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

2021-03-03孙秀莲

幸福家庭 2021年22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绘本幼儿园

孙秀莲

幼儿园阶段是培养幼儿认知能力的启蒙阶段,早期的幼儿阅读活动对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幼儿园通过开展有效的绘本阅读活动,能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宜的绘本内容,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提高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的有效性。

绘本阅读活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与教学要求,对于提升幼儿教育的质量及促进幼儿的发展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教师要善于联系幼儿、教学、绘本阅读之间的关系,深度挖掘绘本阅读活动的教学价值,发挥其教学优势,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绘本阅读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价值分析

从儿童文学的角度分析,绘本阅读建立在幼儿对未知事物兴趣的基础上,将幼儿的形象记忆特点与图形意识启蒙相结合,可以让幼儿在阅读中直观地理解知识,提升幼儿的主观意识。随着现代化启蒙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绘本阅读活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为幼儿呈现了一个多彩的世界,逐渐帮助幼儿形成了主观意识思维。

从幼儿的角度分析,绘本阅读教学形式能为幼儿提供更好的认知体验。绘本阅读活动为幼儿提供了色彩斑斓的启蒙材料,尤其是里面的图画,可以帮助幼儿找到具有价值的主线故事,极大地促进了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激发了幼儿的创造潜能。

二、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绘本阅读教学的深入探究

结合当前的教学体系来看,幼儿园并没有深度挖掘绘本阅读活动的实际价值。大部分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将绘本作为辅助教学工具,用于解释难以理解的文字内容。而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对绘本阅读教学缺乏深入探究,导致绘本阅读教学活动过于形式化,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同时还阻碍了幼儿教育的发展。

(二)缺乏明确的阅读教学目标

当前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的目标不明确,部分教师对绘本阅读教学缺乏正确理解,没有充分发挥绘本阅读教学的最大价值,仅将其作为课堂教学中的调味剂,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趣味性,但这只是绘本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部分幼儿教师没有深入地探究绘本阅读教学的目标,增加了绘本阅读教学的难度,不利于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三)绘本筛选难度较大

在开展阅读教学中,部分幼儿教师没有结合教学进度筛选绘本,导致绘本阅读教学内容与幼儿实际情况不符,无法发挥绘本阅读的实际教学价值。与其他阶段的教学相比,幼儿教育阶段教学难度更大,所肩负的教学责任更为重要。这是由于幼儿正处于心智尚未发展成熟的时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但是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由于师幼沟通不畅等问题,导致绘本筛选的难度越来越大。

(四)缺乏对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阅读教学中缺乏对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幼兒园绘本阅读活动开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绘本阅读教学逐渐趋于小学化的问题较为突出,部分幼儿教师在绘本阅读教学中主要采用提问、讲读的方式,制约了幼儿自由阅读能力的提升,无法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占据了教学的主体,忽视了幼儿对绘本的自主认知与理解,阻碍了幼儿思考能力的提升。总之,目前大多数幼儿园在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时,缺乏对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难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甚至会弱化幼儿的理解能力与整体素质,严重阻碍了幼儿今后的发展。

三、幼儿园开展绘本阅读活动的有效方法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趣味性

幼儿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不断转变教学观念,通过教学分析、对话等方式为幼儿创设充满趣味性的课堂环境。在开展绘本阅读活动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幼儿深度理解绘本中的故事内容,感受不同人物的情感,并根据幼儿的思维方式详细分析每一个故事情节,以提升幼儿的批判性思维。因此,在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绘本读物中的图画,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所要表达的信息与思想。

例如,在阅读绘本《鳄鱼怕怕医生怕怕》时,教师要引导幼儿分析鳄鱼和牙医的对话,让幼儿充分考虑主人公的身份及想要表达的独特意义。如“我一定得去吗?”这一问句表达了不同的意义,教师要在绘本教学中注重将绘本中的图画与文字有机结合,基于宏观的角度突出绘本故事的整体含义,避免幼儿出现阅读及理解偏差的问题。又如,在阅读绘本《我不想生气》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幼儿仔细观看图画,然后让幼儿思考兔子为什么会生气,接着再让幼儿表现自己生气时的样子,最后与幼儿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将绘本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不仅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同时还能提升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二)正确选择绘本读物,丰富幼儿的阅读活动

绘本是符合幼儿启蒙阶段认知能力、理解能力的一种阅读读物,能激发幼儿参与阅读活动的兴趣,在幼儿园阅读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幼儿教师应积极创编绘本,进一步促进幼儿手、眼、脑的协调发展,实现个性化阅读。在创编绘本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并发挥阅读材料的特性,让幼儿在阅读中学有所乐,学有所成,提高阅读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幼儿的思维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往往对看得到、摸得着的事物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并从中积累丰富的经验。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制作立体式绘本,通过巧心思、妙想法,利用平常的小物件制作出丰富多彩、颜色鲜明、造型可爱的绘本。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开发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例如,在制作关于“谁的肚脐”这一主题内容的绘本时,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用不织布做出立体的蘑菇形状,通过可爱的造型、鲜亮的色彩给予幼儿强烈的视觉冲击。教师可以在绘本的每一页、每一个物体上都设置一个小洞,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教师还可以在每个小洞的边上画上不同颜色的小问号,当幼儿在阅读中看到问号就要提问:“这是谁的肚脐呀?”教师通过和幼儿一起制作立体绘本,可以拉近与幼儿之间的距离,帮助幼儿建立与绘本的有效互动,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三)鼓励幼儿积极思考,提升幼儿的思维能力

在引导幼儿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将幼儿的发展与绘本阅读联系在一起。现代化的幼儿教育与传统的幼儿教育具有较大的区别,现代化幼儿教育更注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着力开发幼儿的智力,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因此,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幼儿教师要善于挖掘绘本内容,充分发挥其最大的教育价值,利用各种问题引导幼儿在阅读中结合绘本内容进行思考,帮助幼儿理解并体会绘本中所表达的情感与意义。例如,在阅读绘本《动物园》时,教师可以合理地引导与启发幼儿,通过问题引导幼儿参与阅读。该绘本主要描写了动物园中不同动物面对不同困难时的样子,如大象,它是陆地生物中体型最大的动物,但是绘本中描写的大象处在狭窄又冰冷的空间中,会变得无助、弱小。对于这种具有思考性与批判性的绘本读物,幼儿难以领悟其要表达的情感与含义,因此教师需要给予幼儿正确的引导,鼓励幼儿结合绘本内容进行思考。在教学这类绘本时,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并以此为基础引导幼儿探索绘本内容,鼓励幼儿积极思考,不断提高幼儿的认识水平和思考能力,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绘本阅读教学在幼儿教育阶段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要积极挖掘绘本内容,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绘本阅读活动,让幼儿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开阔幼儿的视野,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第三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绘本幼儿园
绘本
绘本
绘本
我爱幼儿园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爱“上”幼儿园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