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路径的模型构建研究
2021-03-02王芳黄远水吴必虎
王芳 黄远水 吴必虎
[摘 要]在现代化、全球化、高科技冲击影响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面临生存困境,亟须活化利用再生产。该文依据约翰逊的文化循环理论与霍尔的文化循环理论,将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过程中主观的意义循环与客观的资本循环进行有机融合,探讨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内部运转机制;根据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将旅游场域、文化资本、旅游惯习和符号暴力作为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路径的外部驱动力,推动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内部循环系统有效的持续的运转。内部循环系统与外部驱动系统共同形成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路径模型,促进传统技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可持续发展。该研究运用跨领域文化学理论尝试构建了一个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管理概念模型,丰富了传统技艺文化与旅游融合的理论发展,同时也拓展了文化研究理论的范畴。
[关键词]传统技艺;旅游活化;文化循环;文化再生产;路径模型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21)02-0092-12
Doi: 10.19765/j.cnki.1002-5006.2021.02.012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同志提出,要让文物、遗产、文字都活起来。遗产活化不仅能够更好满足文化消费与文化自信需求,还肩负着推进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1]。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在千百年甚至上万年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保持生命力,以活的姿态向后代传承[2],往往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不再適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在实践中证明可运用生产活化、生活活化、艺术活化、旅游活化等多种文化再生产模式转型升级与活化利用[3]。其中,旅游活化是传统技艺文化再生产的一种有效方式[1],能够促进传统技艺文化循环的可持续发展。
20世纪60年代,文化理论开始应用于旅游研究领域。最初,学者利用文化涵化(acculturation)理论探讨旅游者与当地人主客互动关系[4-5];随后,学者提出用文化间性(interculturation)理论重新审视旅游情境下的社会关系[6-7]。与此同时,文化理论广泛应用于旅游研究领域,或在旅游情境中进行应用研究,或对旅游现象进行阐释,包括文化适应[8]、文化符号[9]、文化表征[10-11]、文化资本[12]、文化认同[13-14]等,本研究重点探讨文化循环理论和文化再生产理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领域的运用,尝试运用文化学理论构建一个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管理概念模型,探讨旅游情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的延续、保护、传承甚至再生,以期提升国民文化自信与幸福获得感。
1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1.1 文化循环理论
20世纪80年代,英国文化学者约翰逊研究生产与消费的文化,将经典模式“生产、分销和消费”的直线链连成环,构建社会意义的生产、文本、阅读、活态文化4个环节的文化循环圈,提出文化循环理论[15](图1)。文化循环同时是资本及其扩大再生产的循环和主体形式的生产和流通的循环,主观的文化循环与客观的资本循环相平行。一切社会实践都可以从文化视点加以主观地审视,文化研究关注点原则上是主体性或意识在其中得以生产和再生产的各种形式,主体性及其表达形式应该包括文化生产的能动过程以及这种生产的意识形态条件[15]。文化循环是一个整体,循环过程中各个环节对于整体而言都是重点,对整体提供其自己独特的视角,规定出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政治介入[16]。
霍尔吸收和转换马克思的“生产-流通-消费-再生产”的循环思想,发展了约翰逊的文化循环模式,针对文化产品索尼随身听提出文化循环圈中各阶段相互作用与影响,指出文化循环理论包括生产、表征、消费、认同和规则5个环节,它们既独立又联系,呈非线性、复杂的运行模式,强调循环中不同环节的相互交迭与作用[17](图2)。在这个循环圈中,生产和消费的意义不断地被生产者和消费者改变和改写,生产和消费都说明了社会身份、物品表现方式以及它们的规则体系,意味着标准的建立是为了使产品消费符合特定的模式和意义[18]。
约翰逊的文化循环理论关注重点在于文化的主观性及其社会意义建构,即社会文化主观性的意义循环。霍尔的文化循环理论强调文化产品客观性的资本循环,并将约翰逊文化循环理论中各阶段依次传递关系向前推进一步,提出文化循环各个阶段都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约翰逊的文化循环理论与霍尔的文化循环理论分别从不同文化视角和不同目的提出“生产-消费”的文化循环模式,适用于不同物品、空间和图像,尊崇不同文化与商业形式之间行为与体验的多样性[18]。
