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实用汉语课本》生词复现率研究

2021-03-02郭雯钰

关键词:生词间隔汉语

郭雯钰

(北京语言大学 研究生院,北京 100083)

教材作为教学的三要素之一,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教材的评价大多数仅限于评价者的主观看法,缺少客观证据的支持。定量分析可以为教材的优缺点提供客观依据。

词汇是汉语学习的难点之一。何干俊认为留学生学习汉语中遇到的困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词汇的问题[1]。如果能够对教材词汇复现率进行研究,掌握教材在词汇编写上的特点,就可以为解决学生学习生词困难,老师教授生词困难等问题提供参考。

通过对《汉语教程》《成功之路》《新实用汉语课本》等对外汉语教材的考察,笔者发现,《新实用汉语课本》(简称《新实汉》)作为广泛使用的对外汉语教材,前言中明确提到该课本的特色为“改变以往汉语教材线式编排的做法”,并提到教材“不论是语言结构、语言功能还是文化因素的教学均采取圆周式的编排,多次循环重现,螺旋式上升”。词汇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编写时应符合该教材的编写原则。笔者对《新实汉》的生词复现率进行研究,目的是研究该教材在编排上是否遵循了词汇多次循环重现的编写原则。

《新实汉》圆周式编排方式受到了广泛肯定。焦柳认为全书通过4次大循环和更多的小循环逐渐介绍了词汇和语法的基本法则,有利于学习者的掌握[2]。赵晓宁认为在《新实用汉语课本1》中各生词多次循环重现,螺旋上升,体现了编者圆周式的编排[3]。

《新实汉》词汇编排上的不足之处包括词汇量过大,生词复现率较低等。孙彦认为《新实汉》每课50个以上的生词量偏多,并认为应进一步提高生词在课文中的重现率[4]。袁攀攀通过问卷调查发现70%的学生认为《新实汉》的生词过多[5]。延梦娜也认为该教材在词汇方面存在生词量过多、生词重现率不高等问题[6]。

《新实汉》受到了广泛的肯定,但是在生词量、生词复现率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学者认为,对于《新实汉》的生词复现,应当用定量的指标来表示,以客观显示该教材的优势。

对词汇复现率的考察可以有很多指标。宏观角度方面,黄莉莎得出《新实汉》中生词平均词频为9.82次[7];耿直得出《新实汉》的平均词频为8.847次[8]。微观角度方面,熊熙瑶通过对词次分布等级的统计,得出第3、第4册生词主要分布在复现1~5次区间的结论;通过对零复现词的分析,得出很多零复现词为专有名词、成语、俗语的结论;通过对重现的分布距离的测量,将重现距离分为仅见于1篇课文、在5课内重现以及重现距离超过5课等三种情况[9]。

笔者以《新实汉》第1~4册的生词复现率为研究对象,研究《新实汉》教材中生词在课文、注释、课后练习和教材整体中的复现情况,包括生词复现比率和平均生词复现率。针对特殊复现率生词,研究零现词和复现率前20位生词的词性及词语等级分布特点。此外,研究教材中生词复现率分布和生词复现间隔分布。综合教材词汇复现率各方面的特点,为教学以及教材的编写提供建议。

一、统计结果

(一)生词复现率统计结果

对《新实汉》前4册生词复现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课文、注释、课后练习中,所有生词的总复现为3 587次。分课文正文、注释、课后练习和教材整体等进行了统计。对其生词平均复现率进行研究发现,教材在平均生词复现比率和平均生词的复现次数如图1、图2所示,都满足“课后练习>课文>注释”的规律;对于教材整体,有74%的生词都得到了复现,平均复现11~12次。

图1 教材生词复现比率统计

图2 教材平均生词复现次数统计

(二)特殊复现率生词统计结果

特殊复现率生词指教材中没有被复现或复现率极高的生词。没有被复现的生词在教材中仅出现一次,最容易被学习者遗忘;复现率极高的生词在教材中得到了充分的复现,最容易被学习者吸收掌握。笔者用复现率为零生词和复现率前20位生词来代表没有被复现和复现率极高的生词。

1.复现率为零生词统计结果

通过统计教材中复现率为零的生词,得到零复现词73个,如表1所示。

表1 零复现词统计结果

零复现率生词词性分布如图3所示。其中,普通名词占比42.7%,专有名词占比17.3%,成语、俗语占比16%,动词占比13.3%,形容词占比6.7%,代词占比1.3%。

