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2021-03-01李瑞臣葛学利

科学与财富 2021年27期
关键词:生态养殖水产养殖应用

李瑞臣 葛学利

摘 要:生态养殖并不能算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反而是一种回归自然的“老旧”技术,其要点在于对各类水产生物自然生存环境的还原与优化,并将病虫害防治工作交还给自然生态,用更加平衡、环保、可持续的方式推行人工养殖。基于此,文章将结合生态养殖的一些技术要点展开分析,以期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态养殖;水产养殖;应用

水产养殖是满足市场水产品需求的主要途径,目前,随着对水产品需求的提升,水产养殖行业发展的速度也比较快。如何提升水产养殖的产量和品质已成为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传统的水产养殖方式具有一定的粗放性,对环境造成了比较大的污染,同时水产品的品质也不稳定。为此,需要将生态养殖技术引入到水产养殖中,充分发挥生态养殖技术对提升水产品产品品质以及保护生态环境中的作用,有利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1认识生态养殖技术

要想认识生态养殖技术,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传统水产养殖技术。传统水产养殖技术的要点在于水产品的人工培育、大量繁殖,最终达到打破自然生产规律,实现水产品大量集中产出的经济目的。其表现形式就是同一品种的大规模、集中化的养殖,一般采取大规模养殖的方式。其特点是一次性养殖的产品数量大、密集程度高,相对的就会导致整个水产养殖的生态系统单一,产出环境的维护基本全部依赖于人工,日常维护成本高、难度大;且集中养殖会使生物的自然抗病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为了防治病虫害必然会大面积使用大批量的化学药剂,造成的后果就是不僅容易使食物变成毒物,而且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造成不可逆的化学污染。长此以往,不仅损害水产养殖的经济利益,对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相较于此,生态养殖技术强调的是生态环境自循环式的绿色发展模式,在养殖活动初期就要做好养殖品类的合理搭配与生态环境的科学营造,力求通过不同品种之间的搭配组合,为物种还原最为原始自然的生存环境。这样的生产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水产品的健康程度,从而有效提升水产品的质量,同时这样的方式还可以有效增加产品种类,提升养殖户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最大程度提升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生态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2.1科学选择水产养殖种苗和菌种

在选择水产鱼苗时要禁止选择近亲杂交的品种,要依据实际养殖的水环境选择引进适用的种苗,选择种苗健康、抗灾害能力强、规格均匀、检疫合格的鱼苗,同时在种苗的投放和喂养方面要科学合理,注意投放的密度和喂养方式;在种苗的培育过程中要控制好水温和水中溶氧浓度,严禁过度使用药物,要控制好饲料的投入量。进行绿色生态养殖时,也要注意菌种的选择。要根据水产养殖种苗的特点选择合适菌种,要注意菌种的投放数量,防止投入过多,对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失去投放菌种的意义。

2.2合理选择养殖环境

在水产养殖中,养殖区域的水质对水产品的品质以及产量具有重要的影响。现代水产养殖一般都在养殖池中进行,应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需要科学合理地规划建设养殖池,首先要保证养殖池内水质良好确保。养殖池的周围不存在污染源,需要提前做好对周边环境的调查,避免对养殖区域的随意选择。能够为提升水产养殖产品品质以及产量创造有好的条件。同时,在建设养殖池时需要考虑水产品的运输条件,由于水产品属于生鲜,对保质期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所建设的养殖池周围需要具有良好的运输条件,保证水产品能够快速运输。生态养殖技术的关键在于创造和模拟接近自然环境的水产生长环境,因此可以在养殖池中种植一些水生植物,比如水草等,这对净化水质促进水产品的生长具有很大的作用。对水草的种植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否则将会对水产品的品质造成不良的影响,对水草的种植,需要结合养殖池的面积来决定,保证水草的种植面积处于合理的范围之内。

2.3加强对病害的预防以及处理

加强对病害的预防以及处理,也是生态养殖技术中重要的一环,在养殖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养殖的环境采取相应的防治手段,可有效的降低疫病的发生率。一般来说,现代化的水产养殖水产品的类别都比较单一,这种单一性也会导致传染病迅速的传播。在养殖的过程中,可通过丰富养殖的品种,在实现多种水产品共生过程中,强化养殖系统对疫病的抵抗能力。在构建水产养殖生态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养殖区域的水质环境,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对各种鱼类进行配比,保证生态养殖系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2.4水产生态养殖技术的自然优选特色

生态养殖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养殖区域内所有的生物都是共生共存、相互依赖的自然关系,利用生物之间的依存关系维护养殖区域的生态平衡。通过科学的补充与合理配置水生植物,从而有效提高整个水体的含氧量,并保证水域营养物质的自我生产。引入部分无害的食腐生物,在不破坏水体环境、不对水产品主体品类产生不利影响的基础上,确保各类废物得到有效及时的清理,通过自循环保持水体生态环境的稳定。通过对水产品种的科学搭配、有序混养,依靠专业人员的指导,紧紧把握不同品种水产的混合共生特性,既可以实现水体环境的自我净化与改善,还可以保证不破坏周边生态环境,真正实现绿色生态养殖。生态养殖可以保证整个水体的生态环境达到相对自然的平衡状态,保证整个养殖水域的绿色生态发展。

结束语

生态养殖技术可以从真正意义上将水产养殖引向绿色、科学、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上,通过还原纯自然生态环境的形式实现养殖区域水体环境的优化,依靠自然规律,科学防治病虫害的发生,有效降低日常维护人工成本,还可以避免有毒化学物质的滥用,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动态平衡。

参考文献:

[1]王春华.生态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渔业致富指南,2019(13):31-32.

[2]何海龙,董世国,康萌.浅谈生态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9,39(2):136-137.

[3]张凤海,钱正玉.新时期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淡水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9,39(13):142-143.

猜你喜欢

生态养殖水产养殖应用
非洲斑节对虾高位池生态养殖试验
茭笋水田套养泥鳅生态养殖技术
试论柴鸡养殖中的注意事项
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水处理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