文化循环理论运用于旅游研究较为普遍。Chronis针对故事景观运用文化循环理论分析共建的文本在活态的文化中循环和再循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场域中的活态传承极具理论建构价值[19]。Zhao运用文化循环理论建构中国红色遗产旅游产品中社会意义的循环模型,对红色旅游中政府、景区、游客3个主体之间的文化意义传递过程进行整体分析[20]。Herbert提出旅游文本是由生产者为旅游运营所创作,具有吸引力的意义被生产者编码、被游客解码等[21]。学者多运用约翰逊的文化循环理论分析旅游文化的社会意义建构,但尚少探讨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霍尔的文化循环理论广泛运用于不同学科领域,但多针对文化产品探讨生产、表征、消费、认同和规则各阶段资本循环的过程关系,或者针对某一环节对文化进行研究,其中表征和认同环节在旅游领域运用较多,如表征旅游形象[22],认同与旅游体验的关系研究[23]等,总体上,霍尔的文化循环理论在旅游领域运用比较有限,较少涉及遗产旅游相关主题。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性和可加载为文化产品的双重特征,以及传统技艺在当前转型发展实践中能够进行旅游转型与亟须旅游活化利用现状,本研究尝试整合约翰逊文化循环理论的意义循环与霍尔文化循环理论的资本循环,探索传统技艺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生产-消费”的文化循环内部过程机制,以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理论研究。
1.2 文化再生产理论
20世纪70年代初,布迪厄提出文化再生產理论,包括场域、资本、惯习和符号暴力[24]。场域是由不同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构成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造,社会空间可分出不同场域,不同场域又共同构成一个社会文化的大场域;资本依赖掌握某种资源而拥有权力,分为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象征性资本;惯习是借助过去经验铭写于身体以使实践认知活动得以进行的一种感知、判断及行动系统;符号暴力是统治阶级通过特定形式将其文化强加给其他阶级的过程[25]。场域、资本、惯习和符号暴力分别涉及再生产的空间、工具、精神基础和再生产本身,在实践行动中相互作用与转化,构成文化的运作与更新[24]。人在实践中必然根据主观需要、客观条件对文化有所继承发展,文化是人不断再生产的产品,是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创造性、适应性改变的结果[26]。
文化再生产理论在旅游领域运用广泛。Babcock提出从文化再生产理论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27];Richards和Wilson从再生产讨论开发新产品的创意空间、创意场景与创意旅游等创造性需求[28];Voigt和Laing将生命周期阶段再生产视为商品的现象,认为未成年父母和新父母构成一个新的旅游利基市场[29];Ferguson侧重于改变旅游社区的社会再生产关系[30];Lumsden和Paul探讨再生产在少数民族旅游和旅游村的应用[31];Tanaka等提出世界文化遗产多模式数字存档和复制的再生产过程[32];Zhang和Wu探讨村庄遗产的再生产[33];石群反思旅游场域中文化再生产[34];沈炜探讨旅游场域中民族文化资本再生产[35];马波分析旅游场域扩张[36];吕屏探索传统民艺文化再生产及旅游参与[37]等。综上,文化再生产运用于旅游相关研究,或探讨旅游开发、创意旅游、旅游社区或村庄,或探讨旅游情境下遗产文化再生产,或用文化再生产某个环节解释旅游现象,但将文化再生产4个环节进行整合解释遗产旅游现象尚较少。本文从旅游主体视角出发,运用文化再生产理论场域、资本、惯习和符号暴力探讨传统技艺旅游文化再生产的外部作用力,力求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理论研究。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旅游活化路径的相关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集中于真实性与商品化、政治性质、旅游影响、动力机制、游客动机、立法保护等[38],其中,传统技艺是国家文化遗产发展的核心[39],传统技艺旅游探讨传统技艺、旅游纪念品和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40],传统技艺旅游产品销售[41]等。中国情境下传统技艺旅游探讨传统手工艺与旅游文创产业融合[42],旅游场域中民族手工技艺传承[43],传统技艺开发与旅游业互动[44]等,现象描述与案例分析较多。传统技艺旅游活化可参考借鉴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的各种路径模型。廖嵘认为,非物质文化景观旅游规划设计过程可表达为非物质文化内容(精神与意义)?对象化与内化(加载)?非物质文化景观(载体)?展现设计(读取)?游客(人)?感受(情感体验)?非物质的精神境界[45]。栾辰颖以原真性保护为核心,构建老地名遗产活化的ROMCPEW模型,R(tourism resources)为旅游资源状况,O(tourism originality)为创意能力,M(tourism market)是市场状况,C(development capital)为开发资本,P(policy)即政策环境,E(envirnment capacity)为旅游地环境容量效率,W(revitalizing way)是活化方式)[46]。方程建立基于形态活化、功能活化、意义活化的城市宗教文化遗产活化保护和利用的分级活化体系[47]。储小丽提出养眼、养识、养体、养情、养心5个递进层次的道教文化遗产活化模式[48]。丁燕妮和郑耀星探讨活态保护视角下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利用研究,构建了资源(resource)、市场(market)、因素(element)、方式(way)、生产(product)的路径(简称RMEWP)[49]。吴必虎和王梦婷将文化遗产活化呈现模式总结为客观主义的活化模式(静态博物馆模式)、建构主义的活化模式(实景再现)、述行主义的活化模式(舞台化表现)3种基本范式[1]。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模式基本上处于探索阶段,但仍可从中归纳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路径可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系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活化与意义活化可同时兼顾,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过程中各环节存在某种关联与作用等。借鉴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的各种路径拓展研究,为本文构建传统技艺旅游活化路径模型提供了一定的补充与完善作用。
