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为要义 揽尽胜景
2021-03-02叶菁
叶菁
纵观今天的语文课堂,似乎都太强调“剧场效应”和精准了,教师激情高昂、循循善诱,学生亦步亦趋、紧紧跟随,课堂一板一眼,师问生答……美则美矣,但学生感受更多的是教师的“长袖善舞”。课堂的主角往往只是那几颗耀眼的“星星”,其他学生是配角,是旁听者,是默契的配合者。这样的课堂虽规范有序,但缺少灵动,与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中心”课堂相去甚远。
“学习中心”课堂,是一块可以擦燃学生思维火花的打火石,能放飞思想,让童心焕发。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做到以学为本,“学习中心”如何走近学生,传统授课教师该做怎样的华丽转身呢?
之一:深研细读、学导之基
文本的深研细读是落实“学习中心”课堂的基础。朱光潜老先生说:慢慢走,欣赏啊。特级教师于永正提及备课经验时也说:须得将文本读到其意皆出吾心,其言皆出吾口才罢休。的确,唯有沉入语言文字,反复咀嚼、品味文本,才能读出个中滋味,觉察出文本细微的声音,直至品出“百意烛照”。
鄂教版语文第五册《第一朵杏花》通过孩子和竺爷爷两次“看花”的经历,生动地向读者展现了竺可桢对科学的严谨态度。笔者分三个层次细读文本,以求深研文本内外之韵。初读文本,了解故事情节,感知文之情。读时可以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感受人物特点。如果仅是初读,人物形象没有“立”起来,还不够丰满和深入人心。再读文本,咀嚼有味道的句子,品味文之意。比如,竺可桢看花是“数了数”,问的是“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他说“自己需要的是精确,而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这样的句子看似普通,却并不随意,简单的词语中蕴含的是人物特有的形象。竺可桢对杏花的观察细致入微,可见他对科学研究的态度何其认真。三读文本,细细琢磨用词,捕捉文之魂。文中的竺可桢是一位老科学家,他的严谨其实就凝聚在一个词上——“习惯”,只有读透“习惯”,方能品出滋味。
教师解读文本要有“火眼金睛”,要会捕捉文之魂。深凿细挖,斟酌慢品,深入到字里行间,咂摸出文字背后的滋味,为“学习中心”课堂的准确实施奠定基础。
之二:立足学情、导之有法
立足学情是识别“学什么”“如何导”的关键,也是落实“学习中心”课堂的前提。笔者结合课题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实施以导学案为基础的“先预学、后分享”式的课堂教学,预学的材料即导学案。导学案的设计要基于教材、立足学情,以满足引领基础学习、启发深度思考、引导自主探究、明晰疑难问题的要求,为学生学习搭建阶梯,实现有的放矢、有效通达地引导学生学习过程的目的。
以鄂教版语文六年级课文《浮冰上》的导学案设计为例。六年级学生对小说的体裁并不陌生,曾学过《桥》《穷人》等课文,已经初步掌握了通过环境、情节、人物去读懂小说的方法。对于《浮冰上》这篇课文,在理解上,从字里行间去体会人物形象并不难,难在要做到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特殊环境下的心理变化;在表达上,学生能够很快地把握对主人公诺尼的描写,但是从尼玛克的角度去感受诺尼的矛盾心情则欠缺认识,不明晰心理变化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基于此,本课导学案的设计呈现以下内容:引导学生将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特定情景下的心理矛盾作为重点,以“为什么想要杀犬”,又“为什么不忍杀犬”贯穿全文,引领学生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在体会诺尼想杀犬充饥却不忍的心理变化时,设计了让学生自己去朗读、勾画、批注、想象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得到最有价值的自主学习体验。在这份导学案设计中,教师力图将课文内容理解与读文方法运用结合起来,由浅入深,既有学生驾轻就熟的文本内容寻找,也有启发学生深度思考、“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问题。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学会有重点地自学,有重点地交流,有重点地领悟与体会。
掌握学情能够帮助教师确立授课的擢拔点。在学生完成课前导学单后,教师发现学生的学习起点:爱的感动萦绕在每位学生的心间,他们能够初步感悟人物形象,但是归纳不严谨,感知较粗浅。分析学生完成导学单的具体情况,教师将“联系环境体会人物杀犬的原因,深入品析人物的心理变化”作为小组合作交流的核心问题。而后,再以小组合作学习产生的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思想可表达的问题作为立足点,展开全班讨论。这样的知识获得过程触发了深度思考,达成了自主探究。
研生先行,胸有沟壑。“学习中心”课堂让学生的学习不走虚步,让学生的思考动力十足,也让语文课堂丰厚充盈。
之三:变革方式、学之有道
改变学习方式的前提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这是落实“学习中心”课堂的精魂。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通过切身体验和合作、对话等方式,学生能更好地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因此,要变处处牵着学生走的教师主宰式,为顺着学生的学而导的启发引导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是单纯为了完成教材的要求,更不是为了完成设计的教案,一步一步地牵着学生去学习,而应以教材为例子,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和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归纳、表达;学会交流、合作、汲取、宽容;学会倾聽、思考、质疑、辩论,淡化教师的分析讲解。
统编版语文第九册《父爱之舟》一课文质兼美,可咀嚼处甚多。按传统授课方式,教师往往会步步追问,条分缕析。为突出“学习中心”“以学论教”,教师授课时改变策略,只提出具体的思考点和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自我学习、自主交流。比如,教师提问:场景中的哪些描写让你感受到父爱的深沉呢?同时为学生提供理解文中情感的方法——“结合特殊环境”与“学会比较”,组织学生进行全班共学。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学生对大部分语句都能够体悟到位,但是在学生思维难以企及的关键点,需要教师适时“引渡”,以激活学生的纵深思考,发展求异思维。例如,交流“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一句时,学生围绕“庙会的热闹”对比出父子俩的清冷,又从父亲的举动读出了对“我”的关爱……作为五年级的学生,讨论环节的基本目标已经达到了。但是,这里的“委屈”不仅体现了父爱,也暗含着“我”的懂事与理解。作为教师,要敏锐地发现学生力所不能及之处,及时介入,引在困惑时,导在关键处。例如,学生小组讨论时,教师追加问题:“我”真的觉得委屈吗?这似艄公划桨般的轻轻“一抹”,带给学生一个新的思考方向,让思考的深度又往前进了一步。在随后的追加讨论中,学生发现:原来“我”的诸多细微举动也是如此动人,尽管生活艰难清冷,但父子间的温情却如阳光一样,始终在心头萦绕。这样随“生”而动的“学习中心”课堂,当然生机盎然,灵动高效。
著名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认为:凡是教师能够讲述、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呼吁:“把课堂还给孩子!”……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还给学生说话的权利、思考的能力、成长的空间,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岸区长春街小学)
助理编辑 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