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体系”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重构策略探析

2021-03-02罗惠玲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罗惠玲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也处于改革阶段的关键时期,如今我国财政部相继出台了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相关制度,它是为了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主体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行政事业单位体制改革顺利推进,构建统一、科学、规范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标准体系和权责发生制行政事业单位综合财务报告制度。这其中包括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要素、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要素、行政事业单位决算财务报告等。本文主要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在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方法的改善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能给予相关工作人员帮助。

关键词:双体系;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09.058

0 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性组织。所以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效果和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对政府部门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以及从侧面展现出了国家的治理水平和社会稳定。 近些年来,为了让行政事业单位更加规范的运营,我国颁布了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处理的透明度。但是在制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实际性的问题。首先本文对目前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了分析;其次阐述了当下新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了具体的改善方法,来加强和改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效率。

1 目前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分析

1.1 范围变化

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的全面建设,我国政府会计体系在质量和数量方面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出现了更多的矛盾。为了加快政府改革和体系建设,2019年全面实施政府会计制度,政府会计制度构建的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双功能、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双基础,财务报告和预算报告的双报告,这三双组成了我国的双体系政府会计体系,并且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质量和数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压力。在双体系的背景下,只有加强财务管理方法和策略,才能更好地为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体系服务。实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体系与财务管理体系共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局面。

传统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适用范围相对较小,大部分只适用于本行业的经济工作,然而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适用范围则更加的广泛,让各个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去标准化和统一化。也就是说,教育、科技单位的会计制度同样适用于卫生、文化单位的会计制度,大大提高了政府各部门、各单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为合并单位、逐级汇总编制部门各类报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内容变化

在传统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会计核算的项目往往比较简单,这就导致一些财务内容无法通过会计核算进行准确记录。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进了会计核算方法,充实了核算内容,完善了会计科目设置与报告体系,为今后准确进行成本核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保详实准确地提供行政事业单位整体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情况的信息。

1.3 能力要求

通过前两点可以看出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不但扩大了适用范围还改进了会计核算方法,从客观上增加了会计核算的复杂性和工作量,使核算工作更加精细化,也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会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2 目前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存在的问题

2.1 制度监督存在的缺陷

在“双体系”背景下,要想让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效执行,那么必须加强监督控制力度,但是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仍然出现了以下问题:第一,缺乏完善的内部监督体系,虽然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会计科目和会计核算方法进行了更新,但是大多数会计人员还是习惯采用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会计核算,这就导致许多会计业务处理不规范,记录不准确,导致信息失真。第二,由于监督力度不够,导致资产管理时常出现问题。例如,捐赠资产、无偿调入的无形资产未能及时入账,特别是在没有相关凭据、无法可靠取得同类或类似资产市场价格的情况下,没有按名义金额“1元”入账。

2.2 缺乏对财务预算的重视

财务预算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要求会计人员要逐步加强财务预算。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会计并没有真正重视其预算工作。主要是说会计在做预算管理时只是做到了收支平衡,并没有从预算编制和预算评价的角度来进行财务预算。这就导致预算工作的效率不高,让预算工作只是浮于表面,不能真正的达到预算的效果。

2.3 执行力度不够

首先,执行财经法规制度不严格,在工作中往往對法律制度有所疏忽而大多数的制度制定流于形式,只是将规定挂在墙上并没有记在心里。其次,监督管理机制存在问题,对于财务中出现的问题,只是进行口头教育并没有进行实际性的惩罚,这就让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者的工作态度更加不端正。对于实际的预算管理、收支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并没有进行科学化的监督。

2.4 会计人员素质偏低

2.4.1 业务素质不高

主要是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参差不齐,导致有些专业水平不高,又没有及时充电,也不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以至于业务知识贫乏、老化,不能跟上信息化时代的步伐。大多数人员认为会计工作繁琐枯燥,缺乏热情,认为会计只是做完账就完成自己的任务了。

2.4.2 职业素养方面

职业素养主要包括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意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对一些账目的审核不够仔细,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严肃性和重要性,这就缺乏了责任意识;在财务管理中时常偷懒,态度不端正,一些得过且过的思想时有产生,这就缺乏了思想道德意识;利用各种管理漏洞进行营私舞弊、投机倒把、伪造账表,弄虚作假、贪污挪用,违背职业道德,对社会公众利益造成损害,败坏行业现象,这就缺乏了法律意识。

