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有效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2021-03-01林智敬

科学与财富 2021年29期
关键词:薪酬活力人才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已然成为2021年两会后各界热议的话题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主体出发,大至政府和社会,小至每个企业和组织,都有其丰富内涵和特殊性,其实现路径也都各有不同。笔者认为企业是物质基础的创造者,是社会生产和服务的主要承担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更是社会创新的关键力量之一;在新时代背景下,持续做好企业如何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基于对此课题的普遍性研究,本文将对企业如何激发人才创新热情提出路径选择。

一、企业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重要性分析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创新在国家全局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主体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拥有人才多寡和企业创新能力强弱的竞争。新形势、新常态下,企业若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先机、赢得未来,只有充分利用人才这一资源,强化各类人才培养,深化创新机制改革,完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发挥人才创新活力,才能持续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才能确保企业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必要性分析

当下,逆全球化浪潮常有发生,卡脖子事件在多个领域爆发。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竞争已经演变成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的竞争。企业发展之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落后就要挨打更是不变的铁律,自力更生才是赢得竞争的制胜法宝。要实现自力更生,关键还在于创新,只有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才能帮助企业突破瓶颈,赢得竞争主动权。

社会发展的历程告诉我们,落后生产力终将被先进生产力所取代。社会发展的实践还表明,创新活动为企业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下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新旧动能的转化,面临双循环主次的转化,面临资源禀赋优势的转变,各种新兴业态和商业模式层出不穷。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只有激发自身人才创新活力,才能不断推陈出新,形成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生产模式,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

二、企业在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中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落后,机制僵化,创新潜能得不到释放

1.创新观念落后。创新意味着风险,意味着短期投入大,短期收益相对小。这就决定了企业管理者或所有者更加倾向于墨守成规,更加热衷追求现有稳定收益,不敢或者不愿意培植创新事物,久而久之,在企业形成了排斥创新的文化,一旦形成了这种文化,企业人才创新活动也往往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2.创新边界固化。存在创新是某个部门、某部分人的固有职责,与其他部门或者人员没有直接关系的固有思维,比如人事部门从来都不认为创新是其工作职责,甚至公司高层也不这么认为。公司组织架构设置、工作机制设置还不能够适应创新型组织的建设需要,不能实现全员创新、全天候创新。

3.创新环境恶化。企业习惯做加法,不会做减法。尤其大型企业,制度越来复杂,体系越建越多,对创新的束缚越来越多,无效管控、过渡管控十分突出,大企业病十分明显,企业运行机械性太强,运行弹性差,创新能力薄弱。

4.缺乏校企合作。就国内情况而言,最强大的科研力量往往配置在高校,企业本身的研发和创新面临资金、人才力量的制约,而高校的研发和创新项目往往因为脱离市场实际需求被“闲置”在文件柜里面,企业如何激发人才创新活力需要重视强化校企合作。

(二)激励机制不健全,难以促进创新活力

1.薪酬缺乏科学。薪酬体系没能对公司战略形成强有力支撑作用,未将优秀人才对企业所做的贡献纳入薪酬分配机制中,薪酬的分配机制相对固化,薪酬考核指标不合理,薪酬分配难以体现对人才创新贡献的倾斜和照顾,甚至更缺乏反向考核机制,薪酬分配难以对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形成强有力支撑。

2.忽视股权激励。在股权设计中,对创新型人才的作用缺乏认识,未能给予必要的股权激励,不能充分调动创新型人才推动企业发展的最大积极性,未能促进创新型人才将企业事业作为毕生追求。

3.缺乏精神激励。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尖端人才的需求层次较高,他们不仅关注物质需要,而且關注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其工作的主要动力是社会成就体现、个人前途发展和实现自身价值。但企业在制定激励政策过程中,普遍存在缺乏对人才兴趣、授权等多种方式的精神激励,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才创新才能的发挥。

(三)选人用人不科学,忽视企业团队建设

1.用人思维僵化。企业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源配置缺乏科学性。人才招聘过程中唯学历论、唯专业论,习惯一刀切,而不是坚持从建立创新团队的实际需要出发,坚持海纳百川、五湖四海,建立一支创新型人才队伍。没有一支可靠的创新人才队伍,创新活力便失去了依赖的温床。

