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北部沙区与黄土区过渡地带林业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实践与思考
2021-03-01张彦成
摘 要:分析了榆林北部沙区与黄土区过渡地带林业建设的途经和成果,结合地貌特征、土壤结构、河流水系、交通干道等自然因子和社会因素,提出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控制到局部,由局部到整体的综合治理思路,结合当地农林牧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建设,为网络体系建设提出了措施保障。
毛乌素沙漠与陕北黄土高原的交接地带,大致以长城为界,形成两大类型地貌布局:长城以北为风沙草滩区,区内地势平坦,沙丘、草滩、海则交错分布,约占面积的76.1%,地下水储量丰富,易开采。主要地貌为沙漠、滩地和山梁;长城以南为丘陵沟壑区,区内梁峁起伏,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是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约占面积的23.1%,有较大河流水沟34条,较大沟壑2000多条,较大的峁梁有10多处。区内土壤类型多样,气候较为干旱。
该区域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区,林业生态建设举足轻重。当前生态环境日趋稳定,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旱、涝、风、沙等自然灾害明显减少,曾经是制约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林业生态建设,特别是构建生态网络体系,实现“生态立区、资源富区”,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
1.林业建设的实践
建国前夕,榆林仅残存19万亩以沙柳、沙蒿、臭柏等为主的天然林,林木覆盖率仅为1.9%。据榆阳区林业志记载,建国后全区的林业建设主要有四次大的跨越。第一次是1949-1956年。1950年中央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林业会议,政务院发布了《关于发展林业的指示》。1956年团中央在延安召开了由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在指示和会议精神的鼓舞下,全区完成造林17.14万亩,年均2万亩。第二次是1957-1976年。在这二十年中,全国经历了全面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的10年和“文化大革命”10年。1963年颁布了“森林保护条例”,平息了林业上的砍伐风,纠正了浮夸风。1971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林业会议,总结了单抓粮食生产,忽视生物治理的惨痛教训,以科学的态度重新审视了林业建设。这期间,累计共完成造林200万亩。第三次是1977-1997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区推行林业生产责任制和落实林业政策,国家1978年启动了“三北”防护林体系第一期工程,1980年胡耀邦来陕北视察并发出了“种草种树,发展畜牧,改造山河,治穷致富”的指示。1984年原县委、县政府做出了用三个三年,分三期治理300万亩荒沙的规划,仅用了两年时间,提前一年完成。期间分别实施了“三北”二期、三期工程,至1996年底,全区人工造林保存面积451.7万亩,林木覆盖度达42.7%。第四次是1998年以来,党中央发出了“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号召,国家先后出台了退耕还林条例和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将各项林业建设整合为六大工程,调整了林业发展思路,对林业的地位进行了重新定位,实现了新时期林业建设的跨越式发展。榆阳区先后实施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项目,退耕还林、防沙治沙、天然林保护等工程,全区累计完成造林136万亩,基本形成了“南抓果杏,北抓飛播,东抓红枣,长城沿线建设樟子松示范林基地”的林业产业布局,林业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第五次是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污染治理强力推进,绿色发展成效明显,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2年以来,该区域建成美丽乡村生态示范林11块,在治理形式上,坚持国有、集体、个户一起上,依托国有工程实施大面积造林,推动集体大包大揽造林向承包造林的方式转变,给个户补偿管护经费进行精细化抚育管理,形成全社会办林业的工作局面;在造林方式上,坚持“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沟坡梁峁塬”综合治理的办法,采取人工造林、封沙育林、飞播造林相结合,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配套,营造“乔灌草”相混交、“针阔叶”相搭配的高档次生态防护林;在造林技术上,全面推广集雨覆膜、截干深栽等抗旱造林技术,全部采取樟子松“六位一体”造林技术,不断提高造林成活率;在树种管护上,固定专职护林员,实行巡山、防虫、防火、管护“三位一体”的封禁管护措施,全程监管,全面封禁,确保森林资源安全。按照“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统一规划、综合治理、部门联合、资金捆绑,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治理思路,先后开辟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区的面积达3500平方公里,建成集生态、旅游、文化和观光农业为一体的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区。