2 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内部运行机制:循环系统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在现代化冲击下面临发展困境,而在大众旅游时代实践证明传统技艺适合旅游转型,并且亟须旅游生产和旅游消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具有无形性与可加载为旅游文化产品的双重特征,如传统技艺传承者将传统手工艺向游客展示,或游客深度参与体验手工技艺操作学习,传统技艺加载后可形成旅游景观或旅游手工艺品等,传统技艺旅游活化过程中存在无形文化的意义循环与文化产品的资本循环,这分别契合了约翰逊的文化循环理论与霍尔的文化循环理论。因此,本文将两个理论进行有机融合,探索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内部运行过程机制,即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路径的循环系统(图3)。
2.1 主观性:旅游情境中传统技艺无形文化的意义循环
根据约翰逊的文化循环理论,社会意义构建划分为生产、文本、阅读、活态文化与社会关系4个环节,文本先由生产者形成,并成为读者诠释的一部分,文本发生变化的意义进入已有的文化储藏池中,意义中新的变化成为新的生产原材料。文化循环理论把主观的意义循环看作为一个社会过程,进行生产、再生产与竞争,文化具有政治性,新的意义通过斗争与协调获得发展,也可从历时性角度看待文化的创新、生产与发展[50]。另外,人文地理学家已把文本的概念扩大到景观[51]。旅游情境下传统技艺无形文化的意义循环则是探讨传统技艺旅游意义的社会构建,循环节点包括传统技艺生产(A)、传统技艺景观(B)、传统技艺消费(C)、传统技艺活态文化(D)。因此,旅游情境下传统技艺无形文化的意义循环可诠释为:如何构建传统技艺旅游生产意义,如何构建传统技艺旅游景观意义,如何构建传统技艺旅游消费意义,如何形成传统技艺新的活态文化并反馈于生产者,这是传统技艺无形文化旅游活化过程中主观的意义循环探讨的重点。
2.2 客观性:旅游情境中传统技艺文化产品的资本循环
霍尔的文化循环理论针对文化产品提出生产、表征、消费、认同和规则5个环节,生产主要从消费角度考虑,产品如何满足和迎合消费者,是生产过程中考虑的主要因素;表征是符号、图片等传达和生产意义的关键;消费具有能动性,对生产有影响,消费与生产联系,但生产不能决定消费;认同承载着某个文化事物或制品的生产过程中意义的表征;规则在文化循环中主要强调了文化制品对传统社会规则的影响。这5个环节既独立又联系,呈非线性、复杂的运行模式。旅游情境下传统技艺文化遗产加载成文化产品,其资本循环包括了传统技艺的“旅游传续(生产)-旅游表征-旅游体验(消费)-文化认同-规则”5个环节,它们也呈现独立又联系的复杂运行模式。因此,传统技艺所加载的文化产品的资本循环主要探讨:传统技艺如何旅游传续,传统技艺景观如何旅游表征,游客对传统技艺文化产品如何旅游体验,如何通过旅游形成传统技艺文化认同,传统技艺旅游行业规则又是什么,5个循环节点之间如何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是传统技艺文化产品旅游活化过程中客观的资本循环探讨的重点。
2.3 综合: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路径的循环系统
研究根据约翰逊的文化循环理论探讨传统技艺无形遗产主观的意义循环,形成传统技艺旅游活化循环系统的循环节点:传统技艺生产(A)、传统技艺景观(B)、传统技艺消费(C)、传统技艺的活态文化(D);根据霍尔的文化循环理论探讨传统技艺文化产品客观的资本循环,形成传统技艺旅游活化循环系统的循环路径:旅游传续?旅游表征?旅游体验?文化认同?规则,通过循环节点与循环路径将主观层面的意义循环和客观层面的资本循环进行有机融合,而循环节点与循环路径又分别遵循各自的理论基础,彼此之间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从而探索传统技艺文化遗产在旅游发展背景下活化利用的内部运行机制。
2.3.1 循环节点
(1)传统技艺旅游生产的意义
在社会和经济条件制约下,各种不同形式的文化生产成为文化循环的起点或第一个环节,但不必过于强调物质生产环节,否则忽略了各种各样的个体和群体在占有文化产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意义[15]。在传统技艺旅游生产过程中,从主体视角出发,首先研究政府参与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的过程:中央政府如何设定并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旅游顶层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目标,不同等级的地方政府如何参与传统技艺旅游当中?不同等级的政府分别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其次,研究传承者角色如何转换,即传承者如何由生产商品到生产旅游纪念品或旅游景观,传统技艺生产如何转变成传统技艺旅游表演等。研究探讨传统技艺旅游过程中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政府角色与传承者角色,政府之间、传承者之间、政府与传承者之间互动的动态性、权力、矛盾和利益的关系是什么,他们各自的工作重点和关注点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存在差异等。
(2)传统技艺旅游景观的意义
约翰逊文化循环模式中的文本作为循环的第二个环节,此时产品已经是制成品,即文化产品的文本化,文本一般是确定的解读。研究文本的目的不在于文本本身,也不在于可能产生的社会效应,而在于它所实现的主体形式或文化形式。文本只是一种资料或原材料,文化研究的最终对象不是文本,而是在流通的每一个环节上的主体形式的社会生活[15]。文本概念已扩大到景观。研究从主体视角出发,探讨景区这一主体所传递的景观意义,即景区管理者与经营者如何发挥传统技艺旅游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导游和讲解员如何对传统技艺景观进行解说诠释,在传统技艺旅游生产者和游客之间如何架起桥梁作用等。
(3)传统技艺旅游文化消费的意义
