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

2021-03-01张雯源

人才资源开发 2021年11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中职人才

□张雯源

电子商务专业目标在于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因此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高,既要掌握技术又要适用社会。通过电子商务企业与中等职业学校的合作交流,可以合理解决校企人才供需矛盾,提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细分培养模式,在专业方向细分、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进与探索,可以促进电子商务专业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提高学生岗位技能,提升升学和对口就业率。

一、电子商务专业的特殊性

1.互联网更新迅猛。电子商务通俗解释就是利用国际互联网进行商务活动。如今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交易额逐年增长,而且由于这几年网民的暴增与电子商务平台的增多,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更新迅猛的形势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只能通过以往的教材和实训环境进行学习,因此内容具有滞后性。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想要紧随电子商务发展更新仅靠学校自身是较难办到的。

2.商务环境难模拟。电子商务不仅仅局限于通过互联网买卖商品或者服务,它是一个完整的商务模式,包括商务活动进行前的市场环境分析、计划与决策,商务活动中跟进与更新、总结与调整方向、应对突发问题等内容。目前,中职学校和中职教师只能提供相对单一的模拟环境进行教学和操练,比如通过淘宝平台、拼多多平台开店模拟经营,通过抖音、快手等辅助营销。内容和方式相对来说还是单一,无法达到真正适应实际的商务环境,所以真实的电子商务环境与学校建立的模拟环境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3.专业目标要求高。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存在巨大的差异,需要教师和学生迅速转变固有的营销观念,随时适应新的商务模式和营销方法,充分意识到电子商务的时代性和紧迫性,有能力适应新的竞争。需要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中职学校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企业想要发展长远就必须制定合理的电子商务战略和企业战略,最重要的是创新战略,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会使企业具有竞争对手难以效仿的能力。创新是企业立足的根本,因此创新能力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必须培养的能力。

二、目前存在的困境

1.师资力量需丰富。既需要水平高、素质高的理论课教师,又需要本领强、经验多的实践课教师,更需要复合型的专业教师。然而学校多以理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为主,有实践经验的老教师不足。理论课教师也需要在不断学习中自我完善,通过进入企业中边学边练,建立起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从而打造一支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强、教育教学理念新的“双师型”团队。

2.环境设施需完善。实训练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重中之重。电子商务融合了多学科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既侧重于实践技能,也需要专业的职业素养和理论知识储备。电子商务专业相较于其他专业特殊在依托于互联网产生的商务活动,无论是技术还是商务模式变化非常快,这就需要我们的硬件设施紧跟市场潮流。学生需要有贴合现下的电商平台和模式跟进练习,但电子商务模式变化快、形式多,因此对于学校来说,及时跟进设施设备的目标较难达成。

3.职业素养需建立。缺乏真实的训练场景,仅仅依靠学校内的岗位模拟不足以让学生了解其工作内容,导致学生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方向不明确,偏见和误解造成他们的职业信心不足,职业自豪感难形成,职业素养难建立。

4.人才培养易与社会需求脱节。一是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一些中职学校以知识教学为主,不与企业深入交流合作无异于闭门造车,导致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容易与社会需求脱节。二是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实效性不高。专业课课程需要进行合理设置,对中职学生来说首要学习的内容应该是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其他更个性化的设置。否则,教学实效性不仅不高,还会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不踏实以及未来就业方向不明确。

三、解决问题的途径

1.实行引企入校,完善软件硬件设施。对于职业教育的学生来说单单通过技术培训或理论教育的教育模式是不够的,需要理论和实际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需要知识丰富、有经验的师资和良好的软件硬件环境。实行引企入校策略,让企业进入学校,学校可以利用企业的软件和硬件环境紧跟电子商务变化,更好达成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目标。既丰富了教师队伍,又使学生真正接触电子商务的真实经营,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实习条件和难得的锻炼机会。

2.产教融合,培养产业需求人才。职业教育有两个特点:一是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二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由职业教育的特点可以看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产业需求的促进。产教融合的基础是“产”,即必须以真实的电子商务活动为前提,在这样的基础和氛围中进行专业实践教学,学生才能学到真本领,教师才能教出真水平。

3.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电商产业需求。

办好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它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电子商务专业与当地经济建设密切相关。职业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他们走上社会,必然会成为该领域的行家里手,这有利于带动当地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例如“互联网+农业”不断发展,一些农业互联网电商平台应运而生,并迅速崛起,既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也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然而使用平台进行经营商品的大多数是非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这就激发了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急速增加的产业需求可以树立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职业信心和职业自豪感,培养其职业素养。

4.校企合作,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人才。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脱节、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实效性不高等问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来解决。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应以社会需求、企业需求为导向,准确定位培养目标。一是面向岗位的学生。发挥办学优势,加强就业指导,需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加强与企业合作,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突出地域特色。二是面向升学的学生。加强与高校的交流合作,建设中职院校与高校的课程一体化,由易到难,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难度,制订适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中职人才
人才云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电子商务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