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健康教育中绘本资源的运用

2021-03-03周密

幸福家庭 2021年22期
关键词:绘本幼儿园资源

周密

在幼儿教育中,很多家长不仅关注幼儿在园的学习和发展情况,更关心幼儿在园的心理健康状况。当前,教师要将幼儿的健康成长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探索新的教育内容,创新教学方式,让幼儿通过教学活动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幼儿的心理素质。本文分析了幼儿园健康教育中绘本资源的运用问题,探讨了绘本资源在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幼儿园健康教育中绘本资源的运用方法。

(一)绘本资源积累少

在幼儿园健康教育中,多数教师通常会给幼儿讲故事或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很少利用绘本资源开展教学活动,这也是现阶段幼儿健康教育领域绘本资源积累较少的主要原因。大部分教师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缺乏对绘本资源的积累,没有充分地将绘本资源和幼儿的健康教育相结合,没有结合幼儿的兴趣和身心发展特征开展活动,进而难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绘本教学方式单一

在学前教育领域,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培养幼儿养成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当前,绘本虽然受到较多教师的关注和喜爱,但是多数教师通常利用绘本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很少利用绘本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这也是因为很多教师不知道如何利用绘本资源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不会挖掘绘本中的健康题材,从而导致绘本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三)缺乏师幼互动

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能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还会对幼儿的日常生活产生很大影响。针对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大部分教师都会选择言语说教的方式帮助幼儿改正,但是幼儿的年龄较小,理解能力较弱,难以接受言语说教,且有时会对教师的说教产生抵触情绪。绘本具有可爱的图画和动听的故事,深受幼儿喜欢,在幼儿园各个教育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但是教师利用绘本资源进行健康教育时,过于注重完成教学任务,向幼儿传授知识技能,忽视了幼儿主动的思考,没有积极地与幼儿进行互动,从而影响了幼儿的积极性。

(一)丰富幼儿情感体验

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幼儿的情绪会跟随故事的主要剧情及主人公的遭遇而发生变化。幼儿在阅读故事时,会表现出不同的面部表情,对喜欢的绘本会进行反复地翻看,可见绘本阅读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影响幼儿的心情。因此,教师引导幼儿通过绘本阅读感受真善美,能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让幼儿初步感受分享与合作的乐趣。

(二)提升幼儿健康认知

绘本的突出特点为图多字少,幼儿可以结合图画理解健康方面的内容。在幼儿园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绘本的特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结合绘本内容创建教学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对健康形成初步的认知。在活动开始前,教师让幼儿自主翻阅绘本,可以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丰富自己健康方面的知识,增长生活经验,进而更好地了解社会,对健康生活形成全面的认知。

(三)培养幼儿健康行为

教师可以利用绘本资源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通过讲授故事、角色扮演、创设情境等方式,让幼儿了解正确的健康行为,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与幼儿实际生活相联系的绘本资源,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一)合理选择资源,渗透健康知识

在幼儿园的健康教育中,教师需要明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健康教育目标,让幼儿掌握一些比较实用的健康常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教师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不利于全面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可以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入手,时刻对幼儿进行观察。教师需要结合幼儿的认知及年龄特征,合理地选择绘本资源,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通过绘本中的行为和对话,引导幼儿掌握相关的健康知识,帮助幼儿纠正自身的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以中班的绘本故事《根本就不脏嘛》为例,该绘本以幼儿的语气展开了对话与沟通,高度还原了幼儿的言行举止,讲述了一名小女孩不想洗手并为自己进行了一系列的辩解,当她了解不洗手的危害后便开始主动地洗手。在利用该绘本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比的形式让幼儿牢记洗手这一环节的重要性,认识到不洗手带来的危害,从而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结合幼儿实际,融合健康教育

首先,教师要探索幼儿园需要渗透的健康教育内容,比如饮食卫生、营养卫生、习惯卫生等,结合幼儿的实际认知确定教育内容和目标;其次,教师要基于教育内容选择合适的绘本资源,激发幼儿阅读绘本的兴趣;最后,教师在选择绘本资源时,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经验,选择以故事为主的绘本,提升幼儿学习健康内容的积极性。例如,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会保护眼睛、耳朵等五官的健康,可以利用绘本《可爱的身体》,让幼儿了解身体的不同部分,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

(三)开展绘本活动,保护幼儿心理

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出现心理问题的儿童数量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受到成长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幼儿在性格上有所差异;部分家庭对幼儿过度的溺爱,从而导致幼儿形成任性的性格;部分家庭对幼儿较为严厉或是不重视幼儿,导致幼儿产生自卑的心理。这些都是幼儿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绘本蕴含深层的意义和知识,通过引人注目的图画和简短的文字讲述故事。教师可以结合绘本开展阅读活动,让幼儿先自主阅读,再引导幼儿掌握相关的健康知识。教师还可以围繞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组织幼儿进行情景剧表演,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深化幼儿对情感的理解,让幼儿学会进行自我调节,增强幼儿的心理素质。

(四)创设健康情境,引导幼儿探索

3~6岁的幼儿通常以具体形象思维对事物进行思考,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认知特征,创设合理的健康教育环境,让幼儿自主探索绘本资源。在幼儿园中,教师可以整理一些简单的健康教育知识海报,粘贴在幼儿园和活动区域的墙面上,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以绘本故事《苹果猪触电了》为例,在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插座和电器的附近粘贴绘本内容,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安全用电方面的知识,提升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再如,以绘本《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为例,该绘本讲述了一个十分挑食的小女孩,从哥哥的描述中了解到食物的丰富多彩,逐渐改变了挑食的习惯。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创设餐厅的氛围,让幼儿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感受吃饭的乐趣,进而改善幼儿挑食的不良习惯。

(五)开展家园合作,保证教育一致

家园合作能有效地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幼儿园在结合绘本资源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家长的力量。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健康教育绘本,让幼儿了解相关的健康知识。幼儿教师还可以向家长分享与健康教育相关的绘本,让家长在家中对幼儿进行同样的健康教育,鼓励家长在日常的生活中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教师结合绘本资源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能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感受绘本阅读的意义,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教师还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开展绘本活动、开展家园合作等方式,提升健康教育的效果,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尚府幼儿园)

猜你喜欢

绘本幼儿园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绘本
绘本
绘本
我爱幼儿园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欢乐的幼儿园
资源回收
爱“上”幼儿园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