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游戏化,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2021-03-02许欣然

江西教育C 2021年2期
关键词:节奏感触觉卡片

许欣然

音乐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其中音乐节奏是音乐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在幼儿教学中要促使幼儿倾听各种好听的声音,感知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等变化。在幼儿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将音乐教学和游戏结合起来,展现出课程游戏化的特点,有序地引导幼儿探究音乐节奏,提升音乐修养。

一、听觉游戏:提升节奏敏锐感

要提升节奏感,首先要让幼儿的听觉变得敏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听觉游戏,引导幼儿根据听到的音乐节奏击打乐器,看谁击打的效果最符合相应的节奏。这样能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也能提升幼儿对节奏的敏感度。

在听觉游戏中,教师首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然后为他们展示一段节奏,幼儿分小组进行讨论,先让他们尝试用嘴巴模拟这一段节奏。接着,从每一个小组中选择一个幼儿,让他拿着鼓槌,其他幼儿则站成一排,手中拿着小鼓。拿着鼓槌的幼儿要按照节奏快慢依次敲击其他幼儿手中的小鼓。最后,看看哪一个小组模仿得最准确。除了使用小鼓作为乐器以外,还可以用击掌的方式来模拟节奏,这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在引导幼儿参与听觉游戏的时候,首先要让幼儿感受音乐的快慢,引导幼儿把握住节奏,伴随节奏的快慢敲击相应的乐器。其次还要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强弱,在遇到强音的时候要敲击得更用力一些,而遇到弱音的时候则敲击得轻一点。这样就能让幼儿形成强烈的节奏感,让幼儿整体把握音乐作品。

二、触觉游戏:强化节奏体验性

感受音乐节奏并不是只能依靠听觉,也可以尝试调动幼儿的触觉。教师可以给幼儿展示各种乐器,如鼓、二胡、铃铛等,然后敲击这些乐器,并让幼儿触摸这些乐器的相应部位,感受其振动。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会了解这些乐器的发声部位、共鸣腔的位置,还会借助触觉更好地感受音乐节奏,强化自己的体验。

例如,教师可以创设游戏“摸摸我是谁”,首先让幼儿观察鼓、二胡、铃铛等乐器,将手触摸在其发声的部位上,感受这些乐器在发声时的振动,这样幼儿能更好地体会节奏。接着,让幼儿闭上眼睛,然后说出自己摸到的乐器是哪一种。最后鼓励幼儿展开思考,说出触摸每一种乐器后产生的感觉有什么不同。这样幼儿就对各种乐器的特点有深入的理解,体验更为深刻。将触觉游戏和听觉游戏结合在一起,能很好地提升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敏感度。这样幼儿就能加深印象,发现不同乐器适合表现不同的节奏。此外,幼儿的反应能力和感受能力也会得到提升和发展。

三、感官游戏:内化节奏韵律感

感官游戏指的是将触觉、听觉、视觉等多种感觉融合在一起,促使幼儿内化节奏韵律感的一种游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幼儿展示一些卡片,这些卡片上分别画着各种小动物,让幼儿想象这些动物的叫喊声,并设定这些动物代表怎样的节奏。接着,教师展示某张动物卡片,幼儿就要按照预先设定好的节奏用乐器将其弹奏出来。在这个活动中,幼儿的感官系统被全面调动,他们对节奏的感受能力会更强。

在感官游戏中,首先引导幼儿用各种不同的动物叫声来替代不同的节奏。例如,引导幼儿思考老虎的叫声是什么样子的,接着引导幼儿思考老虎的叫声和哪种节奏比较接近。同时教师在钢琴上弹奏出两种不同的节奏,让幼儿对节奏进行感知。借助音乐卡片,可以让幼儿对读谱产生初步的认知。在幼儿已经能明确地区分各种动物代表的节奏后,在卡片上画上对应的简谱或五线谱,这样幼儿就会对乐曲也有一定的认识。久而久之,他们就能掌握读谱的能力。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教师没有直接将节奏的相关知识灌输给幼儿,而是让幼儿靠着游戏自主感悟,这样幼儿就成为游戏活动的主体,能在游戏化的课程中更好地掌握相关的乐理知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将教育和各种活动融合在一起。学者陈鹤琴也认为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儿童的工作。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幼儿更好地感受节奏,提升节奏感,就要采用课程游戏化的方法,提升幼兒的音乐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江安镇江安幼儿园)

猜你喜欢

节奏感触觉卡片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摆卡片
倒过来的卡片
一张卡片
论节奏感在爵士舞中的重要性
食的触觉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对于节奏感的培养
浅谈小学低段学生节奏感的培养——以《调皮的小闹钟》一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