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策略探析

2021-03-01陈振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4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意义初中语文

陈振柳

【摘要】在新课改中对初中语文教学作出明确规定,课堂上要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审美水平等,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语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课堂中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通过语文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充知识储备,使学生成为具有文化底蕴的人才。本文主要阐述阅读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阅读能力;初中语文;意义

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着极大的影响。教师通过适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让学生从阅读中体会文学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从而加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认真对待目前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意义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无论是什么科目,都需要学生有足够的阅读能力,通过阅读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可以从文章中掌握很多好的词句,积累素材,所掌握的词汇量往往也更多。同时阅读能力强的学生逻辑较为清晰,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会比不善于阅读的同学思维快得多。语文作为语言类的学科,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文学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来源于学生的课外阅读,从优秀的文章中学习写作手法,用詞用句。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阅读教学方式落后。语文课堂中对于阅读教学的方式具有多样性,语文教师应采取新颖、有吸引力的方式来开展,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设计阅读教学方案。然而,从目前初中语文课堂对阅读的教学方式来看,大多教师仍然使用落后、单一的阅读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做大量的阅读理解题目,很多情况都只是为了做题而阅读,阅读质量不高,没有对阅读制定更有效的目标。在这样的阅读教学方式下,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就不高,使得阅读效果不明显。

第二,阅读教学内容吸引力不足。在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分为多个部分,包括阅读教学、朗读教学、写作教学等,每个部分都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需要教师在每个部分中利用足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对应的训练,保证学生的语文水平能够全面发展,而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就是阅读教学。然而,就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而言,阅读教学的内容吸引力不足,导致学生产生对阅读的抵触心理,对课文的阅读兴趣不高,学生不愿意花时间进行阅读训练。

三、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第一,教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教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而不是强调某个课文的知识内容。学生掌握了阅读技巧在后续的阅读学习中就能更容易感悟课文的内容。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这一课文内容时,可以结合以往相关的课文进行对比阅读,像在小学阶段学习的《找春天》一类的课文,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思考两篇文章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不同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表达的内容。当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后就能从文章内容看出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为以后的语文写作积累技巧。在教学中不能局限于课文内容,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二,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制定符合学生自身情况的阅读计划。例如,在学习《陋室铭》一文时,教师不应该一上来就领读,而是带着学生去阅读,逐字逐句去理解。可以要求学生自主进行预习,通过提前阅读了解文章大概的主体内容。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分组学习,学生之间互相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积极探讨学习,随后在课堂上将自己的理解说出来,教师再进行点评。这种新型的课堂模式不仅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文章的真情实感,在自主学习中提高了阅读能力,同时学生也愿意用这种方法去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三,创新阅读教学模式。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应该积极地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在传统的教学中,关于阅读教学的设计,无非是教师带领学生通读课文,布置阅读任务要求学生自主阅读等模式。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应该学会利用信息时代带来的便利,将阅读教学设计不断创新,给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结合以学生为本,将自主阅读改成小组阅读,将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由小组成员阅读讨论,交流学习心得,锻炼同学团队意识的同时,也让学生更愿意主动地阅读。例如,在《济南的冬天》一课的教学中,文中有大量描写景色的词句,教师在课前可以利用电脑,制作相应的幻灯片或寻找相关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济南的冬天是什么样的,激发学生对济南冬天的向往。在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真实情感,也能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学习兴趣,在互动中成长。

第四,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在语文教学中,对文章意境的想象也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受到启迪和熏陶。例如,在学习《己亥杂诗》一文时,让学生阅读完毕后,闭上眼睛,跟随教师的阅读,结合轻快的音乐,引导同学们在脑海里构建一幅幅画面,将农村生活的画面印刻在脑海里。然后,让学生描述自己所感受到的画面,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将想象转化成文字,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着极大的影响。然而,在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阅读教学方式落后,阅读教学内容吸引力不足等问题,影响了学生的阅读质量。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教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创新阅读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促进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秀珍.简述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和方法[J].新课程·中学,2019(6):150.

[2]范利利.课外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价值[J].新课程·中旬,2019(11):132.

[3]王小萍.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和方法[J].学周刊,2020(1):117.

[4]李俊梅.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性[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2(22):33.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意义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有意义的一天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