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风雨中成长
2021-03-02刘洁
刘洁
从考试作弊被发现后坠楼,到军训中晕倒,一直以来,青少年“玻璃心”、抗挫能力弱、身体素质差等问题为人诟病。在忧叹“这样的孩子能否撑起祖国的未来”时,我们也应该反思:当下的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这样的教育会产生什么影响?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特邀相关教育者参与讨论。
孩子,是折射教育的一面镜子。在您看来,当代青少年表现出的“玻璃心”“身体素质差”等,反映了教育存在什么问题?
班建武:毫无疑问,这反映出当前学校教育过于重视学生学习,忽视对学生身体素质及意志品质的培养。但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身体素质、意志品质教育会在学校教育中被边缘化呢?这实际上涉及学校教育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首先,是学校教育的评价问题。有什么样的评价就会导向什么样的教育实践。当前,社会评价学校、学校评价教师和学生的标准,主要还是分数、升学率等硬指标。在这种情况下,不管学校还是家庭,都十分看重孩子的成绩。
其次,是学校教育的专业自主性问题。现在,教育似乎成了人人可以介入的领域,越来越被社会舆论牵着鼻子走。当学生发生一些事情时,公众往往不分青红皂白地将责任推给学校和教师,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出于息事宁人的考虑,也要求学校承担诸多不该承担的责任。这势必导致学校和教师出于安全考虑而尽可能地减少诸如体育、室外活动等有一定身体和心理挑战的教育活动。后果就是,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越来越差。
最后,是家庭养育方式的问题。“再苦不能苦孩子”一直是我国家庭养育方式的重要实践逻辑。家长大都想为孩子创造一个相对理想的成长环境,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孩子成长,生怕孩子磕了碰了。这种过度呵护,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孩子对于苦难的承受能力。
白薇:“玻璃心”这个词近年来被频频提起,用来指代那些脆弱到不堪一击的心灵。实际上,“玻璃”不是贬义词,而是一个中性词。玻璃分很多种,有单薄易碎的普通平板玻璃,也有抗弯曲强度、耐冲击强度比普通玻璃高3—5倍的钢化玻璃。
成为钢化玻璃要比普通玻璃多好几道历练工序——高温灼烤、骤然冷却,就像一个孩子,只有经过历练,才能变得坚强。而我们当下的孩子却缺少这些历练,导致他们的心灵不能承担重负,不能承受打击。家长和老师们在“胜者为王、赢者通吃”扭曲观念的誘导下,教导孩子在追逐成功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却没有告诉他们摔倒了、落后了该怎么办。每一年高考之后,几乎都会发生孩子因为考试失利而轻生的事件。我们不能只期待分享孩子成功时的喜悦,更多的时候,要和他一起面对失望、失落、失利、失败,要教给他怎样去面对“挫折”、去接受“失败”、去战胜“绝望”。
周颖:的确有少数孩子在成长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究其原因,片面的学习评价和错误的价值观形成一种可怕的力量,施压、扼制甚至绞杀我们的孩子,而学校教育很多时候无能为力。
首先,社会评价取向单一,缺少以个人多维自我实现来成就社会担当的舆论氛围和导向。学习成绩几乎成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学业之弦从六岁甚至三岁就开始绷紧,半数左右的学生在教育中体验不到成就感。
其次,幼儿时期的过度关注与呵护,启蒙教育的高期待与高紧张,重视知识技能的学习,忽视基本习惯的养成和健康心理的培养。家长们不惜一切代价为孩子争取最好的学习资源,同时大量剥夺孩子的文娱体育及社会交往时间——背负着父母重托的人生注定是不轻松的。
最后,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智育为重、分数至上的倾向,缺少多元评价,用考试分数和排名这一把尺子衡量各不相同的学生。同时,心理教育不到位、不充分,使许多学生的内心充满焦虑、沮丧和茫然。
而今,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对孩子“过度呵护”的现象都比较突出。教育为什么会成为如今的样子?
