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旅游发展:转型机遇与战略优化

2021-03-02陈岩英谢朝武

旅游学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协作常态危机

陈岩英 谢朝武

当前,新冠疫情在中国呈现出零星暴发的弱疫情态势,但疫情在境外地区则持续蔓延并形势汹涌,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疫情态势使中国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新冠疫情的暴发和常态化存在对旅游产业带来结构性的挑战与压力,它不仅改变了旅游活动运作的安全环境,也彻底改变了我国的宏观经济与社会环境,旅游产业的发展支撑、市场格局、内在动力、人员条件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综合性的改变加大了旅游企业的生存压力,但也为旅游产业的结构性调整带来新的机遇,科学应对疫情常态化带来的压力和机遇,是当前旅游产业面临的重要战略命题。

一、常态化疫情防控与旅游产业的转型机遇

常态化疫情防控是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双刃剑,系统认知疫情下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机遇,是科学建构行动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

(一)常态化疫情防控重塑产业竞争力格局。疫情导致的市场规模缩小和市场结构调整对原有的竞争力格局带来巨大影响,业务传统、竞争者多、规模较小、实力较弱、抗风险能力较差的中小微旅游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一部分旅游企业将退出市场。但同时,市场调整将给创新型旅游企业提供新的发展空间,大型旅游企业和集团的兼并整合需求增加,集团化、联盟化、共同体、集体回应成为疫情中行业竞争与发展的重要需求。

(二)常态化疫情防控加速旅游数字化进程。数字化是提升旅游产业运作效率和运作质量的重要路径。常态化疫情防控使无接触服务和弱接触服务的需求增加,旅游数字化的进程因而得以加速,云旅游、云展览、云会议、云直播等业务需求快速增加,旅游企业服务、营销、管理等核心业务的数字化也得以拓展。应该看到,基于5G的万物互联技术将深刻地改变旅游产业的底层技术和业态结构,这即将改变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式,也将为旅游产业提供新的发展生态。

(三)常态化疫情防控推动旅游产品革新发展。一方面,疫情使工业、农业、体育、金融等各行业均面临生存与发展的压力,这些传统行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旅游+”的创新产品体系将得到丰富和优化。一方面,疫情改变了旅游者的生活观念,医疗型、康养型、生态型旅游产品成为旅游者新宠,运动旅游、游乐旅游、美食旅游、医疗旅游等产品的迭代创新成为市场发展的重要趋势。

(四)常态化疫情防控提升高质量周边旅游需求。我国已经开放了省际旅游组团业务,但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部分机构、单位和人员群体依然实施相对严格的旅行管理,大、中、小学生群体在上学期间的外出一般执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因此,远距离旅游市场难以完全恢复。但是,小手牵大手的旅游需求始终存在,因此,城市周边旅游需求呈现增长态势。其中,高质量的城市周边休闲旅游、度假旅游产品受到追捧。可以预见,高质量的周边旅游产品需要持续扩容、优化和升级。

(五)常态化疫情防控强化旅游产业的危机应对能力。新冠疫情是百年未遇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国家采取了前所未有的疫情防控机制和措施。常态化的疫情防控提升了旅游行业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强化了旅游企业的安全资源配置水平,大部分旅游企业在疫情中建立起常态化危机的应对机制和安全保障体系,这对于旅游企业强化危机抵抗能力、夯实产业的危机应对机制、强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二、常态化疫情防控与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优化

面对常态化疫情危机的冲击,旅游产业应该保持科学的危机管理理念,优化行动战略,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格局的调整,培育起更健康和更强大的产业韧性,以实现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一)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政府行动与战略优化。常态化疫情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环境和市场格局。为此,政府在疫情暴发阶段提供了一系列支持性政策,但这些旨在帮助旅游企业活下去的政策是不够的,政府应立足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现状更新支持政策和战略行动:第一,顶层政策设计应该面向旅游产业的竞争力重构,而不只是面向短期困难的克服,要以旅游产业长期竞争力的提升作为政策设计的战略导向;第二,借助疫情压力推动旅游产业进一步创新发展,并致力于形成安全可靠、高效优质、供需匹配的旅游产业运行体系,强化科技支撑型旅游产业体系的建构;第三,进一步挖掘“+旅游”与“旅游+”的融合发展需求,推动文旅相关业态的深度融合,为旅游产品和消费的迭代转型与升级发展提供基础;第四,提升区域协作水平,加强区域间的协作行动,推动区域旅游市场协作和共同宣传,为国内旅游市场的全面振兴提供协作支持;第五,政府应该根据疫情进展与节奏,逐步释放旅游消费需求,为旅游市场恢复提供消费动能。

(二)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行业行动与战略优化。作为旅游行业力量的代表,旅游行业协会在疫情危机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旅游行业协会可以做得更多、走得更远。行业协会层面的战略优化应包括:第一,打造行业协会的专业化危机管理能力。行业协会在疫情中的信息采集发布、政策协调、行为引导等方面的作用应该继续强化,并应进一步推动行业协会建立专业化的危机管理能力,以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化发展。第二,推动旅游产业集体回应的深化。行业协作与集体回应是应对初期困难的重要方式,恢复发展中的行业协作则显得更加重要,建立具有市場化动能的行业协作机制成为当前时期的重要需求。第三,推动行业科技协作平台的打造。基于科技支撑的旅游发展成为必然趋势,但是中小微企业的科技采购能力较弱,打造具有市场价值的行业性科技协作平台,将有助于相关科技的加速落地与产业转型升级,如打造无接触服务科技的集成应用平台。第四,提升行业协会的智库服务功能。提升各类、各级旅游行业协会开展调查研究和智库服务的能力,推动行业协会的智库化转型,为旅游产业转型发展提供新的驱动力量。

(三)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企业行动与战略优化。旅游企业是应对疫情危机的能动主体,发挥旅游企业的积极性、活力和创造力,是提升应对疫情危机成效的关键。为了在疫情中活下去,中国的旅游企业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韧性与活力,但是面向未来的战略优化也势在必行:第一,进一步强化常态化疫情时代的安全生产工作,打造具有预防控制能力和安全可靠的旅游服务体系,提升旅游企业的危机韧性,推动和保障旅游企业的安全发展。第二,加速推动旅游产品体系的创新升级与优化。通过产业融合、跨界合作等方式,创新和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打造多元融合的旅游产品发展格局,通过持续的产品创新和迭代升级满足旅游市场的多元化需求。第三,加快建构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体系。推动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并以深度体验旅游作为目标导向,全面提升旅游要素环节的运作质量,满足旅游者高质量旅游服务需求。第四,加快实现旅游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旅游企业管理、服务、营销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运作水平,推动数字旅游企业的创新与形成。第五,推动产业协作能力转型升级与优化。建立面向产业协作的战略意识和管理能力,接受和推动复苏周期中的产业协作行动,强化自身的协作适应力。第六,强化旅游企业危机应对能力,为应对未来可能的风险和危机情形提供知识基础和经验基础,推动形成可持续的危机管理能力。

(第一作者系该系系主任、副教授,第二作者系该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收稿日期:2020-11-12)

猜你喜欢

协作常态危机
团结协作成功易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协作
“危机”中的自信
协作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可与您并肩协作的UR3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