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劳动教育初探

2021-03-02周旋

江西教育C 2021年2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小学核心素养

周旋

摘要: 纵观古今,劳动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教育而言,劳动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劳动教育也被赋予了不同的思想内涵,这也是由不同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不同所导致的。对于中国现代教育而言,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劳动教育成为培养学生劳动品格的新途径,我們必须对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有一个新的认识,才能够更好地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   劳动教育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劳动教育的新概念

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迫切需要。

劳动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可以发现,劳动教育很早就存在。在现代教育中,我国也确立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劳动教育占有一席之地。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对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因此,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的劳动教育有了新的内涵。对于学生来说,他们需要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学习一定的劳动技能,尊重劳动成果。

二、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一)小学生劳动意识弱,缺乏劳动素养

我国现阶段的小学生劳动意识薄弱,并且严重缺乏劳动素养。首先,小学生对劳动的认知不足,把对劳动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体力劳动上;其次,小学生对劳动价值的认识有缺陷,深受金钱价值思想的影响,十分排斥体力劳动;再次,小学生对目前的学习任务认识不到位,认为在这个阶段应该去学习文化知识而非劳动,劳动是步入社会之后的事;最后,小学生对自身已有的劳动行为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觉得日常生活中的打扫卫生等简单劳动,足以满足劳动教育的要求。

(二)学校不重视劳动教育,目标不明确

学校缺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认识,将其简单归纳在主流的文化教育当中,同时对劳动教育缺乏重视,在日常教学中也淡化了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首先,学校对劳动教育没有确立明确的教育目标,把劳动教育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在教学中着重突出文化教育,在教学中没有合理地安排劳动教育课程,或者劳动教育课程经常被其他学科占据。其次,学校对劳动教育认识不足,甚至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对劳动教育的错误导向。劳动教育出现畸形,给学生错误的引导。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将干体力活的行为归纳为劳动,甚至把劳动作为一种惩罚学生的措施。

(三)劳动教育评价不够细化,较为笼统

科学的劳动教育评价有利于突出学校劳动教育的教育功能,但是就目前的中小学劳动教育现状来看,劳动教育评价机制不完善且不科学。学校在评价学生劳动的时候,没有一个科学的衡量标准,也没有全方位地去评价,而是仅仅针对整个劳动结果进行评价。这样一种基于口头、劳动结果的评价是不科学的,对于学生起到的教育效果也是十分微弱的。并且这种劳动评价不计入成绩,学校也无法监测学生在家的劳动状况,这使得学校、学生和家长都不重视劳动教育。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明确劳动目标,树立劳动教育观念

想要劳动教育发挥育人价值,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劳动教育目标,树立劳动教育观念。对学校而言,首先要转变对待劳动教育的传统观念,抛弃“劳动就是干活”的肤浅认识,抛弃“用劳动当作惩罚”的错误教育方式。其次,学校要立足于核心素养确立正确的价值目标,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学校关于劳动教育的目标确立要紧贴核心素养这一大方向,着重培养学生“以劳树德、增智、育美、强体”的劳动价值。小学正是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学校要注重劳动观念的树立,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二)丰富劳动教育的内容及途径

学校想要把劳动教育落实到位,首先要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劳动教学,将劳动教学课程化,丰富劳动教育的途径,开展全方位、多途径的劳动教育。国家需要的人才是全方面发展的人才,劳动教育并非某一学科就能做到,而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将劳动教育融进不同学科,打破学科界限。其次,要将劳动教育课程化,将其纳入教学体系中,充分利用综合实践课程这一板块,发挥实践活动的优势,全方位地组织学生开展各项劳动实践活动。最后,要丰富学校的劳动教育资源,引进劳动教育的专业人才,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发劳动教育课程,全方位地丰富学校劳动教育内容。

(三)家校协作,破解劳动教育难题

劳动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它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并且不仅限于学校教育,同时也涉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家庭是人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言传身教。因此,必须重视家庭劳动教育的作用。首先,学校要重视家校协作,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劳动教育中来,确保学校劳动教育的整体性;其次,学校要和家长保持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劳动情况;最后,要发挥家长言传身教的作用,要让家长做好带头作用,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劳动观念。

(四)创新学校劳动教育的评价方式

科学有效的评价可以了解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情况,及时找出不完善之处并且加以改善,这是提高劳动教育育人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学生的劳动评价方式,学校需要加以创新,抛弃原有的“应试”教育观点,建立全方位、综合性的评价标准。学校应更加注重劳动素养、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等方面的评价,抛弃原有的以成绩为唯一标准的原则,建立全方位的评价体系。同时,将学生的劳动情况建立档案,将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中的劳动情况记入档案,以此观察、分析学生的劳动过程,力求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劳动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连照.论劳动教育的特征与实施[J].中国教育学刊,2016.

[2] 张  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

[3] 张伟德.国际中小学劳动教育初探[J].中国德育,2015.

[4]马小雯.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生学校劳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9.

(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格力学校)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小学核心素养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