吴贤友:教育变成如今的样子,是家庭和学校“共谋”的结果——
一是这些年不断发生的校闹事件让学校管理者谨小慎微,“过度呵护”其实是一种“不得不”的被动选择。随着那些具有挑战性、竞技性的运动项目和社会实践渐渐淡出学校,学生安全虽然得到了保证,体质的每况愈下也成为预料之中的事情。
二是对成绩的过分追逐让今天的教育管理愈发精细化。社会和家庭对学校与教师的评价唯成绩是瞻,高频率的检测和评比,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将教师分成三六九等,这自然让一线教师不敢松懈。在教师能力和自身发展都没有办法保证的情况下,延长教学时间、加大作业量自然成为首选。当几科教师同时发力时,我们可以想见学生的重负。除此之外,不少学校还崇尚所谓的“无缝对接”理念,将学生的时间管理精确到每分钟,实现机械化作业。另外,在很多父母的眼里,只要成绩优秀,生活中的其他事都可以包办。
班建武:可以说,家庭和学校对孩子的过度呵护,是一系列原因共同导致的。
首先,我们对于孩子的认识存在较大的片面性。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了一半的孩子,即更多地看到孩子身体的健康、知识的丰富、理性的完备,对于孩子心理的健康、道德的完善和情感的需求缺乏足够的重视。之所以会这样,归根结底在于我们没有从心里承认孩子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活生生的人,而是将孩子视为自己生命的延续,视为在社会中获得竞争力的人力资本。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完整性就窄化为一种生理生命的安全和物质生命的竞争力,这两点几乎就构成了家庭和学校对孩子过度呵护的重要理由。
其次,家庭和学校缺乏对孩子成长与发展的动态性认识。成人自以为替孩子解决了当下可能遭遇的生活困苦,就能确保孩子将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进程,父母无法替孩子挡下所有的人生苦难。因此,除了要确保孩子身体安全、在就业方面具有竞争力之外,我们更要思考孩子将来立足于社会的最核心的品质是什么。毫无疑问,道德、审美、自立、乐观、坚毅等,将成为孩子获得人生幸福的重要因素。遗憾的是,现在的家庭和学校过于短视。
最后,家庭和学校对于教育发生的物质基础的改变缺乏准确把握。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教育都是在物质财富相对匮乏的情况下进行的,基于生存的教育需求支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实践。当代相当一部分家长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因此,他们所理解的人生之苦更多是一种物质匮乏之苦。但现在,孩子们成长的物质基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对他们而言,生存或者谋生已经不再是优势需求,他们更多考虑生存之后的精神满足和自我实现等意义问题。可是,我们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依然更关注孩子物质层面的需要,缺乏对孩子精神世界的关照。
周颖:回想从教之始,班中独生子女和非独孩子差不多各占一半,也有宠溺孩子的父母,但更多的家长会对老师说:老师你严一点,孩子不听话就打。
独生子女政策的出台,让孩子成为家庭的绝对中心。两个大家庭的全部宠溺和希望,都寄托在一个孩子身上,大家争着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把最坏的东西给阻挡掉,包括成长过程中应该经历的风雨。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也逐渐发生变化。1986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禁止侮辱、殴打教师,禁止体罚学生。从条文看,教师和学生都被保护。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这一法律条文出台之后,实际上逐渐造成了教师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的问题。当学生立场被奉为圭臬甚至无限夸大后,教师对学生的合理管教也变得束手束脚。
有人说,如今的教育少了凛冽,少了苦寒,少了磨砺。这样的教育,对于学生成长和国家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
班建武:如果孩子成长中的所有风雨都被成人给遮蔽了,那么,我们所培养的孩子将会成为温室里的花朵。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
对于孩子而言,这样一种教育和养育方式最终会造成其精神和身体双重缺钙。就精神而言,孩子将缺乏独立自主的人格,凡事都依赖家庭。这一现象的典型表现就是社会上的“啃老”问题日益突出。同时,这也会导致孩子过度以自我为中心、极度自私,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更多去索取,而很少思考自己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此外,孩子也会因为这样的教育方式而丧失对生活的审美意识和能力,从而导致生活格调低下等問题。就身体而言,孩子将缺乏迎接社会挑战的强壮体魄。健康的体魄是孩子生活和从事任何一项职业的基本前提。没有健康的体魄,不仅容易遭受种种病痛的困扰,而且也容易消磨人的意志力。
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其影响更是深远。一方面,缺乏独立自主且身体羸弱的人很难积极去创造社会财富。另一方面,社会的进步、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归根结底是建立在人的素质提高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我们培养的是精神和身体双重缺钙的人,那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失去赖以实现的基本前提。
周颖:教育少了凛冽的观点并不全面。社会转型期间多重社会矛盾与社会需求交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已经从“有学上”转变为“上好学”。当每一个家庭都在追求优质学校,而评价学校的标准是升学率时,优质教育资源将永远相对短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社会办学机构推波助澜造成超前学的“剧场效应”,不同团体出于利益考虑对升学率的炒作,压力已经不是层层传导,而是从四面八方袭来,最终的承压者是教师和学生。从这个角度说,教育充满了别样的凛冽。
但这种凛冽不是我们需要的,我们需要的是达成强健体魄、坚毅品格、乐观心态、拼搏精神所必须经历的凛冽、苦寒和磨砺。最近有段视频比较火爆:一群俄罗斯小学生在-50℃的天气顶着大雪走路回家,巨大的狂风几乎将他们吹倒在地,但孩子们没有被吓倒,而是相互搀扶着继续前进。联想到今年一月有一次寒潮,当江南某地温度降至-7℃,教育局发文要求学校适当调整作息时间,“鼓励家长接送低年级学生上下学”。难得的一次小小考验,最终许多学生连一次在冰雪寒风中行走的体验都没有。
当新冠肺炎疫情还在全球肆虐,当意识形态的冲突加剧,当西方某些国家对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封锁与围堵变本加厉,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面对全球化进程的倒退、产业链的断裂等多方面的挑战,我们的应对方案是什么?
