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海量出行数据的解码人
2021-03-01于淼
文 / 于淼
她是智能交通领域的探路者;她是海量出行数据的解码人;她是全国三八红旗手;她是一个行走的智囊团,主编或参编了交通运输部公交都市智能化示范工程车载服务终端相关9项标准,系列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她还是一面旗帜,主动迎战,仅用3天时间带领大数据团队基于“出行云”开发出道路客运乘客信息登记系统,为新冠肺炎疫情传播上锁,让大数据服务百姓智慧出行;她就是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交通大数据创新团队负责人刘冬梅。
刘冬梅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女性柔软与坚韧。她用坚韧不拔的精神披荆斩棘、顽强奋进,开辟了一片属于出行数据的新天地。
她有时感性,会为了伙伴的离开、奋斗的孤独掉眼泪;有时又足够清醒,可以跨出所处维度,审视自己的工作。从事智能交通体系框架研究时,她勇敢跨出去,主动到行业中发现问题;参与创建“公交都市”时,她再次跨出去,把数据应用问题放大到整个行业;出行云面临发展路径抉择,她跨出原地打转的困境,闯出一条科研带动自有产品的新路子。正是这3 次关键性的跨出去,让刘冬梅的职业道路不断迈向新阶段,迎来新生机。
她说:“磨难萃出的乐观是孤身奋战时的宠辱不惊,是漫漫科研路上的不改其乐。”
不务正业 扎根行业
刘冬梅说:“相较于纯粹在实验室里的科研工作,我可能显得有些‘不务正业’。交通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特点,作为交通运输行业的科研人员,我的使命是从实际出发,解决行业技术问题。”
2002年,正在北京工业大学读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刘冬梅来到部公路院实习,参与中国智能交通体系框架科研课题的研究。那时智能交通的概念刚引进中国,智能交通是什么、包含什么,他们一无所知,但他们必须自己蹚出一条路来。
研究生毕业,刘冬梅入职部公路院智能交通中心。一墙之隔的家属院里有几间宿舍,那时的她每天两点一线,下班回宿舍吃饭,晚上再回办公室继续工作,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苦作舟的学子。同时,她还开始参与一些省份的智能交通规划项目,整理出来的体系框架很厚一大摞,要想落地,需要一个由厚变薄的过程。每当去一个省份调研,首要工作是了解当地交通运输系统各个部门的运转情况,有时一住就是一个月,动辄赶路一整天,吃在路上,住热水限时供应的小旅馆,路途奔波的苦在她眼里压根儿不算什么。她说:“只有切身体会交通运输条件不那么完善的地方,才能发现问题,这才是我们调研的意义!”
从2004年到2007年,开课题、调研、写报告,智能交通方向的研究有了蓝图,她和先生的爱情长跑也开花结果,孩子的到来更添喜悦。休假结束返岗,刘冬梅却茫然了,和自己同期做体系框架研究的同事要么转行,要么干脆去了其他单位。从学生—科研人员—妻子、母亲,多重角色的转换让她积淀出更多思考:“我总觉得自己不够了解行业,也缺乏实践经验,想做点脚踏实地的事儿。”
2008年,刘冬梅借调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城乡客运处,这一年的工作让她扎实地踩进行业的泥土中。她深知,上学时研究的内容似乎和行业的真正需要有些脱节,为了改变现状,她决定要常常走到实践中。一年时间,司局办公室、公交集团机关、公交分公司、车队、调度室……她辗转多个岗位与从业者谈技术、聊工作,在车队的那一周还学会了编制调度表。她像一名剥洋葱的人,最终剥到了行业的“芯儿”。
借调结束,刘冬梅回到部公路院牵头成立了城市交通研究室,即交通大数据创新团队前身,开始了“公交都市”创建工作,这是她之后投身行业大数据的关键一步。
创业未半 初心不改
