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
2021-03-02王辉
王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中,体育事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宣传和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广大青少年树立了健康的体育意识,进而带动了全民的体育素质的提高。一般情况下,高中生对体育有浓厚的兴趣,如果学校能够在学生对体育感兴趣的时期加强体育教育,学生便能够积极参与其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体育素养。鉴于此,在高中阶段,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针对学生的个性进行引导,将体育精神和健康素质二者进行有效结合。
一、高中体育教学的基本特征
体育教学效果在学生身上的体现,不仅仅在于肌肉力量的方面,同时也在于整体匀称度的方面。教师要立足体育学科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体育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有序性
在高中阶段的体育学科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遵循体育学科的内在规律,同时要注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并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实现知识、思想和能力方面的全方位提高。教师要重点对体育这门学科的内在基本结构进行讲解,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关于体育知识的内在逻辑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教学要求。
此外,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和体育素质,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教学方案既要保证体育教学的进度,又要保证教学的难度,还要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育性
在特定的体育教育环境中,教师要注重提升学生的个性品质,也要注意将优秀的思想品质渗透到教学中。尤其是在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思想品德教育是首要的,其次是对体育本身的教育。教师要培养学生对集体的热爱和团队精神,也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在此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个性发展的方式
(一)遵守规则,培养集体观念
在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一方面要给学生进行体育理论知识的讲解,另一方面要借助体育活动的形式,帮助学生进行解压。在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在保障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下,让每个学生遵守活动规则,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让学生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在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切实融入活动,体会体育活动的乐趣。教师可以借助奖惩规则,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随机应变能力。总结起来就是,在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对体育规则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集体觀念。
(二)克服困难,培养奋斗精神
在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对身体素质不达标的学生而言,体育锻炼是存在一些困难的,尤其对于跑步等剧烈运动方面,他们会有些惧怕。另外,对于身体协调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讲,高难度的体育动作也是比较困难的。这些困难是无法避免的,需要学生借助自身的意志力予以克服,将自己打造成敢于挑战、勇于挑战、坚持奋斗的勇者和强者。因此,在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培养他们的奋斗精神。
(三)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在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也是锻炼身体的黄金时期。在传统的体育教学实践中,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体育素质,教师一般会采用羽毛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等方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多数情况下,学生会对这些活动逐渐感到厌倦,进而会抵制这些活动。伴随着体育教学的改革创新,教师可以将体育锻炼和素质练习二者进行有机结合,在课堂上设置有创意的游戏环节。设置游戏环节,不仅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也能够切实增强学生的体能素质。
总之,在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自我评价、自我检验、自我剖析的体育课堂。这样的体育课堂不仅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组织能力及合作能力,也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公平竞争、分析自我的理想环境。只有这样,高中生才能够更加全面、自由地发展,更好地成长、成才。
(作者单位:江西省浮梁县鹅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