2.缺乏思想教育。“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还在继续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企业人才不以做出突出贡献、为公司的创新发展贡献才干而得到认可、获得成就感,而是想通过“当领导”的途径来实现职业发展的提升。如果不对这一根深蒂固的思维惯性加以思想引导,进而杜绝,很难提升人才创新活力。

3.忽视文化认同。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家是有祖国的。对企业而言,亦是如此。企业不仅要培养企业有用之人,更要培养可以为企业所用之人。就如同国家人才流失一样,企业人才流失也是企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只有不断强化人才对企业文化的认同,用事业留住人才,才能为提升企业人才创新活力提供坚实保障。

三、对企业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改进措施的建议

(一)破除机制束缚,激发人才创新潜能

1.鼓励支持创新,打破创新边界。创新是一个企业长远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对人才创新活动不应以“立竿见影”为价值导向,应用长远的眼光去看待创新。要持续探索、优化组织架构,根据企业创新发展需要,打开各部门创新职责边界,并且持续完善与之相适应的工作机制。

2.优化创新环境,提升创新能力。总结企业创新环境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改善企业创新环境,减少对人才创新活动的不必要约束,营造出一种“以创新为荣”的环境氛围,从而挖掘每一位员工的创新潜能,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鼓励人才大胆试、大胆闯,设置容错机制,给予创新试错更多的包容和支持。

3.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互利互赢。企业为高校提供人才实践平台,点对点培养专需之才,高校为企业带来技术与创新活力。校企需进一步加强合作,双方基于市场需要联合开展科研工作,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成实践运用的比例,推动校企人才共育、资源共用、成果共享,实现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

(二)加强激励方式多样化建设,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1.完善薪酬分配机制,强化正反向激励。完善考核机制、落实岗位责任制,在薪酬、晋升通道方面加大创新力度,全方位落实人才管理、激励制度。坚持以价值创造为导向,以职务履行、价值创造为标准分配薪酬,在保证职工基本工资的同时,改革岗位工资、效益工资的发放办法,实行岗位工资制。针对特定的价值创造者,可建立创新奖、特别贡献奖、青年岗位能手等一次性獎励制度,并建立与战略价值相匹配的奖励分配机制。要对与激发企业人才创新活力相违背的责任人和事,加大反向考核力度。

2.建立股权激励制度,调动创新积极性。将股权激励机制、员工表彰等激励措施纳入职工激励体系当中,尤其是创新成果转化成经济效益后,要精准奖励到具体的人,不断提高对直接责任人的奖励力度。长期的激励机制与一次性的激励相比,能实现更大程度的号召作用,促进创新人才积极性的提高,能更加长效地激发创新人才的活力。要特别注重对创新人才的长期激励,一方面减轻科研人员经济负担;另一方面,用长效激励,留住创新人才,确保企业长足发展。

(三)选贤任能,重视企业团队建设

1.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打造创新型人才队伍。在人才招聘过程中,应从多方面进行考量,不局限于学历和专业。把人才工作重点由点到面,从单兵作战到协同作战,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资金、要素等的集聚效应。

2.引导人才职业规划,建立多通道成长机制。企业要让人才可拥有多渠道、多层次的晋升途径。要不断在人才原有的个人规划通道上再挖掘其他发展潜能,为人才的成长方向提供更多的选择,从而拓宽人才的职业发展空间,提升人才的自我价值和成就感,这是企业充分挖掘青年人才的基础性制度工作,对人才正向激励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3.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用感情留人事业留人。要提高在人才管理中要加大情感的投入,创造一种尊重、关心人才成长,给予人才充分的信任,帮助人才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营造一种“家文化”的企业氛围,增强人才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实现人才和企业共同成长。

综上所述,企业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我国企业在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上普遍面临着思维观念、体制机制、团队建设方面的局限,只有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性加以改进,才能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才能确保企业科学发展,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简介

姓名:林智敬(1987.04.17-)男,汉,广东汕尾,副经理、高级经济师,本科

单位:中国石油华南化工销售钦州调运分公司,研究方向:人力资源,单位所在省市及邮编:广西钦州,535000

猜你喜欢

薪酬活力人才
人才云
活力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改制增添活力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
文科薪酬包揽倒数十名,该如何看?
全公开激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