文本虽是在具体的文化条件下生产,采取多种形式和结构,为文本意义的有效解释提供了架构,但不同的实际读者或受众(尤其是非专业的))对文本的理解却不同。读者既阐释文本,也是所读文本的主体,这种双向过程必须关联到语境要素,包括读者先前对其他文本的阅读。读者不再是一个抽象的主体,而是社会、历史和文化构成的实际读者,“文本中的读者”便转向“社会中的读者”[15]。研究从主体视角出发,探讨游客自身背景和主观意识如何影响他们重新建构其所接收到的传统技艺旅游景观意涵,分析游客对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如何感知和消费,是否有助于游客建立体验感、地方感、认同感等。
(4)传统技艺的活态文化
活态文化作为文化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读者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确定了文本意义,反过来又通过文本意义被定位为主体。正如同这种建构主体的过程,有不同定位的主体由于共享各种文化文本复合体而成为各种生活文化群,对于文本的共享形成了活态文化,而活态文化恰恰可以作为探索主体的切入点[15]。旅游情境下社会意涵构建过程中,个人主观的理解和反思会进入当前的社会论述蓄池,更新的论述蓄池会再次影响外部政策的形成和执行,应重点研究“意义反馈”环节在旅游情境中的重要性,传统技艺旅游产品是如何被主动地占用和改造,又如何反映各种亚文化群体的社会位置和社会需要等。
2.3.2 循环路径
(1)旅游传续:传统技艺的旅游加载与传播
循环系统中“传统技艺生产(A)”通过“旅游传续”路径传递至“傳统技艺景观(B)”,生产主要是从消费角度考虑,产品满足和迎合消费者,是生产过程中要考虑的主要因素[17]。旅游情境下传统技艺生产由无形文化通过旅游加载转换为有形的旅游景观或产品,并进行广泛传播,迎合和传递给游客这一特定类型消费者,即旅游传续。传统技艺旅游传续将代际传承、同行业传承的传统模式转向非代际传承、多元化传承的新模式。
(2)旅游表征:传统技艺的旅游可视与呈现
循环系统中“传统技艺产品(B)”通过“旅游表征”路径传递至“传统技艺消费(C)”,表征是符号、图片等传达和生产意义的关键[17],传统技艺旅游表征则是传统技艺文化通过旅游方式进行可视化呈现。大众旅游时代,传统技艺文化遗产可通过主题公园、节事活动、工业观光园、旅游商品、博物馆等多种类型进行旅游呈现,形成客观主义原真性、建构主义原真性、恋地主义原真性等活化模式,将传统技艺文化景观产品呈现给大众游客。
(3)旅游体验:传统技艺的旅游凝视与消费
循环系统中“传统技艺消费(C)”通过“旅游体验”路径传递至“传统技艺活态文化(D)”,消费具有能动性,产品的意义不是简单地由生产者送出和消费者收下,而是永遠在使用中产生,生产商采用各种手段为产品创造的意义,最终只有通过消费者自由地尝试才能实现,消费与生产联系,但生产不能决定消费[17]。旅游情境下传统技艺消费过程就是游客对传统技艺的旅游体验。旅游体验应用于传统技艺旅游活化实践,可探析游客凝视传统技艺产品的动机与需求、行为与体验等。同时由于游客对传统技艺景观的体验与消费,使得游客(消费者)与技艺传承者(生产者)有了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形成主客交换的社会关系,促进传统技艺文化更加广泛传播,使得传统技艺成为活态的文化。
(4)文化认同:传统技艺文化的自觉与生长
循环系统中“传统技艺活态文化(D)”通过“文化认同”路径传递至起点“传统技艺生产(A)”,认同承载着某个文化制品的生产过程中意义的表征[17],这是传统技艺旅游文化生长与丰富的过程,以及游客与传承者双方对传统技艺的文化认同态度。文化认同应用于传统技艺旅游活化实践,可分别分析游客和传承者对传统技艺产品的文化认同,探讨市场订单经济需求下,双方所认同的传统技艺积淀的文化内涵和本土特色,为传统技艺旅游发展提供地方特色的景观产品。由于主客交换的社会关系,使得双方自觉主动保护和传承传统技艺的精神内核;主客交换后的活态技艺文化作为原材料,在游客与传承者文化认同基础上,经过文化滋养与生长,形成新的技艺生产再次进入文化循环的起点。
(5)规则:传统技艺旅游活化的行业逻辑
规则在文化循环中主要强调了文化制品对传统社会规则的影响[17]。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转型,在旅游情境中传统技艺新规则与传统技艺原场域下老规则存在较大差异,原为满足生产与生活需求而设置的行业规则,在旅游情境中则要重新审视与制定,满足旅游行业规则,而传统技艺旅游行业规则涉及循环系统的各个循环环节,并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
(6)循环路径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生产、表征、消费、认同和规则5个环节结合在一起,既独立又联系,是非线性、复杂的运行模式[17]。旅游发展背景下,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循环系统中,旅游传续、旅游表征、旅游体验、文化认同与规则之间即各自独立,又相互影响,呈现非线性复杂的作用关系,例如传统技艺旅游活化过程中,旅游传续、旅游表征、旅游体验、文化认同都应遵循传统技艺旅游行业新规则,并与之相互作用影响,这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
总之,传统技艺旅游活化过程中,其无形文化主观的意义循环与文化产品客观的资本循环之间既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传统技艺文化产品客观性资本循环所包含的“旅游传续-旅游表征-旅游体验-文化认同”这4个环节,正契合了传统技艺无形文化主观性意义循环的传递路径,这也是约翰逊的文化循环理论和霍尔的文化循环理论的有机融合的结果。
3 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外部驱动力:驱动系统
文化重构始终处于不断调适的过程中,是一种有意识的动态的再生产过程[52],遗产是一种求助于过去的现代文化生产模式[53],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满足传统社会需要,在现代化背景下需要外部积极正向的驱动力才能使其内部运行的循环系统保持有效持续的循环运转,促进可持续发展。根据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研究将旅游场域、文化资本、旅游惯习和符号暴力作为传统技艺旅游活化的外部驱动力,旅游场域形成传统技艺文化旅游的社会空间,文化资本驱动传统技艺文化资源的旅游转化,旅游惯习促进传统技艺旅游活化的循环过程,符号暴力实现传统技艺旅游活化的社会再生产。传统技艺文化旅游的社会空间拥有政治场域、经济场域、工作场域与传播场域等不同类型与不同规模的场域,共同构成传统技艺文化旅游的大场域。传统技艺旅游文化再生产过程中,社会力量参与者、地方政府、市场、从业者、大众媒体等在传统技艺旅游文化场域中,对传统技艺文化遗产的文化资本相互作用与相互竞争,转化为各自需要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政治资本与象征资本等。同时,社会力量参与者采取种种策略构建各自的惯习,形成他们自身体现的一种性情倾向、思想规范与行为准则,构建旅游相关的专门利益与行业规则。最后,社会力量参与者通过符号暴力这一教育不公平性将传统技艺旅游文化强加给其他阶级,使得不同阶级等级合理化与合法化,实现传统技艺旅游活化的社会再生产(图4)。在旅游情境下,传统技艺文化遗产内部循环系统注入有效的、持续的、动态的外部驱动力,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共同作用,促进传统技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可持续发展。