1.2区域建设主要问题。目前,该区域随着林业发展与人口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开发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1.2.1林木资源总量不断增长,但林分质量较低,植被脆弱,没有形成较为稳定的森林群落。
1.2.2荒山(沙) 治理不稳定,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没有根本遏制,据榆阳区“十三五”林业建设规划,全区仍有30万亩坡耕地和沙化耕地需要退耕还林,124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需要造林和治理。
1.2.3森林经营管理相对粗放,林地生产力不高。现有林中,灌木面积比重大,需要全面抚育。近年来滥伐、盗伐林木及乱占林地现象呈上升趋势,林木管理落后。
1.2.4有效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护林体系尚未形成,通道绿化、城镇郊区绿化刚刚起步。
1.2.5林业产业化程度低,林牧矛盾突出,林业在农民收入中占的比重低。
2.林业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的构想
建设林业生态网络体系基本设想是以城镇近郊绿化为“点”,以道路、河道、沟系防护林为“线”,以林业重点工程为“面”,点线面协调配套,营造一个结构合理、效益显著的林业网络系统。
2.1“点”的建设。所谓“点”即以城镇,近郊为主体,辐射周围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森林生态网络点状分布区。林业建设已建成了麻黄梁、红墩、七里沙、大墩梁等一些具有影响力和生态特色的乔木针叶林区,近年来又建成了掌盖界、古城界、李家沟、昌汗界等一些万亩以上示范点,为全区林业建设的模式和生态建设的目标进行了大胆地尝试,具有很强的示范带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社会效益。在点的建设上,以乡镇和国有林场为切入点,如果都能结合实际建成一个万亩以上的示范点,区内的森林面积将新增近30万亩,点的建设效益将会更加显现。
2.2“线”的建设。所谓“线”是以道路、河流、沟系、渠道为主体,在特定的条件下,通过不同组合的乔、灌、草、针阔叶为主体防护林带的作用,达到防风、护路、护岸、护田等不同的防护目的,形成纵横交错的森林生态网络带状分布区。
2.2.1通道绿化。区域内的各县区提出了“两纵三横”绿色通道建设思路,即210国道、榆乌路(两纵)、榆补路、榆靖路、榆神路(三横)等5条境内交通主干线,总里程300多公里,近年已完成绿化造林14.5万亩。同时沿山区退耕还林示范带,完成区乡道路绿化200多公里,带动退耕还林造林18.7万亩,通道绿化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2.2.2河流沟系防护林带建设。区内最大3条河流是无定河、榆溪河和过境的秃尾河,其较大的支流共26条,其中无定河有硬地梁、峁沟、小川沟等6条支流,榆溪河有五道河、白河、芹河等14条支流;秃尾河较大支流4条,佳芦河有支流2条。区内有榆东渠、榆溪渠、榆高渠等人工渠4条,长100多公里,河流沟系水质优良,土质丰厚,农田林网、护岸、护堤、护渠林带已经形成,今后绿化应逐步向沟沿线以上发展,两侧绿化按6-10行的标准进行栽植,形成另一道防护墙。
2.3“面”的建設。“面”是以林业重点工程为主体,以流域治理为核心,根据不同的自然状况建成的林业生态网络系统的块状分布区。
2.3.1东南部沟壑纵横,地形破碎,林木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流失面积达90%,年土壤侵蚀模数达7000-15000吨/平方公里。该区域以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为重点,山顶、坡面采取整地措施和生物措施并举的方针营造水保生态林,河流两岸营造水保涵养林,沟底营造沙棘、酸枣等封沟林,沟口集合淤地坝建设,打坝淤地,保证水不下山,泥不出沟。
2.3.2北部风沙区滩地、湾地交错,地下水浅,耕地广阔。加强农田林网的更新建设,成熟的林网要合理更新及时配套,村庄、公路接近区建立环村、护路用材林,大力推广落沙坡杨树、大苗樟子松栽植,提高固定半固定沙地的治理水平。
2.3.3对于天然林保护区要采取全面封禁,并设立专门天然林保护站,保护沙生天然植物。其核心是封禁,减少人为破坏活动,让林地生物自行更新寅替,逐步恢复林草植被。
3.建设林业生态网络系统的保障措施
林业生态建设的根本和落脚点是“生态增效、农民增收”,如果达不到这一目标,就说明还没有建成相对稳定的林业体系。针对林业面临着改善生态、发展经济的双重任务,要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3.1进一步明确生态林的主导地位。森林最直接的功能就是生态防护性。正因为我们营造了带、片、网、点结合的防护林,农业、畜牧业才有了天然屏障,社会经济才得到了长足发展。建设生态网络体系是林业建设的底线,经济发展的起跑线。
3.2适度发展生态经济兼用林。当前区内已建成仁用杏基地,蚕桑,山地苹果,红枣等林业产业基地,今后的重点是加快林业产业建设,应用市场手段,激活杏仁、蚕桑、山地苹果、红枣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3.3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是变“自给式”农业为外向型农业,逐步发展合作社农业、温室大棚、地膜农作物等集约经营之路,加强退耕还林、走高效农业之路。二是改“保护性”林业为多变型林业。当前的林业管理措施较为单一,主要是以“严封硬管”为手段,最直接的问题是林牧矛盾突出。目前,区内天然草场已严重退化,人工种草和农作物秸杆利用更是不充足,根本满足不了畜牧业养殖的需求。所以在林业管理上,对于有重要地位的防护林、有经济收益的兼用林和难于治理和恢复的天然林,仍然采取“严封硬管”的措施,对于一些普通灌木林则采取轮封轮牧,用养结合的措施。三是变“商品性”畜牧业为产业化畜牧业。即由“畜牧业-商品-畜牧业”变为是“产业-畜牧业-产业”的新模式,二者在内涵上有本质的区别。前者始于畜牧业归于畜牧业,除了交换没有本质的变化,后者由产业起步,带动畜牧业发展最后形成产业,实现了质的飞越。今后的发展思路是加强人工种草、秸杆利用、灌木饲料加工等饲草产业开发,全面推动舍饲养畜的稳步发展,最终形成肉、奶、毛、皮革等产业发展。
作者简介:
张彦成,榆阳区人,生于1973年6月,林业工程师,长期从事林业和城市园林绿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