3 改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措施

3.1 加大对财务人员培训力度

3.1.1 提高自己的财务能力和水平

如今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财会人员工作素质不够硬,由于没有进行过全面的培训,对于一些复杂的涉及较多的问题,没有能力去解决。行政事业单位要组织财会人员开展多层次的业务培训,增强对新制度的理解和应用水平,提高财会人员对新业务的核算能力,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全面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运行能力及财务绩效方面的信息。同时还要加强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财政、审计部门要发挥好财务监督、监管的作用,不定期地组织财务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1.2 加强对高科技软件的使用技能

如今的信息时代需要信息互通,信息互通离不开网络的使用,通过网络他们可以第一时间掌握更多的信息并且制作出更详细的报表也可以开阔他们的思维。科技发达的今天,办公自动化软件也变得越来越多,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又让财会人员合理地運用自动化软件提高办公效率。例如,用友、速达、金蝶、管家婆、浪潮等软件就是很好的自动化的财务软件。用友财务软件它可以帮助财会人员完成对账、财务分析、应付款管理等14个财务功能,可以让行政事业单位投入最小的人力,用最快和最精准的方法进行可靠的财务处理,它不但减轻了财会人员的压力,也帮助财会人员提高了做账效率。

3.2 完善会计管理制度

在制度的长期执行过程中要进行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首先,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内部监督体系,引起会计的足够重视,对新添加的会计科目以及核算方法进行重点学习,并且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减少差错,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加强对财务人员工作细节的监督。监督财务人员在具体工作中要及时记录和真实记录,保证财务工作的时效性和真实性。

3.3 加强财务预算工作

首先,要对预算管理目标进行合理的设定,保证预算目标、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现状和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三者吻合,正确的反应未来发展方向。其次,要加强对预算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根据实际情况对于预算方案进行制定。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只有收支预算,预算执行随意性大,可以随意追加支出,很少关注预算的执行情况以及资金使用效益如何等问题,预算应有的作用被削弱,“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还未真正落实到位,造成不少浪费现象。

3.4 修订管理原则加强执行力度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应当依法、勤俭,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国家 、单位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所以在双体系的新背景要求下,要把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加强,做到两点原则达标。以新的目标和原则的实现作为工作的基本准则。

3.4.1 绩效性原则

绩效性原则主要是加强合理分配财政资源。原本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它主要注重真实性和合规性,随着权责发生制的引入,绩效性也日益成为行政事业单位关注的财务管理目标。但是在具体的财务工作中并没有更加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作为参考,以及尚未将真正的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进行工作衔接。所以为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的工作质量应当遵循绩效性原则,强化绩效成果应用,建立绩效目标和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挂钩机制,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和巡视、巡查、审计及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相衔接。

3.4.2 风险可控性原则

风险可控性原则就是要最大程度地降低财务管理的风险。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和预算执行要加强其合理性,保证专款专用,合理及时地进行资金分配,保证单位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坚决杜绝滋生贪腐现象的出现。

4 结束语

行政事业单位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性组织。所以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效果和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对政府部门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以及从侧面展现出了国家的治理水平和社会稳定。 近年来,为了让行政事业单位更加规范的运营,我国颁布了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处理的透明度。但是在制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实际性的问题。本文对目前双体系背景下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当下“双体系”背景下,新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了具体的改善方法,想要提高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效率,首先,要保证财务人员的素质,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以及对高科技软件的使用技能。其次,要完善会计管理制度。再次,要加强财务预算工作的执行力度。最后,要修订管理原则,做到绩效性原则和风险可控性。二个原则相结合伴随财政工作始终,来加强和改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凌华,张云清.“双体系”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重构研究[J].会计之友,2019,(23):62-65.

[2]毛梅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下财务管理转型的探讨[J].绿色财会,2018,(01):3-5.

[3]金宝玲.论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6,(24):175.

[4]齐韶华.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的探讨[J].中国商论,2018:153-154.

[5]王海英.新预算法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策略探析[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8.

猜你喜欢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探讨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讨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
完善村级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