2010年的深圳,公交车所属公司的智能化基础互不相通,车载设备、刷卡机等标准不一。经过一系列方案优化,深圳公共交通迈上新台阶,为全国各地市创建“公交都市”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样板,深圳的地方标准成为后来国家标准的重要参考。
深圳作为“公交都市”的试验田,于2018年深圳被授牌“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每每提到这里,刘冬梅都会心一笑。
作为交通运输部“公交都市”核心技术支撑成员,刘冬梅先后参加了30多个城市的调研和考察工作,起草了多篇智能公交系统发展情况报告和内参,围绕城市公交行业中热点和难点问题,建立了公交客流采集分析、公交网络运行状态评估、大数据下公交线网优化支持等公交决策技术体系,主编或参编了交通运输部公交都市智能化示范工程车载服务终端相关9项标准。系列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她说:“‘公交都市’不是一个工程建设,不是把智能系统建起来,能看到公交车的实时位置,就算完成任务了。公交是一件公益性事业,只有让公交管理部门与企业有更多话语权,才能获得更多政策倾斜和支持,才能真正改善百姓乘车体验。为公交创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我认为这是‘公交都市’创建的深意。”
在“公交都市”创建过程中,他们解决了数据采集的问题,但是采集上来的数据如何应用,如何反哺百姓出行?这个问题像一把钥匙,让她打开了大数据的魔盒。带着这个问题,2014年,她成功中标部重点科技项目“基于云平台的开放式公共出行信息服务研究与示范”。项目成果之一——综合交通大数据云平台(出行云)于2016年上线。
“以前大家等公交车全凭运气,路上遇到施工、事故,更是不可预知。但是政府部门掌握这些信息,如果能通过互联网企业将信息发布出去,老百姓出行就更方便了。”她说。从紧闭的环节中撕开一个口子,打破数据间的隔阂,这是刘冬梅和团队想做的,并且成功了。2016年夏汛期,江苏不少市民发现,打开百度地图,便可实时查询因暴雨阻断的道路并获得绕行路线。这背后是出行云在支撑,涵盖地面公交、出租汽车、民航、轨道交通等15大类,全国多个省市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与多家互联网公司、智能交通领域信息化企业接入,出行云俨然行业数据枢纽。这是出行云的第一发展阶段。
以出行云为代表的大数据开放平台,代表了未来交通运输数据创新应用的发展方向,刘冬梅和出行云都走在了行业最前沿,站上了风口浪尖,出行云先后获得“互联网+”2016年百佳案例、“数字中国”2018年度最佳实践奖等多项荣誉,一切都在向着更美好发展。
承载着无数赞美与期望,2018年正是出行云风光无限的时候,却也是刘冬梅最煎熬的一年。作为出行云的技术支持单位,刘冬梅和团队开始面临“被迫”做公益的局面。忆起那段难捱的时光,一直笑容满面的她流露出一丝苦涩并说道:“政府部门、互联网企业、老百姓都能获益,但是我们没有任何收入。出行云在业内有了一定辨识度后,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公司、部门想要接入。想要运营一个平台,并且不断让新鲜的数据接入,需要很多投入。人力跟不上,怎么让平台活下去?”她嘴角的苦涩渐渐蔓延开来。
不甘于出行云仅是资源的对接人,刘冬梅决心找到一个更好的发展方向。她及团队其他成员组成的出行云铁三角开始深入探讨平台的发展问题。他们设想了很多种可能,走市场的路线,成为类似于应用商店的平台,或是成立一家独立的公司,以创业的方式,将故事写圆满。
一次次设想,一次次被自己推翻,被外界否决。她说,哪怕只是一句肯定,都足以鼓励自己继续思考如何改进。就在这时,铁三角中的一名同事离职了。回忆到这里她不禁潸然,泪水好像越擦越多。“路太远、太难,走的过程中有些人就走丢了。坚持在不同场合为出行云发声,是一种孤独,也是一种热爱。”关键伙伴的离开警醒了刘冬梅,他们需要回到科研上来。
