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听,拉萨的呼吸

2021-03-02撰文雷鹿茸

厦门航空 2021年2期
关键词:大昭寺鹿茸布达拉宫

撰文_雷鹿茸

听见 信仰 西藏拉萨

无论来拉萨几次,终究还有浮光掠影之感——是自己的遗憾,却是它的神奇。

布达拉宫一角(摄影_雷鹿茸)

八廓街上的人群

罗布林卡“湖心宫”

布达拉宫后山的一只猫(摄影_雷鹿茸)

在拉萨,呼吸,是一件顶重要的事情。

对高反的忌惮,对高原的敬畏,让很多从平原来的人甚至有了心理暗示上的呼吸困难。想要显得比平常更从容一些——变得过分专注,又想要尽可能地吸入更大量的氧气,显得贪婪。并且,一定会发出比往常更明显的声音。

而旅行这件事,从熟悉的地方,到陌生的地方,绝非是换了一个地方呼吸而已。

于是不免胸口起伏着,心潮澎湃着,眼睛也努力睁着,想要洞悉关于这里一切的风景。却或许也不会有太多游人留意到,这个高原城市本身的“呼吸”在哪里?它和其他地方的呼吸,又有什么不同?

你能先体会到的,都是其他的一些不同。

它的颜色。无论是现实的颜色,还是历史的颜色,拉萨都有自己独特的诠释;它的温度,无论是雪的冰冷,还是晴的灼晒,都令人难以忘怀;它的质感,既有布达拉宫城堡式的高耸、厚重,也有罗布林卡花园般的荫庇、绚烂;它的人文宝藏与自然恩赐,前者如博物馆,后者是拉萨河……

再概言之,它的阳光,颇有重量;它的雨水,带有青稞香;它的风里有远方雪山的低语。它宁静的壁画里有热烈的故事;它喧闹的街市其实有镇定的安详。

最后,你似乎还深入地,听到了它日常的声音。

夜晚古城巷子里传来的细微足音,清晨环绕布达拉宫密密匝匝的足音;宾馆老板家小孩肆意玩闹的笑声,寺庙里小喇嘛羞涩内敛的笑声;司机师傅一边开车一边念念不断的经文声,大昭寺广场边藏族老妈妈念念不断的经文声;还有转经筒的吱吱嘎嘎声,酥油灯的滋滋噗噗声……

一度,我也这样以为,自己已经熟稔于它了——拉萨,这个常常都记不清来过几次了的地方。

起初乘火车去。那时候,横跨青藏高原的“天路”刚开通,车窗外草甸青翠,偶尔还可以看见藏羚羊。在海拔5068 米的唐古拉站短暂经停时,第一次“体验”到高原呼吸缺氧的感觉,和别的乘客一起,小心翼翼步出车厢,暗搓搓地还有兴奋。但从拉萨火车站出来的瞬间,却不由得脚下一阵绵软。到晚上,太阳穴持续隐痛,脑海中自带轰鸣。

老城街巷

从哲蚌寺远眺拉萨城

大昭寺外磕长头的信众(摄影_雷鹿茸)

高原反应大约普遍存在,程度因人而异而已,普通人难以掌握它的规律。我见过运动员体格的游客呼吸急促,完全走不上布达拉宫的台阶,也见过白发的老太太步履如常,大气不喘。

后来,我更多的机会是乘飞机来拉萨。贡嘎机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民用机场之一,降落前俯瞰到拉萨河的纵横肆意,白云下极尽宏观视野的蛮荒感十足震撼,降落后则感慨如今抵达这高原圣域的快速与便捷,早非过去可以同日而语。

也曾经经历一整个月的风餐露宿,从成都盆地出发,骑自行车,气喘吁吁翻过14 座海拔4000 米以上的高山,全程2200 公里,终于抵达这里。打卡入城前的最后一块路碑时,心情却少了关于它的激动,多了对自己的平静。从城外远远眺见布宫巍然耸立,默默把水壶里最后一口水喝干。

