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主题意义的“生本”高中英语阅读课

2021-03-01王克飞

新高考·教师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体育精神语篇环节

王克飞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倡导以主题意义为引领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即所有的语言学习活动都应该围绕具体的主题语境,依托语篇进行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知识、学习策略的整合。学生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综合活动实现能力的提升,并最终指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因此,基于主题意义的学习活动的核心是以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中心,促进其语言、文化、思维、价值取向、学习策略等不断发展和提高的过程。

正值新高考改革和新旧教材更迭的特别时期,目前的常态阅读教学中,脱离核心素养理念的课堂生态依旧存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模式化教学,教师根据传统教学经验,将所有文本都套用三段式阅读教学步骤;二是浅层次阅读,许多教师提问仅停留在文本表层信息的提取,未能有效结合文本主题意义,未能注重问题链之间的内在逻辑;三是预设性课堂,教师的教学设计是为了导向已预设的标准答案,课堂上缺乏学生的真实生成,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下面,笔者将以自己的一堂阅读公开课为例,阐述如何设计基于主题意义的“生本”高中英语阅读课。

二、基于主题意义的“生本”阅读课案例设计

教学步骤如下:

(一)导入以生为本,呈现学习目标

为了迅速在上课伊始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笔者结合文本关于体育赛事的主题,收集并呈现了几张学生最近参与的校排球赛照片,瞬间激发了学生们的热议,此时顺势提出两个问题:“What qualities do you expect from your teammates? What qualities do you expect from your competitors?”,问题关键词聚焦于对手或队友身上的品质。随后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的四个学习目标,目标指向新课标中的四个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设计意图】

导入环节要精炼地契合文本主题。在基于学生最近發展区的校园生活经历之上,向学生抛出具有高思维含量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堂开始关注比赛中“人”的品质和精神,为后续文本主题的呈现搭建了架构,撒下了“公平竞赛和体育精神”的种子。

(二)详读文本细节,概括深层内涵

在详读环节,笔者首先提出“What happened to the Eagles'captain and the Kangaroos'captain in two different matches and how did they respond to the reporter?”,引导学生自主在文本中获取事实信息,让学生自建两方球员的行为和态度对比。随后,笔者又在第一个问题基础上提问“Can you find 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Kangaroos and the Eagles in their actions and attitudes to matches?”,让学生透过场上现象自主概括出球员行为背后的本质,即一方球员无视规则,缺乏体育精神,而另一方则尊重规则,具备体育精神。

【设计意图】

详读环节的问题也要以语篇主题为主线,第一个问题基于文本提取事实信息,让学生建立起球员行为和态度的清晰对比。第二个问题将学生的焦点从关注球员转移到关注比赛背后的内涵,通过球员间、球队间、行为间、态度间多维度的比较,学生自主概括出体育赛事需要体育精神的结论。

(三)超越文本语篇,思辨问题本质

在深入思考环节,笔者引导学生跳出文本语篇,去思考袋鼠队经历过两次失利后,是否是比赛真正的输家。学生纷纷表示,袋鼠队虽然输了比分,输了比赛,但是却赢得了对手、裁判和观众的尊重。随后笔者顺势询问学完本文的收获,并启发学生结合文本标题去思考问题的本质。学生的回答基本都是围绕文本主题的体育精神,以及对于胜利和失败的理解,符合文本所要传达的主旨内涵。

【设计意图】

教师需要充分挖掘文本深层主题含义,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之外的内容。体育比赛中的胜与负只是显性的浅层信息,而胜负背后对于比赛规则的遵守,对于体育精神的诠释,都需要学生在思辨中得出的隐性的深层内涵。学生在回答自我收获的同时,也是在自主进行感性与理性的思维碰撞,实现主流与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四)创设生动语境,作出价值判断

在小组谈论环节,笔者将时间充分留给学生,为他们创设真实语境,请他们设想自己就是球队队长,如果在比赛中遇到手球情况时,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大部分学生都作出了主流的价值判断,但也有个别学生会为了胜利选择“不择手段”。作为开放性的问题,笔者接纳所有的答案,及时做出了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并鼓励了学生要勇敢与真诚。

【设计意图】

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思考表达的时间和空间,体现了新课标中的以学生的学为主体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教师为学生创设具体的语境,让他们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道德的抉择。在课堂上,教师肩负着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指导,培养他们遇事理性思考,明辨是非。即使偶尔出现了“不和谐”的非主流价值观,教师要做的是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去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五)结合高考趋势,达成真实输出

在学生对于球员的行为有过深度思辨之后,笔者让学生以“袋鼠”队球员的身份,在赛后分别给“老鹰”队的队长和本队队长写一封邮件,在其中表达自己对于失败的看法。两封邮件的主题视角不同,一封是关于如何看待不光彩的获胜,另一封则是关于虽败犹荣的失利。展示环节教师先组织生生互评,再进行教师评价。

【设计意图】

新高考对于语言输出的评价有所改变,因此在高中低年级英语教学时要注重多种输出评价方式,综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笔者为学生创设了真实可操作的写作任务,在结合文本主题的语境中实现语言输出,并提供及时多样的过程性评价。

三、教学反思与讨论

(一)发挥学生主体探究主题,避免模式化教学

“阅读活动课就是将输入和输出相结合,输入是为了引导学生自主自觉地进行更好的输出,强调学生综合技能的发展。”(夏谷鸣,2017)本案例中,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设置的问题都是以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为主线进行串联,引导学生在详读环节自主提取球员场上行为和态度的事实信息,在深入思考环节自主探究比赛胜负背后的内涵,以及文章标题的寓意,在讨论环节自由地表达价值取向。每一个环节教师都是学生忠实的倾听者,学生逐步在自主阅读探索过程中闪耀出思想的智慧。

(二)挖掘语篇深层主题意义,避免浅层次阅读

“教师首先要基于语篇主题意义,准确捕捉学生有关该主题的生活经验,并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水平出发,创设关注真实性、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语用意义。”(王蔷,2016)本案例中,教师在设计时充分挖掘和解读了“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为本语篇深层主题意义,在“生本”对话中体验着文本内在主题的逻辑演变过程,学生完成思维和情感的提升,有效地避免了阅读的浅表化和思维的低级化。

(三)围绕主题开展真实生成,避免预设性课堂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内容,就能够融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因为信息的获取和理解是个体认知过程,是个性化的心理认知过程,教师是不能包办代替的。”(梅德明,王蔷,2018)本案例中,在导入环节,教师搜集学生球赛的真实资料,激起学生的真情实感;在讨论环节,教师设置了开放性的问题,甚至当学生表达出“比赛中会以追求胜利为而不顾规则”这种违背主流意识的观点时,在肯定学生真情流露的同时加以价值观的引导;在写作环节后当堂展示邮件内容,即时做到生生互评和教师评价。每一个真实不预设的生成成为了课堂的亮点。

猜你喜欢

体育精神语篇环节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拼搏热血的灵动之美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Ice Hockey Requires Teamwork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真正的体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