出行云的核心是数据开放与数据的挖掘应用。拨开迷雾,回归初心,出行云终于从第二阶段的困顿迈入了第三个阶段——做自有产品。“第二阶段类似于淘宝,平台上都是别人的货,我们只负责运营。第三阶段类似于京东,平台上面也有我们自己的产品。”她介绍得很形象。
调整方向后,刘冬梅带领团队将核心精力投入到研究新产品,把科研工作和做产品结合在一起,再利用出行云的平台为行业服务,做成中国客流大数据分析平台。在未来能够产出更多服务和产品,成为有众多高价值、高实用的综合交通领域决策咨询平台。目前,交通大数据创新团队正在推进的国家重大科技研发项目——出行链溯源项目、城市群枢纽一体化项目,以及和腾讯合作的城市公交线网优化项目,还有旅游交通大数据分析项目等,都是在向着终极目标迈进。
“我不是会被几次挫折吓倒的人,我会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反省提高自己。我相信,经过仔细斟酌的事情,值得坚持。”刘冬梅说。多年的储备和积累,也得幸于坚持,出行云衍生出了每年的春运大数据分析,以及2020年年初的疫情大数据分析等,这些高价值的成果无一不证明着出行云的无限可能。
刘冬梅感慨:“能够不断探索,得益于公路院能够较长期地给予大家发展的自由,而探索的方向不会因为短期困难就被否决。幸运的是一路走来,我得到了很多帮助,从交通运输部领导到部公路院,从示范地方到互联网企业,这些助力都让我铭记在心。”
躬身入局 不止做指挥官
交通大数据创新团队成员赵琳说:“冬梅姐对我们不光是在科研方法上的指导,更多则是用自己的努力感染、带动大家。”去年年初疫情防控期间,道路客运、客流分析报告至关重要。那天,赵琳完成初稿并发送给刘冬梅时已是深夜。第二天醒来打开微信,刘冬梅的反馈信息第一个跳了出来,时间显示为凌晨4点。“比你优秀的人都在努力奔跑,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赵琳笑着说。
作为团队带头人,刘冬梅时刻提醒自己,部门管理的是项目,是技术积累,不是管理人,要靠做事情把团队带起来。她说:“指挥靠前,但不止做指挥官,要躬身入局,保持自己能干的实力,关键时刻带头上。”在她的影响下,交通大数据创新团队把科研当事业,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团队文化,赢在执行,胜靠团队,依靠内驱力,不断拓展科研边界。
时间,2020年3月16日19时24分,周一反馈书面意见,周一周二编制部门全年工作重点,周二反馈专项准备意见、标准体系反馈建议,周三腾讯公交线网讨论会、了解数据中心相关调研情况并编制方案……这些年,刘冬梅养成了随手记的习惯,有些是工作计划,有些是想法创意,有些是早晨醒来躺在床上作计划,有些是深夜独自思考后作记录。
她的每一天仿佛都被工作充满,但她的随笔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记录孩子成长瞬间的。“老师邀请你帮助批改文字测试卷,说明你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妈妈为你感到高兴。”刘冬梅说,休息时间很宝贵,大部分都用来陪伴家人,尤其是旅行。聊起孩子,刘冬梅挺直的背脊有了些许放松,眉眼弯弯。
工作中刘冬梅放眼大局,生活中她细腻非常。她说:“我的家庭,延续了我父辈的家庭风格——民主开放。很多事情都是发自内心对公平公正的追求,对弱势群体的善意。从出行云的数据开放、疫情防控期间的乘客登记系统,到不同群体的数据分析,一路走来都是遵循内心对社会的关照。”家人对刘冬梅的工作不仅给予充分支持,而且常常带给她灵感与思考。像老年人出行分析,就是为了掌握老年人在看病、出游等方面的困难和障碍,以寻找可能的改进方案。
这次疫情也让刘冬梅对智能交通的未来生发出思考,智能交通仍有很多空白未触及,大数据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拓展。她说:“以大数据解题,服务大众出行,是我仍待完成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