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提升农村教师成长策略
2021-03-02王瑞青
王瑞青
为普及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封市大马圈学校以课题研究为导向,从学校自身情况出发,在全校形成不断学习、研究、交流的良好教学氛围,促使教师运用现代信息化教育理念,提高专业化水平,促进自身成长。
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应用给农村学校教学带来了有利转变。教师将书本中抽象的文字、公式等转化为图像、音频,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形象生动、图文并茂的学习内容,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在促进农村教师专业成长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其具体策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业务培训提升农村教师信息素养
2017年,学校实现了“班班通”,每班都安装了教学一体机。校课题组的教师充分运用一体机进行课题研究,在学校全力支持下整理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美术等学科的全年级全册全套课件,供全校教师上课使用。这迫切需要每一位教师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利用优质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素质。
为提高学校教师运用一体机进行课堂教学的能力,课题组协同教导处制订了详细的校本培训计划,通过“重点培养”“以点带面”“一带一”等培训方式,对学校教师进行计算机、一体机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和指导。部分教师从不懂电脑到学会简单的办公软件操作,从只会用现成的课件到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信息化素养和专业水平大幅度提升。
校本教研更新农村教师教育理念
信息資源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对学校传统的教育手段与教师教育观念有了极大的冲击。学校教导处根据课题研究需要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校本教研计划,学校领导和课题组、教研组相结合,充分利用教研时间听课、评课。校长、教导主任和课题组成员经常深入课堂听随堂课,观察课堂上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并及时反馈给教师,切实通过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
学以致用提高农村教师教学研究能力
学校不仅鼓励各科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常规教学活动,还鼓励教师深入钻研信息技术。学校将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推荐到省、市参加比赛,一系列荣誉的取得激发了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热情,更使教师在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融合的过程中深化了教学研究能力。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合理运用,使信息技术资源真正“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促使教师掌握了现代教育理念和应用优质教育资源的方法,提升了教师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率,也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
(责编 马孟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