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无人机防控农林白娥技术分析
2021-03-01张袁健魏鹏飞
张袁健 魏鹏飞
摘 要:无人机农林白蛾防控技术是一种满足农林行业发展的一种全新型技术,从国内目前的实际应用角度上看,对于最大程度上的提升防控效果起到了十分积极的帮助作用。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分析了新型无人机防控农林白娥技术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广新型无人机防控农村白蛾技术应用的对策。
关键词:新型无人机防控;农林白蛾;技术分析
一、前言
随着最近几年科学技术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无人机在各行各业当中已经有了十分广泛的应用,也获得了十分良好的效果。而在我国林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消极因素影响,这对于整个行业发展也产生了消极影响,而其中病虫害就是其中之一,病蟲害的种类比较多,而白蛾就是其中一种,也是近年来困扰农林产业工作者的一个难题。从目前已有研究结果看,每只雌蛾平均一次产卵粒数达到了500~700,甚至最多时可以达到2000多粒,如果在实际防控过程中存在着不及时情况,那么在一年之后整体数量就会超过几百万只。而这些白蛾甚至在几天之内就可以将树叶全部吃光。过去比较常用的农林白蛾防控技术固然有效,但是还存在着效率低、效果不明显的情况,因此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就对新型无人机防控农林白蛾的相关技术进行针对性分析。
二、新型无人机防控农林白蛾技术应用优势
(一)提升农林白蛾防控的组织化与现代化水平
在我国陆续颁布实施的与林业相关的文件当中明确要求,在推动病虫害防控进程中要尽可能的提升组织化与现代化水平。另外,再加上最近几年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精准农业技术革命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林白蛾防控也已经逐渐成为了保证农林产业高质高量发展,是农林产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积极引进并推广使用无人机喷洒施药防控技术,对于提升整个区域内农林白蛾的组织化程度与现代化水平会起到积极意义。
(二)降低防治成本,提升农药使用效率
对于无人机技术而言,与传统防控技术对比整体效率更为理想,特别是在喷洒农药的过程中可以更为的均匀。根据之前从业经验上看,人工喷洒农药每人每小时所能够喷洒的土地面积仅为1亩左右,不但整体劳动强度比较大,同时人工喷施农业的方式并不适用于面积较大的区域。而在使用无人机进行喷洒的过程中,其整体效果是地面机械的5倍之多,是人工常规喷施效率的60倍以上,因此对于降低劳动力成本也会起到十分积极的帮助作用。
(三)覆盖密度较为理想,防控效果理想
目前市面当中比较常用的无人机主要还是以螺旋机翼为主,从其作业高度上看,相对而言还是比较低的,一般情况下可以与农作物的距离最低可以保持在1-2米的固定高度位置。在进行药物喷洒的过程中药液雾滴从喷洒器喷出时被旋翼的向下气流加速形成气雾流,这也使得药液自身的穿透性得到了显著提升,降低了农药飘失程度得到了极大减少,覆盖密度比较理想,无论是从药液沉积量和药液覆盖率上看都要明显好于常规,所以,最终所得到的防治效果也比较理想,能够避免药物对农林土地所产生的污染,力求可以对生态环境加以合理保护。
三、新型无人机防控农林白蛾技术推广对策
(一)强化技术集成创新
在应用新型无人机技术的过程中应当确定一个明确目标,即降低农药用量、提升防治效果、保证林业稳定发展。在实际推广的过程中应当不断强化全生育期的无人机农林白蛾防控技术的示范工作,加强对相关技术的集成工作,保证无人机技术效果可以得到最大程度上发挥。而从另外角度上看,在利用无人机技术对农林白蛾进行合理防控的过程中由于无人机处于低空飞行的状态,因此无论是从所使用的药剂还是从施药技术的角度上看,与传统农林白蛾器械之间都存在着十分显著的差异性。另外,农林白蛾防控最终的效果不但与机械设备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同时还与药剂的具体使用量以及相关施药技术息息相关。所以,在对无人机技术进行实际推广的过程中,还需要配套施药技术加以合理推广。
(二)大力开展宣传培训
在实施无人机技术的过程中,无人机操作人员是十分重要的参与主体,也是保证相关技术得以充分推广的重要基础。为了能够保证无人机在防控农林白蛾过程中具有安全性与良好的使用效果,关键所在就是要令使用无人机的相关林业单位可以不断培养相关无人机驾驶人员,积极开展农林白蛾防控工作。对于相关地区的林业部门而言,要充分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不断提升对相关技术人员以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宣传与培训工作,可以借助于现场观摩会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法,积极引导农民群体可以最大程度上的利用好无人机农林白蛾防控技术。可以将一些区域作为示范区、作为典型进行推广。
(三)制定完善的行业标准
从近年来实际情况看,在借助于无人机防控农林白蛾过程中,对于如何安全使用无人机、无人机在使用过程中的使用范围、飞行高度、飞行速度等内容都没有较为明确的安全标准。与此同时,在无人机药物剂量使用方面目前也没有较为科学且明确的剂量要求,哪一种药剂比较适合无人机使用,无人机使用范围是否可以满足实际要求等等都需要加以合理规定。在这样的情况就需要相关地区的林业部门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标准要求,保证无人机技术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总结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主要对新型无人机农林白蛾的相关技术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与阐述。首先对新型无人机防控农林白蛾技术应用优势进行了分析,主要可以概括为提升农林白蛾防控的组织化与现代化水平、降低防治成本,提升农药使用效率以及覆盖密度较为理想,防控效果理想。在此基础上本文也提出了几点新型无人机防控农林白蛾技术推广对策主要包括强化技术集成创新、大力开展宣传培训以及制定完善的行业标准。
参考文献:
[1]丁国皊.淮北地区小麦无人机喷药施肥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10):35-36.
[2]倪相飞.加快农业无人机植保技术的推广应用[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1(10):60-61.
[3]段士杰.植保无人机在杂交水稻制种上的应用[J].福建农机,2021(03):16-18+47.
作者简介:
张袁健;性别:男;生日:1999.05.28;籍贯:山西省孝义市;学历:本科在读;单位:信息工程与大数据科学系;主要研究方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无人机技术
魏鹏飞;性别:男;生日:1999.09.21;籍贯:山西省怀仁市;学历:本科在读;单位: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主要研究方向: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嵌入式系统与机器人、无人机技术