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中医护理技术相关文献的计量及可视化分析*
2021-03-01程侣宁允王晗李文姣金昌德李艳
程侣 ,宁允 ,王晗 ,李文姣 ,金昌德 ,李艳
(1.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天津 301617;2.天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天津 301617)
最新的心血管病报告表明,与2012年相同,2016年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冠心病病死率依旧呈上升趋势,冠心病的疾病负担日渐加重[1]。心肌梗死是冠心病常见症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2]。目前,中国心肌梗死患者约250万,预计未来15年内将增加7 500万例心肌梗死患者[3]。同时,年轻人的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3]。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心肌梗死患者的住院病死率虽然降低了,但其罹患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猝死等再发急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仍非常高[4]。因此除了强调早期积极的再灌注治疗外,积极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做好二级预防也是当前心肌梗死防治中的重要课题[5-6]。中医护理技术是在中医理论体系指导下,通过操作技术来帮助患者解决现存或潜在健康问题的适宜技术[7],具有创伤小、花费少、接受度高等特点[8-9]。其在优化疾病预后、降低社会医疗成本、促进卫生资源合理分配等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10-11]。为了解中医护理技术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现状,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法对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的文献进行数据挖掘,旨在为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实用和适用提供参考依据,为进一步挖掘其在慢病管理中的优势提供证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时间限定为建库—2019年7月9日。检索词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护理分会于2016年公布的18项中医护理技术设定[9]。检索策略如下:(主题词=“心肌梗死”OR主题词=“心梗”OR主题词=“心肌梗塞”OR主题词=“急性冠脉综合征”OR主题词=“AMI”OR主题词 =“STEMI”OR 主 题 词 =“NSTEMI”OR 主 题 词 =“ACS”OR主题词=“MI”OR主题词=“真心痛”OR主题词=“胸痹”OR 主题词=“心痛”OR 主题词=“厥心痛”)AND(主题词=“穴位注射”OR主题词=“水针”OR主题词=“穴位疗法”OR主题词=“推拿”OR主题词=“按摩”OR主题词=“中药热熨敷”OR主题词=“药熨”OR主题词=“敷贴”OR主题词=“贴敷”OR主题词=“敷脐”OR主题词=“中药外敷”OR主题词=“拔罐”OR主题词=“火罐”OR主题词=“走罐”OR主题词=“刮痧”OR主题词=“中药离子导入”OR主题词=“中药离子透入”OR主题词=“中药涂药”OR主题词=“中药冷敷”OR主题词=“中药湿热敷”OR主题词=“热熨”OR 主题词=“耳针”OR 主题词=“耳穴”OR主题词=“王不留行”OR主题词=“蜡疗”OR主题词=“灸法”OR 主题词=“灸”OR 主题词=“中药泡洗”OR主题词=“药浴”OR主题词=“熏洗”OR主题词=“熏法”OR主题词=“蒸法”OR主题词=“熏蒸”OR主题词=“灌肠”OR主题词=“中药外洗”OR主题词=“中医护理”OR主题词=“适宜技术”)。
1.2 文献筛选标准 纳入标准:1)研究对象:经临床医师诊断为心肌梗死,文献中提及研究对象诊断为“心肌梗死”“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梗死”等。2)研究内容:中医护理技术的范围是依据中华中医药学会护理分会于2016年公布的18项中医护理技术设定,包括穴位注射、经穴推拿、中药离子导入等技术[12]。3)文献类型:期刊论文、学术论文、会议论文。
排除标准:1)重复发表文献。2)会议通知、征稿通知、报刊和声明。3)研究对象为动物的文献。4)无法获取全文的文献。
本研究由2名硕士研究生在阅读题目、摘要或全文后严格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当意见存在分歧时由第3方进行评定。
1.3 数据分析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可视化分析法对纳入文献进行分析。将筛选后的文献题录分别导入Excel和CiteSpace软件,应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提取文献的作者、发表年份、题目、收录期刊和基金支持等信息,并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
2 结果
2.1 文献发表情况 经检索,本研究从CNKI共获得相关文献577篇。经研究人员筛选,最终纳入170篇文献。
2.2 心肌梗死中医护理技术文献发表时间分布分析 根据文献发表时间,对纳入文献进行汇总,结果见图1。由此可知,1977—2019年关于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技术的文献整体数量较少,但2005—2018年呈明显上升趋势,1977—2009年年均发文量为3~5篇,2010—2018年年均发文量为10~20篇,说明近年来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领域的研究逐渐引起研究人员关注。
