美术学习活动。教师可以从简单的线条入手,画出不同长度的线条,通过线条之间的交叉、粗细的变化,构成不同的简单图形或是立体的线条图形,让自闭症儿童认知到线条的作用、感受到线条和面之间的魅力。

其次,教师要引导自闭症儿童认识三原色,让他们深入感受冷色调和暖色调的区别,引导他们利用不同色调表达不同情绪的方法。在熟知不同色彩之间的冷暖色感、轻重感、情感、五官感受及音乐感的基础上,自闭症儿童会用不同的颜色代表自己的情绪。这时,教师要观察自闭症儿童对颜色的喜好,判断他们的色彩心理,为他们制订个性化的美术教学方案。

最后,教师可以利用蜡笔、油画棒等进行简单的色彩教学,安排自闭症儿童进行简单的涂色、着色练习。在学习画画的初始阶段,教师可以采用手工制作、拓印、描框涂色等简单的绘画工具帮助自闭症儿童感受画画的乐趣,引导他们加强对自身肢体动作的控制,提升他们对色彩的敏感度,培养他们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和运用色彩的能力。在美术教育中,教师要经常适时地给予自闭症儿童鼓励和肯定,从而培养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和主动性。

(二)象征期恰当地引导

自闭症儿童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弱于正常儿童。因此,教师在开展美术教育时,要时刻观察自闭症儿童的活动情况,判断其认知能力是否处于象征期。象征期阶段的自闭症儿童对身边的一些事物能产生具体的认知概念,并能将实物和图片中的图形进行对应,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象征期,给予自闭症儿童科学的引导,帮助他们理解整体和局部的概念,扩大他们的认知范围,培养自闭症儿童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智力的发展和行为认知能力的发展阶段和其他正常儿童不同。自闭症儿童不同阶段的认知提升期较短,因此,在培养他们感知和体验物体时,教师要提高自闭症儿童对身体动作的控制能力,帮助他们明晰美术词汇的概念,准确抓住最佳的引导时机,适当地引导他们主动学习、自由发挥,合理地调整自闭症儿童不正确的握笔姿势或是绘画姿势,促使他们的肢体动作能向精细动作转变,以此提高自闭症儿童的行动力和控制力,增强他们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和创作能力。

(三)形象物化阶段抓住时机

在对自闭症儿童进行美术教育時,教师要仔细观察他们的状态,精准地判断他们的学习效果,为他们提供科学的引导和充分的支持。在自闭症儿童掌握初级绘画技能后,教师要引导他们主动观察身边的事物,让他们利用手中的画笔将图画和身边的事物联系起来,引导他们观察不同事物独有的特征并进行描绘。

当自闭症儿童认识了物体的颜色后,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心目中的颜色,培养自闭症儿童的社会意识,利用美术、绘画、颜色等载体,鼓励自闭症儿童勇于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和外界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对话。

处于形象阶段的自闭症儿童在绘画时喜欢反复画某一个事物,这种行为表明自闭症儿童对这个物体的印象深刻。教师可以将手工课和美术课相結合,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通过玩橡皮泥、玩陶土等形式,训练自闭症儿童的肢体协调能力和眼手协调能力,丰富他们的触觉神经。在按、压、搓橡皮泥的过程中,自闭症儿童大胆主动观察并创作自己身边的事物,这有助于他们体验到亲自动手操作的快乐和进行美术创作的成就感。

(一)激发儿童潜能,提高感官认知能力

教师要充分借助美术教育的引导作用,帮助自闭症儿童打开心扉,激发他们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为自闭症儿童提供更多的可能性。通过美术学习,自闭症儿童可以逐渐加深对线段、图形、动物、植物等的了解,进一步开发自身的潜能,感受到绘画的乐趣。教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绘画活动,培养自闭症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鼓励儿童、表扬儿童,增强自闭症儿童学习美术的信心,促使他们获得学习的满足感、成就感以及喜悦感,引导自闭症儿童敞开心扉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从而提高自闭症儿童的感知能力。

(二)丰富情感,增加情感宣泄方式

自闭症儿童的情感发展速度较慢,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们的情感表达方式变得越来越单一,甚至部分自闭症儿童不愿表达自我情感。在这样的情况下,有效的美术教育可以增加自闭症儿童宣泄自我情感的途径,通过涂鸦、即兴创作等方式,引导自闭症儿童自由、大胆地表达内心的情感。

(三)提高适应力,扩大儿童的交际范围

自闭症儿童不愿与人进行交流的根本原因是他们的适应能力较差。在美术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培养自闭症儿童的适应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语言交流,帮助自闭症儿童打开内心的枷锁,逐渐提升自闭症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不断地拓宽自闭症儿童的交际圈,促进自闭症儿童的心理康复和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对自闭症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深刻认识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积极影响,拓宽自闭症儿童的表达渠道,提高自闭症儿童的适应能力,更好地促进自闭症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为自闭症儿童今后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浙江康复医疗中心)

猜你喜欢

自闭症美术儿童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基因剪刀”或可减轻自闭症症状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自闭症是个什么鬼?
自闭症孩子画作中国美术馆展出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