图3 零复现词词性分布统计图

对零复现词进行等级统计,其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零复现词等级统计表

表2显示:甲级词2个,乙级词15个,丙级词5个,丁级词5个,超纲词46个。非超纲词占比37%,超纲词占比63%。

2.复现前20位生词统计结果

复现率前20位生词去除了复现最高的前15个词和虚词,得到生词如表3所示。

表3 复现前20位生词统计表

表3显示:虽然去除了常用词,但是单音节词还是占到65%。

对复现率前20位生词进行词性统计,其如果如图4所示。其中,动词6个,形容词和名词各5个,副词、代词各2个。

图4 复现率前20位生词词性分布图

3.生词复现率分布情况统计结果

通过对《新实汉》4册教材生词复现率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复现次数为1~9次的生词占比69.9%,复现次数为10~19次的生词占比达到13.7%,复现次数为20次及以上的生词占比不到17%。由此可见,过半数生词的复现次数都在1~9次之间。

(三)生词复现间隔统计结果

1.生词复现间隔分布

通过对2 788个生词复现间隔的统计,将课文作为复现间隔的单位,得到生词复现间隔分布如图5所示。

图5 《新实汉》生词复现间隔分布情况统计图

由图5可知:约一半的生词都在1课以内得到了复现,这对于教材编写来说很难得。70%以上的生词在6课以内复现。复现间隔越短,学生对生词的记忆就越深刻,教材的编写就越成功。该分布图说明:教材确实遵循了螺旋式的编排方式,复现间隔大多在6课以内。

2.复现间隔6课以上生词统计结果

通过对6课以上复现间隔生词的统计,得到生词共41个,如表4所示。

表4 复现间隔6课以上生词统计表

续表词册数课文序号平均复现间隔复现次数大纲等级属1975丁结果22572甲听见33072甲工程师33271乙民间33072丙做操33072超纲项链22572丁电视机32972超纲

通过对册数的统计,得到生词在各册中分布情况如图6所示。

图6 复现间隔6课以上生词册数分布图

由图可得复现间隔6课以上的生词主要分布在1~3册,其中:第1册14个,第2册15个,第3册12个。按照大纲要求,通过对生词等级的统计,得到生词等级分布如图7所示。其中,甲级词和乙级词各11个,丙级词7个,丁级词3个,超纲词9个,其结果如图7所示。

图7 复现间隔6课以上生词等级分布图

二、分析与讨论

(一)基于生词平均复现率的结果分析

教材整体生词复现满足“课后练习>课文>注释”的规律。练习中生词复现率最高,一方面是由于练习所占篇幅最大,另一方面是由于练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复习课堂上学过的内容。注释往往是对于课文中内容的解释,复现率最低。

(二)基于特殊复现率生词的结果分析

1.零复现词统计结果分析

零复现词中普通名词、专有名词和成语俗语占到76%,非超纲词占比36%。普通名词占比42.7%,专有名词占比17.3%,成语、俗语占比16%,动词占比13.3%,形容词占比6.7%,代词占比1.3%。

零复现词中普通名词的数量最多。这一方面代表教材中名词总数多,另一方面说明名词不易复现。名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指某一特定事物居多,不易重复,所以有些名词在教材中只出现一次。

零复现词中专有名词占比较高,这与熊熙瑶对于零现词的研究结论一致[9]。专有名词针对特定的人或物,复现困难。零现词的专有名词中,地名占到50%,人名占33%。

零复现词中的动词和形容词只占到20%。有一些常用的动词如“出差、刷卡、蘸”,常用的形容词“空白、正确”等,没有得到充分复现。

零复现词中,非超纲词占比37%。按照大纲要求,非超纲词应该重点掌握。教材对于所有的非超纲词,应该加强复现。

2.复现率前20位生词统计结果分析

复现率前20位生词中,单音节词占65%。这一方面是因为单音节词在生词中占多数,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复现率的统计过程中,单音节词匹配次数相对较多,导致复现率相对偏高。双音节词“朋友、今天、学生、学习、高兴、可以”等都是留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的常用词汇。

复现率前20位生词中包含表达心情的词汇、疑问词、情态动词、时间词、普通名词、动词等等,涉及的方面较广,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前20位生词中动词6个,形容词和名词各5个,副词、代词各2个。这说明教材对于动词、形容词和名词的复现较为重视。

(三)基于生词复现分布情况的结果分析

熊熙瑶研究每册生词在该册中重现次数,得出第三、四册生词主要分布在复现1~5次区间的结论[9]。笔者将4册看做整体,进行复现率分布的统计,得到其教材中70%的词语复现率分布在1~9次。这说明如果词汇的复现达到9次以上,生词的复现率在教材中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四)基于生词复现间隔的结果分析