图1 1977—2019年心肌梗死中医护理技术研究文献发表时间分布
2.3 文献来源期刊分布 纳入文献包括期刊论文161篇、硕士学位论文3篇、会议论文6篇。共有21篇论文分别发表在12种护理学专业期刊上,占发文总数的12.4%;非护理期刊共刊登149篇相关论文(87.6%)。按期刊载文量进行排序,排名前4的期刊为中国中医急症[8篇(4.7%)]、光明中医[7篇(4.1%)]、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6篇(3.5%)]、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6篇(3.5%)],以上期刊均为中医药学专业期刊。
2.4 高产作者、机构及基金支持情况 纳入文献共涉及167位第一作者,其中有78篇(45.9%)是由2个以上的作者合作完成。发表3篇以上的作者共有4名,分别为张雪羽、李文慧、苏心镜、张烨。按机构总发文量排名,前4的为常州第一人民医院[15篇(7.8%)]、唐山工人医院[6篇(3.1%)]、郑州中医院[5篇(2.6%)]、河南中医院[5篇(2.6%)]。纳入文献中共有24篇(14.1%)有基金支持,科研基金项目来源:国家级3篇、省部级13篇、厅级8篇。
2.5 研究热点与前沿
2.5.1 研究热点 词频分析法是关键词分析的一种类型[13],关键词是高度概括文献主题的核心词,也是一篇文章的核心与精髓,高频的关键词可用来确定一个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14]。利用CiteSpace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知识图谱中共现31个关键词,共计250次,共现频次前10位的关键词见表1。以上关键词中“便秘”出现的频次居于首位,可能与40%~72%的心肌梗死患者有便秘症状[15]和患者用力排便会加重心脏负荷,进而导致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心力衰竭甚至死亡等不良后果[16]有关,也可能与中医护理技术治疗便秘具有良好的疗效有关[17-18]。结合表1和图2可以发现,中医护理技术针对心肌梗死患者的研究方向集中于便秘、焦虑等症状的管理。采用较多的中医护理技术为耳穴贴压、穴位贴敷、穴位按摩等。
图2 心肌梗死中医护理技术研究关键词知识图谱
表1 心肌梗死中医护理技术研究高频关键词分布情况
2.5.2 研究前沿 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利用LLR算法提取关键标签词对各聚类进行标识[19]。本研究最终结果为4个聚类:“#0胸痹”“#1便秘”“#2便秘”“#3中医护理”,见图2。表明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集中于胸痹、便秘、中医护理等方面。心肌梗死在中医学中属于“胸痹”等范畴[20],故聚类后出现“#0胸痹”,其主要表示中医护理干预在胸痹患者中的应用研究。图2中显示两个聚类均为便秘,“#1便秘”表示用耳穴贴压来治疗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研究;“#2便秘”表示用穴位按摩治疗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研究;“#3中医护理”表示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穴位贴敷或联合多种中医护理技术的研究。
3 讨论
3.2 提高相关研究质量,进一步挖掘循证证据 根据表1和图2分析可知,目前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穴位贴敷、穴位按摩、耳穴贴压等中医护理技术对其便秘、焦虑等的效果研究。大量研究显示,中医护理技术在改善心肌梗死患者心肺功能、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等方面也有较好效果[30-31]。也有相关研究显示中医护理技术的干预性研究在质量上多存在不足,如未详细报告随机分组方法、样本量计算方法等,使得这些临床研究的可信度降低,推广性较差[32]。综上可知,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可能具有良好疗效,今后仍需更多前瞻性、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为中医护理技术提供证据支持[33],也应加强研究的广度、深度,增进研究的严谨性、科学性,为中医护理的发展提供更多有利证据。
3.3 研究的局限性 CiteSpace软件作为一种重要的文献计量学工具,在多种学科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它通过可视化的知识图谱对近期研究脉络和热点进行总结梳理,以此为后续研究提供方向[34]。本研究基于CiteSpace软件功能的限制,未能全面检索中文及外文数据库,因此本研究的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今后相关研究可综合采用其他计量学工具,扩大数据来源范围,以便更好地探寻心肌梗死中医护理技术研究的国内外研究趋势。
4 小结
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法对中医护理技术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有助于梳理中医护理技术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研究脉络,为后续研究人员和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依据,例如:目前研究大多采用穴位贴敷、穴位按摩、耳穴贴压等中医护理技术,尚有灸法、穴位注射等技术未引起广泛关注,今后可在此方面进行探索,以完善相关中医护理技术的研究。同时,现有的研究在研究质量、报告规范上仍有不足,后续的研究者可开展多学科、多中心交叉的高质量研究,进一步挖掘和发扬中医护理技术在慢病管理中的优势,使中医护理技术不断继承创新,在建设健康中国的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