我们固然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但更为关键的是这些未来的建设者必须要有面对逆境迎难而上的勇气毅力、不屈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这些素养要靠从小培养、系统推进,学校教育责无旁贷。但今天的教育,无论学校、家庭还是社会,无论是方案设计还是举措落地,对孩子的培养都缺少一些锐气和冲劲,缺少一些血性和坚毅。如果不是身心足够强大,那面对怀疑、对抗、撕裂的外部大环境,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家竞争,我们不禁担忧今天的学生能否在明天残酷的角斗中胜出。
在您理想中,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的青少年,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为培养这样的孩子,学校和家庭应该做些什么?
白薇:心中有温度,肩上有担当,眼里有光芒,是我理想中青少年的样子。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西南联大旧址时,感慨地说:为国家、为民族,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学习的动机。艰苦简陋的环境,恰恰是出人才的地方。
是时候了,无论家长还是教师,不仅要留给孩子一张安静的书桌,还要带他打开一扇光明的窗子。我们要明白:如果孩子只是为了分数、为了名次而学习,是功利的,也是无力的,总有一天他会因为得不到或者看不见而失落甚至放弃。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就要让他带着感恩、激情和责任去学习,对父母对家庭爱的回馈,对国家对民族的担当和使命,对教育和守护着他的那些人的报答和感激,会化作他成长的不竭动力。我们要让孩子明白:你的能力越大,你能够承担的责任就越大,你的人生价值就越大,你的幸福感就越强。我们要给孩子世上最美好的东西,不是分数和名次,不是功名和财富,而是爱的能力、担当的能力、创造幸福的能力,请许给他们一个美好的未来。
吴贤友:“培养个性特长,促进和谐发展,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应该是教育者最崇高的职业追求。著名教育家杨东平先生呼吁:要办善待儿童的教育,要办让儿童免于恐惧的教育,要办让学生充足睡眠和身心健康的教育。这样的教育诉求不仅指向学校,也指向家长,应当引起每一个教育者的深刻反思。
教育的健康发展,自然期待社会客观公正的评价。但在眼前,至关重要的是,学校不能丧失自己的教育立场和责任担当,不能被家长和社会绑架,要把兴趣、爱好、特长、健康等内容重新列入我们的课表,创新发展特色课程,发挥学校教育应有的功能。同时,要把失败教育和挫折教育纳入课程体系,让学生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勇敢面对人生的坎坷。
作为家长,最好的做法自然是坚持学习和自我发展,陪着孩子一起慢慢变优秀。如果自己做不到,那就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客观而理性地看待孩子的教育——社会精英凤毛麟角,更多的人平凡而真实地生活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勤勉又幸福。
班建武:肩负“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的青少年,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强健的体魄,而且要有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一份主动担当,有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审美素养,有独立自主的意识和能力,有善于创新的头脑和脚踏实地的工作能力。
要造就这样的时代新人,首先需要变革的是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境界与格局。我们不能仅仅从某个单一维度来看待我们的教育对象,也不能仅仅从当下的教育收益来思考教育发展的方向和未来。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对孩子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孩子作为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是一个立体的存在而非片面的、物的存在。这同时也意味着我们需要超越对具体孩子和学校教育的关注,从国家、民族、社会乃至人类的高度来定位个体教育行为的时空意义。
周颖: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其中与本话题密切相关的学生素养为“自主发展·健康生活”中所表述的“健全人格”: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
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但今天的国际大环境与核心素养研制时的背景已大不相同——2014年合作共赢是主旋律,今天的世界则进入动荡变革期,割裂对抗加剧且这种对抗将长期存在。因而,笔者以为,核心素养中“健全人格”的表述,还应加上强健的体魄、昂扬的斗志、必胜的信念,这样的公民才能應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挑战。
家庭和学校要帮助学生确立和发展学习的兴趣。人的兴趣与特长是多维的,家庭和学校要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体验、学习和思考,不断地认识和发现自己;然后依据不同学科或领域的知识逻辑、学生的学习逻辑和教师的教学逻辑,辅以爱心、宽容和激励,发展他们的兴趣。同时,家长和教师要唤醒、点燃学生。一旦有了渴望发展与成长的内驱力,学生就会自我觉醒,国家和民族所亟须的大智慧、高境界、大德才才会在年轻一代人身上萌芽生长,也会让学生一生受用。
学生要确立“大我”的意识,即社会责任感。种种“玻璃心”的表现都是因为心中只有小我,我们要告诉学生他不只属于个人,还属于家庭和集体、属于国家与社会。所以,任何事不能率性而为,也不能得过且过,更不能自暴自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