通过对生词复现间隔的统计,发现有48%的生词都在1课以内得到了复现,70%以上的生词在6课以内得到复现。通过对复现间隔6课以上生词的统计分析,发现这些生词平均分布于1~3册,超过半数为甲、乙级词。

首先,大多数词的复现间隔都在6课以内,这说明教材的螺旋式编排是成功的。

其次,复现间隔6课以上的生词平均分布在3册教材中,说明教材的生词复现安排没有按照册数有所差别,3册教材都遵循了螺旋式的编排。

最后,41个高复现间隔词中,非超纲词共21个,占比53%,这说明教材在复现间隔上仍然存在提升空间。

三、教学启示与建议

(一)对于教材编写的建议

1.进一步提高教材整体生词复现比率

李艳萍提到学习者的语言水平为“i+1”,“i”是学习者的语言认知中已有的知识,“1”是略微高出已有知识的语言输入[10]。虽然教材整体生词平均复现率已经达到了74%,但是,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仍然可以进一步提升该比例。可以通过清除教材中的零复现词的方法对其进行提升,力争使教材生词复现比率达到100%。这样可以扩展教材语言输入,提升学习者语言水平。

2.提升教材整体生词复现率

柳燕梅认为,通过实验证明生词复现率对于学生学习汉语是非常有帮助的,通过提高汉语生词的复现率可以提高学生对生词的熟悉程度[11]。从教材整体上看,生词在练习中的平均复现率最高,但是练习只作为教材的补充学习内容。教材编写者要重点关注课文中的生词平均复现率。课文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提升课文中生词复现率是最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此外,也可以在注释中提升教材生词复现率,增强学生对于生词的熟悉程度。

3.针对重点生词提升复现率

针对零复现词中的“材料、空气、酒杯、生命”等日常生活常用名词,教材应增加复现,从而使学生掌握生词。针对专有名词零复现词中的常用地名,教材还是应该增加复现,这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提升教材实用性。此外,教材应该将动词和形容词全部复现,更加方便学生全方位掌握汉语。在初级阶段,尤其要加强甲、乙级词的复现,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缩短生词平均复现间隔

李潇潇提到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学习者在学习中的遗忘有规律,遗忘进程不均衡,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逐渐减慢[12]。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就几乎不会再遗忘,遵循“先快后慢”的遗忘发展规律。所以,生词短时间内的重现对学生巩固学习的生词很有帮助,是提升学生记忆效果的有效方法。

教材中只有近一半的词在1课以内得到复现,应该进一步提升1课以内复现的比率,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复现间隔6课以上的生词,应该重点关注,尽量通过调整课文顺序、增加教材板块等方式缩小这些词的复现间隔,提升学生记忆效果。

(二)对于教师教学的建议

1.增加课外补充材料增强复现

对于零现词和复现间隔6课以上的生词,教师要补充材料,提高这些词的复现率。同时也要在平时的练习题中注重这些词的选用。这样可以弥补教材在生词复现上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克服词汇学习的困难。

2.利用好练习中的词汇复现

著名心理学家Ellis认为频率是语言习得的关键,输入频率越高,习得语言的速度越快,效果越好[13]。练习中的词汇复现最多,所以老师应该让学生重视课后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夯实词汇基础。教师在选用练习册的过程当中,也要注重练习册的词汇复现是否充分,在教材的基础上合理扩充词汇输入。

3.注重零复现和高复现间隔生词

崔振峰认为,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没有频率就没有熟练[14]。对于零复现词,教师可以根据其重要程度,在第一次教学时加强学生的印象,必要时在课堂上重复重要的零复现词。对于高复现间隔生词中的甲、乙级词,教师要格外注意,可以补充材料使学生掌握。

(三)对于学生学习的建议

1.锻炼快速掌握生词的能力

Saragi等人认为单词在文章中出现6次以上,有93%可以被习得[15]。《新实汉》的生词平均复现率远高于6次,学生在利用教材进行学习时,可以锻炼自己看到生词9次以内就掌握生词的能力,这样有助于生词的学习和掌握。

2.加强对重点词汇的复习

教材中词汇的复现并不能包含所有词汇,所以学生还是要加强复习,这样才能在教材编写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生词。

猜你喜欢

生词间隔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间隔之谜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上楼梯的学问
头夹球接力
生词库
生词库
生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