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活动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有效组织策略
2021-03-01姜慧雪
姜慧雪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英语是我国的第二门语言,也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重要基础学科。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各种新型教学模式逐渐衍生,小组活动教学模式是也是其中之一。小组活动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氛围,还能为学生提供实践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英语实际交流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交流水平。基于此,本文将对小组活动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小组活动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有效组织策略,以此为中职英语教学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小组活动;中职英语;教学策略
小组活动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具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作用。该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课堂教学中的各种活动,具有体验性和实践性的重要特征。因此,在中职英语教学中采用小组活动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不仅可以通过实践性的课堂活动训练学生的英语口语,还能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该教学模式从多个维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提升学生的英语知识和良好的品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小组活动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中职阶段的学生年龄在14到17岁之间,正处于青春叛逆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如果教师的教学方式没有起到正确的引导性作用,极其可能会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由于中职学生的基础能力较为薄弱,学生对英语课程有着排斥的心理,报着“我没有基础,学不会”的学习心态放弃这门课程的学习。因此中职英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可以结合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中职英语教学活动,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对英语知识进行讨论、练习等。从而让学生在互相帮助的情况下调整好学习心态,找回学习英语的自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中职英语教学目的与高中英语教学目的具有明显的差异,高中英语教学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其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英语知识能力,帮助学生在高考中获取优异的成绩,而中职英语教学主要以实用性为主,其目的的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培养学生社交技能。小组活动是教学模式是以小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学生之间达到知识互补的效果。在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活动教学模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还能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发表自身的观点,从而不断训练自身的英语表达能力,促进自身英语表达能力的提升。所谓的小组活动教学是建立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在这种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具有明确的责任和任务,通过共同探讨和分享提升学习效率,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还能从中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
二、小组活动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有效组织策略
(一)加强实践训练,提升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
小组活动的重要优势是其具有实践性,因此教师在开展中职英语教学活动时应该遵循实践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强调英语知识的运用,从而让学生在实践性活动中运用所学的运用知识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口语是检验学生英语知识运用能力的主要形式,教师需要通过新型教学模式利用小组活动的优势,加强实际训练,为学生通过一个英语口语交流的平台,从而帮助学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训练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
例如,在开展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一场英语采访活动,根据采访活动的需求将学生分为4个小组,两个小组为一个合作小组,其一方是采访组,一方是被采访组。在分组完成后,教师可以让采访小组自拟采访主题和详细计划,小组之间共同讨论对采访问题的设计,而被采访小组可以实现沟通并推出小组中的答题人员,事先预测可以被提问的问题并规划好回答方案,从而事先准备好回答准备。为了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教师需要根据中职生英语知识储备情况对活动形式进行调整,通过关键词、重点句型等方式的提示降低采访活动的难度。通过这种实践性的小组活动开展中职英语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活动是主体,在活动中充分发表自身的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除此之外,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还应该重视个体情感,提示小组活动的趣味性,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中职英语教学活动中。
(二)合理分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为了充分发挥小组活动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充分掌握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遵循同组异质的原则,确保各个小组学生英语实力的达到均衡状态,在进行优等生和待优生的合理搭配的基础上保证男女生的比例。除此之外,为了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教师需要根据各个小组的实际情况挑选小组组长,并要求小组组织在每次学习任务中合理进行分工,目前每位学生的职责。同时小组组长需要在完成学习任务后对小组中的每位学生的表现进行汇总,从而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例如,在中职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开展“文化差异”的主体交流活动,小组之间需要完成有关文化差异的对话,小组事先可以进行合理的分工,如英语知识储备量较大和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收集两个国家或两个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并将差异处总结处对话稿,而英语口语较好的学生可以当然本次對话的发言人。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在小组活动中每位学生都拥有自己的角色,合理的分工和明确的职责不仅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对话交流中,还能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实现能力互补
小组活动具有调节和互补的作用,因此在开展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小组活动形式,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探究知识,实现能力互补的目的。例如在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各个小组在预习阶段根据学习的任务共同探讨学习内容,小组成员需要互相帮助,在小组活动中充分发挥英语知识基础较好的学生的作用,让其帮助小组中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完成预习活动,同时教师作用引导者,及时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从而让学生在相互交流、探究、辩论的过程中达成共识。通过小组活动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敢于表达自身的观点,还能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形成知识互补的效果。除此之外,通过小组活动教学模式开展中职英语教学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及时调整学习方向,还能在交流过程中让学生学习其他优秀学生的优点。
总之,中职英语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让学生作为交流技巧。小组活动教学模式具有实践性和体验性的特征,因此教师在应用小组活动模式开展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实践性原则,加强实践训练,提升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通过合理分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究模式,达到能力互补的效果,从而在提升学生英语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全面推动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萍.中职英语合作学习模式的分析运用[J].校园英语,2020(38):84-85.
[2]王路路.中职英语教学中小组活动的组织策略[J].校园英语,2020(20):56.
[3]侯蓉.浅谈如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构建英语兴趣小组[J].校园英语,2019(3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