4 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路径的模型构建
4.1 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路径的二维平面模型
研究整合约翰逊的文化循环理论和霍尔的文化循环理论形成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内部循环机制,结合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形成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外部驱动力,构建一个由内部循环系统与外部驱动系统共同作用的传统技艺旅游活化路径模型,从而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旅游活化的管理概念模型。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路径模型中,内部循环系统将传统技艺无形遗产主观的意义循环与文化产品客观的资本循环进行有机融合:无形遗产主观的意义循环以传统技艺生产(A)、传统技艺景观(B)、传统技艺消费(C)和传统技艺活态文化(D)作为循环节点,以“旅游传续?旅游表征?旅游体验?文化认同”作为依次传递的循环路径;文化产品客观的资本循环以“旅游传续?旅游表征?旅游体验?文化认同-规则”进行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两者共同构建了传统技艺旅游活化的内部循环机制,形成传统技艺旅游活化路径模型的内部循环系统。外部驱动系统由旅游场域、文化资本、旅游惯习和符号暴力形成驱动力,旅游场域形成传统技艺文化旅游的社会空间,文化资本驱动传统技艺文化资源的旅游转化,旅游惯习促进传统技艺旅游活化的循环过程,符号暴力实现传统技艺旅游活化的社会再生产。外部驱动系统推动传统技艺旅游活化的内部循环系统有效持续运转,从而实现传统技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可持续发展(图5)。
4.2 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路径的三维立体模型
常规情境下,传统技艺文化遗产通过旅游进行“生产-消费”,传递给传统技艺活态文化,通过主客交换的社会关系,传统技艺沉淀后积累形成新材料,在外部旅游再生产的驱动力下,能够有效地持续地循环运转,形成二维平面型的传统技艺旅游文化循环圈。如果传统技艺沉淀后积累的新材料足够多,由量变达到质变,则能够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再生产,循环起点将逐渐升高,传统技艺文化遗产通过旅游获得的“生产-消费”将随之螺旋上升,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内部循环系统则由二维的文化循环圈发展为螺旋上升的三维立体文化循环体(图6)。约翰逊提出,文化循环存在无数个,总是处于一种发展过程之中,它们更像是文化螺旋而不仅仅是文化循环[54]。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过程中主观的意义循环呈螺旋上升,循环节点与传递路径随之呈螺旋上升,传统技艺文化产品的资本循环与传统技艺无形文化的意义循环有4个环节叠合,而“规则”环节是传统技艺旅游活化的行业逻辑,顺应其他环节的影响与作用。因此,传统技艺文化产品客观的资本循环也将随之呈螺旋上升,共同形成螺旋上升的三维立体文化循环体。如果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内部循环系统与外部驱动系统在某种超常规条件下良性运转,该三维模型甚至可以是一个圆柱底面半径逐渐变大的宽口柱体。
4.3 研究模型的理论贡献
首先,研究整合约翰逊的文化循环理论和霍尔的文化循环理论,结合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构建了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路径模型。研究运用跨领域文化学理论构建了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管理概念模型,厘清中国传统技艺旅游活化的内部运转机制与外部作用力,指导文化与旅游融合背景下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管理实践,促进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同时推动文化理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旅游领域的运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实践研究提供理论借鉴,也丰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理论。
其次,研究整合约翰逊的文化循环理论和霍尔的文化循环理论,满足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内部运行机制需求,突破原有文化循环理论主要关注单一的主观性的意义循环或客观的资本循环,提供了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这一文化研究类型的理论支撑,丰富了文化循环理论的适用类型,拓宽了文化理论研究范畴。研究结合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针对旅游情境下传统技艺这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化外部驱动力进行探讨,將文化再生产理论应用于遗产旅游,推动旅游在文化理论研究中由配角上升至主角地位,同时也丰富了文化再生产理论的适用类型。