来的次数多了,历遍它的四季晴雨风雪,出入它的四方东西北南,拉萨从地图、照片上的平面,逐渐建构、过渡到立体。看足够多,感受也足够多,当然也听了足够多,包括各种喧闹、对话与默语。很多声音,或远或近地似曾相识。

它那些屋顶上悬挂的经幡在风中猎猎,和你在雪山上听到的,是一样的。

它那些在驴友圈里声名显赫的旅舍,晚归人的声响,和江南水乡西塘旅舍的,是一样的。

大昭寺屋顶上的“双鹿听经”塑像(摄影_雷鹿茸)

单车骑到终点,再无意志前行。找一家车行托运,热情而熟练地为我拆车、打包的藏族店员小弟,普通话的口音,和在理塘帮我修车的那位藏族小伙子,是一样的。

正如人的呼吸,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也如同一些再平常不过的事,通常就是会被默默忽视。

“在拉萨,呼吸,是一件顶重要的事情”,这句话不免逻辑混乱——说得似乎在别的地方、别的时候,别的什么人,呼吸就不重要似的。但我也清楚地知道,它也是对的。

呼吸显然是如此好的一件事,让人活着。也能让,在你心里的这个地方,那个地方,某个地方,活着——而不仅仅是风景。

群山衬托下的布达拉宫

每次去拉萨,我都要重返北京路上熟悉的一家老店,后来发现它换了老板,原先朴素的菜品也已在更方便的点餐APP 里,显得更加光彩夺目。我不会矫情地说,它的“呼吸”,不同了。但我会“矫情”地感动于,它的酥油茶仍然在使用十年前同款的一种小暖壶。你点上那么一壶,可以暖暖地喝上个大半天。

拉萨是西藏的旅游集散中心,人们抵达这里,也常要从这里出发。租赁的越野车许多情况下都不需要真正地越野了,道路是修得越来越好,越来越顺畅,往返羊湖、纳木错、山南的行程越来越有效率。也记得某次从日喀则返回拉萨的一路上,骇人的冰雹大雨之后,却是落日盛大的余晖,遍染两侧的山峦,如同七彩的神境,直将我们平安地护送进拉萨城。

心中的感动,无以言表。

人其实是如此敏感、多情、会意的生灵,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心有七窍,意有玲珑。通感的、杂糅的、难以言尽的感受,其实都可以奉献给它,由它主宰。也无论我来拉萨几次了,终究还有浮光掠影之感——是人自己的遗憾,却是它的神奇。

最近一次去,时间匆促,并没有温故什么景点,但住下的宾馆,透过窗就是布达拉宫新刷的白墙,近在咫尺。它看起来几百年里并没有改变过什么。新与旧并不必然冲突。在老城区之外的市区,一个崭新的拉萨也驶行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包括它的机场,T3 航站楼的施工正如火如荼。

这个古老的城市也许从未停留在古老的内核之中。

它始终在生长,持续享有活力。而它饱含生命感的传统与信仰,也历久弥新。

你听,拉萨在呼吸。

你听,那也是你自己内心的呼吸。

TIPS

1、刚到拉萨要好好休息,注意不要洗澡或洗头,杜绝感冒,也不要吃太饱或饮酒,以免给身体增加太多负担;

2、作为外来游客,去大昭寺外旁观本地藏民叩长头,也是一次心灵的修行。在参观寺庙(包括八廓街)时,都请按顺时针方向行进。

3、拉萨除了布达拉宫、大昭寺,还有西郊和北郊的哲蚌寺、色拉寺,非常值得一去。

4、无论男女,适当涂抹防晒霜都很重要。

僧侣的背影

抵达川藏线骑行的终点(摄影_雷鹿茸)

猜你喜欢

大昭寺鹿茸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
鹿茸炖服效更佳
西藏布达拉宫迎“年度美容”
世界文化遗产大昭寺文物古迹保护工程启动
布达拉宫
鹿茸如何食用才好?
布达拉宫
大昭寺,佛教徒心中的圣殿
八廓街,人文之街
西藏,一场阔别已久的重逢(1)做一名虔诚的信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