总之,本研究在旅游视角下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这一文化类型构建的管理概念模型,丰富了文化理论研究类型,拓宽了文化研究范畴,促进了文化研究多元化。
5 结束语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本研究运用跨领域文化学理论构建了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的管理概念模型,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本研究仅提出研究模型,尚未运用传统技艺文化遗产实践案例进一步验证,未来研究中可通过多个实证案例对本研究构建的管理概念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研究模型整合文化循环理论和文化再生产理论,两个理论之间叠合关系仍有待未来进一步厘清与深化;未来该管理概念模型或许可以扩展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管理模式,甚至可能拓展应用于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管理和遗产目的地旅游营销管理。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吴必虎, 王梦婷. 遗产活化、原址价值与呈现方式[J].旅游学刊, 2018, 33(9): 3-5. [WU Bihu, WANG Mengting. Revitalization of heritage, value of original site and model of presentation[J].Tourism Tribune, 2018, 33 (9): 3-5.]
[2] 李江敏, 李薇.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活化之道[J].旅游学刊, 2018, 33(9): 11-12. [LI Jiangmin, LI Wei. The way of tourism revitalization 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J].Tourism Tribune, 2018, 33 (9): 11-12.]
[3] 李宏岩.传统手工技艺研究的理论综述[J].民间文化论坛, 2012(2): 59-64. [LI Hongyan. A theoretical summary of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handicraft[J].Folk Culture Forum, 2012(2): 59-64. ]
[4] NUNEZ T A. Tourism, tradition, and acculturation: Weekendismo in a Mexican village[J]. Ethnology, 1963, 2(3): 347-352.
[5] KADT E D. Social planning for tourism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79, 6(1): 36-48.
[6] JAFARI J, NURYANTI W, WALL G. Inter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3, 20(20): 782-785.
[7] JAGI? S. The immanence of interculturalism in tourism[J]. Sociologija Sela, 2009, 42(1-2): 195-218.
[8] 范莉娜. 国外文化适应理论在旅游情境中的研究述评[J]. 旅游研究, 2016, 8(6): 80-85. [FAN Lina. Research review on overseas theory of acculturation in the tourism context[J].Tourism Research, 2016, 8(6): 80-85.]
[9] 金艳春, 朴润绪. 基于文化符号学理论的边境地区民族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9: 30(3) : 90-96. [JIN Yanchun, PU Runxu.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ethnic tourim Iin border areas: From the cultural semiotic perspective[J].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2019, 30 (3) : 90-96.]
[10] 蔡礼彬, 宋莉. 基于网络文本的城市旅游意象符号表征研究——以青岛市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9(3): 78-83. [CAI Libin, SONG Li. Symbolic representation of city tourism image based on internet text: A case study of Qingdao city[J].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19(3): 78-83.]
[11] 张捷. 基于机器学习的南京市旅游地个性及其文化景观表征[J].地理学报, 2017(10): 1886-1903. [ZHANG Jie. Urban tourism destination personality and its cultural landscape representation via machine learning: A case study of Nanjing[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7(10): 1886-1903.]
[12] 吴启焰, 王兆杰. 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J].人文地理, 2011(1): 119-123. [WU Qiyan, WANG Zhaojie. The application of Bourdieus theory of cultural capital in tourism planning[J]. Humam Geography, 2011(1): 119-123.]
[13] 路幸福, 陆林. 基于旅游者凝视的后发型旅游地文化认同与文化再现[J].人文地理, 2014(6): 117-124. [LU Xingfu, LU Lin. Cultural identity and representation of late development tourism destination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ourist gaze[J]. Humam Geography, 2014(6): 117-124.]
[14] 钟晟. 中华文化认同: 丝绸之路文化旅游的主题建构和价值表达[J].文化软实力研究, 2019(3): 64-71. [ZHONG Sheng. Chinese culture identity: Theme construction and value express in Silk Road cultural tourism[J]. Studies on Cultural Soft Power, 2019(3): 64-71.]
[15] JOHNSON R. What is cultural studies anyway?[J].Social Text, 1986, 16(16): 38-80.
[16] 萧俊明.文化研究的多元化时期[J].国外社会科学, 2002(4): 28-33. [XIAO Junming. The pluralistic period for cultural studies [J]. Social Sciences Abroad, 2002 (4): 28-33.]
[17] 斯图亚特·霍尔, 保罗·杜盖伊. 做文化研究——索尼随身听的故事[M].北京: 商務印书馆, 2003: 2-12. [HALL S, DU GAY P. Doing Cultural Studies: The Story of Sony Walkman [M]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3: 2-12.]
[18] 盖伊·朱利耶.设计的文化[M]. 钱凤根, 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15: 70-72. [JULIER G. The Culture of Design[M]. QIAN Fenggen, trans. Nanjing: Yilin Press, 2015: 70-72.]
[19] CHRONIS A. Coconstructing heritage at the Gettysburg storyscap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5, 32(2): 386-406.
[20] ZHAO S N. Production, Transmission, and Consumption of Red Tourism in China: A Model of the Circuit of Red Heritage and Tourism[D]. Tempe: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2014: 1-20.
[21] HERBERT D. Literary places, tourism and the heritage experienc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1, 28 (2): 312-333.
[22] 劉建峰, 王桂玉, 张晓萍. 基于表征视角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内涵及其建构过程解析——以丽江古城为例[J].旅游学刊, 2009, 24(3): 48-54. [LIU Jianfeng, WANG Guiyu, ZHAO Xiaoping. An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of 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 and
it constructive proces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representation[J].Tourism Tribune, 2009, 24(3): 48-54.]
[23] 陈才, 卢昌崇.认同: 旅游体验研究的新视角[J].旅游学刊, 2011, 26(3): 37-42. [CHEN Cai, LU Changchong. Identity: A new perspective in the study of tourism experience[J].Tourism Tribune, 2011, 26(3): 37-42.]
[24] 布迪厄·皮埃尔. 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迪厄访谈录[M]. 包亚明, 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150. [PIERRE B. Cultural Capital and Social Alchemy—An Interview with Bourdieu [M]. BAO Yaming, trans. Shanghai: Shanghai Peoples Press, 1997: 150.]
[25] 高宣扬. 布迪厄的社会理论[M].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70-139. [GAO Xuanyang. Bourdieus Social Theory[M] .Shanghai: Tongji University Press, 2004: 70-139.]
[26] 宗晓莲. 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对文化变迁研究的意义[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2): 22-25. [ZONG Xiaolian.The significance of Bourdieus culture reproduction theory to the research of cultural vicissitudes[J].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2 (2): 22-25.]
[27] BABCOCK B A. Bearers of value, vessels of desire: The reproduction of of Pueblo Culture[J]. Museum Anthropology, 2010, 17(3): 43-57.
[28] RICHARDS G, WILSON J. Developing creativity in tourist experiences: A solution to the serial reproduction of culture?[J].Tourism Management, 2006, 27(6): 1209-1223.
[29] VOIGT C, LAING J H. Journey into parenthood: Commodification of reproduction as a new tourism niche market[J].Journal of Travel & Tourism Marketing, 2010, 27(3): 252-268.
[30] FERGUSON L.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he restructuring of social reproduction in Central America[J].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2010, 17(5): 860-888.
[31] LUMSDEN, PAUL D. Blossoms, bodies, and authentic reproduction: The Tujia and tourism in Youyang and the Shennong, PRC[J].Asian Anthropology, 2008, 7(1): 99-119.
[32] TANAKA H T, HACHIMURA K, YANO K, et al. Multimodal digital archiving and reprodu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Gion festival in Kyoto”[C]// VRCAI '10: Proceedings of the 9th ACM SIGGRAPH Conference on Virtual-Reality Continuum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Industry.ACM, 2010: 21-28.
[33] ZHANG Y, WU Z. The reproduction of heritage in a Chinese village: Whose heritage, whose pas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 2015, 22(3): 1-14.
[34] 石群. 反思旅游场域的文化再生产[J].旅游论坛, 2014, 7(5): 21-25. [SHI Qun. To reflect the cultural reproduction in the tourism field[J] .Tourism Forum, 2014, 7 (5): 21-25.]
[35] 沈炜.旅游场域中民族文化资本及其再生产研究[D]. 武汉: 中南民族大学, 2011. [SHEN Wei.Research on Nnational Cultural Capital and Its Reproduction in Tourism Field [D].Wuhan: South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2011.]
[36] 马波. 旅游场域的扩张: 边界与政策含义[J]. 旅游学刊, 2016, 31(9): 17-20. [MA Bo. Expansion of tourism field: Boundary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J]. Tourism Tribune, 2016, 31 (9): 17-20.]
[37] 吕屏. 传统民艺的文化再生产——靖西旧州壮族绣球的传承研究[D].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 2009. [LYU Ping. Cultural Reproduction of Traditional Folk Arts: A Study of the Inheritance of the Zhuang Nationalitys Hydrangea in Jiuzhou, Jingxi [D]. Beijng: The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2009.]
[38] 宋立中. 國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综述与启示——基于近20年ATR、TM文献的考察[J].世界地理研究, 2014, 23(4): 136-147. [SONG Lizhong.A review of study on intangible heritage tourism abroad and its inspirations-based on investigation of ATR, TM in the latest twenty years [J] .World Regional Studies, 2014, 23 (4): 136-147.]
[39] RUDZKIEN? V, SKRODENYT? R. National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handicraft centres[J].Socialiniu Mokslu Studijos, 2012, 4(4): 1457-1471.
[40] PEACH A. Craft, souvenirs and the commodifica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1970s Scotland[J].Journal of Design History, 2007, 20(3): 243-257.
[41] STODDARD J E, EVANS M R, SHAO X. Marketing arts and crafts: Explor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hedonic consumption, distribution channels, and touris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 Tourism Administration, 2012, 13(2): 95-108.
[42] 高怡. 非遗传统手工艺与旅游文创产业融合模式探析[J].艺苑, 2016(6): 84-86. [GAO Yi. An analysis of the integration model of traditional heritage crafts and tourism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J]. Forum of Arts, 2016 (6): 84-86.]
[43] 王林, 李敏. 产业集聚与文化变迁: 旅游场域中的民族手工技艺传承[J].广西民族研究, 2016(4): 135-141. [WANG Lin, LI Min. Industrial centralization and cultural change: Inheritance of ethnic craftmanship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ourism[J]. Guangxi Ethnic Studies, 2016 (4): 135-141.]
[44] 辛儒.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旅游业的互动研究[J].经济论坛, 2009(15): 94-96. [XIN Ru. An interactive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tourism[J].Economic Tribune, 2009(15): 94-96.]
[45] 廖嵘.非物质文化景观旅游规划设计[D].上海: 同济大学, 2006. [LIAO Rong. Planning and Desig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Landscape Tourism [D].Shanghai: Tongji University, 2006.]
[46] 栾辰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研究——以南京老地名为例[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7(8): 57-59. [LUAN Chenying. Research on the revitaliz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aking Nanjing old land name as an example[J].Market Weekly (Theoretical Research), 2017 (8): 57-59.]
[47] 方程. 城市宗教文化遗产活化与地方认同构建[J].新疆社会科学, 2014(6): 61-65. [FANG Cheng. Revitalization of urban religious cultural heritage and construction of local identity[J]. Social Sciences in Xinjiang, 2014 (6): 61-65.]
[48] 儲小丽. 道教文化遗产活化研究[D].南京: 东南大学, 2015. [CHU Xiaoli. Research on Revitalization of Taoist Cultural Heritage [D].Nanj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2015.]
[49] 丁燕妮, 郑耀星.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与旅游利用研究——以泉州德化瓷烧制技艺为例[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5(6): 10-14. [DING Yanni, ZHENG Yaoxing. Research on living protection and tourism utilization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A case study of Dehua porcelain production technique[J]. Journal of Fuqing Branch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2015 (6): 10-14.]
[50] 肖佑兴. 国外旅游地社会文化变迁研究述评[J].人文地理, 2011, 26(6): 19-23. [XIAO Youxing. A review of the foreign 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 research on tourism destination[J]. Humam Geography, 2011, 26(6): 19-23.]
[51] 向岚麟, 吕斌.新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文化景观研究进展[J].人文地理, 2010(6): 7-13. [XIANG Lanlin, LYU Bin. Review on cultural landccape study in the perspective of new cultural geography[J].Human Geography, 2010(6): 7-13.]
[52] 明跃玲. 文化重构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以湘西民族旅游文化为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1): 71-76. [MING Yueling.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and the protection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With example of Xiangxi national tourism[J].Journal of the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7 (1): 71-76.]
[53] 贝拉·迪克斯. 被展示的文化: 当代“可参观性”的生产[M]. 冯悦,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124. [DIX B. Culture on Display: Contemporary “Visibility” Production[M]. FENG Yue, trans.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7: 124.]
[54] RICHARD J, DEBORAH C, PARVATI R, et al. The Practice of Cultural Studies[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04: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